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179章:蘇良返京,趙禎欲打造士大夫官員標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79章:蘇良返京,趙禎欲打造士大夫官員標桿!

第0179章:蘇良返京,趙禎欲打造士大夫官員標桿!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六月二十日,午后。

蘇良一行途徑西京洛陽,在城中尋了一家客棧落腳,準備歇息兩日再啟程。

近日,天氣愈加炎熱。

眾人一路風塵仆仆,再不洗漱一番,換身衣服,渾身都要臭掉了!

自蘇良離開西北后,營指揮劉大志便帶著五百騎撤離了。

不過曹護的護衛隊,又新增三十名士兵,同時還有一個百人小隊在暗中護衛蘇良,確保安全無虞。

而今,蘇良乃是個香餑餑。

各地州府的官員都想見一見他。

那種舉杯敬酒,逢場作戲的場合,蘇良實在不喜。

為避免麻煩。

他便不再夜宿驛站,而改住城中客棧。

在西北境內,由于地廣人稀,蘇良并未感覺自己名聲在外。

來到洛陽城后,蘇良才知自己的名頭到底有多大。

街頭巷尾的百姓皆在議論他。

在百姓眼里,他已成為了一位可一口氣連砍二十八顆腦袋的砍頭御史。

文武雙全,文堪比歐陽修,武堪比狄青。

入夜。

蘇良等人吃過晚飯,緩步走在洛陽城大街上。

沒多久。

蘇良看到前方街角的一處露天茶棚前,圍滿了百姓。

他踮腳一看,發現一名說書先生正欲說書,不由得也來了興致,準備聽個一兩段再走。

醒木一敲。

一名面相儒雅的說書人高聲道:“列位看官,我們今晚講一位當朝的大人物,蘇良蘇景明!”

蘇良一愣,沒想到看熱鬧竟看到了自己身上。

“這位蘇良蘇景明是何許人也?”

“他是慶歷二年進士,我朝最年輕的監察御史,在垂拱殿對同僚用過過肩摔的一位猛人,其舌如劍,唇似槍,曾罵得兩府三司的相公都啞口不言!”

“接下來,我與諸位道的,不是朝堂論辯,而是近期發生在我朝西北邊境的一個真實故事:蘇景明千里緝兇,西夏國相低頭致歉。”

“不久前,咱們這位監察御史得知有西夏賊虐殺百姓,割舌挑釁后,親率十余騎護衛,夜奔西夏角啰城!”

“那西夏角啰城是什么地界,駐兵足足有三萬,且皆是西夏皇族族兵,戰斗力非常兇猛。試問,十余騎怎敢與三萬西夏兵為敵?”

“啪!”醒木再響。

說書人提高了聲音說道:“蘇景明便有這個膽氣,因為他一張嘴,便抵得上十萬騎兵!”

人群最外圍,蘇良老臉一紅,喃喃道:“過譽了!實在過譽了!”

與此同時。

各個地方的裁兵行動都進入了尾聲,其他臺諫官們也都紛紛踏上歸程。

與蘇良這趟驚天動地、蕩氣回腸的西北之旅相比,其他臺諫官們面臨的大問題沒有,小問題卻是層出不窮。

其中最為嚴重的。

便是大齡退伍士兵的婚姻問題。

老婆孩子才是鉗制男人暴動生亂的最佳人選。

歐陽修在河北化身媒婆,組織了一場又一場規模宏大的相親活動。

效果非常好,每場活動的結對者都有數百人。

一時間引得許多地方效仿,百姓也將此事傳成了一樁美談。

這一日,垂拱殿內。

趙禎坐于上方。

已安排好了范仲淹、狄青、曹護、劉大志等人的賞賜。

陳執中、夏竦、吳育、張方平、文彥博、王堯臣六人圍繞蘇良的封賞,再次爭吵了起來。

眾人都認為蘇良理應升遷,但升遷的官位卻大有分歧。

陳執中、夏竦建議將蘇良外放,可在地方上擔任轉運使、按察使、觀察使之類的官員,磨練一番。

吳育、張方平、文彥博則建議蘇良取代高若訥,擔任御史臺侍御史兼知雜事。

至于王堯臣,則想讓蘇良去三司擔任鹽鐵副使。

依照常規——

監察御史升遷,主要有兩種可能。

其一,再升一級,任侍御史兼知雜事(副臺)。

侍御史兼知雜事乃是御史臺臺長的副手,當下由高若訥擔任。蘇良當下之功,完全可以將其擠走。

其二,去地方上擔任轉運使、按察使、觀察使之類的官員。

這些職位,其實都屬于外任御史。

除主管一些事務外,更重要的任務便是監察當地官員。

像轉運使,主管當地財政兼監察地方官吏,乃是手握大權的美差。

王堯臣的建議直接被趙禎忽略。

這位三司使明顯打得是讓蘇良為三司掙錢的主意,趙禎不覺得這是蘇良所長。

另外兩方,表達的意思也很明顯。

留京或外放。

喜蘇良者欲讓其留京。

惡或懼蘇良者則想讓其離京外放。

趙禎聽了眾人的意見后,想了想后,說道:“蘇景明還是留在朕的跟前好,他在朝堂發揮出的作用遠遠大于地方。”

“中書擬詔,擢升蘇景明為侍御史兼知雜事,其他賞賜依照職銜兩倍給。至于高若訥,今年以來多次染病,給他一個館閣之職養老吧!”

“臣遵命!”陳執中代表中書拱手。

陳執中當下最大的優點,就是聽話。

趙禎又道:“蘇景明將會在六月二十九日午時左右抵達汴京城。到時,朝堂百官在宣德門前站迎,另外告知城內百姓,讓他們自發地夾道歡迎,開封府維持好秩序,莫引起推搡踩踏!”

曹護隸屬汴京士兵,將蘇良的行蹤明細全都匯報給了趙禎。

所以,趙禎比蘇良都清楚蘇良的返城時間。

“啊?”

此話一出,相公們都有些傻眼。

令朝堂百官在宣德門前站迎!令全城百姓夾道歡迎!

莫說當朝。

整個大宋都沒有官員享受過此等待遇。

陳執中率先站了出來。

“官家,這……這有些不合禮制吧!蘇景明雖然揚我朝國威,但畢竟沒有拓邊半分,寬夫平定貝州之亂時,也沒有享受過此等待遇啊!”

緊接著,夏竦也站了出來。

“官家,蘇景明尚不足三旬,朝廷如此寵溺他,對他未來的仕途沒有任何好處,升職賞賜已足矣,怎還令百官與全城百姓相迎?實屬不妥!”

吳育、張方平、文彥博、王堯臣四人都沒有說話。

他們覺得蘇良擔得起此等待遇,但若不如此高調亦然沒問題。

他們在等待趙禎的解釋。

趙禎緩緩站起身來。

“你們以為朕令百官與全城百姓相迎,是為了獎賞蘇景明?是讓天下人知曉朕對蘇景明的恩寵?”

“不!”趙禎搖了搖頭。

“朕欲在汴京城內鬧出此等動靜,是要讓我大宋所有的年輕人,所有的士大夫官員都看一看,什么才是我大宋官員應有的模樣,什么是我大宋人的骨氣,什么是國威不可失!”

“若人人都有蘇景明這種膽略與血性,我們何愁收不回燕云,何愁日夜都擔心契丹人南下!”

“朕的目的,是令所有人都向蘇景明學習,包括你們,也包括朕!”

趙禎說完后,拂袖而去。

留下了一眾發呆的六位相公。

“官家所言,甚有道理,我們必須承認,蘇景明比我們強!”吳育一臉激動地說道。

陳執中和夏竦一臉無奈。

趙禎的這個解釋,根本無法反駁。

六月二十九日,近午時。

蘇良一行人距離汴京城南薰門還有不足二十里的距離,蘇良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他朝著曹護道:“三郎,今日咱們悄悄的進城,且莫聲張,不然我怕天黑都走不到宣德門!”

曹護在家排名老三,蘇良便一直喚他三郎。

曹護微微一笑,道:“蘇御史,恐怕是不可能了!官家已知我們今日回城,他傳信告知我,已經安排好歡迎儀式,估計會很熱鬧!官家……不讓我對你講,怕伱偷偷溜了!”

蘇良有些哭笑不得,官家非常了解他。

“那就繼續走吧,你可要保護好我,汴京城的一些娘們不但手快而且還有力氣,你可別讓她們把我欺負了!”

“不會的,您放心!”曹護拍了拍胸膛。

大半個時辰后。

馬車剛行至南薰門內,突然停了下來。

蘇良掀開門簾一角,被前面的景象嚇到了。

城門之內,道路兩側,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他們同時望向蘇良的馬車,滿臉笑容。

這時,馬車又動了。

而馬車剛行沒多久,前方便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音。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犯我大宋者,必誅之!”

這是當時西北禁軍朝著西夏兵喊出的一句話。

聲音震耳欲聾。

每個人似乎都是扯著嗓子吼出去的。

緊接著。

馬車在一陣陣喊聲中朝前奔去,兩側秩序良好,無人攔路取鬧。

蘇良坐在馬車內,心臟“撲通撲通”直跳。

這種歡迎方式實在太高調了。

他漸漸使自己平靜下來。

回想起沿途看到的州報府報、評書、小報,不由得推斷出,這一系列對自己的宣傳,必然是官家安排的。

官家如此安排,定然不僅僅是獎勵自己。

“官家是要將我打造成當下士大夫官員的標桿啊!”蘇良喃喃道,一下子便猜出了趙禎的心中所想。

他有些哭笑不得。

他并不喜歡這種被簇擁的感覺。

若真被樹立成官員標桿,那以后路過一些勾欄多看兩眼,甚至口出臟話,便有可能被一些官員彈劾。

蘇良處在一種幸福的煩惱中。

這一刻。

蘇良想起了王安石與司馬光。

這二人,一個想要成為圣人、完人,一人想要成為士大夫官員的標桿。

他們應該喜歡這種氛圍。

而蘇良,只想做個能對大宋有所幫助的俗人。

遇事不順,該罵就罵,就出手時就出手,那才是自己,那才是暢意的人生。

不多時,口號又變了。

“我大國之民,焉能被小國欺之!”

“我大國之民,焉能被小國欺之!”

“我大國之民,焉能被小國欺之!”

此話乃是蘇良在奏疏中的話語。

很快。

隊伍過州橋,奔著宣德門前去。

這一刻。

口號又變成了:蘇景明威武!蘇景明威武!

蘇良面帶無奈,心道:“這種形式到底是誰設計的,太尷尬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將西夏滅了!”

而此刻,宣德門前。

諫院左正言周元聽著百姓們的喊叫聲,一臉自豪。

此等場景,百姓的位置,不同路段呼喊的話語,正是他設計出來的。

在這一刻,蘇良儼然就是大宋的英雄。

就在這時。

蘇良掀開窗簾,突然看到人群中抱著孩子的唐宛眉,后面還有岳丈唐澤、吉叔、吉嬸、方幼娘!”

唐宛眉舉著蘇子慕的小手,也在認真地喊著,表情甚是激動。

“我的傻媳婦,傻兒子呦!”

突然,蘇良生出一個想法,喃喃道:“此等榮耀之時,怎能不與家人同享!”

其朝著外面喊道:“三郎,停車!”

曹護有些懵。

其大手一揮,馬車連同周圍的護衛都停了下來。

在無數百姓的注視下,蘇良從馬車內鉆出。

他大步走到唐宛眉的面前,一把摟過唐宛眉和蘇子慕。

蘇良先是在蘇子慕的額頭上親了一口。

而后又在無數百姓的注視下,深深吻了唐宛眉的額頭,并輕聲道:辛苦了!

隨即。

蘇良抱起蘇子慕,然后拉著唐宛眉的手上了馬車。

這一刻,街邊的百姓盡皆淚目。

世上若有一個男人能在其最輝煌之時,與妻分享,那是何等榮光!

蘇良此舉羨煞一眾人。

這一刻。

沒有一個男人不想成為蘇景明,沒有一個女人不想成為唐宛眉。

馬車內。

唐宛眉臉色發燙,羞紅了臉。

她覺得今生做得最正確的事情便是嫁給蘇良為妻。

而蘇子慕見到蘇良后,甚是興奮,不停地拍手,喊著:“爹爹!爹爹!”

蘇良一手攬著唐宛眉,一手抱著蘇子慕。

官家為其安排這么一場恢宏的歡迎儀式,他拒絕不了,便只能盡情享受了。

這個插曲,很快傳到了宣德門前一眾官員的耳中。

大宋官員向來在人前較為含蓄。

若放在往常,一名士大夫官員在街頭與妻擁吻,那是有損風化的事情。

但此刻。

此情此景,展現的是一個從西北歸來的男人對妻子的思念。

不能噴!

也無人敢噴!

夏竦氣得臉色發黑,心中感嘆蘇良的花樣實在太多。

而蘇良的第一鐵粉,歐陽修捋著胡須,喃喃道:“蘇景明,實乃真君子也,我大宋好男兒,理應如此!”

感謝書友關山離歌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