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455章:交子增量提額?蘇良:我不相信人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55章:交子增量提額?蘇良:我不相信人性!

第0455章:交子增量提額?蘇良:我不相信人性!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1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汴京城內,交子票緊缺。

絕不是朝廷加印便能夠解決的,里面的水非常深。

當下。

交子票的額度皆是五貫與十貫,普通百姓日常幾乎用不到。

其大多都集中在商人們手中。

一旦盲目加印,本錢儲備又不足的情況下。

極易造成物價飛漲,甚至使得交子務因失去信用而倒閉。

比如開封府交子務。

上次印制的額度為二百萬貫,準備金(即本錢)為六十萬貫。

在正常運轉情況下,六十萬貫的本錢儲備是能夠滿足二百萬貫的交子額度運轉的。

可一旦加印,若準備金不足。

只要有一名商人發現拿交子去交子務取不出現錢,就會引發交子務的信用危機。

商人們都會拿交子票兌換現錢,從而引發惡性循環。

若朝廷不能及時補充現錢,就會導致交子貶值,引發物價上漲,危及民生。

開封府有國庫,有全宋最大的市易司,抗風險能力較強,很難出現這種情況,但各個地方州府就難說了。

如今的交子乃是全宋通用。

一旦地方上出現此類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特別是當大規模戰爭爆發時,糧食物質緊缺,必然會出現大量交子票兌換現錢的情況。

若地方交子務沒有足夠的儲備金,又處理不當。

民間極易出現動蕩,甚至發生內亂。

所以,交子票加不加印的決定因素。

在于國庫、各路轉運司、各地州府市易司的承擔能力。

一環都不能缺漏。

蘇良走出開封府后。

便與開封府交子務監當官唐義一起去了三司。

此事不是開會討論就能解決的,需要三司的具體數據作為支撐。

三司衙門內。

唐義將開封府交子存在的問題匯報給了三司使王堯臣。

開封府交子務隸屬開封府和三司同管,王堯臣對開封府交子流通的情況也有一定了解。

王堯臣聽完后,長嘆一口氣。

“去年,我與介甫便聊過交子之事,每年冬月與臘月都是貿易高峰期,確實容易出現交子不足的問題,去年還勉強夠用,沒想到今年才到冬月,便出現緊缺了!”

唐義道:“計相,恐怕要加印交子了,至于加印多少,就看國庫的財力了!”

解決此事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加印交子。

王堯臣搖了搖頭。

“不,即使國庫財力充足,老夫也不建議加印!”

“為何?”唐義一臉疑惑,蘇良也看向王堯臣。

“加印交子,會增加大量的準備金,即使國庫財力充足,轉運司與地方市易司也能良性運轉,加印也會出現問題。”

“目前,除了冬月和臘月,交子額度在其他時間都是夠用的,甚至是有所剩余的。”

“一旦加印,雖保障了這兩個月的商貿流轉,但其余十個月則是浪費的,這樣,交子票就囤積在地方的各個交子務內,同時需要各地府衙州衙準備大量的準備金,這么一大筆錢,直接從活錢變成了死錢,不劃算!”

聽到此話,蘇良和唐義都不由得認可地點了點頭。

確實。

為了兩個月,而讓其他十個月出現囤積,錢不能流通,若發生饑荒或戰事,很容易出現問題。

王堯臣想了想,看向蘇良,道:“景明,交子涉及國本,此事咱們都需好好想一想,我會將此事告知變法司的同僚,你也向官家匯報,明日午后,咱們在變法司議一議,最好能讓官家參與進來!”

“放心,交給我吧!”蘇良點了點頭。

翌日,午后,變法司內。

富弼、曾公亮、梁適、王堯臣、蘇良、王安石、司馬光七人齊聚變法司。

今年,眾人已很少這樣聚集在變法司。

因各項新法措施已經落地,現在變法的重心都放在了執行成果上。

就在這時。

蘇良突然看到王堯臣和王安石二人黑著眼圈,不由得一愣。

“計相,介甫,昨晚熬大夜了?”

王堯臣道:“從昨晚到現在,我才睡了兩個時辰,介甫則是一眼未合。”

王安石胸膛一挺,道:“我還年輕!我還年輕!”

眾人同時給了他一個白眼,眾人當中,就數王安石最年輕。

這時。

最了解他的司馬光道:“介甫,昨晚熬夜,可是在思索如何解決開封府交子緊缺之問題,可有良策?”

王安石嘴角微翹,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計相與我,差遣便在三司,比諸位更了解交子的運轉,我們查詢了一些數據,有一些想法,不過不算成熟,也未形成文字,稍后我會細講。”

聽到此話。

眾人便知王安石已經心有良策了。

富弼看向王安石,笑著道:“王介甫,幸虧你年輕,不然我們幾個老家伙,早就致仕了!”

王安石向來都是主意多,這點,就連蘇良都比不過他。

就在眾人說笑時,趙禎來了。

趙禎非常享受官員們討論時喊上他的這種感覺。

有參與感,就有成就感。

趙禎坐下后,開門見山地說道:“交子緊缺,目前雖不是大事,但日后隨著我們的商貿越來越盛,必然會出現大問題,眾卿可有良策?”

三司使王堯臣率先道:“官家,此下,即使有良策也難以迅速解決當下的問題。冬月、臘月,很多商人都會集聚在汴京城,三司欲采取的措施是先去大名府、南京府、河南府、江寧府之地,兌換一些交子票,以此保障開封府商人們的商貿運轉不會出現停滯!”

“嗯嗯,可以,實應如此做。”趙禎點了點頭,又道:“那如何根治呢?”

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王安石。

趙禎笑著道:“介甫,你有良策?”

王安石連忙站起身,拱手道:“稟官家,臣與計相討論一番后,確實有些想法,臣欲徹底改變交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讓其不再是一種憑證,而是與銅錢、鐵錢無異!”

“細講。”趙禎來了興趣。

蘇良瞇了瞇眼睛,覺得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與王安石撞了。

王安石頓時提高了聲音。

“首先,臣以為,在百姓心中,交子仍是票據或憑證,商貿交易完成后,有人囤銅錢,有人囤金銀,卻無人囤交子,都是拿交子換錢。臣建議,將其改名為“錢引”,由朝廷確定其“錢”的地位,與銅錢、鐵錢功能一致。改名后,百姓才能對其有新印象。”

“其次,當下交子的作用過于單一,大多都是商人貿易時使用。臣建議,拓寬其用途。日后朝廷發俸祿、獎賞、軍費等,皆可發放交子。讓交子流動起來,也讓囤積的準備金,由死錢變成活錢!”

“最后,臣認為交子的數額已達不到商貿所需,理應增量提額,制造二十貫額度,五十貫額度,甚至百貫額度的交子票。依照目前國庫和各路轉運司的承運能力,明年印制交子的數額可翻倍。去年開封府印制了二百萬貫,備用金六十萬貫。今年可提升至四百萬貫,備用金有百萬貫即可,開封府完全可以拿出來。”

“此外,交子額度永遠與銅錢同價,十貫交子便是十貫銅錢,任何人不得低價或高價轉賣,唯有朝廷擁有交子,即錢引的制造權。”

王安石講完后,眾人都陷入深思。

改名。

拓寬用途。

增量增額。

此三招都是欲讓交子票的使用功能超過鐵錢、銅錢。

交子票一旦大范圍流動,又增量增額,就將各地的交子務盤活了,開封府再也不會出現交子緊缺的問題。

趙禎微微點頭。

“以交子為錢,朕覺得此策可行!錢引這個名字,起得也不錯,眾卿以為呢?”

“臣也覺得不錯。我大宋正入盛世,交子票便是朝廷的信譽,百姓必然愿用,如此一來,就解放了銅鐵壓力,我們的商貿流轉也必將更快!”富弼說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除了蘇良外,眾官員都認可此策可行。

眾官員回答完畢后,全都看向沒說話且皺著眉頭的蘇良。

蘇良心中所想,其實與王安石相似,也是欲擴大交子的用途,讓其不斷流通。

不過,有兩點,他不喜歡。

“官家,臣贊同改名,贊同拓寬用途,但卻不贊同交子額度翻倍與增額?”

王堯臣看向蘇良,有些不解。

“景明,額度翻倍乃是根據國庫盈余、路轉運司和地方司市易的運轉能力來計算的,執行下來,絕對沒有問題。”

王堯臣以為蘇良是認為額度翻倍后,開封府執行有難度。

蘇良搖了搖頭。

“對朝廷而言確實沒問題,但對百姓而言卻有大問題。交子額度翻倍,備用金占額不到三成,一定會稀釋百姓的購買能力,導致物價上漲。”

“我們定交子額度時,應該考慮的民間商業貿易的增幅情況,而非國庫的承受情況。”

“增幅越大,百姓手里的錢便越不值錢,我們現在就將額度翻倍,那三五年后,真到了盛世,那要翻幾倍呢?百姓手里的錢看著多了,其實是虛假繁榮,錢也貶值了!到那時,國庫肯定會增收,但是有一大部分都會是從百姓身上擠出的錢,而我們卻不知。”

“有道理,有道理!我們思索此策時,確實忽略了這一點,全宋變法,咱們一直追求的是民與國同富,此做法,確實有些與民爭利了!”王安石感嘆道。

王堯臣補充道:“若按照民間商貿的增幅情況來計算,那額度恐怕最多增三成,若汴京城在臨近年關時,我們還要征調地方上的交子票,不過地方上的交子票,應該就不會出現緊缺了!”

“蘇卿提醒的好,朝廷必須與民一同前行,不可向民奪利!”趙禎點了點頭。

這時,司馬光看向蘇良。

“景明,你反對額度翻倍,我能理解,但為何反對增額呢?”

增額。

即新增二十貫額度、五十貫額度、一百貫額度的交子票。

“是啊!增額可使得商人們的交易更加便捷,亦可使得商人們能夠將大額交子票存在手中,也減少了交子務的兌換任務,對官對民皆有利,只要控制好總量,增額實乃好事!”富弼也開口道。

其他人都紛紛點頭,連同趙禎在內也是這樣想的。

蘇良再次搖頭。

“諸位可知,一百貫錢能買些什么?”

“一百貫,能在京郊購買十畝良田,能買一百頭公豬,能雇傭一個汴河上的船夫連續辛勞十七個月,能夠買一個相貌尚可的小妾……”

“撕拉!”

蘇良從桌上的一個無字的冊子上撕下一頁紙。

“對于底層百姓而言,莫說一百貫,二十貫,五十貫都是大錢。先不說,此等額度的交子更易引來偷竊和造假,就這樣一張紙,我們將其賦予了一百貫的價值,它會成為富人炫耀的資本,窮人一輩子都難以入手的稀缺物,甚至會成為朝廷剝削百姓的工具!”

“官家,您看一看,就這么一張薄薄的紙,印制百張是何等簡單,但百張就是萬貫。若有一日,因戰亂或疫情,國庫缺錢,我們似乎印制幾百張這樣的紙就能度過劫難,這實在太簡單了,您不心動嗎?”

“甚至,若國庫出現虧空,我們還可以印制更高額度的,比如千貫,萬貫!”

“高額度,會使得錢財貶值,物價上漲,會使得底層百姓看到巨大的貧富差距而不滿,而我們多印制出來的錢,喝得都是百姓的血,長此以往,百姓定會反抗!”

蘇良說完,整個大廳都安靜下來。

富弼想了想,道:“景明,官家不會如此做,咱們也不會制定這樣的策略,你如此想,有些杞人憂天了!”

蘇良微微搖頭。

“若我們開了這個先例,一百年后?二百年后會不會有人做呢?做此事的不一定是昏君佞臣,他們可能就是因國庫少錢,心里便想著:苦一苦百姓,此事也就過去了!”

“在這種巨大的誘惑下,我實在無法相信人性!”

此話一下子讓趙禎皺起眉來。

朝廷若為給國庫增收,多印制一批交子票,百姓確實看不出來,他們甚至認為物價飛漲,只是因為天災。

但這種事情多了,他們就明白過來了。

苦一苦百姓。

讓百姓吃太多苦,他們就該造反了。

朝廷想要剝削百姓,有無數種辦法,而這種增大交子額度,確實會讓朝廷在喝百姓血時,減少負罪感,且會造成巨大的貧富對立。

蘇良反對增量太多,反對增額。

其實都是為了大宋朝的長治久安,不僅立足當下,而且還考慮到了大宋的未來。

趙禎想了想道:“此策就依景明之言修改,交子額度就定在五貫與十貫,不可修改。”

“臣遵命!”群臣同時拱手。

司馬光望向蘇良,一臉崇拜,心中喃喃道:景明實乃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士大夫當是如此!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