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480 戰爭賠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480 戰爭賠償

1480 戰爭賠償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1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其實要設立特區實施改革,在本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不如放在呂宋或者峴港。臣斗膽假設,即便出了紕漏也比本土各省好處理的多。”

這時候回京復命的袁崇煥也有點動心了,皇帝力主的改革應該不會有大紕漏,特區設在什么地方,那里的經濟就有很大可能快速增長。

做為地方官,誰不希望自己任上成績斐然啊,能爭的必須爭一爭。而且他提出的理由也很獨特,海外領地有大海相隔,上限雖然不一定有廣東高,下限卻肯定比直隸、陜西高得多。

“好好好,眾愛卿先不要爭,朕從沒說過要設立特區。此次改革與當年不一樣了,不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一到二。遇到的阻力肯定有,卻不會太大,也就不需要循序漸進摸著石頭過河了。

但也不要為了快而快,重中之重是在設立規則階段。朕先設個大致的時限以供參考,二年!各部在二年之內把相關規則設立仔細,盡量不要有遺漏。

待操作了半年之后,再根據當時的進度對時限進行調整,還是那句話,不求快只求穩。另外利用這段時間,各部也可以將風聲散出去,讓民間有點思想準備,調整好將來的預期,減小執行階段的阻力。”

面對朝臣們還算積極的態度,洪濤直接就不講理了。啥特區,也不看看現如今的皇帝和三十年前的皇帝有什么區別。那時候設立特區是為減少對朝臣的刺激,別把他們逼反了。現在根本用不著了,物是人非也!

但洪濤也沒犯急于求成的毛病,在全國全行業推行分級制確實是個浩大的工程。所以前期的底子必須打好,爭取在政策設計階段就把大多數弊端想到并找出解決辦法,別再去執行階段摸著石頭過河了。

“啟稟陛下,此次因軍械案引發的民間騷亂又該如何處置?”既然皇帝態度明確,還給出了大致策略,群臣們也就不再爭論了,又開始交頭接耳探討著該如何籌劃。

大理寺雖然也是分級制的重點部門,要在律法層面做出明確界定,但和各部比起來還是輕松多了。所以真憲時沒參與同僚間的溝通,而是詢問起目前最棘手的案子。

“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恕!如查明有軍屬參與其中也要奪其待遇、按律處罰。不要猶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明律不是給某些人定的,除了朕之外必須一視同仁。

對于沒有當機立斷做出反應的地方官,全部革職回京,交由吏部重新考察任重。若是發現有參與其中者,罪加一等,遇赦不宥!馬保國,在這件事上教育部要做好輿情宣傳,防止有人把水攪渾。

眼下的重中之重是做好與西番諸國談判的準備工作,萬萬馬虎不得。如果不能從談判桌上把戰爭紅利盡可能多的拿到手,那前線將士的血就白流了。

楊嗣昌,今日先把禮部做的預案簡單說說。朕和諸位愛卿邊聽邊想,拾遺補漏。其它的事情暫且先放一放,現在是豐收的時刻,君臣理當同享!”

即便真憲時不問,洪濤也得在這件事上明確表態,否則朝臣們沒誰敢拍板定性。最終的處理意見很簡單,四個字,一視同仁。

不管是不是軍烈屬都不能在律法層面上搞特殊,已經給了直達聽天的殊榮你們卻不用,非要當暴民,那就只能成為朝廷立規矩樹威信的雞,殺給更多的人看了。

但是和另一件事比起來,分級改革和盜賣軍械案又不是特別急了。上周黃太極發來了緊急公文,匯報說沙皇俄國使團已經過了突厥斯坦城。

按照萬歷朝商隊的腳力估算,從北京到伊犁地區至少得走4個月,如果中途遇到極端天氣或者戰亂,時間還得延長。

但自打葉爾羌汗國并入了大明帝國的版圖,又沿著絲綢之路斷斷續續修建了軌道之后,這段艱苦漫長的旅程就突然變得觸手可及了。

除了冬夏兩季軌道有可能被大雪和洪水阻斷之外,剩余時間軌道馬車都能以每天300公里的速度運行。算上沿途換乘、休整的時間,俄羅斯使團也會在2月底抵京。

雖然在這次戰爭中沙皇俄國輸的很徹底,又第一個跑來心甘情愿的當軟柿子被捏,不會出現太意外的結果,那也得做好預案。

現在大明帝國可不是擴張期的暴發戶,有用沒用的啥都往家里劃拉,就算想占誰的便宜也得挑挑揀揀。所以要先根據手頭的情報羅列出一張清單,包括了戰爭賠償和懲罰性賠償兩大塊。

禮部已經在做這個工作了,今天的御前會議還有些時間,不如拿出來一起討論討論。是該要他家的喜兒呢?還是連喜兒她娘一起要!

“根據禮部這些年收集到的資料顯示,沙皇俄國的人口數量大約在1200萬左右。但居住比較分散,超過萬人的城市只有莫斯科、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雅羅斯拉夫爾、喀山、阿斯特拉罕、科斯特羅馬、阿爾漢格爾斯克。

眾所周知,沙皇俄國很窮,在與大明交往之前的數據尚不清楚,經過這些年的援助,每年的生產總值估算也就在1億8000萬盧布左右。

按照歐洲各國的計算方式,這些錢相當于1億8000萬西班牙比索,約合9000萬帝國銀幣。但由于其國內貨幣化程度很低,以物易物方式普遍,所以朝廷每年庫入只有5080萬帝國銀幣之間。

臣以為對待沙皇俄國不應以金銀賠償為主,就算把他們國王和貴族家里的酒具和盤子都化掉怕是也湊不出多少,且除了毛皮、牲畜、木材、糧食之外,也沒什么值錢的貨物可以抵償。”

如果把這份工作交給上一任禮部尚書去做,別說一周,十年也拿不出可行方案。不是不用心工作,也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缺乏國家交往,找不到數據支持,甚至搞不清對方家里有多少錢、每年大概能掙多少錢。

到了楊嗣昌這一任,睜開眼看世界、派出使節接觸世界成了慣例,經過十多年的積累,終于能把這些基礎問題搞清楚了。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