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你你!”
曬太陽的一行人沒想到甜棗會那么不給面子,登時被氣得捶胸頓足。
甜棗懶得理他們,抱著兒子親了兩口直接走人
她小六哥有了出息,就說是靠的老婆。
她小六嫂能耐,就說全憑一張臉。
當誰不知道他們想的啥呢?
大河村的鬧劇斷斷續續的發生著。
卻又如甜棗所說,沒有一個人敢把事情揚到賀宏進面前的。
畢竟村官再小也是官。
一個村的,誰沒有往上求人辦事的時候呢?
臘月初十后,全國各所高校開始陸續放假。
京北那邊,陸淼的日常工作又少了一樣。
今年國英社也沒有往年那么忙。
但畢竟將近年底,細小的雜務事還是有一些的。
陸淼手里額外還有一份徐紅梅急需的文稿要做。
加上預估時間,年后開春恐怕又要為春季廣交會的事兒忙碌。
一些工作以外的私事,比如才到手的蜂蠟和試驗制作新的口紅、香膏等。
趁著年前這段時間都要侍弄出來。
不然等之后她又忙起來,這方面的事再想要有什么進展推動就艱難了。
總之,林林總總的算下來,年前一陣子陸淼也不輕省就是了。
所幸她身后還有陳向東和梅子一群人。
像廠里那些事兒,還有由她授意盤下來的那一批貨,都是他們在料理。
員工干得好,獎勵自然少不了。
這次趁著年尾結業清算,陸淼把社里給發給她的津貼進口彩電票給了陳向東。
也算是犒勞陳向東的年終獎勵。
現階段國人對待日常小物件兒還行。
但像一些大的零件,比如電視機、收音機等,稍微有點資產的人家還是都想買進口的。
質量可靠是其一。
功能性是其二。
其三自然也有追趕時髦潮流,以及“牌面”的因素在里面。
不過現在進口彩電票可不好得。
以陸淼的職位來說,她現在在社會上屬于有一定階層的人物。
但這么幾年下來,這票還是今年頭一次拿,還就那么一張。
如果不是因為家里之前買了彩電,她大概也會自己買了放家里。
雖然這會子電視能收到的頻道很少,但擺在那兒看著也順眼不是?
打電話叫來陳向東,陸淼把進口彩電票遞出去時,一起遞過去的,還有新一批次的口紅和香膏。
年前產品檢測部門應該還沒下班,陸淼讓陳向東抽出功夫把香膏和口紅拿去檢測。
如果回頭數據出來沒太大問題,下一步就可以著手找廠子定制相關包裝了。
陳向東勾著腦袋專注看手里的彩電票。
陸淼輕輕叩響桌面,他才回過神,收了彩電票咧開笑容道:
“知道了嫂子,要是檢測出來沒問題,包裝咱要弄個什么樣的好?”
口紅包裝方面的事,陸淼有大致想法。
但要把想法通俗易懂的復述出來,卻又有點麻煩。
略微斟酌,陸淼沉吟道:
“包裝的事暫時不著急,先看看結果,要是確定沒問題,回頭我看給你個草圖還是弄個大致樣品,到時候你找專業學設計的人設計,也能有個參考。”
“行!”
陳向東點頭,沒有異議。
“嗯。”
陸淼輕輕應了一聲,已經從桌邊站起身。
陳向東會意跟著一同起身,便聽她又道:
“再有就是廠里那邊你自己看實際情況,年底了,有哪些人該獎就要獎,不用摳搜。”
要想馬兒跑,就得勤喂草。
這個道理總是不錯的。
陳向東道:
“這個嫂子放心,前兩天我剛跟財務算過這個事,這兩天就要去辦,預計小年前就能把事兒落實下來。”
陳向東辦事,陸淼還是放心的。
事兒都說得差不多了,陸淼便輕輕點頭道:
“行,暫時也沒別的什么事兒了,今天就先回吧!”
“好。”
陸淼構建的獎勵規則非常成功。
平時四季給優秀女工獎錢是常有的事。
真金白銀擺在眼前,大家私底下干勁滿滿,干活兒時也很有比拼的氣勢。
這些陳向東都看在眼里。
這趟過來,陸淼說起了廠房小院發獎金的事,陳向東從她這兒回去后,便也開始抓緊時間去辦。
這回被評上優秀女工的人,就有二十來個。
其中最拔尖兒的幾個,每個人能拿一百五十塊。
稍稍落后一些的,也能拿八十塊到一百二十塊。
沒擠上優秀名次的也不要緊,因為還有安慰獎。
一個人十五塊。
細碎算下來,光獎金就要往外發出去四千來塊。
這會兒人民幣的最大面值是拾元,四千多塊光靠衣服口袋可裝不了。
陳向東抽出空閑,隔天上午去了一趟銀行,中午就微微弓著腰進了廠房小院。
他進屋直接從懷里扯出一個鼓囊囊的塑料袋。
干活兒的人透過那半透明的紅色塑料袋,看清里面的東西,知道他是干什么來的后,全場瞬間沸騰起來。
這份工作雖然不是鐵飯碗,可對比鐵飯碗也不差什么了。
甚至大部分女工們知道的鐵飯碗工作,待遇還比不上她們呢!
再說過年的事。
今年不光陸淼跟傅璟佑計劃商量著要早點回南邊老家過年。
就是顧瑩和謝斐,往前天兒還熱的時候,兩個人就答應了顧母,說這次會去滬市那邊過年。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臘月十八以后,京北便開始連日下雪。
連續幾天的晚間新聞播報上面,都能看見鐵路軌道上凍結了冰晶的畫面。
鐵路局往下發布通知,各座鐵路站都開始控制減少車次。
雖然不太影響南來北往,但觀望過一陣子后,考慮人身安全和一些其他因素,陸淼、傅璟佑和顧瑩、謝斐這兩對小夫妻,不約而同的都打消了原有計劃。
闔家團圓,是傳統家庭對“過年”的美好向往。
他們計劃臨時有變,顧家父母和賀家老兩口收到消息時,免不了長吁短嘆的覺得心里又跟空了一塊兒似的。
可不管怎么說,萬事肯定以安全和周全為主。
這次不能回去,那就下次。
或者看年中什么時候有空,那會兒再回去一趟也行。
長輩們想的無非就是那些事。
——盼著年輕一輩們的好。
而只要能親眼看見年輕一代過得好,他們心里就比什么都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