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305章:元日大朝會,蘇良整活兒,五百重騎驚艷亮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05章:元日大朝會,蘇良整活兒,五百重騎驚艷亮相!

第0305章:元日大朝會,蘇良整活兒,五百重騎驚艷亮相!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4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大年二十八。

午后,冬陽燦爛,風微微涼。

汴京城北,龍羽軍軍營。

五百重騎兵身穿龍鱗鐵甲衣,頭戴鐵制護耳護鼻護頸亮頭盔,背后攜硬弓與短弩,手持一桿銀白色勾連長槍,胯下坐全身包裹著鐵皮馬鎧的河西戰馬,正在訓練隊列。

每名重騎兵的鎧甲皆有八十余斤重。

他們每日都要穿著這套裝備訓練四個時辰以上。

基本上,所有人訓練完畢后,吃罷飯,躺在營帳中便累睡著了。

一覺就到天亮,日復一日。

河西戰馬,乃是一種中型馬,耐力強,力量大,擅長長時間奔跑與長途行軍,尤為適合重騎兵。

狄青在西北費了相當大的功夫,才整來了一千匹。

在龍羽營,河西戰馬比重騎兵們都要精貴。

每匹馬都有兩名廂兵看護。

日常吃的,除了添加鹽巴的干草,還有高粱、蕎麥、燕麥、豆類等精飼料。

一匹馬一日所耗就抵得上十名普通禁軍士兵的伙食。

五百名重騎兵們大多數時間,都與他們的戰馬同吃同睡,以此來培養感情。

而今,人與馬默契十足。

此刻,蘇良正在一處高臺上觀看龍羽軍的隊列演練。

一旁站著龍羽軍的總都頭徐莽。

蘇良看完后,微微皺眉,道:“不行,完全不行,一點殺氣都沒有!讓你們去宣德樓前是展現軍威的,不是讓你們顯擺軍備和戰馬的!”

蘇良有些生氣。

就在前日。

趙禎與眾相公商議,將在元日朝會結束后,在宣德樓前閱兵。

參與者,除了上四軍的八百步兵、三百輕騎外,還有五百重騎兵。

曾經,太祖太宗皇帝經常在宣德門前閱兵。

到真宗時才漸漸減少了頻次。

而今大宋欲在元日練兵,其實是想震懾一下周邊諸國,尤其是高麗、東瀛、交趾這些小國。

一次閱兵,能減少邊境很多沒必要的摩擦。

再說,當下的大宋禁軍,也比以前強多了。

趙禎欲在年節時,讓百姓們看一看當下大宋的軍容軍紀,以此提高百姓的幸福感以及減少動亂事件的發生。

此次閱兵,蘇良是支持的。

兩年全宋變法,大宋的成長各國皆知,是時候亮一亮強軍的成果了。

此次元日大朝會的總負責人,乃是鴻臚寺寺卿左有鼎。

蘇良本來不用操心,但還是想著過來看一看。

哪曾想。

看過之后,他非常不滿意。

重騎兵們倒是威風凜凜,但是毫無殺氣。

整體看上去軟趴趴的,太規矩了!

一旁的徐莽解釋道:“頭兒,昨日左寺卿看罷我們的隊列后,特意交待,年節之時,不能過于兇神惡煞,要和氣一些,所以我們才改的。”

龍羽軍的士兵們與蘇良交集頗多,對他甚是服氣,再加上無論誰的家里出現問題,蘇良都會第一時間解決。

眾士兵私下都親切地稱呼蘇良為:頭兒。

蘇良轉臉看向徐莽,黑著臉道:“龍羽軍聽誰的?”

“官家在,聽官家的!官家不在,聽侍御史兼知雜事蘇良的!”徐莽挺直身板,高聲道。

此話乃是趙禎說的。

當即,徐莽朝著下面吼道:“頭兒說了,要有殺氣!從此刻起,以戰場殺敵的氣勢操練,別軟趴趴的,像個娘們!”

頭兒說了。

這四個字,就是軍令,五百名漢子都興奮起來。

吼!吼!吼!

殺!殺!殺!

隊列再次展開,和剛才的氣勢儼然不同。

蘇良看過陣型后,又向劉三刀、杜雷、錢疙瘩、孫勝、四名都頭交待了一番后,方才離開軍營。

除夕夜。

蘇宅內,燈火明亮。

蘇子慕在院內放著爆竹,唐宛眉抱著蘇沁一在一旁觀看。

蘇良與岳父唐澤坐在屋內喝酒閑聊。

就在這時,吉嬸喊道:“吃角子(餃子)嘍!”

蘇子慕聽到吉嬸的聲音后,拔腿就朝著廚房跑。

唐宛眉抱著蘇沁一跟在其后,九個月大的蘇沁一尤為喜歡與蘇子慕玩耍,揮舞著小手,甚是興奮。

不多時。

蘇良一家坐在一起,吃喝說笑起來。

而此刻。

汴京城各個街道上,更是人擠人,比往年要熱鬧許多。

各種山棚彩樓下,人潮涌動。

奇術異能、歌舞百戲,一片連著一片,嘈雜喧嚷聲能傳十余里。

遼國皇長子耶律洪基在大街上轉了一圈后,命隨行的畫師,將汴京城繁華熱鬧的場景都畫了起來。

他要讓遼國群臣都看一看。

什么是盛世,什么是繁華,什么是安居樂業。

這就是變法的價值。

皇祐三年,正月初一。

不到四更天。

蘇良便身穿朝服趕往了大慶殿。

今年,在趙禎的示意下,禁中的法駕和儀仗都精簡了許多,但依舊熱鬧。

不多時。

大宋文武百官、各國使臣全都來到了大慶殿。

頭戴通天冠,身穿紅色袍服的趙禎端坐于御座之上,接受各國使臣朝賀。

這個過程向來都是枯燥無味的。

但今年大宋的文武百官們卻特別享受這個過程。

因為,肉眼可見的,各國使臣對大宋的態度明顯不一樣了。

恭維者甚多。

特別是遼國使團和西夏使團,沒了那份倨傲,眼神里盡是謙卑。

這些改變。

都在證明著大宋朝當下變法的成功,其正朝著盛世邁進。

近兩個時辰后,朝賀禮儀結束。

趙禎帶著文武百官、各國使臣,擺駕宣德樓。

今年元日,多了一個項目:閱兵。

在各國使臣眼里,大宋士兵是出了名的“假把式”。

當兵不為打仗,只為領錢。

大宋的兵,能種地墾荒、能修橋修路、能做生意買賣、但就是不能打仗。

遼國使團和西夏使團得知這一幕到來,不由得又自傲地挺起了胸膛。

片刻后,宣德樓。

趙禎站于中間,群臣與各國使臣站于兩側。

宣德樓下,柵欄之外,圍滿了汴京城的百姓。

大家也都想看一看。

歷經一年的強兵之策,大宋的禁軍士兵們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態。

趙禎看向宣德樓下身騎大馬、穿著一身重鎧的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副都指揮使曹琮,大手一揮。

曹琮立即會意,高聲道:“揚旌旗,擂戰鼓!”

隨即。

旌旗招展,戰鼓聲起。

上四軍的八百步兵,率先從遠處走來。

隊列齊整,步伐鏗鏘有力,揚起一陣陣沙塵。

緊接著,八百名步兵行至宣德樓下后,演示了數個不同的隊列,皆是常規動作。

遼國使團、西夏使團的人都露出一抹不屑的表情。

在他們眼里,這還算遠遠稱不上優秀。

而此刻。

宣德樓下的百姓卻甚是興奮,有人道:“還不錯,還不錯,至少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上四軍步兵的表現,勉強能達到百姓們的期待。

很快,三百輕騎有節奏地行來。

侍衛親軍馬軍都虞候魏澤,身騎一匹黑色大馬,高聲道:沖!

三百輕騎,拽著馬繩,迅速提速狂奔。

“止!”

隨著旗幟舉起,魏澤的一聲高喝,三百輕騎驟然停止,動作整齊劃一,無一人一馬拖泥帶水。

“調轉馬頭,回奔!”

“再次調轉馬頭,回奔!”

“恢復陣型!”

這一次,宣德門上的外國使臣們都看得呆住了。

他們知曉大宋向來是“以步制騎”,卻沒想到大宋的輕騎兵竟然能夠這么優秀。

人與馬的默契度非常好,即使遼夏的騎兵精銳也不過如此。

半個時辰后。

五百重騎兵終于來了。

他們很神秘。

莫說大宋百姓,除了趙禎和蘇良外,兩府三司的相公都沒有見識過他們訓練時的模樣。

嘩啦!

嘩啦!

嘩啦!

鐵甲碰撞,聲勢振天。

總都頭徐莽手拽韁繩,行在最前方。

后面跟著劉三刀、杜雷、錢疙瘩、孫勝四大都頭,然后便是五百名重騎兵。

他們的速度并不快,但尤為整齊。

每一匹馬馬蹄踏地的動作都甚是一致。

踏!踏!踏!

宛如一道鐵甲洪流,給人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一時間,整個宣德樓上下都安靜了。

每個人都感到一股窒息感,感到一股濃烈的殺伐之氣。

踏!踏!踏!

五百重騎兵行至宣德樓下后,隊列散開,開始演示軍陣舞槍。

唰!唰!唰!

一桿銀白色勾連長槍舞出一朵朵槍花,在陽光下尤為炫目。

一招一式,皆為殺人技。

整齊劃一,人馬合一,五百重騎兵儼然如一人。

更關鍵的是,他們充滿肅殺之氣,讓人不寒而栗。

與剛才的輕騎兵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一刻。

大宋百官,外國使團,全都看傻眼了。

“這……這……是能殺人,能打勝仗的兵!”有人驚呼道。

范仲淹、富弼、曾公亮、梁適、包拯等人甚是激動。

他們想過重騎兵可能不會丟臉,但沒想到竟然是這種神勇的狀態。

五百重騎兵的每個動作都在告知眾人,即使面對千軍萬馬,他們也是不可戰勝的。

西夏特使李德奇看得目瞪口呆。

自然而然就與自家的三千鐵鷂子做了對比。

他能看出,這五百重騎兵是不弱于西夏鐵鷂子的大殺器。

更關鍵的是,大宋比西夏有錢。

若大宋組建一支一萬人的重騎兵,那……那幾乎就是天下無敵了。

他頓時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以后西夏兵想要冒充盜匪去宋夏邊境吃大戶,就危險了。

耶律洪基與遼國正副使耶律素和李韓,也聯想起了自家的皮室軍。

皮室軍的精銳都給不了他們這種殺氣騰騰的感覺。

鴻臚寺寺卿左有鼎微微皺眉。

他感覺殺氣太重了,非常不滿徐莽對他的指示視而不見。

但他看到一旁趙禎興奮的表情,不由得眼珠一轉,朝一旁的樞密使夏竦道:“夏樞相,下官專門交待他們,要保持軍人的殺氣,沒想到竟能表現這么好!”

他看似是講給夏竦的,其實想讓旁邊的官員們,包括趙禎都能聽到。

夏竦怎聽不出他的想法,撇嘴道:“難道不應該交待嗎?”

頓時,左有鼎閉口不言了。

不遠處的蘇良微微一笑,也懶得理會他,鴻臚寺就需要這種八面玲瓏的官員,有壞處也有好處。

大宋的百姓們則是都看傻眼了。

“這……這……是我們的兵嗎?這么……這么英武,就……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劍!”有人驚呼道。

五百重騎兵,一下子重塑了汴京百姓對大宋禁軍的印象。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