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么都不做就是對波蘭人最大的幫助!”頭發有些花白布圖爾林元帥沒從善如流,而且態度很堅定,就當看熱鬧的一兵一卒也不動。
“對波蘭人有幫助?”塔塔里諾夫對這個回答很意外,也很納悶。
“我們一動,波蘭人不光要對付明軍還得分兵防備我們。”
布圖爾林元帥顯然不是話癆,甚至有些沉默,不過還是給出了解答。但不是說給塔塔里諾夫聽的,更像自言自語,因為他也搞不懂這么作戰除了增加傷亡之外還有什么意義。
“唉……布圖爾林元帥,大明真有傳說中的那么富裕嗎?如果是,他們有上億人口,為什么不多花錢雇更多軍隊。要是在這里多安排幾萬騎兵,不管是沙皇還是波蘭人怕是都不敢來了。
如果不是,歐洲各國為什么非要聯合起來勞師遠征呢?就算打贏了也撈不到什么好東西,難道真要去占領遙遠的大明帝國土地?”
雖然只是哥薩克首領,在沙皇國的政治版圖中沒啥地位,但塔塔里諾夫與布圖爾林元帥在梁贊和圖拉要塞合作對抗克里米亞汗國入侵由來已久,個人私交還是不錯的,能聊的話題自然就更多些。
“米什卡、米什卡,你真應該出去走走了,光守著頓河是無法壯大的,只有看過世界、了解世界,才知道下一步該邁向什么地方。”
趁著波蘭軍隊還沒發起正式進攻的間歇,布圖爾林元帥掏出根又粗又長的雪茄煙塞進嘴里,拿出個很精致的銀殼打火機,邊點火邊對這位哥薩克首領發出了嘲笑。
米什卡是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塔塔里諾夫的昵稱,只有非常熟悉且關系不錯的成年人之間才會使用,這也說明兩人的私交確實很好。
“咔嚓……只要有商隊我什么地方都不去也一樣能知道很多東西!”
但塔塔里諾夫并不惱火,從兜里掏出只金燦燦的帆船造型打火機幫元帥把雪茄點上,得意洋洋的以此來證明自己并不需要遠足。
“嘶……呼……商隊能帶來的消息太有限,所以你才不清楚天主教、新教和穆斯林們為什么要一起向大明帝國發難。僅僅因為大明帝國富裕的話,經過這么大規模的戰爭消耗,最終剩下的財富都不夠參戰國分贓的。”
看著眼前的好友,布圖爾林更加感慨了。他在莫斯科宮廷舞會上見過來自東方的使節,親耳聽過其與貴族們談天說地。大部分內容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了,但對其中有些觀點的印象非常深刻。
那位文質彬彬的大明使節在回答沙皇首席大臣、伊凡.切爾卡斯基親王有關強國的問題時,重點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必須性。
大概意思是說想讓國家持續發展進步,必須要把教育放在首位。除了像科舉制度那樣遴選精英加入統治階級之外,還要大力發展普及教育,讓百姓都能明理。
切爾卡斯基親王做為沙皇的首席大臣,受教育水平也不低,當場就反駁了大明使節的說法。加強精英教育他認同,但不認為還要發展普及教育,因為對統治者而言百姓們越聰明就越難管理。
“這是個錯誤認知,百姓們越聰明不是越難管理,而是越難欺騙,抱著這種想法的統治者不是想管理而是要欺詐。真正的管理者,會把個人利益通過巧妙的方式與百姓利益結合在一起,這時候百姓就不是越笨越好了。”
大明使節的這句話,與眼前的頓河哥薩克首領的表現嚴重重合了。這么大的族群首領,對世界的認知還是如此膚淺和單純,沙皇和貴族們得有多大能力才能帶領國家快速前進?恐怕把腰累斷了也做不到,因為這樣的人太多了!
“那、那我們去做什么?”這次塔塔里諾夫聽懂了,主要是內容夠俗。
鄂畢河以西還有很多土地上沒有人定居耕種,哥薩克如果想要更多土地也不會選擇那么遠的地方,頓河附近就有很多,只要把克里米亞汗國趕走就夠了。
哥薩克幫助任何人作戰都是需要報酬的,除了金銀之外,畜群、馬匹、武器都可以。但要是沒有這些,那就沒得商量了,愛誰誰,誰都不能逼著自由的哥薩克們白白賣命,包括沙皇!
“……打火機是哪兒來的?雪茄煙是哪兒來的?甘蔗酒是哪兒來的?還有槍炮、綢緞、棉布、毛線、鋼鐵、帆船、鐘表等等!
你如果有心去仔細數數就會發現,隨著時間推移我們越來越離不開這些東西了。它們中的絕大部分都來自大明帝國的工廠,那里的工人就像收割麥田一樣每天不停地出產。
然而這些東西遠比種田來錢快得多,大明帝國就是靠著販賣它們才快速積累了國力、訓練了大量軍隊、建造了很多戰艦,成為了亞洲的統治者。”
別看塔塔里諾夫的問題只有幾個字,解釋起來卻非常繁瑣。好在扎波羅熱哥薩克又發起了第三次佯攻,想看波蘭人的進攻實況還得等下去,多和老朋友聊幾句也無妨。
“……這么容易的話,我們也照樣做不就成了?這些年大明工匠沒少建廠,聽說還要在阿斯特拉罕建個很大很大的毛紡廠。
根本不用戰爭,沙皇只要花錢多雇一些大明工匠來,教我們的人操作機器,等把東西做出來了,可以賣給英國人、荷蘭人,不是一樣能掙很多錢嗎?”
要說塔塔里諾夫真的不學無術也不對,處在頓河哥薩克這個相對較封閉的環境里,能知道工廠和俄羅斯最大的外貿國已經很不錯了。
“大明工匠確實幫我們建了不少工廠,還教出來不少工人,可惜和他們本土的工廠比起來,我們的產品還不是最好的,成本也不是最低的。
換做你,用同樣的價錢是愿意買這個,還是愿意買這個?不用想,答案很明顯。大明帝國所有的產品,其它國家都做不出來,即便勉強做出來了,產量也很低,但成本卻非常高。
他們每年通過波斯人、阿拉伯人、荷蘭人向歐洲販賣了大量貨物,賺走了海量金幣銀幣,然后拿著這些錢回到歐洲,通過日月銀行來放貸。
再這么下去,歐洲各國王室就要全變成大明皇帝的佃農了,天主教和新教打來打去折騰了這么多年,最終大部分收入都要進入大明皇帝的寶庫。
去年法國人牽頭,由荷蘭親王出面,專程去大明帝國都城找他們的皇帝談判,想通過自由貿易的方式打破被動局面,但大明皇帝沒答應。
這樣一來歐洲各國就不得不聯合起來兵戎相向了,只要把亞洲西部從大明帝國的掌控中解救出來,就可以迫使他們的皇帝不得不坐在談判桌上答應一部分條件。
如果能擊敗大明軍隊,想想看,會有多少工廠、機器、工匠被送到歐洲。這是一筆算都算不過來的巨大財富,只是很多人看不見而已。”
布圖爾林元帥說的這段話,基本就是歐洲各國王室和貴族階級的心聲。倒不是不能對外公布,而是說出來也沒多少人能聽懂,而聽得懂的人基本也都混到貴族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