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一二七節 漂亮,真漂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七節 漂亮,真漂亮

第一二七節 漂亮,真漂亮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129章漂亮,真漂亮

若說是政務,趙佶不行。

這事,趙佶還真有研究。

趙佶的說法和李清照幾乎一樣:“雖說洮硯出自洮州,但洮州也不小。就產地我聽過六個不同的說法,也在大相國寺旁的街市去看過,有一種出自泯州的冒充洮硯石,只是看起來象,手感粗糙無光澤,下等硯臺,只能糊弄不懂的人。”

趙佶一塊一塊的摸著石頭,語氣非常的自信:“若是去尋,依我對此石的研究,是在洮州沒錯,去洮水南岸,熟番之地。”

趙佶說的位置梁莘也不知道是不是后世記載的真正頂尖原石產地。

梁莘的目的是派人過去辦事,只是打著去尋找石頭的名義。

真正的原因是,開辟商路,讓那一帶的更多的部落能夠更快的融入大宋,所以真正辦事的人,是張叔夜。

到時候,從汴京這邊運輸大量的書籍,還有茶、絲綢等物。

越多的生番變成熟番,河湟就越安寧。

開邊貿易只要搞起來,就可以促進民族大融合,當下朝堂之上厭戰為賢的風氣依舊存在,朝臣中的智者也是懂治蕃之道的。

梁莘只需要找一個借口,給予河湟那邊的部落以足夠的尊重,并且傳播漢文化。有時候,邊關貿易并非是為了錢,象是河湟的邊關貿易,若是能夠成功的拉攏更多的吐蕃貴族,這等同于多了一個盟友。

眼下張叔夜在河湟,相信這邊的與幾千禁軍一同出發的商隊到了,他一定會把這事辦的極漂亮。

至于石頭嘛。

找到算運氣、找不到也是辛苦了。

梁莘站在一旁盤算著呢,趙佶就已經拿出工具,坐下開始動手了。

雕刻。

趙佶還真的是百藝之神,這一上手就知真是有沒有真材實料。

李清照是汴京第一才女。

她眼中看到石料,就連外皮都計算在內,如何有一只上上等硯臺。

趙佶,配得上天下第一才子之名。

經他之手,一只硯臺已經初見雛形。

保留了洮硯石的石皮,顯得這塊硯臺古樸而原始,有一種質樸的混然天成之感,仿佛看到了大地千萬年之變化。

就連梁莘這種不太懂藝術欣賞的人都感受到這只硯臺活了。

梁莘不由的稱贊:“漂亮,真漂亮。”

趙佶也站起來欣慰了一番:“差點意思,先挑幾塊差的練練手,這一塊從意境上讓我沒處理好,若是改也能改出來。這樣吧,章最近也辦事不錯,你拿去讓他繼續往下雕,算是這幾些日子辦事得利的賞賜。”

“是。”梁莘應下。

趙佶隨手又指了幾塊:“這幾塊,也帶了去。”

梁莘知道,這幾塊就是趙佶沒看上眼的。

對于不好此道的梁莘而言,這還真無所謂,有或是沒有,對他而言,并不重要。

而且之后,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洮硯原石運來的。

“這塊,還有這塊。”趙佶一邊說,一邊隨手拿刻刀在上面劃一道印記,這都是他放棄的,這么一大堆,趙佶也并非全要,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這么多,他自己也雕不過來。

趙佶也知道,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洮硯石不斷的運來。

挑最好的留下,就夠了。

趙佶把幾塊特別喜歡的讓人搬進書房內,其余的搬入倉庫,然后更衣,準備去桃源閣玩了。

梁莘,回到府中。

其余的也讓搬進倉庫里,拿著那塊趙佶雕了三分之一的硯臺進了東跨院。

“章公,官家賞賜。”

章接過,捧在手上仔細看著,也是不由的感慨:“咱們這位官家,還真是奇才,這硯臺若是完工,也是一塊上上等的極品好硯臺。好,實在是好。”

連章都不得不承認,論藝術水準,趙佶那真的是絕世天才。

這塊讓趙佶只雕了三分之一的硯臺,讓人賞心悅目。

章看不起趙佶。

純粹就是在趙佶當皇帝這個職業上。

若說藝術。

章不得不說一聲服。

兩人正在鑒賞之時,王浦跑來了。

“少君,官家手書。”

梁莘接過打開來看,寫的很長,足有幾千字的文章。

簡單算了一遍之后轉手遞給章。

章看過,也是不住的點頭:“寫的好,好文章,官家定是發現,有些石料是被砸開的,他是就原石開采寫了一套理論,我也認為是這樣的,莫輕視采石,采石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采石所取原料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成硯的品質。”

說完后,章問梁莘:“莘哥兒,你如何辦?”

梁莘回答:“河中府抄家,銀錢巨豐,還有他們不法所占的田產。全部拿出來,用于修路治河,把從洛州到京兆的路修一修,再從京兆修到洮州。調一萬禁軍派往洮州,張叔夜為州官,有義務為官家守好礦區。曹晟身為統制,領這一支禁軍。”

章笑了:“為石頭修路?”

“運點土特產嘛,調一萬擔茶餅北上?”

“挺好。”章認可這個說法。

梁莘又說道:“我還有一個發財的路子。”

章:“什么路子?”

梁莘指了指章手中這塊:“我去請官家多整幾塊,全部都是半成品,然后放在汴京城內,我想會有人出高價買的,經官家之手這么隨便整幾下,價值翻百倍怕不止。”

章上下打量了一下梁莘:“莘哥兒了,你想法獨特,老夫驚訝之余,很是歡喜。”

這話,若梁莘來說,就是:你好壞,不過我喜歡。

章轉身走到桌前,提筆也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

梁莘在旁看著,總結下來就是一套從石頭變成硯臺的流程。

簡單來說就是:采石、選料、設計、下料、制坯、畫線、下膛、取蓋與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

看完這文章,梁莘雙問了一些關于洮硯的專業知識。

之后,梁莘對章說:“章公,總要寫一份感恩的疏吧。”

“恩,要。”章雖然一直在罵趙佶,也信不過趙佶這個人當皇帝,可必要的禮節他也不敢少了,皇帝有賞賜,是要謝賞的。

哪怕這一塊,明顯是趙佶估計太久沒動刻刀,有點小失誤不想要的,也要謝。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