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440章:反轉!我,晏殊,高調支持大修《宋刑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40章:反轉!我,晏殊,高調支持大修《宋刑統》

第0440章:反轉!我,晏殊,高調支持大修《宋刑統》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9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翌日,清晨。

當蘇良依照約定時間抵達晏殊所住官署時,后者已經在大門外等候了。

此次,晏幾道并未隨行。

晏殊看向蘇良,笑著道:“景明,若是前往龍羽軍軍營,大可不必,老夫已知龍羽軍實力,但其代表不了我大宋國力!”

首日看市井商貿,次日觀官衙日常。

第三日,晏殊以為蘇良會帶他去看大宋士兵之雄姿,以此彰顯變法的各項成果。

但在他眼里。

龍羽軍乃是朝廷耗費重金砸出來的產物,不能大批量復制。

并且。

以這些變法成果規勸他放棄反對大修《宋刑統》,并不能使得他改變主意。

蘇良笑著道:“晏公真是睿智,今日確實是去軍營,但卻不是去龍羽軍軍營,我們將去一個沒有官家手詔,即使中書相公們也不可進的地方。”

晏殊面帶疑惑,上了馬車。

一個時辰后。

蘇良帶著晏殊來到城南郊外軍營的一處軍器監前。

軍器監門口。

士兵統一身穿黑色鎧甲,腰間配劍、手中持弩。

這時。

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漢子快步走過來,拱手道:“汴京甲字號軍器監護衛都頭高術,參見晏公、蘇司諫,張都知已提前告知末將二位要來,請出示官家手詔!”

當即,蘇良從懷中拿出了他從禁中申請來的官家手詔。

高術看完后,再次拱手,道:“麻煩二位將雙手舉起,需要搜查一番身上可攜帶有違禁之物。”

蘇良即刻將雙手舉了起來,然后任由高術從頭搜到腳。

搜完蘇良后,晏殊也舉起了雙手。

此刻的他很詫異。

他也做過樞密副使,巡查過軍器監。

但像這種有禁軍士兵手持弓弩站崗,又要官家手詔,還要全身檢查的軍器監卻是第一次見。

此等防衛程度,比入禁中還要嚴格。

隨后,在高術的引領下,蘇良和晏殊朝著軍器監里面走去。

二人一直朝里,足足穿過五道門,高術五次亮出官家手詔,才來到一個長長的廊道。

三人順著廊道走了約三百米,來到了一座別院前。

別院上寫了三個大字:火器營。

這一刻。

晏殊才知,蘇良是帶他來看火器。

晏殊對火器也有一定了解。

他知當下大宋的火器非常厲害,攻擊力已超弓弩,但具體是什么模樣,他還未曾見過。

很快。

三人來到了火器營內。

一入門,三人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正是硫磺味。

里面的士兵們甚是忙碌。

有人鍛造金屬,有人搬運物品,有人圍著一張圖紙討論激烈……

不像其他衙門那樣。

士兵們見官員前來都會禮貌性地躬身行禮。

這些士兵,依然是各干各的,并未理會他們。

蘇良朝著高術道:“高都頭,先帶我們去見識一下風火槍與風火雷的威力吧!”

“明白。”高術當即在前方引路。

蘇良朝著晏殊道:“晏公,這里就是汴京城鑄造火器的地方,目前可拿出使用的有類似弓弩作用的風火槍,還有能產生巨大爆炸威力的風火雷。”

晏殊點了點頭。

片刻后,三人來到一處沙場上。

待蘇良和晏殊在一處帶有圍欄的地方站好后。

數名身穿黑衣的士兵齊齊走出,一人手提一把風火槍,然后瞄準百米外的靶子。

此時的風火槍已不用再點火發射。

槍膛內裝有燧石,扣動機關后,便可將彈藥推射出去。

不過,打一槍還是需要填一次彈藥。

“發射!”高術大手一揮,命令道。

砰!砰!砰!

隨著火藥聲在耳邊炸響。

晏殊身體一晃,嚇了一跳,蘇良連忙將其扶住。

晏殊緩了緩,望了望前方被射穿的靶子,喃喃道:“厲害!厲害!咱們有如此神兵,便不懼遼夏了!”

這時。

蘇良看向高術,道:“風火雷,一枚。”

高術從一旁拿出一個賬本,示意蘇良簽字。

目前,風火槍試射,在拿到官家手詔后,可射擊多次,隨后相關負責人做記錄即可。

而風火雷試爆,除了需要官家手詔,還需要申請者簽字。

因風火雷威力甚大,還用于礦山開采,故而審核甚是嚴格,每一枚都有編號,每一枚使用的原因都需寫清楚。

以防出現意外或被一些人偷到國外。

若風火雷的制作秘方被遼夏得知,那對于大宋而言,將是一場巨型災難。

蘇良簽下名字后,高術指向沙場前方約五百米外的一處土坡。

“稍后,風火雷將在那處土坡上引爆。

土坡微微凸起。

上面還放置有一些大石頭,大木樁,以此更形象地展現爆炸效果。

約十息后。

高術舉著一面令旗,然后高喊道:“爆!”

在這一刻。

兩名士兵手拿盾牌擋在了晏殊和蘇良的面前。

雖然殘渣迸濺到他們身上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必須以防萬一。

“轟隆!”

這一聲,宛如天降響雷。

土坡上的木樁、石頭全被炸飛,土塵滾滾,殘渣亂飛,散去之后,原先的土坡變成了一個直徑近一丈、深近一尺的坑洞。

晏殊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他聽說過朝廷研制出了一種爆炸類火器,但沒想到爆炸的效果竟然如此令人震撼。

他以前見過類似風火雷這般模樣的火器。

功能基本是以燃燒為主,爆炸聲也很大,但很難傷人,就和爆竹差不多。

但這道風火雷,僅僅是聲響,就能使得對方騎兵的馬匹亂了陣腳。

更別提爆炸后造成的破壞了。

“厲害!厲害!以后我朝采礦就沒那么難了!”晏殊率先想到的就是風火雷的開礦用途。

待晏殊領略過風火槍和風火雷的威力后,蘇良道:“高都頭,帶我們去火器庫內看一看吧!”

“晏公、蘇司諫,請隨我來!”

一刻鐘后。

三人來到一處巨大的倉庫前。

倉庫前依舊有重兵把守,需出示官家手詔,然后還要搜一遍身。

倉庫打開之后,晏殊被里面的物品震撼了。

倉庫之內,貨架規整地擺放著,而貨架之上,盡是風火槍。

不遠處的箱子里,裝著的則是一枚枚風火雷。

高術道:“目前,此倉庫共有風火槍25643把,有風火雷1345枚,且還在陸續增加中。”

“這……這……這么多!”晏殊能看出,風火槍和風火雷的制作工藝很復雜,且需要大量大宋非常或缺的硫磺。

能制造出這么多,顯然歷經多日,并耗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晏殊先是一愣,然后轉身看向蘇良,瞪大了眼睛。

“景明,這……這該不是?”

蘇良知曉晏殊要說什么,當即朝著高術擺了擺手。

后者立即會意,和周邊的士兵們一同退了出去。

這一刻。

倉庫內就只剩下蘇良和晏殊。

晏殊壓低聲音道:“景明,朝廷可是……想要發起戰爭?”

“因要發起戰爭,所以……所以才大修《宋刑統》,嚴法治,讓境內安穩,而后傾盡心力對外。”

晏殊曾為大宋第一神童,見到如此多的火器。

他自然能聯想到,是為了戰爭。

蘇良點了點頭。

“全宋變法最重要的一環,是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志,收復漢唐故土,甚至滅掉敵國!”

“真是好大的雄心壯志!這……這是要像漢武帝那般窮兵黷武嗎?這將會致大宋于險地啊!”

“我大宋向來不好戰,且若逼得遼國、西夏、高麗等國聯合起來,我們并不能保證一定能勝啊,反而會毀掉當下的變法成果!”

晏殊的語氣驟然變得焦急起來。

他的性格向來都是只做十拿九穩之事。

“晏公,不是我們要打,而是不得不打!”

“我帶您去看汴京城的市井商貿,不是向您炫耀全宋變法的成果,而是想讓您知曉,我們取得當下的成果非常不易。我們越富有,我們的商貿越繁榮,遼夏便會越想要侵略我們,我們唯有主動出擊,才能護住我們的商貿。”

“另外,您不想讓大宋超越曾經的盛唐嗎?”

此話,一下子將晏殊問住了。

誰人不想生活在盛世,誰人不想看到國泰民安,一片繁華。

他質疑的是大宋當下的能力。

蘇良接著道:“朝廷之所以要重法治,最終目的,就是要打造盛世。”

“《宋刑統》乃是參照《唐律》而定,如今已具有極大局限性,且對一些人的特權過重,不改,無法彰顯公正,不公正,如何凝聚全民之心,內部不穩,如何對外戰爭。”

“當下,朝廷有錢有兵有這個實力去完成這一壯舉,這也是各個衙門官員皆有斗志的主因,我們這一代,有希望去打造一個盛世,甚至滅遼滅夏,成就千古大業,為什么不能試一試呢?”

聽完蘇良的一番話,晏殊陷入沉思中。

他是從真宗朝走過來的官員,受澶淵之盟的影響,他從未想過大宋會有主動與遼夏開戰的那一天。

他以為,大宋只要國泰民安,維持當下的平和即可。

“收復燕云”這這個目標,早在真宗朝時期,就被他們丟到九霄云外去了。

這一刻,晏殊覺得自己老了。

他已經完全跟不上當下官員們在政事上的追求,已經徹底融不進當下的朝堂了。

約十息后。

晏殊道:“景明,讓老夫回去想一想吧!”

蘇良拱手道:“晏公,我的目的不是說服你放棄反對大修《宋刑統》,而是希望您能公開表示支持大修《宋刑統》,得到您的支持,朝堂反對的聲音將會減少一大半!”

晏殊點了點頭,然后轉身朝著外面走去。

蘇良長呼一口氣。

他已經盡力了,若晏殊還是不聽,那就只能由官家出面了。

深夜。

汴京官署的一間臥房內。

晏殊父子在茶臺前相對而坐。

晏殊看向晏幾道,問道:“兒啊,日后,待你入仕途,可愿成為像為父這樣的官員?”

“父親,您已是宰執,孩兒雖也有入仕之心,但能有父親的一半成就就滿足了!”

晏殊白了他一眼。

“你我父子,不必逢迎。你自然也聽到過為父的一些官聲,你覺得父親最大的缺點是什么?”晏殊甚是干脆地問道。

晏幾道想了想。

“很多人稱父親喜歡明哲保身,我是不認同的,是父親太過于苛求事事周全了。”

“但天下事,哪會樣樣周全,日中則昃,月盈則食,父親真應向蘇司諫學習一番,他敢做敢當,無懼天下人辱罵,只求無愧于心,他這樣,才活得痛快!”

“吾兒懂我!”晏殊看向晏幾道,露出一抹欣慰的目光。

第二日,近午時。

就在蘇良以為沒有說動晏殊時,宮內內侍突然來到諫院,贈予了蘇良一副趙禎親寫的飛白書。

蘇良打開一看,上書著一行字:蘇景明,朕之子房也。

蘇良頓時大喜。

趙禎在此時送蘇良此話,說明晏殊被說動了。

半個時辰后。

蘇良看到了晏殊今早呈遞的奏疏,其名為《議宋刑統書》。

此文,從《宋刑統》仿于《唐律》,大修《宋刑統》乃以國之新根換舊根,以及重法治的多類好處,三個方面論述了大修《宋刑統》的好處。

蘇良看后,不由得拍手叫好。

不愧是神童。

不愧是士大夫之詞的開創者。

文章寫得溫潤秀潔,不帶任何攻擊性地講述了大修《宋刑統》的好處,且巧妙地避開了“收復漢唐故土”的終極目標。

并且。

令蘇良感到最為興奮的是,晏殊希望朝廷可將此文公告天下。

此舉意義非凡。

一向內斂圓滑的晏殊,公開表態支持大修《宋刑統》,將會消弭一大片反對之音。

當下,官員的奏疏版權屬于朝廷與官員共有。

但凡不涉及朝廷私密的。

官員有權將其放在自己的文集中刊印出版,或要求朝廷不將其奏疏公開。

趙禎自然是樂于將此文公告天下的。

兩日后。

晏殊的《議宋刑統書》便出現在了汴京城的民間小報上。

百姓們對此文,滿是贊嘆之聲。

幾乎不到半日,全城售罄,抄寫者無數,一時引得汴京紙貴。

許多士大夫官員們都感到不可思議,曾經的晏殊是絕對做不出如此張揚的事情來的。

中書省,政事堂。

首相文彥博看向富弼,道:“富相,晏公如此深明大義,高調支持大修《宋刑統》,這兩日,反對的奏疏不但驟減,出言建議的奏疏更是堆成了小山,你可要請他多喝兩杯!”

晏殊雖是富弼的岳丈。

但自從慶歷新政后,晏殊避嫌不言,最后外放,雙方一直是有間隙的。

富弼對其也甚是不滿。

但這次晏殊所為,卻讓他肅然起敬。

大修《宋刑統》后,造成的結果和影響還未知,晏殊儼然是將自己的晚節全押上去了。

富弼笑著道:“可以。今晚岳丈大人請客,特請景明,讓我去作陪!”

“景明是真有能耐啊,他若不是堅守只娶一妻,我都想將我女兒嫁給他,這樣的賢才太少見了,不,他就是個天才,當朝能有景明,實乃朝堂之福氣!”

文彥博捋了捋胡子。

“你嫁女兒?天下哪個女人不想嫁給景明,這兩年,欲找景明兒子結娃娃親的都從宣德門排到南薰門了,老夫要是個女兒身,老夫都愿意嫁給她!”

“哈哈哈哈……”

聽到文彥博這句戲言,政事堂內的相公不由得都笑了起來。

目前,許多官員都在傾盡全力朝著政事堂里面擠,希望謀得一個宰執之位。

在座的眾相公自然不會相讓。

但官家若是讓蘇良進來。

他們絕對愿意拱手相迎,與蘇良做隊友,實在是太舒服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