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初,總參謀按照慣例通過考核從海軍、陸軍參謀部抽調上來4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參謀,對原有崗位進行補充。
這些參謀歲數都比較年輕,在參謀崗位上歷練過幾年時間并表現出色。到了總參謀部之后會根據個人特點安排到各個部門,成為后備力量。
其中有個來自陸軍總參謀部的小伙子叫張王趙,不用問,光聽名字就有九成九把握是出自海戶司的皇家學院畢業生。除了那些孤兒,沒好人家的孩子會主動讓皇帝賜名,主要是千奇百怪沒一個正常的。
張王趙在陸軍參謀部中表現優秀,考核成績連續三年第一,為了把他調過來沒少和丁順斗智斗勇,還差點鬧到皇帝跟前去。
事實證明費這么大力氣弄過來的確實是人才,小伙子不光對陸軍參謀體系熟練掌握,幾乎到了能獨立制定大規模作戰計劃的程度。
學習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還強,剛到總參謀部半年多就適應了新身份和新工作,上級安排的工作都能出色完成。
不僅業務能力強,人際交往能力同樣出色,和同事們相處的融洽、與相關部門聯絡溝通順暢、還充分發揮了陸軍出身優勢,與老領導們始終保持著不錯的關系。
總參謀部的工作內容里,制定作戰計劃只是一小部分,通常會由陸軍和海軍總參謀部先完成,再由總參謀部進行審核與戰略方面的調整。
更多的工作還是管理軍隊后勤,比如兵工廠、礦山、軍事基地、海陸運輸系統等等。光會打仗沒用,不能把這些產業運營順暢,作戰部隊就是無根浮萍。
但管理這些部門就不能像指揮軍隊打仗一樣靠命令和服從了,需要更多知識、耐心、人格魅力和人際關系。張王趙在這方面很有優勢,是個好苗子。
譚不明很早就發現了張王趙的特點,并加以關注。一年之后主力升任其為見習機要參謀,這樣就有資格參與最高規格的軍事會議,等于給了他更高的平臺。
張王趙沒讓伯樂失望,職務升了表現依舊,每次都是最早來最晚走,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很快就適應了新工作和新環境。
當領導的都愿意身邊有個既能干又踏實還聽話的角色,比如皇帝身邊的王承恩,于是譚不明就把一些瑣事也交給張王趙做,慢慢的將他當做接班人來培養。
一年后,張王趙如期晉升為五級機要秘書,工作仍舊出色,成了譚不明手里的得力干將,有他在沒和他在工作起來強度都不一樣。
連總參謀長宇航員都有些羨慕嫉妒,也按照這個路子從新人中挑選可造之材。可惜挑了三個都不滿意,總有比較明顯的缺點,不如張王趙那么全面。
然而這顆在總參謀部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公認再熬幾年就能成為副總參謀長接班人的熱門人選,居然在一次普普通通的外調歸程中出了車禍,生命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嘆息。
距離張王趙的悲劇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可譚不明還沒習慣沒有他的工作環境,經常在注意力很集中的時候矢口叫出那個名字,用的太順手了,真舍不得。
“參謀長,大公公來了,正在您辦公室里用茶。”
門外一名見習參謀的通報,適時化解了這場尷尬。聽聞王承恩來了,譚不明也顧不上悲哀了,整理下心情快步走了出去。
王承恩在朝廷里沒有任何職務,甚至在宮里也沒很顯赫的身份。他自始至終最正式的職務就是皇帝長隨,幾十年了從來沒升遷過。
然而滿朝文武只要不是棒槌,就沒一個人會覺得這位既沒權勢又沒大智慧,看上去還有點憨的老太監可以忽視。
他和魏三簡直就是皇帝的影子和分身,走到哪兒跟到哪兒,再絕密的會議也不用回避,總是默默矗立在皇帝身邊。很多時候皇帝做決定之前還會允許他們倆發表意見,同樣道理,當他們單獨出現的時候必然也代表了皇帝。
好在這兩位很潔身自好,很少仗著身份特殊指手畫腳,更沒有因為私事出面說項的先例,所以并不被朝臣們討厭。
“大公公,今日的戰報要午后才到,陛下可是有新旨意?”
和其它部門比起來,王承恩來總參謀部的次數應該算最多的。尤其是作戰期間,他經常會幫皇帝跑腿詢問一些戰況,或者臨時召集個別人員入宮參謀軍機。所以譚不明態度上絲毫不敢怠慢,卻沒有寒暄客套,上來就直奔主題。
“不是萬歲爺的指派,老奴今日在養心殿伺候的時候見到了兵部奏疏,王家楨還在為蘭州兵工廠爆炸的事鳴不平,為了不讓萬歲爺在這種小事兒上多費心,老奴暫且沒有遞上去。
可這件事不能總壓著,萬一哪天王家楨昏了頭當面和萬歲爺提及此事,老奴可就犯了大忌。萬歲爺的脾氣你也了解,絕對容不得絲毫欺瞞。
所以老奴今日來就是想問問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部對此事是何態度?如果能將就一二,是不是能將此事攬下來,免得多生麻煩。”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承恩就算再笨,跟在一個大瞎話簍子身邊三十多年也得學到點精髓。他的人還沒出宮,瞎話就已經編好了,而且是兩套,一主一備。主題思想就是兩個字,預算!
兵部、工業部、總參謀部之所以在這件事上互相扯皮誰也不愿意承擔責任,關鍵點就在預算上。如果哪家認了這次事故,不光要在政績考核上有污點,還要在明年的預算上吃虧。
現在各部門都是單獨核算,不敢說每一枚銀幣都要花在刀刃上,可整整一個兵工廠和諸多座庫房沒了,哪怕沒有人員傷亡,光基建、設備費用也不是小數目,攤在任何一個部門頭上都不好受,嚴重影響了明年乃至數年的工作安排。
所以呢,王承恩覺得任何一家都不會輕易松嘴,否則也不會鬧到給皇帝上疏告狀的程度。不松嘴太好了,那你們就自發去調查,還不是聯合調查,這不就符合皇帝的想法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