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183章:蘇景明、曹景休,請向天下讀書人致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83章:蘇景明、曹景休,請向天下讀書人致歉!

第0183章:蘇景明、曹景休,請向天下讀書人致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百無一用是書生。”

此話若是出自某個讀書人之口,聽到者至多也就將其當作自嘲之語。

然而,此話出自將門曹家且還是主管百家學院招生事宜的曹佾,問題就有些大了!

大宋崇文偃武。

七品的武將都不敢在八品的文官面前高聲語。

將門子弟說出此話,儼然有逾矩弄事之嫌。此過錯,若真小題大做,曹家還真有些吃不消。

此外。

百家學院招生,本就令很多書生不滿。

不滿百家學院逆科舉之勢,提升擅奇技淫巧者的地位。

不滿一些目不識丁的手藝匠人都能享受高待遇。

不滿百家學院對很多讀書人嗤之以鼻,而對一些擅長民歌小調的樂工格外推崇。

在一些無才亦無德的書生眼中。

百家學院最大的過錯,是沒有給他們留有一席之地。

若百家學院特招一大批研究圣賢經典的讀書人,被招錄者絕對會稱贊百家學院乃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圣地。

但蘇良絕對不會招收這類人。

因為朝廷館閣之內,已是人滿為患。

那名“五年寫千首爛詩”的長衫男子名為劉洞。

他回到汴京城后,便將此話添油加醋地講給了他的多名書友。

書生們一下子就炸鍋了。

“豈有此理!我朝向來尊崇讀書人,他曹國舅竟敢說出如此狂悖的話語,我們定要讓他身敗名裂!”

“百家學院的主事人是那位蘇御史,他也脫不了干系,他必須要向我們道歉,不,他應該撰寫致歉信,在開封府府報上刊載,讓所有的百姓都看到。”

“這個蘇御史向來都是以不做尋常事而謀得直言之名,此話,實乃誤國之言,他必須要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待!”

“我們要將此話傳出去,讓汴京城的讀書人都看看曹家和那位蘇御史是有那么囂張跋扈!”

“書生無用?天下的士大夫官員哪個不是書生?那蘇良自己不是書生嗎?此舉真是卸磨殺驢,定然是他教曹國舅說此話的。”

很快。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便傳遍了汴京城的街頭巷尾。

隨著一些好事者的添油加醋。

此話的攻擊力越來越強,影響也越來越大。

“他一個將門外戚,竟說出此等話語,這讓天下的讀書人怎么想,有百家學院存在,以后的孩子還愿意讀書嗎?”

“我看出來了,百家學院是在破壞我大宋的科舉制度,用心實在險惡歹毒!”

“道歉!必須道歉!我大宋雖然不以言獲罪,但蘇良與曹國舅已造成惡劣影響,說出此等話語必須要道歉!”

“百家學院,完全是蘇景明的貪名誤國之作,我們要堅決反對百家學院招生開課!”

一時間,辱罵曹佾、曹家、蘇良的讀書人如云,很多讀書人甚至提議讓百家學院關門。

汴京城的讀書人分兩大類。

一類是國子監生。

一類是在汴京城內自學、等待科舉考試的非官員貴族家庭的讀書人。

國子監生較為自律,且都是半只腳已邁進衙門的人。

自從上次被蘇良罵過之后,便老實許多,大多數人都未參與此事。

且明年年初便是省試。

很多人都忙于讀書,根本沒功夫顧及其他。

而第二類讀書人則包括許多類型。

有埋頭苦學不問天下事的寒門學子;有吃喝玩樂重在參與科舉的富家子弟;有高談闊論意在出名的流浪政客;有忙于投文自薦的落拓詩人……

其中。

有一種讀書人最讓人厭煩。

學問不高,夸夸其談,上榜無望,卻自視甚高。

這類人除了睡覺吃飯外。

大多數時間都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茶館內高談闊論。

整日將朝堂之事掛在嘴邊,喜辯駁,一旦有人與其意見相左,拼了命也要將對方說服。

這類人往往固執己見,根本接受不了新鮮事物。

有的表面上是正人君子。

暗地里卻是“以父母之錢吃喝”“哄騙歌伎錢財度日”“無錢亦打腫臉充胖子”的無恥之徒。

蘇良將此類人稱為:科舉炮灰,茶館噴子,讀書人中的下三濫。

這類人是辱罵蘇良、曹佾的主力軍。

正所謂:越無能,越憤怒。

百家學院提高民間匠人的身份,讓他們感覺到了冒犯,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這群讀書人,也是引領民間輿論的主力軍。

有時他們也慷慨激昂,滿口都是國計民生,但他們也是最容易被人利用。

且一旦有人侵犯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的心中便再也沒有禮義廉恥。

另外。

他們如此亢奮地辱罵蘇良和曹佾,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他們自知考不上進士,便想著以此揚名。

蘇良在朝堂最紅,他們便罵蘇良。

罵對了,便能成為意見領袖,便可自稱見解才能在蘇良之上。

若科舉不中,他們便會說是朝廷不公,是生不逢時,稱自己是有才而未被發掘的遺珠。

他們以此博名。

運氣好者,往往能靠著舉薦,謀一個衙門的差事。

在他們中間還流傳著一句話。

“喊一聲收復燕云,即忠君愛國,罵一句蘇良蘇景明,可名揚天下!”

這類讀書人,學識不行。

但撈偏門的技巧卻是使用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還未入朝堂。

便將一些尸位素餐、喜做表面功夫官員的升遷技巧全學會了。

當日黃昏。

曹家家主曹琮聽到讀書人辱罵曹家的話語,不由得大驚,當即就命人將曹佾叫回家中。

他意在拉著曹佾去宮內請罪。

“叔父,我沒錯,我絕不去請罪,當下的我代表的不僅僅是我自己,還有百家學院,百家學院不能低頭!”曹佾跪在地上,挺著胸膛。

“無論有沒有罪,請罪都不是壞事!”曹琮說道。

這是曹家人向來遵循的原則。

任何涉及曹家之事,只要有人說曹家的不是,先去請罪,而后再等待真相。

“叔父!我現在并無官身,根本不懼民間那些辱罵之語,并且這樣一句話,官家不可能懲罰咱家的……”

曹琮想了想,道:“不去也可以,領二十棍吧!”

說罷,曹琮朝著一旁的小人揮了揮手。

曹佾明白,其叔父乃是為了整個曹家著想。

即使官家不加懲罰,曹家的態度也要做到位。

將門家庭。

從小便被灌輸著這種在君王文官面前示弱認錯的態度。

這二十棍,足以當作曹佾不進宮的理由。

“我愿挨打!”曹佾干脆果斷地說道。

片刻后。

曹佾結結實實地挨了二十棍,屁股開花,無法站立。

而后,曹琮出門入了宮。

垂拱殿內。

曹琮一進門便朝著趙禎跪下了。

“官家,臣管教曹佾無方,使其信口開河,胡言亂語,臣已經將他打了一頓,官家若要責罰,臣愿意替其領罪!”

“曹卿,快快起來,我朝從不以言獲罪,不過就是說了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無妨無妨!”趙禎笑著說道,他對曹琮這種惶恐之舉,甚是滿意。

自蘇良懇請趙禎任百家學院院長以來,趙禎便命人時時刻刻關注著百家學院。

這句“百無一用是書生”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口的,趙禎非常清楚。

并且,他并不覺得有何不對。

趙禎也不喜那些高談闊論卻言之無物的書生,對他們的為人和目的都甚是清楚。

曹琮見官家沒有動怒,才緩緩站起身來。

與此同時。

朝堂的官員們也沒有因此事而彈劾蘇良與曹家。

依照目前蘇良和曹佾的身份,區區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根本無法將二人治罪。

但是,那些“茶館噴子”顯然不打算放過這個揚名的好機會。

翌日,午后。

以劉洞為首的讀書人得知蘇良身在城外招生處后,紛紛換上襕衫,直奔城外。

浩浩蕩蕩,足足有三百多人。

襕衫,乃是讀書人身份的標志。

讀書人科考拜謁、出席盛大場合,都會穿上襕衫。

這些人還整了一個白色條幅。

上面寫著:蘇景明、曹景休,請向天下讀書人致歉!

他們真以天下讀書人的代表自居了。

與此同時。

此消息也傳到了知開封府包拯耳中。

下面的衙役道:“官人,要不要派人去盯著這群讀書人?以防生亂。”

包拯笑著搖了搖頭。

“老夫了解這群讀書人,徒逞口舌之利罷了,他們不敢動手,只是為了博名而已,但他們遇到的可是蘇景明。蘇景明若連此等事情都解決不了,那就不是蘇景明了!”

而此刻。

城內很多小報的執筆人也都聞風而動,帶著筆墨奔向城外。

當下的汴京城,但凡涉及蘇良消息的小報,只要出街,不出半個時辰便會被搶之一空。

感謝書友可望煙云過眼的打賞,非常感謝,零點前還有一章哈!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