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304章:變法司年底會議,被三司吃大戶的蘇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04章:變法司年底會議,被三司吃大戶的蘇良!

第0304章:變法司年底會議,被三司吃大戶的蘇良!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4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日近黃昏,蘇宅前廳。

蘇良看向面色嚴肅的歐陽修以及面色更加嚴肅的孫復,哭笑不得。

一個是大儒,一個是文宗,該如何選?

這還真是個幸福的煩惱。

蘇良已與唐澤和唐宛眉溝通過,二人表示明年年初入學確實有些早,但若是對蘇子慕的未來有好處,他們也能接受。

壓力一下子來到蘇良的身上。

讓蘇子慕做決定是不可能的,一個不到四歲的孩子能懂些什么。

蘇良也問過蘇子慕要不要去讀書。

蘇子慕的小腦袋搖的就像撥浪鼓一樣,他喜動而不喜靜,最討厭的地方就是蘇良的書房。

唐澤教他背詩,他都是唱著跑著背的。

這個年齡的孩子。

沒有一個愿意坐在桌前搖頭晃腦,囫圇吞棗地去讀一些圣賢書。

歐陽修率先道:“景明,你不用擔心得罪我二人,我們已將各自的啟蒙規劃都告知了你,作為子慕的父親,你覺得誰能對子慕更好,伱就選誰,我們都能接受。”

“對,你已知我二人的教學方式,你選吧!”孫復也說道。

這二人都是真心為蘇子慕好。

一個想將蘇子慕培養成大宋未來的宰相,一個想將蘇子慕培養成另外一個蘇景明。

蘇良猶豫了片刻后,朝著二人分別拱手,然后面色認真地說道:“明年,我準備將子慕送到百家學院啟蒙,待其七八歲,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他對二位進行選擇吧!”

“送到百家學院啟蒙?景明……你…………是不是瘋了?”孫復滿臉不理解。

在孫復眼里,百家學院乃是三教九流佼佼者的聚集地。

那里的人,只能稱為手藝人,甚至還有一部分不認識字。

即使是名滿天下的柳永。

在孫復眼里也是一個失敗者。

科舉失敗,為官失敗,搞學問失敗,寫文章詩詞亦是失敗!

好男兒,應站在朝堂證明自己,而不是去鼓搗那些偏門的技藝。

歐陽修也面帶疑惑地看向蘇良。

不知蘇良為何要將蘇子慕送到百家學院這個大染缸里去啟蒙。

蘇良笑著道:“二位,不是蘇景明的兒子就一定要成為小蘇景明或宰相,子慕這個年齡,正是天真浪漫之時,當下,他視學齋如牢籠,我也不想讓他變得少年老成。”

“這個年齡,正是好奇之時,他應該了解一下世間萬物、行行業業,去觀雨后青竹拔節,看陌上柳綻花開,瞧一瞧麥子是如何發芽的,一根木頭如何變成一把椅子,一塊鐵礦如何鍛造成一把大刀……”

“當下,這些都比讀書重要。上個月,我帶他去過百家學院,他足足瘋跑了一個下午,甚是開心。待他七八歲,再開始讀書也不晚。諸位要知,蘇老泉二十五歲始知讀書。”

“以后,吾兒可以去考個狀元,可以去館閣修史,可以去做一名臺諫官,也可以去做一名木匠或成為一名商人……”

“但前提是,我希望他成為蘇子慕,而不是成為其他人。現在就將他放在一條能看到十年、二十年后前途的大路上,太早了,他的人生會無趣的!”

“如果,他在百家學院沒待多久就煩了,我便將他帶回來,讓他感知更多新鮮的事情!去爬山,去游水,去打獵,去騎馬……”

“我相信,他在感知過這些后,再讀書,一定會與別家的孩子不一樣。當然,他若喜歡讀書,那就讓他再做選擇,到時可能就要再次麻煩二位了!”

歐陽修與孫復聽完蘇良這一番話,思考一番后,相視一眼,突然齊齊朝向蘇良拱手。

“景明,今日你為老夫上了一課,老夫受教了,是老夫過于教條了!”孫復道。

歐陽修也感嘆道:“有道理。人生那么長,無須那么趕,莫重于終,而輕于途,不負己心,方得始終。景明,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有此等覺悟。”

歐陽修與孫復二人如同頓悟了一般,他們感知到的道理比蘇良講說的還要多。

二人心情激動,似乎是有了創作欲望。

蘇良留二人吃飯都留不住,二人嘴里念念叨叨,快步離開了蘇宅。

臘月二十六日,午后。

冬陽燦爛,照耀在變法司議事廳內。

趙禎端坐于上方。

范仲淹、王堯臣、富弼、曾公亮、梁適、蘇良、王安石、司馬光八人分坐兩側。

此刻,每個人的面前都放著一冊文書。

此文書名為:全宋變法兩載紀要。

這是一份成果簿,甚至可以稱為在座之人的功勞冊。

兩年來。

自抑田畝兼并法頒行后。

后續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能已經趨于成熟。

國庫與百姓的收入都增加了許多。

各地州府的偷盜搶掠之事也都大范圍減少。

而官員百日考成策更是有效地提高了大宋官吏處理政事的效率。

今年上半年施行的裁兵法、將兵法、軍器監法等也使得大宋禁軍的軍容軍紀提高了一個層次,戰斗力明顯提升。

變法也走過彎路,比如夭折的保甲法和保馬法;也有過驚喜,比如當下訓練出來的五百重騎兵。

總體而言。

眾人對這兩年的變法成果都非常滿意,大宋的國力正在蒸蒸日上,越來越強盛。

趙禎放下《全宋變法兩載紀要》文書,笑著道:“這兩年,諸卿辛苦了!”

“自全宋變法以來,我們先以諸項富國富民之策,使得國庫充實,底層百姓安居樂業,而后又以強兵之法,使得士兵們逐漸恢復元氣,雖道阻且長,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沉淀,但這兩年來,變法的成果是肉眼可見的……”

趙禎總結過這兩年的情況后,看向前方,笑著問道:“眾卿以為,明年變法的重點應該是什么?”

“臣以為,應重軍事,擴充西北、河北軍備,為開拓西北,收復燕云做準備……”

“臣以為,應重科舉文事,各個地方州縣,仍需繼續擴建州學、縣學、書館等……”

“臣以為,水利為重,大河依然肆虐,年初須繼續修繕大河堤壩,另其他水系也應擴展……”

“臣以為,農事為重,應該組建各地廂軍,以墾荒為主,修橋修路為輔,解決百姓生存出現的各種問題……”

眾臣都非常興奮。

提出了明年最想要做的事情。

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各個都甚是活躍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就在這時。

趙禎發現三司使王堯臣一言不發。

“計相,你為何不說話?”趙禎笑問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王堯臣。

王堯臣皺著眉頭道:“官家,國庫是比以往寬裕了一些,但……但錢仍不多,且還要預防未知的災情與戰事。諸位所提,有擴充軍備、有興建州學縣學書館,有修水利等等,每一樣都不是小錢,莫說全做,即使做一樣,三司也吃不消啊!”

“雖然咱們這兩年有些成果,但此刻還不是花錢的時候,諸位的策略都太耗錢了,臣建議多想一些賺錢之策。”

趙禎與蘇良等臣,都陷入了沉思。

當下,大宋的財政收入,主要有田畝兩稅、折變的附加稅、商稅、鹽、茶、酒、香專賣稅收、官田收入等。

而支出項最多的。

其一為軍費,其二為官員俸祿,其三就是宋代皇室費用與祭祀、賞賜費用。

雖然依靠變法結余了一些錢,但青苗法是需要本錢的,且若遇到一些旱災澇災蟲害、戰亂,國庫都是要往外支錢的。

收入高,耗費也高。

王堯臣接著道:“官家,臣以為,明年的變法側重點,應傾向于賺錢,讓國庫再殷實一些,而后再辦那些花錢的事情,國庫虛空,則江山不穩,萬一遇到戰事或災情,就糟糕了!”

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確實,咱們明年變法的側重點應放在賺錢上面,國庫殷實后,才有底氣做任何事情,但是……但是……如何賺錢呢?”

當下的大宋,商貿繁榮,商稅比前幾年都翻了近一倍,然而再快速增長,也較為困難了。

至于其他收入,搖擺幅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時,王堯臣看向蘇良。

蘇良一愣,道:“計相,我可沒法子。”

王堯臣搖了搖頭,笑呵呵地說道:“景明,你就是法子。”

隨即。

王堯臣面向趙禎道:“官家,這兩年,汴京城出現了一名大商人,此人有陶朱公之姿,已在汴京城擁有十余家商鋪,今年更是在城南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蹴鞠場館,并將于明年舉行全宋蹴鞠聯賽。臣了解過,這是一項非常賺錢的大買賣,僅靠門票便收入不菲。此外,明年年初去與大理做生意的商人,也都是他的人。”

聽到這里,眾人皆知曉。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曹家曹佾曹國舅。

王堯臣看向蘇良道:“這個有巨商潛力的商人,正是國舅爺,而他背后真正的東家,不是別人,正是景明,臣想讓三司也參與進去。”

“計相,我可不是東家,那是曹家的買賣,我就是個出主意的師爺!”蘇良連忙道。

王堯臣嘴巴一撇,道:“景明,你莫急,我又不是要彈劾你,知道你沒貪錢,我的意思是,三司若參與其中,保準可以使國舅爺的生意做得更大,但要拿六成利,如何?”

王堯臣心知,蘇良絕對是能夠做主的。

蘇良絲毫不顧忌趙禎也坐在這里,聽到六成利后,忍不住道:“計相,你是想錢想瘋了吧,三司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吃大戶?”

“當時,一群官員否定了百家學院后,我為籌建百家學院,找到了國舅爺,是曹家用他家自己的錢將百家學院養了起來,如今他們剛賺到錢,三司就想奪利,這合適嗎?”

“官家在私下也給百家學院添過錢嘛,都是自家人!”王堯臣道。

這些在朝堂上不能說的話,在變法司都能言。

“那……三司也添錢,投入一半成本,我讓三司拿二成利,如何?”蘇良道。

“投入一半成本,得二成利,景明,你太黑了吧,再黑的奸商都說不出二成利!”

“那三司就不參與唄!”蘇良有恃無恐地說道。

蘇良知曉,三司參與其中對生意是有益處的。

但前提是三司不能掌握決策權,并且還要投入一部分成本錢。

蘇良不能讓曹佾做買賣時,感覺像是三司下轄的一個衙門,更不能像三司這般需要往外拿錢時捉襟見肘。

手里沒有足夠的錢,根本不敢嘗試太多買賣。

這時,王堯臣向趙禎投以求助的目光。

趙禎想了想,道:“蘇卿,朕覺得三司可投入一半成本,但占六成利太多,二成利又太少,取四成利吧!朕也會將此事與皇后講,不會虧待曹家的。”

蘇良拱手。

“官家,臣無異議,不過三司參與后,臣希望,三司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若賠錢了,大家一起承擔!”

王堯臣像個受氣的小媳婦。

他的本意是一步一步將曹家的生意納入三司衙門體系內,哪曾想竟讓蘇良看透了。

他想了想,道:“臣能接受。”

聊完此事后,趙禎又道:“不過……這些買賣帶來的收入仍不夠,我們還是要拓寬賺錢的渠道,比如邊境榷場、海上貿易,眾卿可還有其他策略?”

議事廳內,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約十息后。

蘇良環顧四周,發現無人想出對策,不由得干咳一聲。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蘇良的身上。

就在眾人皆以為他有良策時。

蘇良笑著道:“官家,咱今年論的不是明年的計劃嗎?而今計劃已定,就是賺錢。這都過年了,咱們能不能就不再當牛馬了,這些策略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明年再想,如何?”

此話一落,眾臣都忍不住樂了。

當下,也只有蘇良敢與趙禎如此說話了。

趙禎也笑了。

“罷了,罷了!朕也不能太壓榨你們,今晚,樊樓,朕請客!”

眾人頓時大喜,這才感受到了過年的氛圍。

經由蘇良的這番話后,大家都覺得與官家的關系又近了一些。

感謝書友紅霞舞的打賞,非常感謝!

今日只能更一章了,吃了不干凈的東西,估計零點前是提不上褲子了,實在抱歉!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