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七十三節 為官之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節 為官之道

第七十三節 為官之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那首詩,梁莘。

范純禮也打聽過,當時就在梁莘與一人在太清樓。

而后,當時梁莘與曹旸被同時關進了開封府大牢內。

曹旸是曹家三房嫡子。

此時,想一想,曹評領軍西征、三房曹晟調入種師道所部、曹誦出使遼國。

不需要什么證據了。

完全可以大膽推測。

那天在太清樓,梁莘與曹旸護著的人……趙佶。

當今皇帝,官家趙佶。

那么,蔡京府少了十一人的案子,能查嗎?

范純禮也是在大宋朝堂上大半輩子的人,是真的又臭又剛,但卻不代表他是純傻的,可以彈劾任何人,唯有一人不能被彈劾。

當今官家。

想到這里,范純禮輕呼一聲:“來人,送信去曹府。”

“是。”

范純禮送了一封什么信呢。

依禮,曹曇就是梁府大娘子,所有的禮只差迎親這一步了。

梁府內之事,曹曇有絕對的發言權。

范純禮送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份正式的公文,請求曹家協助調查關于李家小娘(李清照)的事件內容。

曹府。

就這么一份公文送到,曹曇只是看了一眼,隨手就甩給了曹安。

就這么一點小事,曹安就能辦了。

只要李格非這邊出一紙文書,然后送到曹府,接下來曹府會處理好一切。

根本就不是個事。

曹安取了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給的文書后,到了曹曇這里匯報:“姑娘,這位范知府深知為官之道,老奴只是不知,他是在向我曹家示好,還是別的原因。”

“不重要。”曹曇相信,問了梁莘就會有答案。

只是……

曹曇此時有兩個問題想不明白。

就王京玉的日常傳來的消息,梁莘把李清照搶回來之后,就像搶了一個工匠回來。

寫書、鑒畫、最近又安排燒琉璃。

卻是……

還有,最讓曹曇疑惑的是。

朝會。

梁莘不是朝官,為什么朝會的時候,他要入宮呢?

王京玉不知道,曹曇也猜不出來。

想到這里,曹曇吩咐了一句:“筆墨。”

曹曇很正式的給梁莘寫了兩封信,一封給李清照,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若想離開,我曹家證你清名。你若不想離開,直接告訴我。

另一封給梁莘。

說的還是李清照這事,讓梁莘表一個態度。

其余的事,只字沒提。

入夜,梁府。

李清照在屋內坐立不安。

她相信,曹府有能力證明她的清名。

看了一眼自己屋角那只裝滿了金錠、銀錠的箱子,李清照心里揪著難受。

這些金銀不是她的。

但她卻可以拿著這些金銀去大相國寺街,去……買、買、買。

哪怕只是過手,梁莘就把她淘回來的書畫、字帖、碑文什么的全部拿走,但這尋寶的過程卻是極快樂的。

還有,紅樓夢還沒寫完。

還有,梁府竟然有宮中的貢品徽墨,聽說宮里還有研究新墨,她想去負責研究新墨之事。

還有……

正在李清照坐立不安的時候,春蘭小跑著過來:“莘哥兒來了,往這邊小院來了。”

李清照趕緊起身,往門前走去。

梁莘入院,李清照正好打開門。

梁莘站在小院門前:“替我寫一首詞,然后派人給曹家大姑娘送去。”

李清照問:“什么詞。”

梁莘背過手,仰望月光: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梁莘又抄詩了。

還抄的是李清照的詩詞。

這首詩大概在兩年后,是李清照的父親被貶官,離開汴京的時候李清照寫的。

就是寫,思念之情。

李清照內心念了兩遍,一扭頭:“不寫。”

梁莘沒說什么,笑了笑,轉身離開。

看梁莘離開,李清照喊了一聲:“你,你這惡人。”

梁莘只是背對著李清照擺了擺手,大步離開。

沒錯,梁莘就是惡人。

這首詞,借李清照之手寫出來,再送到曹曇處。

細想,這內涵就太多太多了。

到底是李清照內心想著梁莘,還是梁莘在說推遲迎親曹曇內心所想,或是梁莘所想,再或是……

惡人。

惡人……

李清照內心把梁莘罵了一百遍。

梁莘卻突然轉回頭,將一只小盒放在門邊后,又走了。

春蘭小跑著過去,拿起小盒回到李清照身邊。

盒內,一條墨。

李清照拿起墨來到書桌旁。

這墨,黑光如漆。

她見過,這是新墨,之前她用過一小截殘墨,卻遠遠沒有這個品質好,上次得到的是老師張耒給他的,聽聞是東坡公用過的。

但,這墨如何制造,李清照卻是完全不知道。

梁莘知道。

這墨用的原料是延川石液。

是沈沖的父親沈括發明的,到現在一直在改進。

用梁莘的知識來解釋,就是把石油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去燒,然后把油煙給收集起來,再加入冰片、麝香等。

在梁莘看來,這太浪費了。

不過,也比砍松樹去燒松煙墨節儉太多。

所以,趙有福帶人入駐軍器監,打著制造新墨的由頭,開始滲入,準備慢慢的控制軍器監。

此時,只說李清照。

李清照磨好墨,反復又讀了幾遍。

她感覺,這詞寫到自己心里了,若不是梁莘念出來,她感覺這就是自己寫的,從用詞、押韻、節奏……

無論怎么讀,李清照都感覺這像是自己寫的。

但,為什么是梁莘作的呢。

想不通。

李清照都開始揪自己的頭發了。

最終,她還是寫下這首詞,叫春蘭明天早上送到曹府去。

曹府。

曹曇收到了李清照的信,她也是真正讀過書的人,只一眼就看出,這必是李清照所作,述心中之情。

挺好。

那安排了。

李清照的爹,李格非又能有什么意見。

唯一的無奈是。

他拿不出多少嫁妝來。

原本就是一個清貧的官,也沒存下多少錢,倒是曹府很大氣,表示嫁妝什么不用操心,曹府辦了。

詞,是好詞。

別說是曹府,就是流入汴京城之后,也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了。

這就是李清照所作的詞。

唯有李清照,在梁府很難受。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