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030章:蘇良受賞,老泰山催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30章:蘇良受賞,老泰山催生

第0030章:蘇良受賞,老泰山催生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_

字體:

“始皇帝。”蘇良脫口而出。

趙禎微微皺眉,道:“秦皇暴政,嗜殺戮、重刑罰、大興土木,致民不聊生,實乃天下第一暴君,怎可稱得上千古一帝?”

趙禎對蘇良的答案完全不贊同。

“那官家以為,誰算得上千古一帝?”蘇良反問道。

“朕以為自是唐太宗李世民,其二十四歲平天下,神武如魏祖(曹操),對外開疆擴土,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創貞觀之治,又有萬國來朝,除玄武門之變有所瑕疵,幾乎算得上亙古未有之圣君。”

蘇良聽到此話并不意外,因為他已經猜到了。

趙禎一直都有御駕親征的夢想。

可惜次次都因無子困在汴京城,自然崇尚十八歲便能領兵打仗的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以文治天下,廣納賢才,厚待儒士。

更是與大宋的祖宗之法相契合。

而始皇帝則是以法治天下,過于嚴苛,與大宋歷代君王的治國之道截然相反。

故而,趙禎的理想型自然是李世民。

蘇良接著道:“唐太宗文治武功,冠絕天下,唐三百余年基業,又以貞觀之治最盛,確實亙古未有。論一朝榮耀,唐太宗或許不弱于始皇帝,但若考慮對后世的恩澤,顯然始皇帝大焉。”

“唐太宗之功績,利在盛唐;始皇帝之功績,利在千秋。”

“若無始皇帝統一華夏,令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多國割據之戰恐怕會延續到如今。

“若無始皇帝筑長城、擴疆土、北攻匈奴、南平百越,恐怕我華夏之中,多被蠻夷侵占,禮崩樂壞,處處都是野蠻剝削,哪會有讀書人的盛世!”

“若無始皇帝開創封建王朝郡縣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奠定華夏政治制度,哪會有漢唐之盛,我大宋之興!”

蘇良一口氣,羅列了數條始皇帝的功績。

所有論證,皆是放眼千年,以長遠眼光論始皇帝功績。

趙禎微微點頭。

這樣一比,確實是始皇帝更勝一籌。

“當然,人無完人,圣人尚且難以完美,更遑論系天下命運于一身的帝王。臣以為,有些功過是非,在當下看起來或許很有問題,甚至遭到多人反對,但千百年之后,凡有利于千秋之事,后世自有公論。比如:始皇帝之長城、秦直道,隋煬帝之大運河!”蘇良最后總結道。

蘇良最后的總結,其實帶有暗示之意。

宋真宗與遼定下澶淵之盟,趙禎去年與西夏和議。

本質上都是擔心戰爭會勞民傷財,最后落一個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名頭。

所以,他們厭惡打仗。

殊不知,這樣很短視。

若趙禎知曉八十余年后靖康之變發生。

皇帝被擄,大量皇族、后宮妃嬪、朝臣等三千余人受盡屈辱,令整個大宋都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他絕對不會這般仁慈,以為花錢就能永保平安。

當然。

蘇良也沒想著一次經筵講學就能讓趙禎脫胎換骨,變得強硬起來。

改變思想,必須要細水長流,在潛移默化中,將趙禎打造成處事強硬的帝王。

這場經筵講解足足聊了兩個多時辰。

直到內侍提醒天色已晚,趙禎才停了下來。

趙禎是一位能虛心接受各種建議的皇帝。

蘇良的想法很獨特,他不一定完全認可,但卻能吸收里面他認為好的意見。

今日,蘇良為他打開了看待事物的另一種思路。

帝王目光,理應放眼千年。

宋代皇帝皆愛惜羽毛,崇尚名聲,趙禎自然也想名垂千古。

即使無法成為千古一帝,也想成一代明君。

他對蘇良非常滿意。

朝堂之中,這種有見識的青年官員實在是太稀缺了。

這樣的對談,也比苦澀的經義解讀有趣多了。

經筵講讀,多有獎賞。

蘇良離開時,趙禎賞賜了他一條金帶、一塊徽硯、還有一盒名為龍團鳳餅的稀有貢茶。

件件價值不菲。

入夜,蘇良回到了家。

飯桌上,四菜一湯,一壺果酒。

唐宛眉在蘇良洗把手的功夫便全部安排妥當。

蘇良和唐宛眉在齊州時,本是一日兩餐,午后不食,最多晚上吃些糕點填填肚子。

大多數百姓也皆如此。

但而今,汴京城的酒肆客棧都是通宵達旦營業,就將很多人的飲食習慣培養成了一日三餐。

二人也不例外。

飯畢。

蘇良舒服地將雙腳放在唐宛眉剛端來的洗腳水中,唐宛眉站在后面,溫柔地為其揉捏著脖頸。

長期伏案,蘇良的脖頸總是有些酸疼。

但此刻,他享受著古代大多數男子都擁有的奢靡,不由得如同行走在云端。

哪也不疼,哪也不酸,一臉享受的模樣。

這時。

唐宛眉從一旁拿起一封信,遞給蘇良,柔聲道:“爹又來信了,特地寫給你的,你看看。”

“我老泰山肯定又想我了!”蘇良笑著說道,然后打開了信封。

看完信后,他不由得笑了。

老泰山在催生。

蘇良的岳父唐澤在揚州城經營一家尚文私塾,也兼任私塾先生。

他在信中稱,幾位老友都在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甚至有兩個老友的孫子都能去他的私塾念書了。

而他至今連個外孫子都沒有,在老友面前,實在是抬不起頭……

蘇良將信放在一邊,抓住唐宛眉那白皙的玉手,道:“咱在齊州時,華大夫給咱倆瞧過,身體都沒毛病,我估計還是次數不夠,次數多了,概率也就大了!”

聽到此話,唐宛眉調皮地朝著蘇良的耳朵捏了一下。

“這種事,哪能是說有就有的,是咱爹太心急了!”

蘇良打趣道:“要不我托人給咱爹找個老伴?”

唐宛眉刮了一下蘇良的鼻子,道:“去你的!這話讓爹聽到了,他絕對能拿著戒尺跑到汴京城來揍你!”

蘇良認可地點了點頭。

“咱爹這輩子就活個面子,這樣吧,明日我將官家所賜的那盒貢茶托人給爹送去,讓他低下的頭抬起來幾天!”

“哈哈……還是你懂咱爹!”唐宛眉忍不住笑出聲來。

其笑聲清脆,整得蘇良心里癢癢的,忍不住說道:“眉兒,咱該做正事了!”

說罷,蘇良一把將唐宛眉攬入懷中。

感謝書友hgt的打賞,非常感謝!

熱門、、、、、、、、、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