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陛下統治新大陸會比任何人更恰當,不過這樣做很可能會引發一場大戰。歐洲國王不太會輕易放棄其在新大陸上的利益,勢必全力阻止,這里面當然也包括尼德蘭與荷蘭。”
有時候越是簡單的理由越有說服力,在聽完皇帝的意思之后,赫爾蒙特原本就不太陽光的瘦臉上立刻寫滿了憂慮。
他雖然是名煉金師,或者叫化學家,卻不是書呆子,對時政還是很敏感的。根據以往的認知和生活閱歷,很容易做出相應的判斷。
從個人角度出發,肯定是不希望大明帝國與荷蘭交惡,不管怎么講那里都是家鄉,誰愿意眼睜睜看著家鄉被戰火波及呢?
但從理性上分析戰爭又是無法避免的。新大陸確實不屬于任何一方,它原本的所有者太弱了,完全無法保護自身利益。
后來者是誰、有幾個就無所謂了。要不大家都合法,要不大家都是強盜,不能從法理和道德層面指責。
大明帝國需要新大陸上的資源,歐洲各國同樣需要。如果雙方不能就資源分配達成互相認可的方案,戰爭就無法避免。
問題是誰能拿出讓各方都滿意的方案嗎?答案必須是否定的。這種題目比分析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更難,唯一的解決辦法只剩下戰爭了。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解決矛盾最有效、最公平的手段,沒有之一。
“所以朕才把你找來詢問情況,華人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里的戰并不單指戰爭,而是交流,戰爭不過是諸多交流方式之一。
如果讓朕來選擇是不太愿意開戰的,最好能在談判桌上解決爭端。可別人并不一定會這么認為,或者根本不了解朕的想法。大家都不互相了解,全都抱著猜忌的心思,戰爭危險才越來越高。”
在這之前,洪濤始終是把赫爾蒙特當做一面了解荷蘭的窗口,不過聊著聊著突然產生了新想法,越琢磨越可行,于是不動聲色的改變了談話初衷,不再糾結太具體的問題了,而是開始唱高調,或者叫意識形態引導。
“陛下說的很有道理,可我在荷蘭并不出名,更和貴族們不熟悉,親王殿下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即便想幫忙也用不上力氣。”
后世里很多人有種固化的觀點,認為搞科研的人情商比較低,政治嗅覺遲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還不是個例。但在17世紀情況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這個時代的學者,無論從事數學、物理,還是哲學、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大多數都是一專多能,不光精通多門學問,還對時政比較關心,并有獨到的見解,甚至可以算半個政治家。
赫爾蒙特顯然也是其中之一,很快就從交談中聽出皇帝意有所指。但給出的回應卻很消極,不是他不愿意為消弭戰爭出力,而是能力有限。
在階級等級涇渭分明的歐洲,沒有幾個貴族愿意聽一位平民指點江山,更何況是國王。如果再沒有熟人介紹,恐怕連見面都會被拒絕,更談不上影響了。
“你一個人肯定不夠,可皇家學院里還有四十多位來自歐洲各國的學者,朕以為他們大多也不愿意看到大明帝國和歐洲各國大打出手。如果他們愿意為和平出力,朕倒是可以提供機會。”
但洪濤等的就是這句話,目標直指皇家學院里的所有歐洲學者。此時需要赫爾蒙特做的不是去說服亨德里克親王,只是回去向眾多學者說明情況,當個心甘情愿且有立場的傳話筒。
“進攻新大陸是帝國軍事機密,可以在學院里公開討論?”赫爾蒙特沒有馬上同意,也沒拒絕,而是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完全沒問題,今天朕和你說的所有話都可以如實轉告。如果教授們愿意,朕還可以邀請諸位參加晚餐會,與親王殿下面對面交換意見。”
答案是肯定的,洪濤邊說邊站起身向后殿走去。今天的交談已經到火候了,下一步要等歐洲學者們的反應。除非他們大多數對此事漠不關心,否則就得被自己牽著鼻子走。
學者們的反應完全應了三國里的典故,有點身在曹營心在漢。據東廠在皇家學院酒吧里安插的探子匯報,在聽了赫爾蒙特的敘述之后教授們馬上群情激動,七嘴八舌。
有大罵西班牙活該的、有奚落荷蘭是墻頭草的、有分析是不是哈布斯堡家族在背后搗鬼,試圖在戰事不利時轉移矛盾的。
還有替自己祖國擔憂的,指責國王不該卷入這場是非,倒是少有針對大明帝國入侵美洲西班牙領地提出指責的。
這也是人之常情,有道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他們在皇家學院里享受著遠高于歐洲的待遇和尊重,使用著最先進的試驗研究設備,不受任何宗教限制。不能說完全被收買了靈魂,在遇到似是而非的問題時也會不由自主偏向大明。
但不要以為這就完事了,學者們除了遠高于常人的特殊天賦,還有縝密的邏輯思維和理性判斷。在酒吧里發泄完情緒回家睡一覺,第二天就開始反思了,越想問題越多,又得湊在一起集體磋商。
經過幾次會議,歐洲學者們選出來三名代表入宮面圣,打算把這件事的前前后后都打聽清楚,搞明白皇帝的真實意圖,然后再決定是否參與和參與多深。
“這三個問題都很復雜,也很關鍵,朕需要一些時間做準備才能更全面的回答。這幾天……朕要加緊處理公務,四天之后,臘月二十宮里封印才得以清閑。
屆時學院也差不多要放假了,正好來場公開課。就由朕主講,題目是國家的戰略安全,朕會在課上重點回答這三個問題。”
進宮面圣的是伽利略、笛卡爾和梅森,他們是學院里的學術領導者,身邊聚集了一群教授和學生,在不少學術問題上總是針鋒相對,爭吵不斷。
如果放在社會上他們這種組織就是黑社會,為了駁倒對方的理論不惜余力,誰贏了誰的擁躉小弟就多,話語權也隨之提高。
但在此時此刻他們三又聯手了,要一起挑戰更大的勢力,還有點摩拳擦掌。洪濤面對此情此景知道躲不過去,索性一咬牙來個反其道而行之。
不光要在理論上駁倒,還得擴大化,來個盡人皆知,死死壓上一頭。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的當科學驢,沒日沒夜的探討新理論、研發新技術,為大明帝國領先全世界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