丁宗壽對于陳淮生正在物色選址和籌建的這個靈穴之眼很感興趣。
雖然陳淮生早就說過他這是一個試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失敗幾率很大,而且就算是做成了也對紫府層級的修士沒有太大意義,更主要的還是煉氣和筑基層級的弟子,尤其是筑基層級修士,但他還是很感興趣。
陳淮生對于他來說就像是一個謎一樣的角色,或者說用一句不太準確的話來形容,這個家伙更像是真仙轉世。
丁宗壽詳細了解過陳淮生的“發跡史”,可以說真的是青云直上,直達天庭。
二十歲才入道拜門,在重華派一躍而起,當然這里邊的跌宕起伏還是很讓人動容的,幾次都是身臨死地,生死一線中掙扎回來,或許就是這種瀕臨絕境才將其隱藏的潛能激發出來,使得這個家伙在后續的修行進境中日新月異。
尤其是創造歷史的閉關三年連破三重,這就太驚艷了。
當然陳淮生暴露出來的野心也是讓丁宗壽最滿意的一面。
如果說陳淮生只是他自己一騎絕塵,直入仙境,丁宗壽雖然艷羨,但也不會太在意,可陳淮生野心正熾,要將大槐山打造成為河北第一宗門,甚至要和大趙四大超級宗門爭鋒的意圖,就太合丁宗壽的意了。
當年他散修干得好好的,為什么愿意加盟重華派,還不就是希望加入重華派能跟隨其茁壯成長,成為河北地界上的霸主,享受無盡的資源,對整個丁氏一族都帶來無盡的好處。
可誰曾想重華派昏招迭出,又遇上商九齡這個當修士算是合格干掌門卻成的拙劣的家伙,差點兒就把大家都耽誤了,也幸虧有了陳淮生這樣一個異類出來,才又給了大家希望。
現在丁宗壽就一門心思想要跟隨陳淮生,想要看看大槐山這幫人在他的引領下能夠走到什么高度,而他也會不遺余力的支持對方,無論對方有什么想法,他都會堅決站在對方一方。
所以當陳淮生提出他的靈穴之眼想法時,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而丁宗壽卻是贊同,雖然他也沒有搞明白這個靈穴之眼究竟能給大家帶來什么。
一直到后續陳淮生陸續將自己的意圖設想透露出來之后,丁宗壽的興趣就猛地濃烈起來了。
如果按照陳淮生所設想的要打造成一個類似于先天秘境的人工秘境,而且其修行效果則有別于先天秘境那種在層級破境時的突破,而是在煉氣和筑基范圍內的提升,這或許會讓山中紫府們有些失望,但對于其他弟子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福音了。
這種嘗試一旦成功對于整個大槐山來說比擁有一個先天秘境都還要意義巨大。
畢竟先天秘境只對從筑基到紫府,從紫府到金丹這關鍵兩步意義巨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紫府?
尋常從一重到二重,從三重到四重,從初境到中境,從中境到高境,這才是弟子們最迫切希望獲得助力突破的目標,而這恰恰是陳淮生所要構建的所謂混元之境。
跟隨著陳淮生深入絕域禁地,一直來到清涼臺,丁宗壽也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靈力濃郁程度的確遠勝于大槐山,但這里因為靈力太過濃郁也帶來一些負面作用,那就是氣候的變化極為劇烈,甚至可能危及到人類生存。
雷暴、陰瘴這些都對普通修士會造成致命威脅,別說修行,就算是要想在這一區域生存下去,都相當艱難,更別說還要面對各種高階妖獸的威脅。
但也不容否認的是濃烈的靈力蘊蓄在這里,而且還實現了五行法相的大體平衡,這也是作為靈穴之眼的關鍵,也才成為陳淮生意圖在這里構建混元之境的緣故。
“淮生,就是這里了?”茍一葦已經在瞇縫起眼睛打量著這一處山腰“肚臍穴眼”之地的地勢變化了。
跟隨陳淮生而來的除了丁宗壽,還有茍一葦及其他帶著的一幫“徒弟”,包括劉良奎、魏武陽以及宋巖、陳桂生等人。
“對,你們先不要輕舉妄動,我還需要和這里的主人打個招呼。”
陳淮生也早早就和眾人提過,這里地下石中藏匿著一條四階兇獸石陰角蛇,而這條石陰角蛇卻又被一個虛靈所控制,這個虛靈是魘人還是虛鬼他也還不確定,但肯定沒有本體,而且修行水準也不低,只是關系尚未達到那種程度,還不好言及太過深層次的話題,無法了解。
包括丁宗壽在內都心中暗凜,四階兇獸不是一般紫府能抗衡的,尋常筑基練氣那就是盤中餐了。
陳淮生通過靈識感應找到了韓姓虛靈,對方也早就覺察到了他們的到來,十分高興,對陳淮生提出的勘察地形,了解地理地貌和地質分布狀況也都毫不猶豫地應允了,甚至主動驅役石陰角蛇離開更遠一些的地下繼續沉睡。
現在也不是商談的時候,從韓姓虛靈這邊來看,等到他們確定無疑要在這里構建所謂靈穴之眼修行妙境之后,再來進一步拉近雙方關系,最后等到他們建成無法離開之后,就可以好好商議一下下一步的“打算”了。
陳淮生也大體能揣摩到對方心思,他也不在意,拉近雙方關系之后,也算是一個互利互惠之舉,至于說日后對方會提出一些要求,他也不會拒絕,有這樣一個助力在絕域禁地中,萬一遇上其他妖獸,也能有個幫手。
在陳淮生打過招呼之后,對方又陷入了沉寂,或者說就在某一處靜靜地觀察著這一行人的行動。
茍一葦立即帶著人開始四下走動勘察起來了。
清涼臺位置居中,想一出凹陷下去的地眼一般,所以陳淮生才覺得這就像一個肚臍眼,也是靈穴之眼的所在。
從“肚臍”進入就能看到孔洞,而從洞穴一進去,就能發現內里空間很大,而且越往里走,一洞連一洞,山中的各種靈植根須都深入到了洞穴中,在洞壁上形成密織的須網,而洞中亦有各類陰生靈植,山泉,溪流,也在洞中隨處可見。
最讓茍一葦他們感到興奮的是洞中的靈氣更甚于洞外,那些大量靈植的根須枝蔓都滲透入泥土乃至巖石中,甚至與這些巖石都形成了共生共存的狀態,這使得這里的土性法相尤為強烈,至少在茍一葦看來,這里的土相靈寶已經完全不需要了,就其本身已經足夠濃烈,甚至可以說充盈溢出了。
當然,有優就有劣,像水木法相也還過得去,肯定需要補足,而金、火兩相相較而言就要遜色一些,需要在這兩相上用靈寶來補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