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奪嫡第二十章 皇帝落子勝負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奪嫡 >>紅樓奪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皇帝落子勝負定

第二十章 皇帝落子勝負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貓鈺欽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鈺欽 | 紅樓奪嫡 
第20章

第20章

第20章

聽到這樣匪夷所思的答案,皇帝依然保持著平靜的表情,他對盧非悟說道:“盧非悟,在朕面前,不可胡說。”

盧非悟大聲道:“皇上,小臣并未亂說,愿以項上人頭擔保。”

皇帝說道:“你的人頭值幾個錢,還是自己留著吧。”

然后轉頭看向忠順王,說道:“王兄,這些人,攀扯太子不成,現在又來攀扯王兄,朕該如何是好?”

皇帝看似在維護忠順王,實則在責問,順便讓忠順王表個態。。

忠順王面露苦色,猶豫半天,這才說道:“皇上,此事或許如皇上所言,是有人要攀扯本王,或許乃是府中下人私下所為,無論何種,臣全然不知,望皇上明鑒。”

忠順王選擇不表態,而是直接一推干凈,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皇帝面對這個答案,似乎也沒有失望,繼續說道:“原來王兄不知,我還以為是王兄看不得太子被人欺負,私下便找人替太子奔走呢。”

忠順王連忙表示不敢:“臣乃宗室,不敢私下聯絡朝臣。”

皇帝繼續說:“既然王兄不知,便將這個孫祥叫過來,當堂問問,看是誰在指使他。夏守忠,夏守忠,人呢?”

皇帝喊夏守忠去辦事,喊了兩聲卻沒人答應。

御座下方,一個機靈的小黃門便說道:“回皇上,夏總管去辦事還未回來。”

皇帝這才記起,夏守忠回安王府抓內奸去了。現在抓孫祥的事情讓誰去呢?

皇帝轉頭看了一圈,感覺沒幾個靠譜的,最后他只能看向戴權說道:“戴總管,此事是你查明,這抓捕孫祥的事,朕也交給你了。”

皇帝當堂下令,戴權還能拒絕不成?只能領旨辦事。可憐他堂堂太上皇面前的第一得寵之人,從來都是他指使別人辦事,沒想到現在卻被新皇當做跑腿的使喚。

將戴權支使出去,皇帝端端正正坐好,還伸手整理了一下冠冕。然后邊面色嚴肅的說道:

“雖然孫祥還未緝拿歸案,但是,此案已然明了,乃是別有企圖者作祟,于太子毫無關系。朕所言,眾位愛卿以為然否?”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誰都知道,皇帝勝券在握,沒有人想在這時候搞事情。

所有人齊聲高喊:“圣明無過皇上”。

見沒有人反對,皇帝便說道:“既然各位愛卿都同意,今天的事情就到此,剩下交給刑部和大理寺處理吧。刑部尚書何在?”

聞言,一個精神抖擻的老頭出列,彎腰說道:“臣,刑部尚書趙永年,恭聽圣令。”

皇帝說道:“此案剩下的事情,伱和沈愛卿一起辦了,務必要查明真相。”

沈惟嚴和趙永年齊聲說道:

“臣,領旨”

這二位退下后,皇帝繼續說:“謝希恕,此案乃是你力主清查,現在案情明朗,你可還有其它疑惑?”

皇帝明著詢問謝希恕意見,實則是把群臣目光引到此人身上。

大臣們紛紛將目光投向謝希恕,其中還有幾人滿臉戲謔。他們可還記得,皇帝原本想將此案押后,謝希恕卻來了一出死諫,逼得皇帝不得不在登基的當天,就在朝堂上審案,可謂狼狽至極。

現在,皇帝在太上皇的幫助下,不但快速查清了案子,幫助太子洗脫嫌疑;還讓大家都知道,太上皇對新皇是很支持的,以后誰要想利用皇帝剛登基,政務不熟,去暗中搞點東西,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面對大家的目光,謝希恕早就沒有了之前的鎮靜,一臉苦澀的彎腰回答皇帝的問題。

“臣,昏聵無能。未將實情查明,便輕信他人言語,被人蠱惑,輕易上此奏折,造成現下局面。臣已經無顏面對陛下和朝中百官,請求陛下,免去臣的官職,讓臣回家了此殘生。”

皇帝聞言,瞪了謝希恕一眼說道:“惹了事就想回家躲起來?想都別想。朕已經替你想好了去處,朕聽說瓊州府一年四季,溫暖如夏,是個好去處,你就去那里吧。”

謝希恕聞言,臉色變得蒼白,幾乎就和忠順王一樣摔倒在地。

他沒想到,自己都已經主動求去,皇帝還不打算放過自己,定要將自己論罪處理,發配瓊州府。

那地方,的確如皇帝說的一樣,四季如夏,可也是荒蠻邊疆,聽說瘴氣密布,蚊蟲橫行,中原人過去,十不存一。

看樣子,今天的上奏,的確把皇帝得罪狠了,不弄死自己不罷休。

朝中百官,也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記仇。

有幾個平日和謝希恕關系較好的官員,面露不忍之色。

還有一些官員,欲言又止,估計是想勸諫皇帝,其中竟然有謝希恕的對頭沈惟嚴。

皇帝掃視一圈,看到沈惟嚴后說道:“沈愛卿,你可是有話要對朕說?”

沈惟嚴聽到皇帝點到自己,一咬牙出列說道:“回皇上,臣確實有話要說。”

皇帝點頭到:“說吧。”

沈惟嚴說道:“皇上,謝中丞今日上奏,雖不合時宜,卻也是為了太子清譽著想,因此,臣認為,不宜對謝中丞處罰過甚,以免以后朝臣,因害怕處罰而不敢直言。”

皇帝聽完這段話,盯著沈惟嚴看了半天,看的沈惟嚴渾身不自在了,才把目光挪開,說道:

“你沈惟嚴果然如傳言一般,施法不嚴,對他謝希恕都能寬大處理。”

說完這句似調侃,似警告的話,皇帝又看向大家,說道:“除了沈愛卿,你們還有誰想給謝希恕求情。”

皇帝話音一落,百官中走出二人,其中一個是讓涂承鈺印象頗深的老泥鰍洪林。

這二人出來,齊聲說道:“臣,請求陛下開恩,從輕處罰謝中丞。”

皇帝沒有理會他們兩個,又把目光看向朝堂其他人,在經過政事堂老大人們那里,目光還刻意停頓了一下,看到這群老大人們裝作和無事人一樣,便不再等待,說道:

“還有沒有人替謝希恕求情?”

此時,誰也摸不準皇帝的態度,原先幾個想求情的,也沒不敢出面。

皇帝見沒人出來,便說道:“謝希恕,朕原本想重重處罰你,卻沒想到沈惟嚴能出面替你求情,他與你政見不同,朝堂上也常有爭執,卻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可見其人品行性情,非同一般。朕便看在他的面子上,輕饒了你,不過,瓊州你還是要去,去當個瓊州知府怎么樣?”

謝希恕還能說什么,只能領旨謝恩。

與此同時,朝堂上的眾人,不由得打量起沈惟嚴。這位沈大人,竟然有如此排面,能一言讓新皇改了旨意,莫非他已經私下偷偷靠向了皇帝?

沈惟嚴現在也有點反應過來,自己這次求情莽撞了,好似被皇帝抓住機會利用了。他偷偷的瞄了一眼政事堂老大人們站立的位置,看到老恩師閉目養神,不關心朝堂之事的樣子,心里有點發慌。

此時,朝堂上還有另一人,比沈惟嚴還心慌,那就是吏部尚書。

國朝官員,尤其是州府官員的任命,正常來說,都是吏部推薦人選,政事堂擇優選人,皇帝下旨任命。

即使皇帝有自己的人選,也要提前給政事堂和吏部打招呼。

現在,皇帝卻略過了所有的步驟,直接在朝堂上給謝希恕換了官職。

吏部尚書卻不能出面阻攔,因為一則,皇帝已經說出口,皇帝之言口含天憲,豈是能隨意收回的。

二則,謝希恕的官,是其他人求情得來的,他一旦出面阻攔,皇帝要是順勢收回成命,將謝希恕重新發配。

他不但會得罪謝希恕手下那幫愣頭青御史,還會得罪朝中其他官員。他們可不會考慮吏部尚書的難處,只會認為吏部尚書打壓同僚。

吏部尚書心中嘆口氣,誰說新皇以前是閑散王爺,初登大寶,不懂得朝堂算計。這一石二鳥之計,玩的不是挺熟嘛!

皇帝可不管百官如何想,此時正待得寸進尺,他說到:“謝希恕改任瓊州府,都察院便無人主持,朕…”

“陛下!”皇帝還沒說完,便被急匆匆出列的吏部尚書打斷。他不得不打斷皇帝的話,不然皇帝把新御史中丞的人選說出來,你認還是不認。認了,政事堂老大人們豈能輕饒他這個吏部尚書。不認,你難道要皇帝當朝收回圣旨。

所以,他只能冒死打斷皇帝的話。

皇帝被打斷話語,倒也沒有生氣,而是問道:“吳愛卿,你有何事?”

吏部吳尚書答到:“回皇上,御史中丞乃是九卿之一,按照朝廷章程,其任命需經過庭推方可。”

吳尚書言外之意,您可別再亂來,把吏部架在火山烤。

皇帝不知有沒有聽懂吳尚書的言外之意,笑著說道:“你出來的正好,朕正要說此事,御史中丞,位置何其重要,不能讓其空缺,朕就是提醒你們,盡快挑出人選,以便下次朝堂商議。”

看到皇帝沒有在亂來,吳尚書松了口氣,領旨謝恩,回到原位。

雖然沒有達成全部的目的,皇帝也很高興,站起來說道:“時候不早了,想必眾愛卿都餓了,賜宴吧。”

說完,不等眾臣反應,就起身回中和殿還朝服去了。

留下大眼瞪小眼的百官,還有惶恐難安的王御史和不知所措的忠順王。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紅樓奪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