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180章:百家學院院長的最佳人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80章:百家學院院長的最佳人選

第0180章:百家學院院長的最佳人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宣德門前。

蘇良剛下馬車,臺諫官們便率先圍了過來。

數月未見,蘇良對他們也甚是想念。

當即便寒暄起來。

曹護則是調轉馬車率先將唐宛眉和蘇子慕送回了家。

片刻后。

陳執中來到蘇良面前。

群臣在宣德門前齊迎蘇良,他這位首相定然要說一番夸贊蘇良的場面話。

在陳執中發言的同時。

夏竦站在人群后方,將腦袋幾乎埋進衣領中。

蘇良得到的每一句夸贊,都是在揭他那個“夏竦何曾聳”的傷疤。

同是在西北,與蘇良一對比,顯得他更是差勁。

雖然當時的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但無論官家和民間百姓看的都是結果。

誰丟了大宋的臉,誰揚了大宋國威。

一目了然。

夏竦不得不承認。

當下朝堂,已無人能夠壓制住這位青年臺諫官的風華。

他現在考慮的,已不是對付蘇良,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樞密使之位。

片刻后。

眾臣齊齊去了大慶殿。

趙禎足足用了半個時辰夸贊蘇良,除了晉升他為侍御史兼知雜事外,還賞賜了諸多厚禮。

朝內百官皆甚是羨慕,也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往昔,大家都在擺爛。

沒有人覺得自己很差勁。

但而今一些官員表現越來越好,官家批閱奏疏也越來越嚴苛。

就連夏樞相都熬夜看起了文書。

一些不想被取而代之的官員,自然也不敢再懈怠,下面想要坐在他們位置上的官員實在太多了!

近黃昏。

大慶殿偏殿,就剩下趙禎與蘇良二人。

趙禎笑著道:“景明,你可還有不便在朝堂上講出來的心愿?朕今日高興,可一并答應你!”

蘇良思索了一下,道:“臣還真有兩個請求,希望官家能考慮考慮。”

“你倒是不與朕客氣!”

趙禎見過太多朝臣彎彎繞繞打啞謎,愈發喜歡蘇良這種爽朗的性格。

“請官家先恕臣無罪!”蘇良拱手。

聽到此話。

趙禎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

“朕恕伱無罪,講吧!”趙禎猜測,蘇良絕對不是為個人而請。

蘇良鄭重地說道:待明年年初,齊州三年變法試行結束,我朝必將迎來全宋變法,臣懇請官家召范公、富公回朝主持變法。”

“臣作為臺諫官,本不應舉薦宰執,但是陳相與夏樞相實非適合主持變法的宰執,若不換掉,恐怕變法難成!”

依照大宋朝堂之規,臺諫官與宰執不可互相舉薦。

蘇良此舉顯然是逾矩了。

但趙禎在意的并不是這個。

雖然陳執中和夏竦在朝堂中引起了一些爭議。

有人彈劾陳執中無主見,有人彈劾夏竦處理公務奸滑慵懶。

但對趙禎而言,這二人用起來還是非常順手的。

陳執中是從龍之臣,夏竦更是半個帝師。

二人可不計名聲,做一些趙禎無法去做的事情,處理掉很多無法拿到臺面的事情。

這是范仲淹和富弼所不能的。

此外。

召范富回朝就意味著換相。

換相之后,下面的官員必然也會有非常大的調整。

這種調整必須慎之又慎。

不然將如范富新政改革吏治那般,一群官員鬧起情緒,那就糟糕了!

趙禎有趙禎的顧慮。

趙禎想了想,道:“朕知你乃是為變法而請,但此事牽涉甚廣,朕暫時無法給你一個肯定的答復,朕會仔細思量一番的,你說下一個。”

蘇良點了點頭。

他也沒想著趙禎能立即同意,在他心中埋下這個種子就可以了。

“第二個請求是,臣懇請官家擔任百家學院院長!”蘇良提高了聲音說道。

“什么?”

“這不是胡鬧嘛!”

“朕怎能去做私學的院長,先不說合不合規,朕若成為院長,百家學院歸朕直管,那不是帶頭對抗科舉取士?你是要朕自己反自己嗎?”

蘇良知曉趙禎就是這個反應。

若不是他立下大功后說出此話,恐怕趙禎已經將他趕出去了。

“官家,百家學院院長之位,只有您能做,別人都做不得!臣可以先空著這個位置,待時機成熟后您再宣布您是百家學院的院長,但是現在你若不答應,會將臣害死的!”

“為何?”趙禎面帶疑惑。

蘇良解釋道:“百家學院的初心是集民間百家之長,為百姓謀福祉,其實還有一個目的——研制火器。”

“臣之所以選擇與將門曹家合作,選址在距離中央禁軍軍營不遠的大河之畔,便是為了更方便的研制火器。”

“研制火器?樞密院與三衙自有研制武備火器的官員與軍士,你還能比他們更擅長?”

蘇良笑著道:“官家,臣曾去軍營看過,那些火器根本稱不上研制,只能算是制作,攻擊力非常差,基本都是十年前的模子,比如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火箭等。”

“名字聽著很厲害,但威力比炮仗根本強不了多少,只能嚇唬嚇唬敵人,在戰場上用處非常有限,作用遠遜于弓弩。”

“臣之所以想要研制更厲害的火器,是因若日后我朝與遼夏開戰,我們若想贏他們,唯一的倚仗可能就是火器。”

“官家試想,即使我們占領了燕云,在熙河畔擁有大量的養馬之地,有了更強的騎兵,我們若與遼夏全面開戰,我們的騎兵能打的過遼夏的騎兵嗎?”

趙禎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搖了搖頭。

遼夏之人,全民皆兵。

七八歲的孩子都能騎馬狂奔,而大宋的孩子這個時候都在背千字文和唐詩呢!

僅憑后期兩三年的訓練,根本占不到半分優勢。

能打個有來有回,就算是祖宗保佑了。

蘇良接著道:“遼夏皆覬覦我大宋的肥沃富饒之地,咱們發展的越好,他們越想來搶掠。故而,臣欲尋火器之才,在百家學院內,秘密成立一個火器營。此火器營,需兩府三司、三衙多方配合才能發展,故而必須要有官家坐陣……”

趙禎思索了片刻,覺得蘇良此話甚有道理。

若自己不任院長,任蘇良在私學內搗鼓軍備武器,被官員彈劾后,這個罪名近乎造反。

蘇良根本承擔不起。

“朕準了,但是當下你不能告知任何人。”趙禎說道。

“臣明白。”蘇良笑意燦爛。

擁有了趙禎這個靠山石,接下來他便能全力以赴去研制火器了。

片刻后,天色漸黑。

蘇良離開皇宮,坐馬車朝家中奔去。

此刻,正是吃晚飯之時。

蘇良一到家,便聞到了一股飯菜香。

唐宛眉親自下廚,岳丈唐澤早就為他準備好了美酒,蘇子慕在一旁舉著筷子,不停地喊著:爹爹,爹爹!

蘇良甚是開心。

家的溫暖是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的。

深夜,蘇宅臥室內。

一番云雨之后。

唐宛眉靠在蘇良的懷中,纖纖玉手在蘇良那結實的胸膛上劃著圈。

一雙嬌媚的大眼睛,含情脈脈地望著蘇良。

“瘦了,也變黑了!當我聽到你帶著十幾人去找西夏人問罪時,我都嚇傻了,你萬一出了事兒,我們娘兒倆該怎么辦?以后不能這么莽撞了!”

唐宛眉緊緊抱著蘇良。

她一直以為街頭說書先生講的乃是實情。

蘇良率領十幾騎,硬剛數萬西夏精銳,在九死一生的情況下,才令得西夏人交出兇手并致歉。

蘇良將唐宛眉耳邊的長發捋到后面,笑著說道:“你夫君洪福齊天,哪有什么意外?我建功立業,你和咱兒子以后不就能享福了嗎?”

聽到此話。

唐宛眉突然翻坐在蘇良身上,眼淚一下子就落了下來。

“我不準,不準你冒險。你要出了危險,我們母子都不活了!”唐宛眉眼淚婆娑,一臉深情地望著蘇良。

汴京城百姓談論的都是蘇良的巨大功績、驚世之舉。

而唐宛眉感受到的,卻是蘇良冒著生命危險才取得了如此成就。

蘇良沒想到一句話便令唐宛眉落了淚,一邊擦拭掉她臉上的淚水,一邊安慰起來。

而后,二人又做起了正事……

翌日,蘇良并未前往御史臺。

他請了三日假,準備好好陪伴陪伴家人。

當下的蘇子慕脫去厚厚的棉衣,已能小跑走路。

簡單的短句也基本能說個大概,正是頑皮的時候。

此刻,看護他才是最累的。

僅僅在院里,唐澤為了追蘇子慕,一天都能跑十幾圈。

唐宛眉有時根本拽不住他。

蘇良回來后,蘇子慕算是有了克星,被高高舉過頭頂,被放在樹杈上,被高高拋在高空中。

蘇子慕的笑聲,從早上一直持續到晚上。

不哭不鬧。

唐澤和唐宛眉甚是開心,這些天他們被蘇子慕折騰得夠嗆,但在蘇良手里,蘇子慕卻甚是聽話,且比往常要開心多了。

緊接著,在晚間。

蘇良帶著蘇子慕分別去了歐陽修家、包拯家和唐介家。

這些日子,蘇家全靠這三人照顧。

而蘇子慕因長相可愛,小臉被親個不停。

一向不茍言笑的包拯和唐介甚至在哄蘇子慕時扮起了鬼臉,笑得蘇良合不攏嘴。

七月初五,午后。

蘇良與曹佾出現在汴京城北七十里,距離大河故道僅有五里的百家學院。

百家學院地勢非常高,占地約三千畝,且還能不斷延展。

當下,學院基本完工,每位夫子都擁有著自己獨特的一片區域,可自行設計。

周圍連接官道的道路也已經修好,只剩下內部的一些裝修。

在這座學院里,只要是為了發明創造,一切皆可為。

農耕、工事、冶煉、機關、觀星……

無論做什么,學院都能為其提供場地與資金。

歐陽修撰寫的“百家學院”和“奇人居”牌匾也已經掛了上去。

曹佾盡職盡責。

已尋到了近百位符合百家學院夫子標準的民間匠人。

他們與柳七先生都居住在單獨的宅院內,預計半個月后,便會搬到百家學院內的奇人居。

至于招生細則也都早就定下了。

“不限年齡,不限性別,需有一技之長,管吃管住,每月最后一日發放月錢……”

百家學院今年要招的首批學生,必須要在某個行業內擁有一定天賦或一技之長。

待形成了良性循環后,才會招收一些好苗子。

畢竟,目前所有的支出都是私人之費。

即使趙禎支持了一些,開銷也非常大,而蘇良又想在三到五年內看到結果。

蘇良與曹佾坐著馬車在百家學院轉了一圈后,心中甚是滿意。

“八月初,便開始按照咱們的招生細則招生吧,每位夫子的學生不能超過百人,一切按照咱們擬定好的章程來辦。”

蘇良擬定的學院章程非常詳細。

賞罰分明,不講輩分,能力越出眾,賞賜越高,意在鼓勵所有人發明創造。

真要能在百家學院站穩腳跟,那比當個知縣都要強。

當然,若是觸犯了學院規矩,蘇良也能讓其立即走人。

曹佾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咱……咱們的山長人選還沒定呢?你可有合適人選?”

山長,即是院長。

當下,百家學院除了夫子外,只有兩個人的身份是確定的。

蘇良為監院。

總領學院所有職事,但不涉及具體執行。

曹佾為總直講。

管理所有學生與夫子,以及各項繁雜瑣碎事務。

至于諸如錢糧、書辦之類的差事,曹佾基本都交給了曹家人。

在大宋,一座書院能不能做起來。

大概率取決于院長的名望與文壇地位。

比如,曾經石介的泰山書院,范仲淹的《應天書院》就做得非常好。

使得天下文人心向往之。

蘇良想了想,回答道:“我已找好了百家學院的院長人選,但此時還不宜置院長,等咱們做大做強了,院長自然會露面!”

曹佾不再多問,心中喃喃道:若我所料不錯,院長人選不是范希文便是歐陽永叔,這二位相公當下自然不能露面支持百家學院,待做出一定的功績,他們一定會站出來的!

蘇良早已告知曹佾,百家學院三年后的目標。

“讓百家學院成為一個除了不培養進士什么都能培養的行業人才聚集地,讓朝廷將百家學院變成一個類似國子監甚至于高于國子監的一個衙門!”

曹佾每次想到這個夢幻的目標,便動力十足,充滿干勁。

身體出了點狀況,在喝中藥調理,這周末可能都是一更了,下周我盡量多更吧,感謝諸位的閱讀,實在抱歉。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