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467章 意識流科幻小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7章 意識流科幻小說

第467章 意識流科幻小說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6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看到幾人說說笑笑地從外面進來,周彥笑著說道,“看來演出還算讓你們滿意。”

余樺笑道,“哈哈,小方特意讓樂團給我們合了一整首,岳林也在,指揮都整上了,我們當然很滿意。”

“主要是他滿意,因為滿足了他炫耀的動機。”劉振云還是不忘損余樺一句。

周彥笑了笑,“這首曲子樂團練習的時間不是很長,整體的呈現還不夠好,年后再聽,感覺又會不一樣。”

“你不要太謙虛,已經非常好了。”

進了辦公室,余樺讓了一圈煙,然后又問周彥,“張主編今天還來么?”

周彥看了眼史鐵笙,知道應該是史鐵笙跟他們說了早上的事情。

“早上他說要來,但具體什么時候來我也不知道,他們下午要開會,從那邊過來還有一截路,可能要挺晚吧。”

周彥看了看手表,現在才三點半,時間倒是還早,張守仁就算要來,也要等一會兒。

張守仁今天晚上過來,肯定是要留下來吃飯的。

“今天晚上我讓食堂在包廂安排一桌,你們有什么想吃的,可以點菜。”

余樺笑道,“我都可以,不挑食。”

莫言他們也都很客氣,表示周彥看著安排就行。

“那好,我就讓食堂看著安排了。”周彥點點頭,又問,“你們繼續打牌么?”

余樺卻搖搖頭,“不打牌了。”

“不打牌,你們準備干什么?”

“我們準備看看書。”

周彥點頭,“行,那我帶你們去閱讀室那邊,不過我跟你們說好了,閱讀室是不準抽煙的,想要抽煙得到抽煙區……”

“我們不去閱讀室。”

“不去閱讀室?”周彥有些疑惑:“你們是想在我這里看?”

周彥辦公室里面也有書,而且還不少。之前余樺跟史鐵笙過來,也經常在他辦公室看書。

有時候,他們也會去樓下的休息室看書,樓下休息室也放了不少書,不過大部分都是音樂類的書籍。

“是在你這里看,不過不是看那面墻上的,我們想看……”

余樺把目光投向了辦公桌的抽屜,周彥立馬明白了,他們是想要看手稿。

知道他們想干什么,周彥也沒有猶豫,直接打開抽屜,把《別讓我走》的稿子拿了出來。

雖然沒有寫完,但是稿子也挺厚的,稿紙得有兩三百頁。

見周彥把稿子拿出來,余樺直接上前去接過了稿子。

拿到稿子之后,他也不管其他人,自顧自地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準備開始看。

史鐵笙急道,“你怎么不管我們?”

“沒有不管你們,我先看,再給你們看,大家輪流來嘛。”

史鐵笙表示不同意,“不行,你看稿的速度太慢了,讓你先看會拖慢進度,還是讓我先看。”

劉振云立馬舉手,“我寫稿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是我看稿的速度很快,讓我先看吧。”

莫言不甘落后,“我不但寫稿速度快,而且看稿速度更快,先讓我看吧。”

“這樣吧,咱們抓鬮。”余樺直接從拍桌上找出來A234看四張牌,讓大家摸。

最后摸出來的結果是莫言第一,史鐵笙第二,劉振云第三,余樺自己第四。

一看自己是第四,余樺有點不愿意,他正要說什么,莫言直接上手去搶他手里的稿子,“余樺同志,要愿賭服輸才行啊。”

“是啊,牌品不行,人品要保住。”劉振云跟著補了一刀。

余樺撇撇嘴,“你們看吧,我去泡點茶。”

“嗯,給我也泡點。”莫言說道。

莫言拿到稿子之后,迅速看了起來。

“我的名字叫楊可貝,三十一歲,做護理員已經有十一個年頭……”

大概是受到拉美文學的影響,近些年的,經常會出現類似的開頭。

比如余樺的《活著》里面的第一句就是“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歌民謠”。

有些人看到《活著》的開頭,看到“我”的身份設定時,會想到古華1982年在《收獲》上發表的《姐姐寨》。

《姐姐寨》里面的“我”,也是一個到山村采集民歌民調的專員。

而《姐姐寨》里面的第一句話寫的是:我走進姐姐寨地方的時候,日頭已經落進大山的懷抱里面去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內的文學已經受到了拉美文學以及歐美文學的影響,不過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這些影響可能要深入一些。

看到這樣的開頭,莫言潛意識就會認為,這部敘述的可能是過去的事情,也就是,這部用的可能是倒敘。

莫言猜的沒錯,后面的故事確實是以倒敘的方式展開的。

只不過跟一般的倒敘方式不同,敘事視角在幾個時間段來回地穿插,“我”一邊說著現在的事,一邊說著過去的事,一邊又說著過去的過去的事。

看到這種敘事方法,莫言想到了馬塞爾·普魯斯特的,比如那部世界聞名的《追憶似水年華》。

換言之,周彥的這部有點意識流的感覺,故事的發展完全依賴回憶。

劉振云看到這篇的時候,腦子里面想的東西要比莫言更多,因為他本身就是中文系出身。

在文學評論方面,他的專業性比在坐的幾個人都要更強。

西方認為,記憶是一種心理機制,而回憶則不僅是對過去經歷的重現,更是作為一種審美機制而具有更深遠的詩學淵源和美學品格。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面曾寫過,如果靈魂能夠把關于美德的知識以及其他曾經擁有過的知識回憶起來,那么我們沒有必要感到驚訝。

海德格爾則把回憶作為詩歌的源泉,藝術的母親,像喜劇、音樂、舞蹈以及詩歌,都出自于回憶女神的孕育。

他手里拿的這個,顯然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事實上,前面好多頁,他都沒有看出來科幻在哪里。

不過隨著“我”的記憶回溯越來越多,越來越遠,故事開始真正地展開了。

的一開始,“我”似乎就拋出來一個答案。

“我”曾是“海爾香舍”的學生,“海爾香舍”的學生都是特殊的,但是為什么特殊,一開始并沒有交代。

所以“我”拋出來的答案,是模模糊糊的。

設置懸念是作家的基本功,這一點沒有什么奇怪的,不過這部里面的懸念設置,更像是《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里面的懸念。

從一開始,就告訴你結果。

只不過,周彥的這部,給的結果不似《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里面那樣清晰明了。

捐獻者是什么?

海爾香舍又是一個什么地方?

為了弄清楚這些東西,他們不得不跟隨著“我”的記憶去探索。

看這部的時候,劉振云一開始有點奇怪,因為這部跟周彥的《樹洞》以及《鎮長之死》都不太一樣。

不過后來他忽然想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又覺得這可能就是周彥的風格。

《清水里的刀子》里面的敘事方式,就有這方面的跡象。

莫言看稿子的速度很快,兩三百頁的稿子,他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看完了。

把手頭上的稿子看完之后,莫言看向正在認真工作的周彥,“下面沒有了?”

周彥抬頭笑道,“你已經看完啦。”

“嗯,看完啦,你的手稿很整潔,看起來不太費力氣。”

周彥的手稿確實非常整潔,第一,他的字很工整,并不十分潦草,第二,稿子中間涂改的地方并不多,即便是有涂改的地方,他也留了足夠的空間,不至于因為空間小而弄的黑乎乎一團。

“肯定還沒完,不過稿子就這么多了。”

“啊?”莫言一臉驚訝,之前史鐵笙并沒有告訴他們周彥的沒有完稿。

“為什么沒有寫,是寫作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么?”

不同的作家,在創作的時候方式不太一樣。

有些作家,寫作之前,喜歡把大綱弄得非常細致,然后才開始寫作。

有些作家,是腦海中有了完整的故事,然后再動筆寫。

還有些作家,腦海中壓根沒有具體的故事,有個大概的想法就開始動筆了,至于故事如何,完全是邊寫邊想。

莫言跟周彥不熟,也不了解他的寫作風格。

如果周彥是屬于第三種,那可能是還沒有想到后面該怎么寫。

周彥笑道,“其實也沒遇到什么困難,一方面是因為有點忙,沒時間寫,另一方面呢,是因為一開始想寫這個故事的熱情慢慢消退了。”

對于周彥的解釋,莫言完全不能理解。

要說忙,晚上加加班不就行了?

如果是他有一篇待完工,那他可以放下手邊上所有的事情,專心來寫。

而且在他看來,周彥也不是忙到完全沒時間寫這篇。

比如昨天,他們還在一起閑聊天,今天上午也是。

包括他們在打牌的時候,周彥也旁觀了,這些時間,不能拿來寫作么?

至于第二個理由,他就更加理解不了了。

這部已經寫了大幾萬字,只是因為熱情退卻就不往下寫了么?那已經寫完的這些算什么,又怎么辦?一直放在抽屜里面吃灰么?

而且在他看來,這部顯然寫得很好。

既然寫得這么好,為什么熱情會退卻?

還有,既然稿子沒有寫完,那張守仁過來看什么稿子?

“你還準備寫么?”

“看情況吧。”

那邊正埋頭看稿子的史鐵笙說道,“別看情況,必須寫,不管你多忙,這稿子必須寫完。”

聽到史鐵笙這話,莫言笑了起來,“是啊,你可得把寫完,不然不是把我們幾個給坑了么?后面還有多少篇幅?”

周彥想了想,說,“大概還有三分之二吧。”

“還有這么多?”莫言有些驚訝。

他看過的這些稿子,至少也有五萬字,估摸著能有個六七萬字,還剩三分之二的話,全篇大概就有二十萬字左右。

二十萬字的,篇幅倒也不算很大,畢竟他去年出版的《豐乳肥臀》就有五六十萬字。

只不過他沒想到,竟然還剩下這么多。

還剩下十幾萬字,這要寫到什么時候?

主要是莫言也不了解周彥的寫作速度,如果周彥的寫作速度跟余樺一樣,那這部估計還得一年才能完本。

如果周彥的速度跟他一樣,那就快了。

畢竟他寫《豐乳肥臀》的五十幾萬字,只用了八十多天,三個月不到,平均每天寫七千字。

莫言其實還想問問后面的故事,不過還是忍住了沒問。

隨后他嘆了口氣,“早知道不看了。”

聽他嘆氣,周彥笑著起身,準備去給他杯子里面添點水。

不過周彥剛起身,辦公室的門就被敲響了。

“進來。”

門推開了,前臺的小李笑著說道,“老板,有位張先生找你。”

周彥已經看到了站在小李側邊的張守仁,他笑著上前,“張主編,請進。”

聽到張守仁到了,正在看稿的劉振云跟余樺也站起來跟他打招呼。

張守仁想到了余樺跟史鐵笙在,倒是沒想到莫言跟劉振云也來了。

看到他們手里的稿子,張守仁眼睛一亮,“這莫不是……”

史鐵笙笑了笑,“就是周彥的稿子。”

“你們已經在看了?”

莫言笑道,“我已經看完了。”

“怎……”

張守仁差點要開口問莫言怎么樣,但還是忍住了。

他既然已經到這里了,那么稿子如何就不需要去問別人了,他自己去看便可。

“來,來,把看過的稿子給我看看。”

余樺排在最后一個,已經看完的稿子全在他那里,他便將手里的稿子全交給了張守仁。

張守仁掂量了一下,也沒再說什么,找了個地方開始看了。

周彥沒想到張守仁這么急,他本想著跟張守仁寒暄幾句呢。

見張守仁已經坐下,周彥邊去給他倒了杯茶,又給其他人添了水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余樺也把所有的稿子看完,既然跑到旁邊聊了起來。

對于這半部,幾人都給了充分的肯定,只有余樺說了個缺點:“稍微有點啰嗦。”

聽到余樺說啰嗦,史鐵笙卻不同意,“這種敘述方式,就是要啰嗦一點,這復合人們在追溯過去時的狀態,而且視角是個女性,這就更正常了。”

劉振云點頭道,“倒也不是啰嗦,只不過細節方面描述的比較多,而且很多地方都是瑣碎的生活日常,對你這種急性子來說,是啰嗦了一點。”

莫言則笑道,“你的《許三觀賣血記》不啰嗦么?一個事情翻來覆去地寫。”

“那不一樣。”余樺頓了頓,“我依舊認為寫的有點啰嗦,不過并不妨礙它是一部很好的。”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