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367章:主打一個字大!別具一格的宣傳方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67章:主打一個字大!別具一格的宣傳方式

第0367章:主打一個字大!別具一格的宣傳方式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0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正月十四日。

王安石與他的娘舅同鄉方仲永達成了和解。

方仲永對蘇良的安排甚是感激。

他也愿直面心魔,但又擔心自己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民間講說人。

蘇良拍著胸脯告訴他。

若王安石教不好,他來教。

他教不好,便請歐陽修、范仲淹、富弼來教。

即使再平庸之人。

在這幾人的調教下,也絕對會變得與眾不同。

與此同時。

崇文院刻書局編撰施佑被重判,徒二年。

這種搬弄是非、破壞全宋變法、意圖挑撥官員與百姓對立的壞心腸。

有一個,朝廷重懲一個。

正月十五,上元日。

太陽還未落山。

汴京城便變得喧騰熱鬧起來。

歌舞百戲、奇術異能,各種節目紛紛上演。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

便是保康門瓦子推出的雜劇《褻衣藏書》和桑家瓦子推出的傀儡戲《茶博士的春天》。

褻衣藏書,講的自然是遼國使團被全員驅逐出境的故事。

而茶博士的春天,除了講蘇良與曹國舅為了茶博士宋盼兒毆打東瀛特使外,還加入了宋盼兒愛慕蘇良陷入單相思的劇情。

汴京城的老百姓,最愛看的就是這種才子佳人的情節。

男的將自己代入成蘇良,女的將自己代入成宋盼兒。

好在用的都是化名。

年節下。

大宋的士大夫官員們也都不介意被百姓調侃。

不管是夸是罵,都要接著,不能找后賬,不然會被百姓稱作沒氣量。

蘇良一家吃罷晚飯后。

也去了御街賞花燈,一直逛到深夜,才回了家。

正月十七日,午后。

蘇良得空去了一趟百家學院。

在曹佾與沈括的安排下,各種新型的農具、工具,皆已準備妥當。

各類農藝、工藝的書籍、畫本也都印制完畢,夫子們也都準備好了講解的話術。

不過,在宣傳上。

曹佾與沈括卻發生了分歧。

除了讓劉長耳幫忙在民間小報上刊登百家學院農藝工藝大展的信息外,二人各自提出了一個宣傳上的主意。

但彼此都不認同。

便想讓蘇良做主,選擇到底用哪個,或是不是兩個一起用,效果會更好。

曹佾率先道:“我認為,最好的宣傳方式,就是在樊樓擺酒席。”

“連擺三日,匯聚聲勢!將開封府的大地主們都邀請過來,讓他們號召種田的百姓和手藝人們來看!到那時,即使看在我曹佾的面子,大展上也一定是接踵摩肩,人山人海。”

沈括接著道:“我的建議是,在州橋前尋一個熱鬧的露天之地,先擺上一些新型的農具,只要百姓們產生好奇,便會幫我們傳播,經過六日的傳播,必然能吸引一大批真正需要這類物件的百姓前來捧場……”

二人講完后,齊齊看向蘇良。

“就這?”蘇良給了二人一個白眼。

“我覺得兩個都不行!”

“景休的主意不但耗錢,而且無用。那群大地主們懂農耕嗎?懂紡織嗎?他們可能連農具工具都沒有摸過,請他們去號召百姓,他們根本說不到點子上。”

“存中的主意也不行,先將農具工具擺出來,會降低我們大展的吸引力,且此等方式,能吸引的百姓寥寥無幾。”

蘇良想了想,道:“我有個主意,你們聽一聽。”

當即。

蘇良一臉興奮地講述了他的宣傳之法。

曹佾和沈括都撇嘴,直直搖頭。

“景明,你這個宣傳方式也太粗糙了吧,咱們有錢,此事可關系著咱倆會不會挨板子,如果沒有人來該咋辦?”

沈括也道:“我覺得這個主意太不符合百家學院的形象了!”

蘇良自信一笑,道:“如果用你們的主意,你們敢保證大展上一定會人山人海不?”

二人對視一眼,然后搖了搖頭。

“那就聽我的!我篤定,到元日二十六那天南郊市集的前街上一定是接踵摩肩,擠都擠不動!”

曹佾和沈括不知蘇良從哪來的這種自信,但被這種氣場所震懾,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正月二十日,清晨。

汴京城主街道各個路口的民間小報攤上,都刊載了關于百家學院農藝工藝大展的信息。

其中包括:大展概況、舉辦地點、舉辦時間等。

對此。

雖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城內人對農藝工藝之類的,大多都沒有興趣。

近午時。

蘇良想出的,被曹佾和沈括齊稱為甚是粗糙的宣傳方式,來了。

汴京外城,南薰門外。

三十輛驢車、六十輛牛車,排成了數列。

每輛車上都有車棚,而車棚用布條纏繞,左右兩面都寫著一行行大字。

百家學院農藝工藝大展

時間:正月二十六日至二月初二

地點:南郊市集南門前街

省時、省力、省錢、高產、高效、高收入

主打一個:言簡意賅,字大醒目。

隨即,三十輛驢車一字排開,進了汴京城。

六十輛牛車則分別朝著開封府下轄的各個縣鎮村行去。

而趕車者,都是百家學院之人。

他們將負責為百姓講解農藝工藝能夠讓百姓一天多掙多少錢,省下多少力氣。

百姓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之所以選用驢車和牛車,是因為牛與驢行的慢,而馬跑得太快了。

接下來的六日,主要的宣傳方式便是這種。

不得不說。

三十輛驢車一字排開進城,確實很吸引人。

不過很多人,不是對車棚上的內容感興趣,而是對這個行為感興趣。

“國舅爺是沒錢了嗎?怎么使用如此低廉的宣傳方式?”

“農藝、工藝有什么好看的?百家學院推出這類物件,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呀!”

“我覺得沖著蘇御史和國舅爺,還是要去捧捧場的,畢竟百家學院再不出風頭,大家都將它忘了,當時還想著百家學院會威脅到太學,現在看來是想多了!”

正月二十二日,牛車驢車宣傳的第三日。

一處茶館內。

曹佾與蘇良相對而坐。

“景明,這個方式不太行啊!我問了一些人,他們知曉此事,但是并不感興趣啊!”

“要不要去請個花魁,或將三變先生請過去也行啊!三變先生若去,絕對能吸引一大批小娘子,小娘子們去了,必然會有一群公子少爺追隨而去……”

蘇良搖了搖頭。

“不急。我本來設想的便是讓百姓們去參與,若那些士子書生、商人權貴都去了,百姓們反倒是擠不進去了!”

蘇良喝下一口茶,又道:“你明日去開封府一趟,請衙門的衙役在開展那日維持一下秩序,我擔心去的百姓太多,出現踩踏!”

曹佾露出一抹苦笑,他實在不明白蘇良到底是從哪里來的自信。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