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448章 老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8章 老鄉

第448章 老鄉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26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劉林當然不擔心周彥會選不到好學生,他關注的是學生是否能夠拿到較高的評級,因為評級高,待遇就高。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謀福利。

而福利分為兩種,一種是社會實踐的機會,另一種就是切切實實的福利,薪資、津貼之類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如果你們評級做成熟的話,后面學校也可以借鑒借鑒。”

周彥笑道,“我們的評級標準,也借鑒了學校的評優模式。”

“那就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劉林將還沒有抽完的煙摁滅,“既然計劃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我看校企合作的事情就快點落地吧。”

“可以,我是這樣想的,這學期剩下的時間里面,先進行選拔,等到明年開年之后,正式讓學生們進入到工作室工作。”

“嗯,可以,這學期先選拔。”

這學期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了,再往后,學生們都要準備考試以及學期作品,沒有必要這時候把學生拉到工作室去分散他們的精力。

今年先選拔,趁著這段時間,也好好再摸索摸索。而且校企合作這事,也不是劉林張張嘴就能定的事情,還得開會討論才行,肯定是要花些時間的。

周彥笑道,“校企合作開始之后,學校這邊需要一個帶隊的老師吧?后面工作室跟學校的對接,也要有人負責。”

劉林看了看周彥,又點上一根煙,問道,“你有什么人選推薦?”

周彥也沒繞彎子,直接推薦,“我覺得葉師兄挺合適的,他專業水平高,有資歷,有眼界,而且他自己就做過電影的配樂工作,相較于其他老師,他對這一塊業務的熟悉度更高一些。”

上次頒獎結束,一起喝了酒之后,周彥就想把葉小剛跟郭文景他們簽到工作室去。

現在他們弄了這個校企合作,正好是個機會。

劉林點點頭,周彥說的他很認可。

葉小剛是根正苗紅的作曲系畢業學生,出過國也干過電影配樂,跟周彥工作室的契合度確實比其他老師要高一些。

而且系里面對葉小剛的安排也犯難。

葉小剛跟郭文景是一屆的,他們那一屆的學生都很出名,但是葉小剛出去轉了一圈之后再回來,系里面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好職位給他。

本來是想讓他擔任一個副主任的,但是副主任這個職位一直也空不下來。

這時候讓葉小剛負責帶領校企合作的學生隊伍,確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不然的話,人家從國外回來,一直都沒有好的機會,那學校也沒辦法再吸引到更多優秀畢業生回校了。

沉吟片刻,劉林說道,“那這樣吧,成立一個校企合作辦公室,讓葉小剛來擔任這個辦公室的主任,再給他配一兩個幫手。”

“校長的想法很周到,校企合作開始之后,確實也需要一個校企合作辦公室。”

“校企合作的事情,你跟葉小剛說了么?”劉林問道。

周彥搖頭,“沒有,這事暫時只跟你以及我老師匯報過。”

“那就先別急著說,校企合作落實以及增設校企合作辦公室,都需要上會討論。等到會議有了結果,確定要增設校企辦公室之后,我再找葉小剛聊聊,這職務的調動,也要征詢一下他本人的意見嘛。對了——”

劉林又想起來一件事情,笑呵呵地說道,“聽說你的新電影要上映了,我這兩天看到新聞了。”

“嗯,下個月內地首映。”

“具體什么時候?要是有時間我去給你捧場,我平時也愛看電影,家里面還有那張碟片,老早就買了。”

周彥抿嘴笑了笑,劉林家里面的那張碟片大概率是盜版,因為《放牛班的春天》碟片剛在內地發售沒多長時間。

他說老早買了,自然不可能。

因為盜版太猖獗,所以正版碟發售之后銷量并不怎么好。

這部電影在內地,除了票房之外,掙的最多的錢就是在電視播放權上,今年光是電影頻道就播了兩次《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頻道今年才正式開播,不過它一開播就很受歡迎,像《放牛班的春天》這種知名度高、票房高還拿過國際大獎的國產電影,自然是頻道的寵兒。

而且電影頻道不僅僅播《放牛班的春天》,而且還做了一個專題,專門介紹了這部電影以及周彥。

電影頻道如此寵《放牛班的春天》,除了因為電影在國外獲獎之外,還因為國家如今對義務教育的宣傳十分重視。

雖然國家在86年就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很多地方落實不到位,依舊有大量童工。

之前孫海浪發了一篇《傾斜的童工世界》,也讓社會各界關注到了兒童教育的問題。

《放牛班的春天》在教育方面,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說起《放牛班的春天》,我倒是想起來一件事情,聲樂歌劇系那邊似乎對你的這部電影十分感興趣,特別是歌劇表演教研室,還特別研究了里面的歌曲,他們說這部電影挺適合做成歌劇的。”

周彥點點頭,“嗯,因為歌曲多,如果改成歌舞劇的話,工作要少很多。之前我在美國休斯敦的時候,遇到過一個音樂劇的導演,他就想把《放牛班的春天》改成音樂劇。”

“那你同意了么?”劉林問道。

“沒有。”周彥搖搖頭,“我暫時沒有什么想法,不過后面可能會做。”

“那等你做好了,可以讓聲樂歌劇系的師生們學習學習。”

“互相學習吧,其實我確實想再寫一部音樂劇的劇本,回頭找時間到歌劇系那邊偷偷師。”

“沒問題,我想他們肯定會很歡迎你的。”

其實周彥去找聲樂歌劇系沒什么意義,他們學校的聲樂歌劇系注重的是表演以及音樂,而不在劇本的編寫上面。

歌劇系的那些老師們,自然也有能力寫劇本,但肯定不是特長。

看看他們系下面的三個教研室,聲樂教研室、鋼琴伴奏教研室以及歌劇表演教研室,沒有一個跟編劇有關的。

如果周彥真要找人討教,其實可以去中戲、燕電,又或者是去燕京大學以及燕京師范大學,前面兩個跟表演更接近,后面的兩個則更偏向于文學性。

周彥之前說過,要在年底把《馬戲之王》音樂劇的劇本寫出來,但他到現在都沒有怎么動筆,現在算來,時間慢慢地有些緊了。

要是再不動筆,今年恐怕是寫不完了。

不過周彥既然當時跟賈巴爾說過自己要年底把劇本寫出來,那他就不會食言,后面加班加點干也要干出來。

正好過段時間他要去參加作代會,到時候一堆作家在一起,他們中有很多都有寫劇本的經歷,電視劇本、電影劇本、舞臺劇劇本、話劇劇本,甚至是小品劇本,那些作家都有涉獵。

眼看劉林第二支煙要抽完了,周彥笑道,“校長你下個月二十號要是有時間的話,可以去參加《時空戀旅人》的首映典禮,到時候首映典禮在燕京音樂廳舉行,到時候我給你幾張票。”

“可以啊。”劉林笑了笑,“幾張票就算了,我要一張票就行。”

“沒問題,回頭我把票給你送來。”

之后的幾天,周彥都比較輕松,他的生活節奏一下子就慢了下來。

早上吃過早飯,他先去管弦系那邊露個臉,中午在學校吃過午飯就去工作室。

電子廠這邊的效率很快,基本上已經搬的差不多了。

工作室這邊已經開始把食堂往三號樓旁邊的四號樓搬了,除了食堂之外,倉庫這邊的辦公室也都要搬到四號樓去,只留周彥一間辦公室。

以后倉庫這邊,主要就留功能區,配樂的后期制作車間早就已經告急。

李濤就這事都跟周彥說過好機會了,他一直盯著三號樓那邊的空房間,不過周彥一直沒有答應,現在有了新樓,周彥直接讓李濤他們把辦公室搬過去,留原本的房間擴展新的車間。

此次的擴展之后,應該夠用很長時間了。

等到下次擴展,應該就是園區有新大樓建成了。

周彥準備明年就開始動土,先建設兩棟樓出來,一棟作為生活大樓,設食堂跟臨時宿舍,另一棟代替現在的倉庫,做更高規格的錄音棚以及制作車間。

再過幾年,他們的裝修、設備也該更新換代了。

每天下午,周彥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撰寫《馬戲之王》音樂劇的劇本。

晚上五點鐘,他早早下班,吃過飯后就跑到排練室或者錄音棚里面練樂器。

這段時間因為太忙了,他的樂器疏于練習,已經有所退步,特別是小提琴,他本來水平就不夠,長時間不練,水平下降很快。

反倒是竹笛,因為底子厚,沒什么明顯下降,而且恢復的很快。

他現在對樂器也沒有什么太高的追求,竹笛、鋼琴、小提琴這三個樂器他只要保持現在的水平不退步就行——其實小提琴還能進步一些,畢竟本身基礎就沒有多好。

有時間的話,他還要摸索摸索其他樂器。

多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對創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般情況,周彥會從六點鐘開始,練習到九點鐘結束,持續三個小時。

練習樂器三小時,對很多人來說強度已經不低了,但是對周彥來說,這不過是消遣時間而已。

這也算是他的天賦之一,就是能夠坐得住,再枯燥的練習,他都能很平穩地對待,至少不會出現心態崩潰的情況。

消遣結束,他直接回家,然后在十點鐘的時候上床睡覺。

十點鐘上床睡覺,對周彥來說已經非常早了。

前段時間在忙《時空戀旅人》后期的時候,周彥基本上都要忙到深夜,有時候甚至會忙到凌晨四五點鐘才上床睡覺。

而且即便是凌晨四五點鐘睡覺,他也會在七八點鐘起床,睡覺時間很少。

現在他每天晚上十點鐘睡覺,然后早上六點半起床,睡夠八個半小時。

起床之后,他會先空腹做半個小時的運動,然后再吃早飯。

如此自律的生活節奏,讓周彥很快就把前一段時間造成的疲憊狀態給調整過來了。

其實這也是天賦之一。

有些人習慣了一種生物鐘,想要調整很難做到。

比如一個常年在后半夜睡覺的人,基本上沒辦法短時間調整作息,在十點鐘進入夢鄉。

但是周彥可以,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周彥想幾點鐘睡就能幾點鐘睡,想幾點鐘醒就能幾點鐘醒。

當然了,前提是在家,如果是出去住酒店,可能就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

這樣的生活,周彥持續了半個多月。

作代會要開始了,周彥要開始接待客人了。

十二月十二號,蘇瞳先來了燕京,

蘇瞳來燕京之后,先找了余樺跟史鐵笙,然后他倆就把蘇瞳給帶到了周彥工作室。

十二號下午,周彥剛拿起筆準備寫《馬戲之王》的劇本,余樺他們三個就到了門口。

辦公室門也沒關,余樺用腳尖捅了捅門算是敲過門了,然后直接推著史鐵笙進了辦公室。

“周彥,我們把你老鄉帶來了。”

蘇瞳一開始站在余樺后面,周彥沒有看到,他聽到“老鄉”兩個字還沒反應過來,心說難道金陵來人了?

見到蘇瞳,周彥恍然大悟,才想起來他跟蘇瞳算是老鄉。

他跟蘇瞳,一個金陵,一個蘇市,同屬蘇省,自然算得上老鄉,不過通常情況下,這兩個市的人不認為他們是老鄉。

主要是金陵跟蘇市,雖然同屬蘇省,距離似乎也不是特別遠,但兩個城市的方言、生活習慣都很不一樣。

主要是方言,吳語區跟江淮官話區講話還是有很大區別。

周彥笑瞇瞇地站起來,“我這兩天就在琢磨,誰會第一個來,沒想到是蘇老師你。”

蘇瞳比余樺他們更早認識周彥,而且當時周彥能擔任《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配樂助理,蘇瞳起了很大作用,不過周彥跟他反而沒有跟余樺他們熟。

畢竟平時聚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少,哪像余樺他們,已經把工作室當他們家了。

兩人先握了握手,又寒暄了幾句,周彥笑道,“蘇老師,旅途勞頓,坐吧,我給你倒杯茶。”

“有勞了。”

余樺笑道,“勞駕幫我也泡一杯,鐵笙要不要?鐵笙算了,給他來杯白開水吧。”

周彥翻了個白眼,倒不是因為余樺使喚他,而是因為余樺竟然用了“勞駕”二字,這可太反常了。

大概今天有蘇瞳在,余樺竟也有些不好意思太不見外。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