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非常遺憾,扶須叫絕道:“妙哉!文采橫溢,意境悠長,暗藏大道至理!
琰哥兒雖未教你詩賦,但熟讀此等經文,將來吟詩作賦又有何難?
蘭兒,你何其有幸,能得良師如此!!”
薛寶釵和賈探春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眸中看到了深重的驚嘆之色。
賈琰的才情高到這般境界,實乃曠古難見。
而他不惜親著此等足以流傳后世的經文,專門來為賈蘭啟蒙,蘭哥兒確乎是時來運轉得遇良師了。
這是莫大的恩典。
值得小賈蘭用一生感念師恩。
賈母見賈政如此推崇賈琰,心中不虞。
但她不愿意當眾駁了賈政的面子,就抻著臉,一言不發。
賈赦卻在此時敲了敲案幾,冷笑道:“行了,再有才學又能如何?
一個無根基又得罪了京師勛貴的小廝,等過了這個年,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賈政猛回頭望著賈赦:“兄長此言差矣。賈琰當世大才,日后前途必不可限量。”
賈赦好不耐煩,輕叩案幾:“觸怒圣上,哪里來的前程?老二,你是不是讀書讀糊涂了啊?”
賈政搖頭:“我今兒午后去劉侍郎府上拜謁新年,聽劉大人講的卻與外邊的傳言大為不同。
琰哥兒在瓊林宴上論史,頗得宋相五位閣老贊賞,宋相還評說賈琰博古通今,品性中正,世之良才。
大哥,你不要忘了賈琰是凌煙閣三位大儒的承業弟子,而三儒又與宋相等交往甚密。
而孫相還是本科春闈主考。
我估摸著賈琰既然能入閣相法眼,縱一時不為陛下所喜,但他一個兩榜進士應該是跑不了的。”
賈母聞言面色微變,拍案道:“政兒,那你為何不早說?”
賈政拱手:“兒子從劉侍郎府上回來,便著手籌辦府中守歲宴,瑣事纏身,還未來得及向老太太稟報此事。”
賈母聞言嘴角輕抽。
她這個小兒子不但迂腐,還有些遲鈍。
他剛才這番話與傳言大相徑庭,透露出不少重要的信息。
賈政的上官,工部侍郎劉正,是當朝首相宋文隆的門生。
若宋文隆等閣相當真看重賈琰,這就是另外一種局面了。
至少說明所謂賈琰觸怒圣上因而失寵的消息,含有相當多的水分。
賈母大為惱火。
但轉念又一想,就算賈琰日后登科得了一官半職,沒有宮里庇佑,京師這群吃人不吐骨頭的勛貴早晚也會捏死他。
下場照樣不會好。
于是賈母便淡然一笑道:“行了,他日后是死是活、是好是賴,都與咱們無關,不扯這些……吃酒吃酒!”
王夫人也笑著插話道:“是啊,老爺,大過年下的,何必為了一個外人費心鬧神?”
賈赦陰沉沉又插了一句:“老二,我可要提醒你,賈琰若不死,日后府上可還要搭上十萬兩銀子!”
賈赦此言一出,堂上頓沉寂下來。
說來說去,還是銀子鬧的。
賈政環視賈母及府里眾人,面色變幻。
他張了張嘴,又無力地閉上,終還是無奈坐下,端起一盞酒來一飲而盡,再也不發一言。
酒過三巡,夜色深重。
榮府諸人各懷心事,守歲宴漸有虎頭蛇尾草草結束之勢。
林之孝家的突然急匆匆闖進來,道:“老太太,不好了,宮里來了天使……”
賈母及榮府諸人大驚失色,還不及詢問究竟,就聽榮慶堂外傳來密集嘈雜的腳步聲。
旋即,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內監,身后隨著兩名英武彪悍的錦衣持劍光武衛,直入堂中。
內監淡然一笑,徑自望向賈母道:“榮國太夫人,咱家此來宣陛下口諭、皇后娘娘懿旨,請接旨吧!”
賈母心中早起了驚濤駭浪。
這大年三十夜里,宮里突然遣天使來榮府宣詔,還跟來了光武衛……到底是福是禍?
但賈母不敢怠慢,立時率賈政、賈赦及榮府在座諸人諸女皆誠惶誠恐跪拜下去,山呼接旨。
卻聽內監凝立在堂中,環視眾人又道:“榮國太夫人,揚州林御史之女林黛玉可在?”
賈母微愕:“回天使,玉兒不在,老身這就命人去尋她過來。”
賈母一邊命鴛鴦去喚林黛玉,一邊心中忖道:莫非宮里的來意與玉兒有關?這……
林黛玉就住在賈母院的西暖閣,只片刻就隨著鴛鴦進入堂中,她俏面幽幽,靜靜跪拜在了賈母身后。
內監目光在林黛玉身上一轉,再道:“諸位,還請稍待片刻,等賈解元到了,咱家一并宣。”
賈母心中咯噔一聲,心頭立馬起了某種不詳的預感。
她身后的王夫人和王熙鳳諸女更是吃驚。
為何還要等賈琰?宮里來榮府宣旨,與賈琰何干?
差不多兩盞茶的時間,賈琰才緩步邁進了榮慶堂。
林黛玉悄然抬起臻首望去,只見少年一如既往,一襲青衿,儒雅雋秀,氣度淵渟岳峙。
賈琰默然跪在了賈母身后一側靠近林黛玉的地方。
賈琰向林黛玉投去微笑一瞥,林黛玉這才心神安定下來。
內監眸光落在賈琰身上,笑道:“賈解元聽宣!”
“陛下口諭——金陵鄉試解元賈琰,年不及弱冠,博學多才,文華天賦。朕喜見我大周得此良才。
瓊林宴上,賈琰奉詔伺宴,臨場作文,進獻《盛世大周賦》。
言稱:吾大周窮十年之功北伐中原,山河一統,復立華夏神器,定都幽燕。
茲爾往后,大周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君臣一心,萬民一體,奠定萬世昌盛之基業!
雄文大略,氣象萬千。赤膽忠心,氣貫長虹。
朕喜見盛世良才,親賜表字漢卿,以示嘉許。”
賈琰垂首聽著,嘴角不由噙起一抹古怪笑意。
他在鳳藻宮何曾進獻過什么《盛世大周賦》,只不過論了論史。
但隨后宮里就秘遣光武衛送出一篇洋洋萬言的賦文來。
將他當時所言的核心觀點都載錄其中,他奉雍熙帝口諭謄抄署名,又被光武衛帶回。
賈琰當然明白雍熙帝的用意。
無非是要通過此篇賦文昭告天下,為大周皇室涂脂抹粉唱贊歌。隨后,肯定還要寫進史書,永垂后世。
當然,順帶著也為賈琰揚了名。
站在這個角度上,說賈琰有大功于大周皇室,其實也不算夸張。
“賈解元,圣人親賜表字,這是何等的榮耀和恩寵,還不謝恩?”
賈琰定了定神,叩首在地:“賈琰拜謝吾皇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榮府諸人聽得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尤其賈母心中極為驚駭,嘴角都在抖顫。
皇帝親賜表字,政治象征意義極其深遠,幾乎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和青云直上的通行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