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一零六節 聽勸,行霸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六節 聽勸,行霸道

第一零六節 聽勸,行霸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108章聽勸,行霸道

趙佶展示了他對醫術的能力,梁莘真的很意外。

但很快,梁莘就反應過來,這是趙佶自己給自己開藥。

梁莘接過藥方:“這王浦,一點都不省心,你病了他竟然不知。”

趙佶回答:“除你之外,沒有人知曉。”

梁莘:“也對,若讓御醫知道,怕是用不了兩天,御史也會知曉,而后臺諫那些人就開始上疏了。”

“是。”趙佶也就是這么想的。

梁莘又問了一句:“這個,靠譜?”

趙佶笑的很自信:“相當可靠。”

趙佶的醫術,可不是吹的,他真的是天才,世人只知趙佶書畫雙絕,卻不知趙佶還有兩項超凡天才的技術。

醫術。

以及,他對《道德經》的理解與注釋,當然,現在的趙佶還在只是道門的初學者。

梁莘拿過藥方塞進懷中:“這個交給我,朝會推遲一刻鐘問題不大,我去為你備藥。”

出了門,梁莘趕緊回家。

家里,有專業的人才。

跟著曹曇一起嫁進梁府的許世珍,就是許家人,許家當世名醫家族。

藥方管不管用,許世珍是能看出來的。

煎藥什么的,許世珍自然也是專業人士。

順便,梁莘和章說了幾句,沒提趙佶感覺他自己生病的事,而是提到了曾經趙佶寫過的那份詔書的草稿。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天下承平日久,民既庶矣,而養生送死,尚未能無憾,朕甚憫焉。今鰥寡孤獨,既有居養之法,以厚養窮民;若疾而無醫,則為之安濟坊;貧而不葬,則為之置漏澤園。

章看完,還是那態度。

“莘哥兒,老夫連性命都陪你賭上了。那御座之上坐的是什么人?大宋如巨艦,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行駛,億萬臣民將生命、榮辱寄托于此,他既身為帝皇,便這巨艦的船長,但老夫要說的是,他連當一個最普通船工的資格都沒有。”

“莘哥兒,走霍光之路,行霸道,才可助大宋揚帆。”

“莘哥兒,他圣明了,日后史官必有一筆,讓你背負萬年罵名。”

梁莘聽完,搖了搖頭:“章公,我在乎這萬世罵名嗎?新法一脈與舊法一脈斗,在西北,你們得意了,可百姓呢,萬民呢?上有天,下有地,我等肉食者在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之興亡、肉食者謀。”

章很嚴肅的看著梁莘,片刻后,章后退一步,施禮。

禮畢,章說道:“老夫勸一句,慢慢來,這雖然好事,卻不宜急辦。所牽扯的衙門太多,不是一句話的事。”

梁莘也施了一禮:“有章公在,便安好。”

章:“分頭辦事。”

“恩。”梁莘點了點頭,起身離開。章則是快速準備筆墨,寫了幾封信,讓梁忠安排人送出去,在大宋朝堂上想辦什么事,都是需要有助力的,先作足準備,等時機成熟了,才會在朝堂上提及。

兩刻鐘后,大朝會開始,梁莘與章又坐在龍壁后。

今天,大朝會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蘇軾是否出任禮部尚書,以及秋闈新增加的考試科目。

當然,還會有許多人,今天會彈劾吳居厚,作為山陵使,山陵因為暴雨而塌了一部分,再輕都是貶官。

就此汴京城大朝會開始的時候,天還沒亮,河中府。

呂文聰帶的人,此時已經到河中府城外。

有皇帝詔書在手,城門官必須開城。

呂文聰身邊,只有五百能打的人,二百負責運輸的,宮中女官那一隊,距離離地還有五十里,有一千殿前司的兵馬護著。

還有四千殿前司的兵馬在干什么呢?

呂文聰入城,殿前司的兵馬分散成大小五十多隊,突襲了河中府周邊,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富戶。

而呂文聰這邊,河中府城內,所有官員叫來到知府衙門,然后……

全部抄家。

先收拾廂軍的高級武官,二十顆人頭掛在軍營外,近兩萬名廂軍基本上安靜了。

李格非,傻眼了。

他還在整理行裝,以及交割用的公文,哪怕他只當一天知府,也要有許多公務要交給下一任知府,或是交到臨時代管知府事的同知,或是通判手中。

突然一下,來了一個叫什么稅賦營的,隸屬于皇城司。

皇城司才幾個人,最高的官為勾當皇城司事,不過正六品,之下只有探事司、冰井務兩個衙門。什么時候多了一個稅賦營。

探司事,對外,就是刺事營諸班。

冰井務,對外,他們在太祖時候,盯的就是禁軍高級武官與高級武勛世家,比如曹家。

李格非發翼的時候,王有忠換了衣服出來了。

穿的是用殿前司高級監軍服裝改出來的,皇城司高級官員提司掌印總監。

緋袍,正四品。

王有忠直接坐在知府衙門的首席,對著那些被叫來開會的河中府所有官員說道:“雜家,聽過一個說法。自太祖立國以來,到現在大大小小,也有小二百次,說是農戶造*反,汴京城內有智者,卻有不同的說法。”

“一切整天輪鋤頭的人,只為求活。那鬧事的是什么人呢,私鹽販子、惡匪、小吏。他們為什么敢呢?因為,有人出錢出人,他們就是辦事的。若是雜家不來,怕是李知府很難活著走出這河中府。”

王有忠說完,有小太監將一筐彈劾倒在地上。

王有忠繼續說:“怕是,很快,河中府會報,有人造*反,匪人殺官,殺的就是李知府。雜家有沒有冤枉你們,午后見分曉。”

河中府同知站了起來:“王公公,這里是河中府,本官要面圣。”

王有忠只是笑了笑,不語。

這是生死局。

關鍵不在五千殿前司的兵馬,而是在殿前司的武官能不能控制河中府廂軍。

依汴京城樞密院的本子上數額,共有士兵人數一百二十九萬,禁軍為五十五萬。曹家、潘家、高家等幫著查了,推斷真實的數字應該有三十一萬,也就是差額二十四萬。

這就是有人在領空餉。

而廂軍,在冊七十四萬,實際有多少,沒人說的清。

剛才三更,是基礎更新。

接下來加兩更,感謝一下新老讀者。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