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一三四節 這,只是目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四節 這,只是目錄

第一三四節 這,只是目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136章這,只是目錄

宋元通寶是宋太祖時代鑄的錢。

可見這堆錢當真是有年月了。

河中府那邊處理這堆銹在一起的銅錢不容易,回到汴京卻有的是辦法。

最簡單就是整一個鐵柜子,將這堆銅錢放進去,加上清水煮。

復雜一點的呢,加點醋。

再復雜一點,還不如融了重鑄。

此時,朝堂上才知曉,河中府因為李格非的彈劾,接近九成的官吏,超過五成的當地鄉紳、地主,被問罪、抄家。

這連綿不斷,把汴京城西碼頭都堵了的船隊,就是抄家抄回來的東西。

梁莘也到碼頭上了。

王有忠拿了一個冊子遞給梁莘,梁莘接過后翻看,想看看有多少。

“這,這只是目錄?”梁莘很震驚。

王有忠回答:“恩,確實只是目錄,完整的冊子在第六條船上,裝了十五只大箱子。說個趣事。”

“聽聽。”梁莘表示,喜歡聽有趣的事情。

王有忠說道:“河西縣令,準備了一擔禮物,審問之后得知,原本是打算安排人送給蔡京的,后得知,蔡京被貶到白州,就在安排人打聽汴京還有誰可以讓他巴結一下。不少好東西,有人算過價值約在九千貫。”

梁莘聽完表情嚴肅:“九千貫,一個知縣有這么多錢?”

王有忠的反應很平靜:“臨晉縣,縣令家中抄出不少于十萬貫。河西縣令只到任兩年半,而且河西縣比臨晉縣窮,他家中抄出約三萬貫吧。”

梁莘側頭:“梁忠,打聽一下上一任河中府的知府,現在何處任職。”

梁忠上前:“回汴京了,在工部。”

梁莘點點頭。

王有忠對梁忠說道:“你倒是好記性。”

梁忠回答:“從主上要辦河中府的事那天,我就留心河中府的事,任尚書調任工部之時,我查了工部的名冊,正好看到。”

“不錯。”王有忠稱贊了一句。

接下來,自然是走流程了。

臺諫彈劾,安排人去查,去審,他花了多少錢調入汴京在工部為官的,錢送給誰了。

一個小小的縣令就能貪十萬貫。

那么這個知府呢?

兩天,接下來兩天時間,一千多殿前司的士兵幫忙,才把這連綿幾百米的船隊搬空,殿前司借了幾處用作倉庫,梁府北院的屋子,又一次被堆滿了。

李清照,帶人忙碌了足足一天一夜。

挑寶貝。

當所有都入庫之后,梁莘這才入宮。

趙佶書房。

“乙哥兒,河中府的官爛到根子上了,看看這物件,我家小妾說此物是寶。”

趙佶還在研究洮硯原石要怎么下料,看到梁莘背著大包小包進來,然后在御案上放了一只小盒,轉身擦了擦手,走到御案前。

一眼。

就一眼。

趙佶看梁莘的眼神都變了:“莘哥兒,這天下你最貼心,此物,此物。”趙佶說話都哆嗦了:“此物有書中記載,是唐時名相狄仕杰之物,武皇御賜,名為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是端硯中的極品。”

看了一會,趙佶直搖頭。

“可惜,可惜,擁有此硯臺的不懂硯臺。”

梁莘在旁說道:“河中府同知家中,他挖了坑把許多寶貝埋在地上,聽聞找到的時候木盒都已經爛掉,所以我才找了一塊布包了起來。”

“可惡。”

梁莘補了一句:“他欺壓百姓、克扣修河款、浦州紙他是主犯之一。”

趙佶大怒:“貶他去海外。這可惡之人,可惡之人。”說完,趙佶看著硯臺那個心疼:“這方好硯,要用上等的蠟涂在四周,底部微涂。這可惡之人竟然用油涂在臺面之上,想恢復這硯臺,需要下點功夫了。”

梁莘問:“要準備些什么?”

趙佶想了想,列出一份清單,梁莘轉身將清單遞到門外,自會有宮里的執事太監去把清單上的物品湊齊。

而后,梁莘將硯臺推到一旁,將剛才放在地上的大包小包堆在桌上。

“孤本、古畫、唐瓷、古青銅、還有這個。我家小妾說,疑似古書中記載,唐明皇賞賜給貴妃的那只玉白菜。但從成色上講,她又認為是仿制品。”

趙佶整個人都伏在桌上了,盯著那玉白菜看。

一刻鐘后,趙佶說:“不愧是汴京第一才女,就是仿制的。唐皇御賜,肯定是和闐青白玉,這一塊是新羅料,是唐中期之后,冒充和闐青白玉的兩種玉料之一,另一處據記載,應該是當今黃頭回鶻那里。”

“不過,若說玉料也不算太差,正料若值十金,新羅料也能值三金或是四金吧。”

聽完趙佶的介紹,梁莘又遞了一句:“河中府統制與其同流合污,還有這幾幅畫,是在河中府統制家中抄出來的,全是唐時名畫,只想著立即拿來給你看,也沒有細細分辨。這畫上也沒有印章,沒有落款,要分清是何人所畫,是需要時間的。”

趙佶聽完立即就說道:“這就對了,分辨是何人所畫便是人生一大樂趣,這樂趣我可不愿意交給別人,還是我自己慢慢研究更有趣。”

趙佶說著,打開一副,仔細研究之后對梁莘說:“看這時,樹縫處有印記,這畫需要修復一下才能看清印記,唐時有名的畫師,雖不落款卻也會留下印記。”

梁莘:“這方面,你最行,天下無人能及。”

這時,小太監拿了趙佶列出清單上的物品來了,梁莘正好借機告退,趙佶此時的心思,肯定在那方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端硯之上。

出了趙佶書房的門,梁莘心說,原本已經安排的很緊張的行程表,看來又要改了。

這從早到晚,趙佶幾乎沒一點時間。

硯臺、名畫、蹴鞠、桃源閣、書法……

一項項,一件件。

趙佶每天的時間嚴重的不夠用。

現在自己是應該緩一緩,讓趙佶別這么忙,還是應該再緊一緊,讓趙佶不想參加大朝會呢?

梁莘一邊想一邊往外走。

作這個決定,不是拍拍腦袋就能辦的,而是要看自己在朝堂上的實力。

這事,還是與章商量一下吧。

回到家。

曹曇正在收拾李清照。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