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24章 找你邀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找你邀歌

第124章 找你邀歌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正常情況下,香江那邊的新聞,要過段時間才會傳到大陸這邊來,中間有個時間差,但是這次《想飛的鋼琴少年》票房在香江剛剛超過五百萬沒兩天,新聞就已經見報了,甚至比一些香江本地的報紙還要快,效率高的有點異常。

而之所以如此,因為新聞的內容是張有安給他們提供的。

《想飛的鋼琴少年》的票房剛在香江突破五百萬,張有安就聯系了兩岸三地的一些媒體,讓他們幫助宣傳,左立他們看到的這個新聞,也是張有安聯系的。

內地這邊的媒體,也不用張有安花宣傳費,能從張有安手里得到第一手資料,他們也非常高興,這本來就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雖然《想飛的鋼琴少年》是燕京跟湯臣電影公司聯合出品的,但是在新聞里面,只給它打上了內地電影的標簽,就是為了讓受眾認為《想飛的鋼琴少年》為內地電影爭了口氣。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確實有些用。

自從這個新聞出來之后,其他報社也相繼跟著報道,而且在報道的過程中還有了一點點小小出入。

在最開始的報道里面,說的是《想飛的鋼琴少年》以黑馬之姿,逆勢在香江拿到五百萬的票房,后續很有希望能夠突破到一千萬。

雖然新聞描述有點夸張,比如一千萬這個數據,其實在香江不算什么,而新聞給人的感覺卻好像一千萬很厲害。

但是不管怎么演,最初的報道給出的數據都是真實的。

而后面有些媒體在轉述的時候,就變成了《想飛的鋼琴少年》是香江票房的年度黑馬,已經拿到了千萬票房,成為內地在香江上映的最賣座電影。

這些“誤會”,讓《想飛的鋼琴少年》熱度變得更高。

好多影迷也好奇,這《想飛的鋼琴少年》到底是什么樣的電影,為什么這么受香江的影迷喜愛,畢竟香江電影那么出名,能在香江逆向輸出很不容易,他們也帶著這份好奇走進了電影院里。

《想飛的鋼琴少年》這種電影,想要成為爆款是很難的,但是因為這些新聞,內地票房也確實有不小的提升。

其實相對于香江跟臺島,內地的宣傳手段還是比較單一的。

在香江跟臺島,很多報道直接把《想飛的鋼琴少年》標上了“音樂生最應該看的電影”、“父母最應該看的電影”,宣傳效果也確實不錯。

主要還是前期成績確實不錯,所以后期加了不少宣傳費用,而這些費用基本上都被張有安用在了這些通稿上面了。

“阿毛哥,來了,來了。”

在《青蛇》拍攝地不遠處,一輛面包車里面,一個戴著卡其色太陽帽的年輕男子拉了拉旁邊正在睡覺的同伴。

同伴原本在假寐,聽到聲音,連忙爬起來,迅速把相機抱在手里。

馬路的另一邊,一輛小巴車緩緩地朝著小青他們所住的那座院子駛去,兩人這段時間一直跟在《青蛇》劇組后面,所以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周彥的車。

周彥的車特別好認,別人都是轎車,就他每次來是坐小巴車。

小巴車到了院子門口停下,周彥帶著弟弟妹妹們從小巴車里面下來,然后徑直進了院子。

兩個娛記看了半天,并沒有按下快門,每天都是一樣,沒什么新鮮的。

他們最想看到的,就是周彥能跟張蔓玉同時出現。

之前張蔓玉寫情書的新聞熱度還沒有完全消退,如果這時候能夠拍到周彥單獨跟張蔓玉在一起的照片,又能寫一篇精彩的新聞。

“唉,又是老樣子啊,阿毛哥,我們要不要去追其他新聞吧,這里沒什么潛力可挖。”

阿毛看了眼同伴,又閉眼假寐起來,“肥仔,做咱們這一行,跟軍隊里面的狙擊手一樣,首要是耐心,如果沒有耐心,你什么新聞都拍不到。”

肥仔撇撇嘴,他當然知道干這一行要耐心,但如果方向不對,光有耐心也沒用啊。

這個院子隔了幾面墻,里面的情況他們一概不知,張蔓玉就算跟周彥真有什么事情,也不會傻到在門口給人拍到。

之前他們倆倒是想過爬墻進去看看,但是這墻真不好爬,而且一爬過去就會被人發現,里面可是有一堆人。

肥仔看了眼阿毛,又低頭看了眼手里的相機,這兩天他們膠卷都用不完,這對娛記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恥辱?

但也沒辦法,阿毛是他們這個小組的組長,組里面一切行動都要聽阿毛的。

又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就在肥仔昏昏沉沉也要睡著的時候,路的那一頭又來了兩輛黑色的轎車。

“阿毛哥,又來了兩輛車。”肥仔驚喜地叫道。

阿毛睜眼朝轎車的方向看了看,隨即立馬坐了起來。

“是梅艷芳的車!”

“真的假的?”

肥仔一臉驚訝,這么遠,一眼就能認出是梅艷芳的車?

但是很快,阿毛的話就被驗證了。

當頭的車子在園子門口停下,一個女人從后座下來,雖然女人戴著墨鏡,但還是能夠一眼認出來是梅艷芳。

“果然是梅艷芳。”肥仔驚嘆道,組長果然就是組長,這都能記得住。

兩人趕忙拿起相機就是一陣猛拍,雖然明星探班不是什么勁爆新聞,不過梅艷芳的知名度,也足夠他們水一篇新聞來了,至少今天沒有白蹲。

而且梅艷芳前段時間爆過一條大新聞,近期都沒有在香江出現,聽說是出過躲事去了,今天說不定是第一次在香江露面。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幸福還在后面。

梅艷芳下車之后并沒有急著進院子,而是站在原地等著后面一輛車。

很快后面那輛車也到了,從后座走下來一個同樣戴著墨鏡的男人。

“張國榮!”

肥仔先叫了出來,隨后不停地按著快門。

乖乖,今天不僅摸到魚,而且還是兩大條。

張國榮跟梅艷芳并不知道有人正在拍他們,就算知道也無所謂,他們每天出行,被人拍實在太正常了,而且這會兒被拍到也沒什么,不就是過來朋友的劇組探個班么?

簡單說了兩句,張國榮跟梅艷芳就一起朝著院子里面走。

他們的助理跟在后面,手里拎著一堆東西,是給劇組人員準備的小禮物,都是些吃的喝的。

進了院子之后,就有劇組的人員過來迎接。

“徐導他們正在拍攝么?”梅艷芳問道。

“正在休息,我帶你們過去。”

隨后工作人員就帶著兩人進了里面。

今天拍的是王祖賢跟張蔓玉的戲,這會兒正是拍攝的空檔,徐克在給她們兩個開小會。

梅艷芳他們一過去,現場的工作人員紛紛給他們打招呼,兩人也都一一回應,這個劇組不少工作人員他們之前都認識。

徐克他們聽到聲音,也轉過頭來。

“阿梅,國榮,你們來了。”

兩人來探班的事情,昨天就已經打電話跟徐克溝通過了,所以看到他們,徐克也不意外。

周彥也在旁邊,今天沒有他的戲份,他就在旁邊圍觀。

見到兩人,笑著跟他們點了點頭。

徐克干脆放下手頭上的事情,招呼張蔓玉、王祖賢他們一起過來。

也不用彼此做介紹了,雖然之前王祖賢跟張蔓玉不熟,但是兩人跟梅艷芳還有張國榮都有私交。

周彥更不用說了,跟他們每個人都有合作。

這次梅艷芳跟張國榮來《青蛇》探班,其實主要也是因為周彥的關系,上次周彥來香江做宣傳,原本梅艷芳就說要去捧場的,不過但是沒有成行。

另外,梅艷芳來找周彥也還有點別的事情。

幾人聚在一起聊了一會兒,梅艷芳笑道,“可惜今天阿彥沒有戲份,我還挺想看看伱拍戲的。”

張蔓玉笑著說道,“阿梅你要看,應該在三哥拍第一場戲的時候就來,那次比較有意思。”

聽到張蔓玉的稱呼,梅艷芳跟張國榮都有些意外。

“Maggie你為什么叫他三哥?”梅艷芳問道。

明明張蔓玉比周彥大好幾歲。

“跟小賢學的啦。”張蔓玉笑道。

兩人又看向王祖賢,后者笑盈盈地解釋道,“我是跟小九他們學的,哦,小九是三哥的妹妹。”

自從上次叫過周彥三哥之后,王祖賢就沒有改過稱呼,在劇組里面也是這樣叫。

她這樣叫著叫著,其他人也跟著叫,現在劇組的幾個主要演員,基本上都叫周彥三哥,工作人員也基本上有樣學樣,除了徐克之外,其他不管年紀比周彥大還是小,也跟著叫三哥。

聽到他們的解釋,張國榮撇撇嘴,“小賢你又要叫出一個‘三哥’來。”

他說這話是有典故的,現在外界好多人都叫張國榮為“哥哥”,“哥哥”幾乎已經成為張國榮的專有昵稱。

而這個“哥哥”就是從王祖賢這兒來的,之前他們一起拍《倩女幽魂》的時候,王祖賢就總是在劇組叫張國榮哥哥,叫著叫著其他人也跟著叫了。

梅艷芳打趣道,“你是哥哥,阿彥是三哥,總感覺你們是哥們兒。”

她說哥們還帶了兒化音,不過又不太地道,聽起來還挺奇怪的,不過也挺有意思。好多人去了燕京之后,會學當地的兒化音,不過怎么學都學不像,梅艷芳這還算好的,有些人兒字放的不是地方,哥們兒能說成哥兒們。

“我感覺三哥更有氣勢一點。”張國榮笑了笑,隨后又問周彥,“周指導在這拍的第一場戲是什么?”

他這一問,周彥倒有些尷尬,旁邊徐克笑著說道,“這屬于劇組絕密,不好透露的。”

張國榮他們知道徐克是開玩笑,不過也沒有繼續往下問。

幾人又聊了一會兒,徐克要繼續帶著王祖賢他們拍戲,就跟周彥說,“周指導,你幫我招待一下阿梅跟國榮。”

周彥笑道,“沒問題,徐導你去忙吧。”

等到徐克他們去拍攝之后,三人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梅艷芳忽然湊近周彥身邊說,“阿彥,我們找個地方坐坐。”

周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梅艷芳,看來她今天過來不僅僅是探班這么簡單,還有別的事情。

“行,我帶你去休息間。”

劇組沒有專門的休息間,平常大家休息都是在化妝間跟試衣間,不過周家軍這會兒在化妝間那邊,所以周彥帶他們去了服裝間。

到了地方,周彥隨手拖了三個凳子,一人一個。

坐定之后,周彥笑著問道,“阿梅姐有什么事情么?”

梅艷芳笑瞇瞇地說道,“我是來跟你邀歌的。”

“邀歌?”周彥有些疑惑,梅艷芳這時候還邀什么歌,而且還找他。

他們能合作《假如愛有天意》,也是機緣巧合,本來那只是一首配樂,周彥之前也沒有給誰寫過歌,按理說梅艷芳不會找他邀歌。

“嗯,邀歌。”梅艷芳點點頭,“我的新專輯里面,還少一首歌,現有的幾首,我挑來挑去,感覺都不太行。”

其實梅艷芳新專輯里面的歌曲,之前就已經定好了,但是自從把《假如愛有天意》放進去之后,梅艷芳總感覺原本里面定下來的有一首不太滿意。

前段時間,公司也在幫她找歌,找了好幾首,有的甚至都進棚里面錄了,但還是覺得不太滿意。

不滿意她也不想將就,所以還一直在找。

就在這時候,正好趕到《鋼琴少年》這張唱片出來。

梅艷芳把《鋼琴少年》聽了個遍,然后就盯上了里面那首《永遠同在》,她自己先試著哼了,然后越哼越覺得有味道,越哼越覺得旋律上頭。

跟之前看上《假如愛有天意》一樣,她覺得這首配樂完全可以做成歌曲。

周彥不知道梅艷芳的想法,還以為她是要自己再給她寫一首新的歌曲,就好奇問道,“阿梅姐,你怎么想起來跟我邀歌,除了《假如愛有天意》之外……”

他還沒說完,梅艷芳就笑著說道,“我邀的是新歌,但其實是老曲子,前兩天天我買了一張《鋼琴少年》唱片回去,里面的那首《永遠同在》非常打動我,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能把它也做成一首歌曲。今天過來,我也是想問問你的意見,看你愿不愿意。”

聽完這話,周彥當即明白了,同時也暗自稱贊梅艷芳的眼光,這首曲子原本就是一首歌,要做成歌曲非常簡單,跟《假如愛有天意》一樣,只要填上詞就行了。

周彥沒有直接說同意不同意,反而問起了梅艷芳,“你的專輯快發行了吧,現在做新歌,會不會遲了一點?”

梅艷芳笑著擺手,“不會的,專輯十一月發行,距現在還有三個月時間,完全足夠了。”

“還是做成粵語?”周彥又問。

梅艷芳點點頭,“嗯,還是粵語。”

周彥有些猶豫,《假如愛有天意》的粵語歌詞他已經看到了,說實話,他覺得一般,但是他對粵語又不了解,也給不了什么意見。

如果是普通話的話,他就算不親自上陣寫,肯定也是會提意見的。

在這方面,周彥完全不會顧及是否會傷害到作詞人的心,他還是認為,作詞者應該遵循作曲的意見。

一見周彥猶豫,梅艷芳就知道他在考慮什么,便笑著說道,“詞方面阿彥你不用擔心,我肯定會找最好的作詞人來寫。而且,我也準備以后把《假如愛有天意》跟《永遠同在》做成國語版,或者等再攢幾首歌,做一張國語專輯。”

梅艷芳知道周彥挺在意這個的,所以才這么說,而她這么說,確實有些打動周彥。

沉吟了一會兒,周彥點頭道,“我認為可以試試,《永遠同在》這首曲子確實適合做成歌。”

見周彥點頭,梅艷芳臉上的笑意變得更多了,“只要你有意向,我回去就讓公司跟湯臣那邊對接,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周彥再次點頭,“沒問題,我會讓我經紀人張有安跟華星對接的,其實阿梅姐你也不用特意跑這一趟,想用曲子,直接打電話說一聲就行了。”

梅艷芳哈哈一笑,“這可不行,必須要對你表示足夠的尊重……而且上次說要去給你捧場也沒去,我心里也有很多歉意。其實你這次剛來香江的時候,我就想過要來找你了,不過有點事情給耽誤了,才拖到現在。”

周彥揚了揚眉毛,他其實知道梅艷芳說的是什么事情。

四五月份的時候,香江一個“社團人員”在夜總會過生日,正好碰到梅艷芳,就想讓梅艷芳給他唱首歌,但是梅艷芳沒同意。

那個社團人員感覺自己被拂了面子,直接當眾扇了梅艷芳一巴掌,還把梅艷芳等人給圍住不讓走。

后來還是梅艷芳通過陳蘭找了向華鏹的關系,才得以脫身。

但是第二天就有人把那個社團人員給砍成重傷,并且那個社團人員在醫院的時候又被人給槍殺了。

這事發生之后,梅艷芳自然成了事件焦點,她就去了國外避風頭,這才剛剛回來。

事情肯定跟梅艷芳有關系,但是否像新聞報道的那樣,周彥并不清楚,而且這種事情他也不好去問梅艷芳。

其實周彥平時在香江這邊,出門的時候也是帶著點小心,他們周家的關系主要還是在金陵跟鵬城,如果真在香江這邊出了點事情,周家可能未必有梅艷芳好使。

其實不僅周彥小心,連周宏也比較防了一手,之前周家的弟弟妹妹們去燕京的時候,周宏并沒有安排人在旁邊。

但是這次不同,不僅給他們留了車,還派了個司機,這司機不僅僅負責開車,也順帶著負責他們的安全。

邀歌的事情談定之后,三人又聊了一會兒,周彥就將他們送了出去。

到了門口,梅艷芳轉頭笑道,“阿彥你回去吧,等到《永遠同在》的事情最終定下來后,我再來找你好好聊聊。”

“行,那我等你。”周彥笑了笑,又對張國榮說道,“國榮哥,沒事的時候,過來串門。”

張國榮笑著點頭,“好。”

他最近還是比較清閑的,《霸王別姬》剛剛拍完,下一部戲《花田喜事》要到十月份之后才開始拍攝。

而且他已經告別歌壇,不像梅艷芳不僅要拍戲,還要忙專輯的事情。

這段時間其實也有不少工作找他,不過他拍完《霸王別姬》之后,真的太累了,所以什么工作也不想接。

等到兩人的車子啟動之后,周彥又揮了揮手,然后回了院子里面。

而此時阿毛跟肥仔也心滿意足地收起了相機,有了這些照片,今天也算是滿載而歸了。

肥仔一邊整理相機,一邊說道,“周彥跟梅艷芳還有張國榮好像非常熟悉。”

“周彥跟張國榮當然很熟,你不知道么,周彥是《霸王別姬》的配樂指導之一,而張國榮是電影的主演,還在燕京待了大半年,他們肯定經常見面。”

既然是要抓周彥跟張蔓玉的新聞,老娛記阿毛當然要做足準備,他已經提前了解過周彥的履歷。

越是了解,阿毛就越認為周彥值得追蹤,這家伙又導又演又配,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里面,就已經混成這樣,后面注定星光璀璨。

“那梅艷芳呢?”肥仔問。

阿毛撇撇嘴,猜測道,“可能是因為張國榮的關系吧。”

其實這個猜測阿毛自己都不太相信,因為看剛才三個人說話的情形,周彥跟梅艷芳似乎比跟張國榮還要熟悉,根本就不像因為張國榮才認識。

“會不會因為他們后面有什么合作?”

阿毛搖搖頭,他對梅艷芳的行蹤了解一下,后面梅艷芳應該要拍《東方三俠》和《濟公》,沒聽說周彥要參與這兩部電影。

“周彥是搞音樂的,會不會他們在音樂上有合作?”肥仔又猜測道。

阿毛還是搖搖頭,“周彥只做配樂,又不寫歌,能有什么合作,別瞎猜了,回去把照片整理整理,趕快弄一篇稿子出來。”

“這一期稿子怎么寫,要不要在他們跟周彥的關系上做文章?”

“那有什么看頭,標題就寫梅艷芳出國避風頭數月,歸來立即會面徐克。”

肥仔豎起大拇指,由衷攢道,“高啊,阿毛哥。”

“學著點。”

當天傍晚,張有安就接到了華星那邊的電話,跟他談《永遠同在》的事情。

上一次,談《假如愛有天意》的時候,因為梅艷芳非常喜歡曲子,所以張有安的姿態放的挺高,最后爭取的條件也非常好。

這一次,不僅僅梅艷芳喜歡《永遠同在》這首曲子,周彥本人的咖位也跟之前大不相同了,所以張有安的姿態只會更高。

其實還是周彥現在也不吃寫歌這碗飯,所以在談判過程中,張有安有心態上的優勢。

華星負責跟張有安談的林克倫也知道情況,所以一開始就誠意十足,不僅僅給兜底的報酬,分成什么也一點都不落,比上次《假如愛有天意》的條件要好不少。

既然起步很好,張有安也就沒有咄咄逼人,商量了一個大概的條件后,就談妥了。

保底的報酬只要了一萬,但是分成談到了百分之二,對于現在的香江市場來說,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條件了,主要是他們把很多版權都捏在手里。

這個分成不僅僅是唱片收入的分成,包括后續歌曲的其他商用,都需要為周彥支付兩個百分點的分成。

其實唱片分成沒多少錢,一張唱片就算賣個幾百萬,兩個點也拿不到多少錢,因為一張唱片又不是只有一首歌曲。

假如是十首歌的話,就等于是周彥憑借這一首歌可以拿到全部唱片收入的千分之二,一千萬收入也就只能拿到兩萬而已。

但是后續的商業收入是源源不斷的,有誰要是在電視節目上唱這首歌,就要給周彥分錢,一次給的錢不多,十次百次千次……只要歌曲傳唱度高,周彥就能源源不斷地拿錢。

而且即便后面唱片公司搞什么精選集,也還是要給周彥錢,主打的就是細水長流。

談妥了這單生意之后,張有安也打開了思路,周彥也不是只能給電影配樂,還可以賣賣歌。

他還特意把《鋼琴少年》這張唱片又聽了好幾遍,想要從里面找出其他適合做成歌的曲子,不過聽完之后他遺憾地發現,除了《永遠同在》之外,其他曲子也不太適合做成歌。

至于讓周彥專門給人寫首歌,這事張有安也想過,不過思慮過后,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碰到機會了,賣賣曲子做歌就算了,沒有必要刻意再去朝流行音樂市場兼容。

跟華星那邊談好之后,張有安就把這事跟周彥說了,聽過之后,周彥也沒有多大反應,只說了句“談攏了就好”,似乎對這次的合作也不是特別上心。

他這邊剛剛跟周彥通過電話,又接到了一通電話。

這通電話是燕京打來的,電話一接通,對方就報了家門,“張有安同志你好,我是燕京奧申委的梁宇。”

聽到是奧申委的,張有安挑了挑眉毛,回道,“梁宇同志你好,請問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梁宇笑著說道,“是這樣的,我想找周彥,不過現在聯系不上他,我就給湯臣公司打了個電話,然后那邊就把你的號碼給我了。”

“周彥現在在香江這邊拍攝《青蛇》。”張有安笑了笑,又問,“方便問一下,你找他有什么事情么?如果跟工作有關的話,你可以先跟我說,我是他的經紀人。”

“好,我大概跟你說一下情況,現在我們奧申委這邊決定拍兩部申奧宣傳片,想請周彥來擔任宣傳片的配樂指導。這個事情,其實之前我跟周彥已經談過一次,只不過當時還沒有確定宣傳片是否拍攝,所以擱置下來。”

張有安有些驚喜,他還沒有聽周彥提過這事,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這個項目之前還沒有確定,以周彥的性格肯定不會主動說的。

“所以說,現在這個項目已經確定了么?”張有安問道。

“嗯,已經確定了要進行了。”梁宇說道。

“宣傳片的導演已經找好了么?”

“是的,導演已經確定下來,是美國著名的體育紀錄片導演格林斯潘先生。”

聽到導演是國外的,張有安微微皺了皺眉毛,又問道,“那配樂指導的事情,要不要跟這位格林斯潘導演溝通一下?”

梁宇笑道,“這個你放心,我們已經跟格林斯潘導演溝通過了,他的宣傳片里面會涉及到故宮等傳統元素,而且他本人也對《故宮:記憶》的配樂贊不絕口。”

聽梁宇這么說,張有安放下心來,他就擔心這邊聯系好了,回頭人家外國導演不愿意跟周彥合作,又是一樁糟心事。

外國的一些叼毛,張有安是非常了解的,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在心理上就高人一等,不愿意跟國內的配樂師合作一點不讓人意外。

“那好,這事我跟周彥說一下,回頭給你回復,怎么樣?”

電話那頭的梁宇沉吟片刻,說道,“多久能給回復?”

“最遲后天。”

聽到這話,梁宇說道,“好的,那我就等候你的佳音了。”

掛了梁宇的電話,張有安原本想再給周彥打了個電話,但他剛拿起電話又放下來,直接起身出了門。

半個小時之后,張有安敲響了周彥的房門。

周彥正在給跟幾個弟弟妹妹開茶話會,聊中國歷史,聽到敲門聲,老九自告奮勇要去開門。

“別急,晴兒,先問是誰。”

老九點點頭,到了門后,問道,“門外何人,報上名來呀。”

聽到老九的聲音,張有安在門外笑道,“在下張有安,拜見九公主大人。”

這話把老九逗的咯咯笑。

“公主給你開門嘍。”

等張有安進來之后,老九仰頭問他,“張大叔,你怎么來了?”

張有安笑道,“我來找你們三哥聊一點工作上面的事情。”

一聽張有安要跟三哥聊工作,老九直接變臉,甩了一個白眼出去,老大不高興,其他幾個弟弟妹妹也都差不多,這茶話會正在興頭上呢,張有安就來打斷了。

但是不高興歸不高興,周倩還是起身說道,“三哥要談工作,我們先出回屋吧。”

周彥笑道,“行,你們先回去,等會兒聊完了,我再去叫你們。”

老九又笑道,“三哥你一定要叫我們哦。”

“放心啦。”

等到弟弟妹妹們走后,張有安笑道,“九公主怕是要恨死我了。”

“你小心著點,這丫頭記仇。”周彥笑了笑,又奇怪地問,“不是剛通過電話沒多久,怎么又跑來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在電話里面說?”

七八月份,天氣正熱,張有安一路趕來,熱得一頭汗,他對著空調口吹了吹,隨后回道,“剛才奧申委的梁宇打電話過來,說是要請你去給申奧宣傳片配樂。”

周彥揚眉笑道,“是么,這事已經定下來了?”

張有安點頭,“嗯,梁宇說,項目已經確定要啟動,導演也已經找好了。”

“導演是誰?”周彥問道,他之前就比較關心這個。

“一個美國導演,叫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

周彥皺眉想了想,他對這個導演一點印象都沒有。

“我也沒聽過這個人,梁宇說他是知名的體育紀錄片導演。”

體育紀錄片導演……這也難怪,周彥對這一塊沒什么了解。

周彥點點頭,“這個事情,梁宇之前就跟我聊過,我還以為要等到明年才有消息。梁宇現在怎么說,是能定下我來配樂,還是說需要競選之類的?”

“他是說定下了,格林斯潘看過《故宮:記憶》,對里面的配樂贊不絕口。我跟梁宇說,最遲后天給他回復,你這邊有什么想法?”

周彥笑道,“我還能有什么想法,能接肯定接。而且奧申委那邊直接就說要定下來,等于是組織上給了任務,我這肯定要接下來。”

其實他不接也沒事,奧申委那邊也不可能摁著他頭讓他接,不過這種事情,誰不接誰就是傻子。

“既然如此,那就明天上午給梁宇回個電話,把事情跟他說了,另外,也跟他打聽一下,這次宣傳片有沒有什么主題,你也能提前做準備。我聽他的意思,應該還是想要把《故宮:記憶》里面的曲子給拿過去用。”

周彥點點頭,“如果有適合的地方,自然是可以拿過去,不過暫時我還不知道這個格林斯潘是什么路數,還是要跟導演聊一聊才能有底。”

“那明天跟梁宇通電話的時候,也探一探這個格林斯潘的底子。”說到這里,張有安微微嘆了口氣,“其實我認為啊,這種宣傳片找國內的導演更好,因為國內的導演才更了解自己國家的情況。”

周彥笑道,“我估計也有大局上的考量,這個格林斯潘既然是美國知名的體育紀錄片導演,說不定能幫我們爭取到一些選票呢,而且用這樣的導演,也更有噱頭。”

“是這樣的。”

張有安也知道周彥說的有道理,他主要還是考慮國外導演跟周彥在配合的時候會有問題,到時候會影響到周彥的配樂效果,如果是國內的導演,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不管怎么樣,這是一個好機會,這事做好了,以后你在國內的資源也會更多。只可惜,你現在資歷還是淺了一點,不然的話,我都想給你爭取一下,讓你來拍宣傳片。”

周彥笑了笑,這就純屬白日做夢了。

即便奧申委要啟用國內的導演來執導這次的申奧宣傳片,那也不可能輪到他一個新人導演頭上,別說是他了,就算是張一謀他們這一批五代導演都不可能撈得到機會。

四代導演正值壯年,五代導演只能算是剛剛起步。

去年年底的時候,香江這邊舉辦了“第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江電影導演研討會”,當時五代導演在現場只有跑前跑后幫忙拎東西的份。

所以,如果真要在國內導演里面選,恐怕這差事也大概率會落在四代導演里面比較出名的那幾個人頭上。

“這事就別想了,咱們做好本職工作就行。”

張有安當然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也就隨口一說。

“其實能拿到宣傳片的配樂,已經非常驚喜了,不得不說,《故宮:記憶》這部片子參與的好啊,要不是這個片子,這活怎么也輪不到你頭上。”

周彥笑著點頭,“是啊,運氣不錯。”

隨后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張有安也沒有多待,他也知道老九他們這會兒應該還在等他們三哥召喚。

張有安離開之后,周彥去把弟弟妹妹們又叫了回來,繼續之前的茶話會。

這段時間,周彥只要有閑工夫,就會陪他們聊天或者玩游戲。

不得不說,出來工作,能有一群弟弟妹妹陪著,還真挺幸福的。

這幾天跟周宏打電話,周宏也非常羨慕,他工作太忙,而且他工作的時候也不可能帶著周家軍。

不像周彥,去劇組拍戲的時候,根本不用擔心弟弟妹妹們會影響工作,他們不吵不鬧的,時常還會幫忙,劇組的工作人員自然喜歡他們。

前兩天,拍許仙教書的那段戲,周遠還被徐克相中,讓他演了個學生,算是過了把戲癮。

他一個人過了戲癮,也引得其他幾個心癢癢,不過這也不是沒有機會,后續要大量用到群演的時候,倒是可以把他們都安排上。

徐克也愿意讓他們客串,反正都是龍套,關鍵還不收錢的。

當然了,周彥他們不收錢,徐克還是主動給周遠包了個小紅包,錢雖然不多,但也是個意思。

周遠還把紅包小心裝起來,他對自己的第一份也有可能是唯一一份片酬非常重視。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