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23章 在臺島有個更好的開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章 在臺島有個更好的開頭

第123章 在臺島有個更好的開頭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周彥去彈鋼琴的時候,他的幾個弟弟妹妹,也都是一臉崇拜地看著他。

他們最喜歡看周彥演奏樂器了,去年夏天他們天天能看到周彥彈鋼琴、吹笛子或者拉小提琴,但依然沒有看膩。

對他們來說,周家的三個哥哥,最能讓他們炫耀的就是三哥周彥了。

大哥走仕途,二哥去經商,真是沒什么好炫耀的,但是提到三哥就不同了。

“我三哥會拍電影。”

“還會吹笛子。”

“彈鋼琴。”

“小提琴也會哦。”

每次他們炫耀三哥,總是有吹不完的話,關鍵樣樣都是真的,他們炫耀的心安理得。

王祖賢看著這他們的表情,也笑了起來,看得出來,周彥的這些弟弟妹妹是真喜歡周彥啊。

她也側過身子,靠在椅背上,靜靜地看著周彥彈奏。

雖然《重逢》的旋律響起后,餐廳里面客人們自覺把說話的聲音降低了很多,但這里畢竟是餐廳,而不是音樂廳,說話的聲音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椅子拖地的聲音,服務員招呼客人的聲音,客人們聊天的聲音……各種聲音混在鋼琴聲里面,微微有些嘈雜。

但是音樂的魅力就在這里,如果每次演奏都跟錄制的版本一樣,那又何必一次一次的演奏呢?

王祖賢甚至覺得,這樣帶著一點煙火氣的演奏,也別有一番趣味,她也不需要多么懂音樂,只需要靜靜地感受著音樂所營造的氛圍。

另一邊,靠門口的那兩個女孩子,聽到第二首曲子的時候,終于是忍不住了。

文文推了推同伴,“小琳,你去看看那個彈鋼琴的人長什么樣。”

小琳扭了扭身子,撇嘴道,“你想知道就自己去看唄,我看了之后,你不還是不知道他長什么樣?”

文文笑嘻嘻地說道,“如果長得好看,我再去看。”

“那如果長得不好看呢?”小琳問。

“如果不好看,伱就別跟我說,不要讓我的幻想破滅。”

“好吧。”

小琳聳了聳肩,站了起來,她自己確實也想看看彈鋼琴的那個男生到底長什么樣。

起身之后,小琳也不好意思目的太明顯,就從旁邊那條路慢慢地繞過去,還作出一副在找人的姿態。

走了好一會兒,那邊的文文都快急死了,小琳才終于湊到鋼琴附近。

小琳迅速地看了一眼彈鋼琴的人,然后又迅速的轉過頭去。

不過那個男生這會兒正半低著頭,加上看的太快,所以小琳沒看清楚,只能又轉過頭再去看。

這一次小琳多看了一會兒,甚至那個男生還抬頭看了她一眼。

就這一眼,小琳就慌不擇路地跑了。

跑回她們那桌之后,文文就迫不及待地問她:“怎么樣,怎么樣,他長得好看么?”

小琳卻沒有回答,而是先端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

看她這樣,文文都急死了,“是不是不好看?”

“好看,特別好看,不過……”

“不過什么?”

“不過我感覺他像一個人。”

“像誰?”

“周彥。”

“周彥是……”

文文正想說周彥是誰,隨后忽然想到了什么,臉上浮現出不屑的笑容,“你不會想跟我說,《想飛的鋼琴少年》導演,這些曲子的原作者,跑到餐廳里面來彈鋼琴,正好被我們遇到了吧?”

小琳又喝了口水,激動地點頭道,“對啊。”

文文盯著小琳的臉仔細看了看,隨即又撇嘴笑道,“你現在的演技越來越好了,這激動演的太好了,甚至臉都有點紅……你要說彈鋼琴的那個是陳昌榮,我都更信一點。”

“你要不信,你自己去看,到底像不像。”

“肯定是他長得不好看,你才這么想讓我過去,我才不中你的計。”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反正我是覺得像,可惜照片沒帶,不然可以對著看看。”

“切……”

文文扯了扯嘴角,但還是忍不住朝鋼琴的方向看過去。

猶豫了好一會兒,文文站起身來,“好吧,你成功了,我現在要去看看他長什么樣。”

說完,文文就朝鋼琴的方向走去。

她比小琳要大膽多了,沒有繞道,沒有裝模作樣,徑直就走向了鋼琴那邊。

當她走到一半的時候,第二首曲子正好結束。

而彈鋼琴的那個男生似乎也沒有繼續往后彈的意思,也從鋼琴凳上站了起來,向前面這邊走。

這一下,兩人就迎面碰到了。

看到他的長相,文文整個人像是被點了穴道一樣,當即定住了。

附在磁帶里面的那張周彥照片,文文看的次數比小琳要多,所以對周彥這張臉的印象也更深。

前面小琳只覺得像,但文文基本可以確定,這就是周彥。

長得這么好看的男生本來就少,更別說周彥的特征很明顯,就是他的那雙眼睛,很大,很柔情。

而且男生坐的桌子就在旁邊,文文還聽到了男生跟同桌人說話,用的是普通話,這一下子就對上了,周彥就是內地人。

這肯定就是本人,不然世界上哪有這么像的人,還說普通話。

文文在原地站了至少有十秒鐘,之后她才反應過來,往回跑。

她剛回到桌上,小琳就問。

“是不是,是不是?”

文文端起杯子,放在嘴邊,卻沒有喝,聽到小琳的話,她愣愣地點頭。

她沒想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么巧的事情,她們來吃個飯都能遇到周彥。

“我們要不要……”

文文知道小琳要說什么,就皺起眉毛說道,“是不是不太好,人家在吃飯唉,可能不希望被打擾。”

“可是機會真的難得。”

文文當然也知道機會難得,但是她還是不好意思,之前她們看到一些狂熱影迷去追蹤明星的新聞,也會表示鄙夷,不想自己也變成那樣的人。

小琳雖然這樣提議,但是她膽子也不夠,兩人就這樣一直在糾結著,坐也坐不安,飯也吃不香,不時地朝著周彥他們那桌看。

這邊周彥坐下之后,王祖賢率先夸贊,“三哥,彈的好。”

王祖賢似乎不準備改稱呼了,還是叫周彥三哥,她覺得這樣稱呼周彥,比直接叫周彥有意思多了。

“三哥,聽不夠哦。”老九笑呵呵地說道,她不知道從哪兒搞了杯酸奶,正在舀著吃,嘴上一圈白色的小胡子。

周彥笑道,“下次有機會再給你們彈,今天好好吃飯。”

“下次我想聽一聽笛子。”王祖賢笑道。

周清搶著說道,“小賢姐姐想聽笛子太好辦了,三哥這次過來帶了笛子呢,隨時都可以為你獻藝。”

周彥敲了敲妹妹腦門,“你當哥哥是街頭賣藝的啊。”

周清揉著腦門,癟嘴道,“小賢姐姐想聽嘛。”

“沒事的,等到以后有機會再聽。”王祖賢笑道。

幾個人說說笑笑間,飯菜陸續上來,他們又開始專心對付飯菜。

不得不說,雖然王祖賢是沖著這家的鋼琴來的,但是飯菜的味道確實還不錯。

粵菜全國都有,金陵也不少見,比如在金陵知名的小吃大三元薩其馬,就是知名粵菜飯店大三元出的。

這里的飯菜最適合老九的口味,從飯菜上來之后,老九就沒有停過嘴。

王祖賢見老九吃得歡,也十分高興,不停地給她投喂,讓她嘗嘗這個,嘗嘗那個,恨不得讓她把飯店里面所有菜都給嘗一遍。

飯吃到一半,王祖賢剛剛給老九夾了片魚肚,忽然身體往周彥這邊靠了靠。

見她往自己側后方靠,周彥問道,“怎么了?”

王祖賢推了推眼鏡,低聲說道,“我好像被人給認出來了。”

周彥挑了挑眉毛,朝前面看去,果然,有兩個女孩子正目光炯炯地朝這邊走來,看起來應該是認出王祖賢了。

他忍不住感慨,現在的影迷都是火眼金睛么?王祖賢偽裝成這樣,都能認出來?這兩個女孩子不去當娛樂記者都有些屈才了。

唉,想好好吃個飯也不容易啊。

很快,兩個女孩子就到了桌前,周彥往前坐了坐,把王祖賢擋在后面,他正要開口說話,卻聽到當頭的那個女孩子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道,“你好,請問是周先生么?”

聽到這話,王祖賢跟周彥同時愣住了。

“呃……我是姓周,你們是?”

聽到周彥的話,兩個女孩子臉上露出了靦腆的笑容,剛才開口的那個女孩子又小聲說道,“你好,周先生,我們是你影迷和樂迷……我們不是故意要來打攪你跟家人用餐,是因為看到你剛才去彈鋼琴,所以才過來問問的,你方便……”

女孩掏出一個小本子來,意思很明顯了,是希望周彥給她們簽字。

王祖賢在旁邊戳了戳周彥的胳膊,意思是讓他趕快答應這兩個小姑娘,給她們簽了。

周彥點點頭,笑著接過本子,“簽名是吧,沒問題。”

拿過本子之后,他又問,“你們叫什么名字?”

“許慧琳。”

“宋雅文。”

“很高興見到你們。”

周彥笑了笑,寫上“給許慧琳”以及“給宋雅文”,后面再簽上自己的名字。

拿到簽名之后,兩個小姑娘高興壞了,一個勁地道謝,她們還擔心引來其他人,所以聲音很小,動作也很輕。

“《想飛的鋼琴少年》真的很好看。”

“配樂真好聽,我這幾天都在聽。”

旁邊王祖賢笑著說道,“那回去要多多幫忙宣傳哦。”

周彥聽到王祖賢開口,還驚了一下,心說她膽子挺大,這時候還敢說話,真不怕這兩個女孩子認出她來?

不過許慧琳跟宋雅文現在的注意力都在周彥身上,根本沒有注意到周彥側后方的王祖賢長什么樣,主要還是王祖賢的偽裝確實很成功,不仔細看根本認不出來。

“一定,一定,我們回去就幫忙宣傳,讓我們同學都去電影院看。”

“還要他們去買唱片。”

又說了幾句,表達了自己的支持之后,兩個女孩子也非常知趣地跟周彥告辭了。

等到她們走后,王祖賢笑道,“我還以為她們認出我來了,原來是烏龍事件,不過你現在在香江也很出名啊,吃飯都能被認出來。”

“碰巧罷了。”周彥笑了笑。

其實周彥如果沒去彈鋼琴,或者沒有彈《想飛的鋼琴少年》里面的曲子,許慧琳跟宋雅文她們也不會注意到他。

“不過你膽子也太大了,剛才那種情況也敢開口,就不怕她們認出你來了?”

王祖賢笑道,“就覺得挺好玩的。”

老七周菁笑道,“三哥以后再出門,是不是也要跟小賢姐姐一樣做偽裝?”

“暫時應該還不用。”周彥笑了笑。

周彥他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臺島這邊,華視的綜藝節目《邊走邊談》也正在播出。

作為《邊走邊談》的忠實觀眾,鄭曉安不僅僅自己每周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播出,還會拉著妻子跟女兒一起帶著看。

相對于那些室內訪談節目,鄭曉安更喜歡這種在室外錄制的節目,非常有煙火氣。

雖然妻子許琳茹覺得這種訪談節目有些無聊,但每周還是會跟女兒一起陪著丈夫看,丈夫平時也沒什么其他愛好,花一個小時時間陪他看一檔節目也沒什么。

“今天的嘉賓是誰哦。”節目還沒播出的時候,許琳茹隨口問了一句。

這一問,倒是把鄭曉安給問住了,因為這個嘉賓他也不認識。

“好像是個男明星。”叫什么他給忘了。

其實鄭曉安并不在乎嘉賓是誰,因為他主要是喜歡主持人小南。

過了一會兒,節目正式播出。

主持人小南拿著話筒出現在了華視電視臺的門口。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南,又是一周一次的《邊走邊談》,大家想我了么?”

這時鏡頭竟然上下晃了晃,像是在點頭一樣。

小南笑道,“看到你們點頭了哦,我也一樣想你們了……”

一段開場白之后,主持人介紹起了今天的嘉賓,名字叫周彥,是一個年輕的男導演,剛剛拍攝了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并且還介紹了這部電影的拿獎情況。

“爸,克萊蒙費朗國際電影節是什么,很出名么?”女兒鄭又青問道。

“肯定是很出名的電影節。”

許琳茹笑著看了眼丈夫,她知道丈夫肯定不知道這個電影節。

電視里面,介紹完嘉賓之后,小南就帶著攝像一起去西門町的一間咖啡館找到本期的嘉賓周彥。

這個設計跟往期的節目有些不一樣,往期都是嘉賓直接跟小南一起出現的,這個改動并不算大,但是讓人耳目一新。

“這個導演很好看哎。”女兒鄭又青笑著說道。

雖然嘉賓沒什么名氣,但是長得好看,也算是能讓人看下去。

主持人跟周彥見過面之后,也沒有多寒暄,兩人就一起出去逛街,正式開始節目。

后面一小段,跟往期節目差不多,就是主持人跟嘉賓一邊走一邊聊,聊的內容都是跟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有關,基本上每個嘉賓過來參加節目都是要宣傳新作品的。

不過很快,就出現了特別的情況。

兩人走到叮咚劇院樓下的時候,主持人忽然看到一架鋼琴,便問周彥可不可以彈一彈電影里面出現的幾首原創曲目,讓觀眾們先飽耳福。

周彥欣然同意。

隨后周彥就坐在鋼琴凳上,開始彈鋼琴。

起初鄭曉安他們只覺得挺新奇,因為以前這個節目里面從來沒有出現類似的環節,都是你問我答的訪談。

而當鋼琴聲音出來之后,一家三口都愣住了。

鋼琴嘛,好多人都會彈,鄭又青也學過幾年,會彈很多曲子。

但周彥一出手,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

“哇,這首曲子好好聽,好歡快。”鄭又青忍不住說道。

這時候,叮咚劇院的樓下,也有一些路人被鋼琴聲吸引,漸漸圍了過來。

第一首歡快曲子結束之后,周彥又換了第二首曲子,變得比較舒緩優美,而這時,圍過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看到周圍漸漸變多的人,一家三口在電視機前竟然也有一種激動的感覺,就好像是他們被圍觀了一樣。

這種……就像是在看電視劇,電視劇男主在出風頭,有種超厲害的感覺。

如果能看到圍觀群眾的表情就好了……

制作組仿佛是知道觀眾們在想什么,立馬就切了幾個圍觀群眾捂嘴驚訝的表情。

原本在打毛線衣的許琳茹,也坐直了身體,目光直直地看著電視機,她特別喜歡剛才那個觀眾反應的鏡頭。

這哪里還是之前無聊的電視節目,根本就是在拍電視劇嘛,關鍵是這個嘉賓周彥長得好看,琴彈得好,曲子又特別好聽,所以呈現出來的效果比有的電視劇還要好。

不對,應該是比大部分偶像劇都要好。

因為看電視劇的時候,觀眾畢竟知道里面都是演的,但是這個節目不一樣,現場都是真實的,這種感覺比看電視劇來勁多了。

許琳茹如果我在現場的話,肯定也會是這副表情!

女兒鄭又青眼睛里面都是小星星。

剛才主持人說周彥執導的什么電影來著?什么什么鋼琴,什么什么少年?

這幾首曲子都是電影里面的,而且還是周彥自己原創,這簡直就是電視劇男主走進現實了好么?

鄭又青已經跟爸爸看了不少期《邊走邊談》了,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因為一檔節目直接迷上一個明星,就這么簡單。

節目的時間并不長,周彥光是彈個琴就過去了二十多分鐘,因為這段不僅僅有周彥彈鋼琴,還剪了很多圍觀群眾的反應鏡頭。

等到這一期節目收尾的時候,一家三口才發現,周彥的采訪還沒有結束。

節目的最后,還預告了下一期節目。

“下一期又有突發情況哦……”

預告中,周彥又拿起了笛子,至于為什么會吹笛子,又是吹什么曲子,預告里面也沒放出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許琳茹忍不住抱怨道,“啊這樣就很煩欸,就不能一次播完么?”

鄭曉安也有些傻眼,因為之前的節目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同一期嘉賓就只有一期的時長,這個周彥卻得到了特殊對待,要播兩期。

他看了看時間,這一期的時間跟之前一期的時間一樣長,整整一個小時,但是他們總感覺比之前短。

因為太沉浸了,所以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在節目的最后,主持人也再次幫忙宣傳了周彥的新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呼吁大家一定要去看。

鄭又青笑著提議,“爸媽,明天晚上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好啦。”

對于這個提議,鄭曉安跟許琳茹都表示同意。

“好啊,我們一家好久沒有一起去看電影了。”

“這部電影肯定好看,光是這幾首鋼琴曲就值回票價啦。”

“這個電影周彥自己會不會參演哦。”

“不知道啦,明天去電影院就知道了。”

林佑威這段時間心情一直很不錯,自從上次聽周彥提過的那些建議之后,他仿佛是任督二脈都打通了,把節目做得很不一樣。

原本他們就準備只給周彥做一期的,但是剪著剪著發現,能做成兩期,光是圍觀群眾的反應加起來就有十分鐘時間。

后面周彥吹笛子的那段,各種鋪墊鏡頭,反應鏡頭加起來也有小二十分鐘。

觀眾們以為這些反應鏡頭都是真的,但其實里面有真有假。

當時現場的反應確實還不錯,但是為了讓效果更好,他們還另外找臺里面的人拍了那種夸張的反應鏡頭剪到了里面。

像是那種眼珠子瞪得老大,捂著嘴驚叫的鏡頭,現場或許有,那也基本上很難抓拍到。

反正就是按照周彥之前提點的,不要再像以前一樣做節目,而是要把它當成影視劇來拍,這種感覺確實完全不同。

事實證明,這樣做完全正確,這一期的收視非常好,破了他們節目有史以來的最高收視,特別是周彥彈鋼琴的那段,最高峰收視率已經破2了。

雖然跟那些頭部綜藝還比不了,但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躍升了。

當天的節目結束之后,欄目組就接到了好多電話在問電影的事情,還說節目對周彥的介紹太少了之類的。

照這樣看,下一期節目的收視率只會更高。

張有安拿到《想飛的鋼琴少年》首周末票房后,第一時間就去跟徐風匯報了。

最開始的三天時間里面,《想飛的鋼琴少年》就在臺島拿下了一千四百多萬新臺幣的好成績,比在香江的首映成績要好很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想飛的鋼琴少年》顯然更合臺島影迷的胃口,很多臺島影迷非常愿意看這種溫情的電影。

第二,正因為徐風認為電影更合臺島影迷口味,所以宣傳上也下了更多的功夫,包括之前周彥參加的兩檔綜藝節目,也在這個時候發了力。

第三,臺島的上映時間比香江那邊遲一些,影院看到《想飛的鋼琴少年》在香江的票房竟然能夠逆勢增長,也將這部電影的銀幕數從原本的一百三十六塊調整到了一百九十七塊,這一點最重要,直接上電影在臺島這邊起步高很多。

另外,臺島這邊票房排名通常喜歡按照票數算,而《想飛的鋼琴少年》單價相對較低,所以成績其實比一千四百多萬新臺幣體現出來的要更好點。

首周有了這樣的成績,張有安心里也就比較穩了。

臺島這邊跟香江不太一樣,沒有那么卷,電影的上映時間普遍比香江那邊長,通常都能滿一個月。

按照張有安估算,等到電影下畫,票房至少也有三千五百外萬新臺幣,這個成績說不定能夠排進臺島的年度前十五名,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這段時間,張有安也是越干越有勁,這是張有安接手周彥業務之后,第一個大項目,開局竟然就這么穩當。

徐風聽到張有安的匯報,自然也非常高興,她之前就預料到《想飛的鋼琴少年》在臺島的成績會不錯,不過現在這個成績還是有些超出了她的預料。

有了香江跟臺島這兩個地方的票房支撐,后面湯臣要將電影的發行權賣到霓虹、高麗以及東南亞,價格就好談了。

其實最近徐風也在關注,有沒有什么合適的劇本,能拿給周彥看看。

她倒也不是急著讓周彥立馬就出新電影,不過一部電影從準備到拍攝需要很長時間,肯定要提前留著點心,尋一尋好劇本。

今年周彥比較忙,不過后半年如果能找到好劇本,可以慢慢地進入狀態,再籌備個一年半載,等到明年下半年開始拍,這樣一來,兩年拍一部電影,頻率正好。

不過挑劇本這事,她也只能幫忙找找,最終還是要看周彥。

“哦,對了,有一件事情跟你說一下。”快要掛電話的時候,徐風忽然又想起來一件事情。

張有安問道,“什么事情,徐總?”

“我前兩天去燕京,聽人說燕京有一個什么周彥燕師大后援會。”

“后援會?”

“嗯,聽名字應該是燕師大的學生自發組織的吧,我朋友說在電影院門口看到他們在發宣傳單。”

聽到這事,張有安也是嘖嘖稱奇,“乖乖,竟然已經有人自發組織周彥的后援會啦。”

徐風笑了笑,“我乍一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你在背后支持的。”

“我要支持,也是先在臺島這邊做。”

“我知道你的風格,如果做的話,肯定也不是這樣小規模了。”

徐風聽說,周彥燕師大后援會其實挺寒酸的,沒多少人不說,發的也是那種質量比較次的紅色傳單。

如果是張有安在后面支持的話,肯定不可能這么寒酸的,而且也不會讓他們在電影院門口發傳單。

“好的,我知道,這件事情我記住了,回頭有時間我去看看。”

后援會這種組織,不管大小,當事人這一方都是要去接觸的,因為從某種層面來說,后援會干的事情也會影響到周彥本人。

有后援會自然是好事情,證明周彥現在也有擁躉了,但是后援會也是個雙刃劍,張有安也擔心這個后援會做出對周彥不利的事情來。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自從崔健燕大后援會誕生,燕京出現了很多搖滾歌手以及搖滾樂隊的后援會,一部分后援會的狂人擁躉為了維護自己的偶像,甚至會跟別家粉絲對罵、約架,而且見人就咬。

燕京現在很多搖滾樂迷,但是反感搖滾的人也有很多,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討厭,狂熱樂迷自然也有功勞。

正在發傳單的左立如果知道張有安會有這樣的擔心,肯定會大呼冤枉,叫他千萬不要擔心。

自從《想飛的鋼琴少年》上映之后,左立他們就經常去電影院發傳單。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他們周彥燕師大后援會終于從原本的三人小組織發展成了十一人大組織,結結實實地超過了兩位數。

當然了,這十一個人只來自于四個宿舍,覆蓋范圍還小的可憐。

他們平時課比較多,也就下課之后或者周末才有時間出來,另外他們平時也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發傳單都是輪流去。

經費都靠會員們自己募集,會長左立跟副會長李媛媛出的相對多一點,其他會員少出一點。

現如今后援會的流動資金基本上固定在四十塊到八十塊之間,他們還設置了一個財務部部長,專門負責掌管這筆巨款。

總的來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暫時看來運轉的還有條不紊。

今天的一百張傳單發完之后,李媛媛揉了揉快要笑僵了的臉,說道,“會長,剛才我這邊有兩個小姑娘看了我的傳單之后,決定看《想飛的鋼琴少年》了。”

“挺好的,咱們今天沒白費。”左立笑了笑。

隨即兩人在劇院門口的花壇邊上坐下,發了這么一會兒傳單,真有些累了。

過了一會兒,左立笑著說道,“副會長,給你說個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我已經跟廣播站談好了,明天下午的《音樂天地》放《鋼琴少年》,我已經把磁帶送過去了。”

李媛媛笑道,“確實是好個好消息,這比我們發幾天傳單都有用多了,還是會長你有辦法。”

“我正好有個好朋友在廣播站工作,稍微提了提,別人也覺得里面的曲子不錯,非常適合播放。”左立笑道。

“嗯。”李媛點點頭,隨后憂心道,“也不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想飛的鋼琴少年》票房怎么樣,還有《鋼琴少年》唱片的銷量,這些東西咱們也打聽不到。”

其實李媛最關注的還是《鋼琴少年》唱片的銷量,昨天她還去店里面問了,聽說賣的一般。

但這也只是一個店的數據,至于全國那就不知道了。

而且李媛媛覺得湯臣電影公司給《想飛的鋼琴少年》的宣傳太少了,電影院里面壓根看不到什么像樣的海報,關于電影的新聞也比較少。

左立的心態比較平穩,周彥畢竟只是個新人導演,湯臣電影公司的資源不往他身上傾斜也是非常正常的。

他也知道湯臣電影公司現在正在全力打造《霸王別姬》,所以資源肯定都放在《霸王別姬》身上。

“沒關系,會慢慢變好的,你看最近來電影院看《想飛的鋼琴少年》的觀眾明顯比之前要多一些了,這說明電影的口碑起到了作用。”

“嗯,希望會越來越好吧。”

“好了。”左立站起來,“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回去吧。”

“好。”

今天后援會十一個人,有七個人有事情,剩下四個人分成了兩組,去了兩個不同的電影院。

左立跟李媛媛分到了一組,他們所在的這個電影院距離學校也沒多遠,兩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過來的。

回去之后,左立先把李媛媛送回到宿舍,然后又回了自己宿舍。

他剛到自己宿舍,就聽到室友張中糧拿著一份報紙跑到他面前。

“會長,你瞧我發現了什么?”

“什么?”左立疑惑道。

張中糧拿著報紙在左立面前抖了抖,“你看啊!”

左立接過報紙,看了看,只見新聞標題上寫著:內地導演周彥楚女作《想飛的鋼琴少年》在香江票房有望逾千萬。

看到這個標題,左立眉頭上挑,又連忙去看新聞內容。

不得不說,這個寫新聞的人還挺會講故事的,筆者先說《想飛的鋼琴少年》在香江一開始非常不被看好,畢竟是一部比較溫馨的電影,商業性也不太強,所以排片很少。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時候,這部電影竟然以小黑馬的姿態沖了上來,截至筆者撰稿的時候,電影在香江的票房已經超過了五百萬香江幣,照著如此態勢,后期絕對有望超過一千萬票房。

筆者還分析說,之前內地導演拍的電影,在香江還沒有出現過票房這么高的,《想飛的鋼琴少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破了紀錄了。

新聞里面還提到,《鋼琴少年》唱片在香江非常受歡迎,銷量很高,不過并沒有列出數據。

另外,《想飛的鋼琴少年》這段時間已經在臺島上映,他們報紙接下來會繼續追蹤電影的數據情況。

看完新聞之后,左立趕忙往門外跑。

張中糧一愣,在后面喊,“會長,你去哪兒啊,這是我的報紙……”

左立理都沒理張中糧,直接一口氣跑到了李媛媛宿舍樓下,隨便抓了一個女生讓她幫忙喊李媛媛。

過了一會兒,李媛媛一臉疑惑地走了出來。

“會長,怎么了?”

左立什么也沒說,將報紙一把塞到李媛媛手里。

李媛媛十分茫然地拿起報紙,過了一會兒臉上的茫然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驚喜。

“《想飛的鋼琴少年》在香江竟然表現這么好?”

這條消息,對李媛媛他們來說,無疑等于是打了一劑強心針,這段時間的迷茫一下子煙消云散了。

“新聞還說,電影已經在臺島上映了,這段時間會持續追蹤的。”

“好事情,好事情。”李媛媛高興地來回踱步,隨后又問:“文雅他們知道這條消息了么?”

“這報紙是張中糧給我的,之后我就拿來給你看了,文雅他們應該還不知道。”

李媛媛笑道,“那我們現在去找他們,跟他們分享這條好消息。”

“好。”

隨后兩人就開始一個一個去找后援會的其他會員,跟他們分享這條好消息。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