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59章:朝堂大亂斗,趙禎遭群臣狂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59章:朝堂大亂斗,趙禎遭群臣狂噴!

第0259章:朝堂大亂斗,趙禎遭群臣狂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三月初六。

變法司正式頒行將兵法、裁兵法和軍器監法,并令樞密院與三衙立即執行。

此三法頒行后,在民間引起巨大反響。

將兵法,讓經常更戍換崗的將士們有了歸宿感。

裁兵法與軍器監法,則是讓百姓們看到了朝廷強兵的決心。

保甲法和保馬法依然在調整細則,預計在四月初才會在西北地區試行。

與此同時。

曹國舅曹佾在城南已找好了一片蹴鞠場地,預計五月份便可動工修建。

三月初十,近午時。

蘇良望著窗外燦爛的陽光,不由得皺起眉頭。

自去年十一月到現在。

開封府、京東路、河北路都幾乎沒下過雨。

百姓們紛紛取河溝之水澆灌麥苗,但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今年的莊稼,已注定會減產,若再有半個月不下雨,恐怕就要絕產了。

天災這種事,實在令人難以抗衡。

趙禎已改吃素齋,且去城外設臺祈過一次雨,各地州官、百姓也都紛紛開始祈雨。

但沒有任何效果。

變法司內。

三司使王堯臣望著晴朗的天空,一臉憂愁。

而今,百姓們借貸了大量青苗錢。

若因此次干旱而導致莊稼絕收,這筆錢定然收不回。

雖然一道道富國之策都在施行,按照正常的收支來看,國庫應該是越來越充盈的。

但當下的國庫依然不寬裕。

除了各地軍費、官員俸祿、皇家祭祀、賞賜等。

前兩年京東、河北路水災的安撫費用、建熙河鎮的費用、還有購買硫磺、軍備的費用,都不是小數目。

內藏庫與國庫的錢都是有減無增,大宋朝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午后。

一道近四千字、名為《天子親軍札子》的奏疏,傳遍了兩府三司和變法司。

呈遞奏疏者,乃是樞密使夏竦。

夏竦在札子中稱,將兵法、裁兵法和軍器監法并非強兵良策,只是能去除大宋軍伍的一些弊端,卻不能明顯提高大宋士兵的戰斗力。

此外,他再次抨擊保甲法和保馬法實乃擾民之亂法。

而他提出的強兵策略是——

“若欲強兵,須組建一支重騎兵,作為天子親軍。”

他在札子中講,西夏能數次抵御遼國鐵騎,很大原因是擁有了一支重甲鐵騎:鐵鷂子。

鐵鷂軍不過三千人。

人人騎良馬,著重甲,刺斫不入,在奔襲沖擊之時,三千人足以沖殺五萬步兵。

外加擅長遠程攻擊、以駱駝為坐騎、放置小型拋石機的二百潑喜軍,才使得西夏軍戰斗力彪悍。

此外,遼軍亦有擅于騎射的大帳皮室軍。

反觀大宋。

本應該是禁軍實力最強的捧日軍、天武軍、龍衛軍、神衛軍,已淪為看家護院的兵種,作戰能力遠不如西北禁軍。

日后,官家若想御駕親征,滅掉西夏,收復燕云,都必須組建一支無敵于天下的重騎兵。

不然,大宋越富,越易遭遼夏搶掠。

缺少絕對的武力壓制,一切新法成果都有可能葬送在敵軍的鐵蹄下。

籌建重騎兵,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夏竦結合西夏鐵鷂子和遼國大帳皮室軍的騎射水平,建議立即籌建一支不少于萬人的重甲鐵騎。

打造成為天下最強兵種,由官家親自轄制。

夏竦這篇札子,極言重騎兵對大宋的重要性,令人看后熱血沸騰。

從這篇札子,便能看出夏竦內心深處滿滿的求生欲,他實在不想從樞密使之位上下來。

垂拱殿內。

因久日未雨而心情郁悶的趙禎看到這份札子后,驟然變得興奮起來。

夏竦完全寫在了他的心坎里。

御駕親征一直都是他的夢想。

而擁有一支所向無敵的重騎兵,更是御駕親征不可或缺的配置。

趙禎將此札子足足看了三遍,而后潑墨揮筆,在宣紙上寫了兩個字:龍羽。

他準備將這支天子親軍命名為:龍羽軍。

龍之羽鱗,天子親衛。

所向披靡,天下無敵。

趙禎在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自己要如何訓練這支軍隊,如何讓他們成為自己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劍……

而就在趙禎正滿懷憧憬的時候。

一道道反對籌建重騎兵的奏疏呈遞了上來。

文彥博稱,大宋向來講究以步制騎,以邊陲的城堡抵御游牧騎兵,大宋近年來并無戰事,組建重騎兵,無所用也。

張方平認為,大宋馬少且劣,少放牧馴馬之地,騎術又遠不如遼夏,無須學別人之長而攻別人之長,

王堯臣稱,一萬重騎兵的花銷堪比二十萬普通步兵的開銷,費錢而無所用,朝廷難以承擔,不宜施行。

當然,也有一些支持籌建重騎兵的官員。

他們還反駁了文彥博、張方平、王堯臣等人的說法。

重騎兵雖耗錢財,但卻能以一敵十。

若不提前組建,大宋的變法成果甚至會成為夏遼的戰利品。

不到兩日,趙禎案頭上便堆積起了兩堆奏疏,支持與反對者參半。

趙禎無奈之下,只得召群臣廷議此事。

三月十五日,大慶殿。

百官齊聚,廷議籌建一萬重騎兵之事。

趙禎剛坐下,便見三司使王堯臣大步走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籌建天子親軍,重騎兵,完全是耗費國力而無所獲之策。論消耗,騎兵三倍于步兵,重騎兵更是十倍于步兵,所選鎧甲、馬匹、日常維護的人力,皆甚耗錢財,我們養一萬重騎兵,就相當于養了十余萬步兵,且戰馬三年便要一換,若這三年無一場戰事,這筆錢就白白消耗了,我們變法一年也節余不了這么多錢啊!”

緊接著,富弼站了出來。

“此外,我朝戰馬質量遠遜于遼夏,又缺牧馬之之地,南方的大理馬可作為軍馬負重,卻不能成為戰馬,我們即使砸了錢,恐也難以培養如鐵鷂子那類的重騎兵。當下我朝無戰事又無引戰之心,若與遼夏打防御戰,當下的軍力根本沒有問題,徒雞肋也。”

富弼講完后,一群人認可了富弼與王堯臣的意見。

大家反對的理由可總結為:無錢,無戰事,無良馬,無牧養之地,不值得。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朝廷無錢。

養一支萬人重騎兵,消耗甚大,且是常年累月的支出,當下的朝廷確實難以負擔。

這時,夏竦站了出來。

“誰言無戰事?難道燕云十六州就不要了嗎?你們這些人,眼睛里只有錢,錢不夠,我們便從其他地方擠一擠。重騎兵可增強我朝禁軍的戰斗力,能以一當十,最擅于追擊之戰,這些,大家都沒有異議吧!”

“我大宋缺的就是這樣一支軍隊,不然遼軍一路北下,我們就只能防御?將他們趕出國境就算了?”

“只要我們能通過這支重騎兵,讓遼國與西夏忌憚我們,即使不戰,一直擺在汴京城外震懾他們,也完全值得!”

也有一群官員支持夏竦。

三司使王堯臣黑著臉站出來道:“夏樞相,你說的倒是簡單,錢不夠,如何從其他地方擠?你若擠出來,伱來做這個三司使,我是沒有辦法再擠出來這么一大筆錢!”

“擠不出來,是你這個三司使無能。沒錢,不是阻礙籌建重騎兵的借口。若錢真不夠,臣建議自今年始全宋境內所有官員皆縮減俸祿兩成!”

此話一出,殿內的官員都看向夏竦。

感覺他為了穩固自己樞密使的位置,已經不在乎得罪全天下的士大夫官員了。

大宋自建國以來。

朝廷從未減少過士大夫官員們的俸祿。

因為,歷代君王皆知,唯有士大夫官員穩固,大宋的江山社稷才能穩固。

更不用說,趙禎這個尤愛賞賜官員的君主了。

趙禎聽到此話,直接搖頭道:“夏樞相,我朝還沒到缺錢缺到減少官員俸祿的時候!”

隨即,趙禎看向一旁一直未曾說話的范仲淹,問道:“范卿,你怎么看?”

范仲淹一直沒說話,不是沒想法,是剛才群臣爭吵的厲害。

他實在插不進話。

范仲淹緩緩道:“臣以為,夏樞相之策,確實可增加我朝禁軍的戰斗力,但有些不合時宜。臣以為,一萬重騎兵,壓力太大,可拿五百人試之,若可行,再漸漸增加人數,不然就過于消耗國本了!”

聽到此話,黑著臉的夏竦又站了出來。

“五百?西夏尚有三千鐵鷂子,我大宋用五百重甲兵試練,實乃丟大國風范!”

夏竦甚是不滿。

他覺得應一步到位,且刻不容緩。

范仲淹解釋道:“此事與大國風范無關,西夏與我們國情不同,他們需要鐵鷂子解決內亂,而我們要太多重騎兵有何用!”

“未雨綢繆,方為上策,待遼兵兵臨城下,我們再去準備便晚了!”

這一刻,夏竦氣勢十足,容不得別人質疑他半分。

朝堂就是這樣。

有時,退一步就會滿盤皆輸。

而此刻,蘇良一直沒有說話,他一直觀察著趙禎的表情。

他已看出,趙禎想要籌建重騎兵。

御駕親征,乃是趙禎的夢,這支重騎兵就是他最好的武器。

相對于太宗皇帝御駕親征險些命喪高粱河,真宗皇帝被寇準硬拉到澶州城前線監軍,趙禎更希望能贏下一場戰爭,立不世之功。

皇帝,也不可能全為了天下。

他也有私心,他也有喜好。

這道《天子親軍札子》,可能一下子就打動了趙禎。

這一刻,蘇良也是糾結的。

他也想大宋擁有一支這樣的重騎兵,到時與火器結合,絕對是攻防俱佳。

但放在當下,此舉的性價比非常低。

重騎兵儼然就是一個吞金獸,外加培養困難,可能還沒有培養起來,這只吞金獸就將大宋的家底吞沒了。

蘇良想了想,還是較為認可范仲淹的意見,先少量培養,慢慢來。

畢竟,誰家的家業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掙下的。

這時,群臣進入自由辯論階段。

表現最突出的,自然是樞密使夏竦和三司使王堯臣。

夏竦想要靠著此策,坐穩樞密使之位。

王堯臣則是因三司錢財不足,再加上近期干旱無雨,百姓可能還不起青苗錢,導致三司再多一筆開銷而反對。

約半刻鐘后。

趙禎叫停了群臣的辯論。

這樣的辯論,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便只能交由官家定奪。

趙禎想了想,道:“眾卿所想,朕已考慮過。朕以為,重騎兵確實可作為我朝的底牌,免受遼夏欺負。朕欲今年上半年便開始籌建重騎兵,數目就定為一萬,缺錢缺馬缺牧養之地,我們便一起克服!”

夏竦等支持者不由得大喜。

文彥博、張方平、王堯臣、唐介等反對者則是大感意外。

不過,大家都很聰明,瞬間便想到官家為何會贊成此策。

此策完全迎合了官家的個人喜好。

這時,蘇良見御史中丞唐介大步走了出來。

不由得頓感不妙,心中喃喃道:唐中丞要說大實話了!

唐介拱手道:“官家,臣以為,夏樞相此策完全是迎合官家所作,未曾考慮當下的國情、民情,夏樞相知官家向往御駕親征,故而以一萬重騎兵誘之,此乃曲迎圣意。官家切莫因個人喜好而做錯了決定!”

“若真籌建,臣不知這一萬重騎兵能不能上戰場,但卻知能帶著官家巡視邊疆,這個代價,乃是無數老百姓的稅錢換來的,官家覺得值嗎?”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寂靜下來。

唐介是一點面子都不給趙禎留,就差罵趙禎是為了一己私利而籌建重騎兵了。

趙禎面帶慍怒,正欲說話,歐陽修大步走了出來。

“官家,籌備一萬重騎兵,實乃徒耗國力,華而不實。我大宋新法剛進入正軌,此刻還不是好高騖遠的時候,望官家三思!”

徒耗國力,華而不實,好高騖遠。

這三個詞再次砸在了趙禎的臉上,饒是趙禎仁善,估計心中也惱火了。

這時,包拯也站了出來。

“臣亦認為,此舉勞民傷財,得不償失,莫因講究排場與虛榮而去做!”

蘇良有些哭笑不得。

他看向臉色鐵青的趙禎,不由得生出一抹傾佩之情。

作為一個皇帝,被臣子教訓成這個樣子,依舊沒有發火掀桌子,真是算得上前所未有的仁君了。

就在這時。

蘇良見旁邊的三司使王堯臣也要站出來說話,準備去制止時,發現王堯臣并未出列,而是直接拱手道:“官家若執意籌建一萬重騎兵,臣請辭!”

聽到此話,蘇良頓時覺得完了。

這下子,趙禎肯定是要大發雷霆了。

“請辭便請辭,難道沒有其他人能做三司使嗎?朕主意已定,退朝!”趙禎站起身來,甩袖離去。

今日就一章了,祝諸位新年快樂,2024,事事皆成,開心!健康!有錢!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