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111 阿拉伯的勞倫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111 阿拉伯的勞倫斯

1111 阿拉伯的勞倫斯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3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你覺得可以利用馬穆魯克貴族與奧斯曼帕夏之間的矛盾制造事端,牽扯奧斯曼蘇丹的注意力?”

王大頭這一講就有點沒完沒了,且主題并不局限于奧斯曼帝國,而是轉到了埃及。但洪濤聽出點內涵來,除了佩服王大頭收集和分析情報的能力之外,也對這個建議有點動心。

不過馬穆魯克貴族到底有沒有膽量反抗奧斯曼蘇丹的統治,又為什么要反抗,就是很關鍵的問題了。如果只是小打小鬧,肯定無法起到延緩奧斯曼蘇丹親率大軍攻打巴格達的效果。

“不是學生覺得,是已經物色到了合適的人選。他叫皮雅利,是位馬穆魯克貝伊,主要經營伊斯蘭酒,在蘇伊士港擁有好幾家酒館。

除此之外他還對可可茶和巧克力很感興趣,在科倫坡城派駐了代表,專門從葡萄牙人手里高價采購,裝船運回埃及售賣,據說生意很不錯。

學生就是通過他的代表,用可可茶和巧克力貨源結識了皮雅利本人,算起來已經交往過三四年了。這次專程跟隨運送可可茶的葡萄牙商隊去埃及找他打聽奧斯曼人的事情,無意間聽他抱怨。

奧斯曼人在打敗馬穆魯克王朝占據埃及之后,規定貝伊有12位,但這條法律一直沒被認真執行過,至今為止埃及的貝伊已經發展到了40多位。

互相之間還常有明爭暗斗,以至于對百姓的盤剝日益加劇,從而引發了好幾次叛亂,最嚴重的一次連奧斯曼人派駐的帕夏都給殺了。

新任的侯賽因帕夏上任之后有意要改變此種狀況,打算把貝伊的數量從40多位消減到規定的12位。但又不能一蹴而就,于是第一步是先消掉10位貝伊。

可是誰該被消減誰又能保留,到底遵從什么標準呢?侯賽因帕夏沒有說。這樣一來,眾多貝伊人人自危,只好私下里給帕夏送禮,試圖保住地位。

皮雅利也跟著送了,但并沒有獲得明確赦免,反而招來了災禍。帕夏的仆人私下里表示,如果皮雅利肯把蘇伊士港的伊斯蘭酒館讓出半數,就能在這次貝伊消減中幸免。

不用問,皮雅利也知道這是帕夏的意思。可酒館都是家族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并不只屬于個人,而是全家族的產業,他說了不算數。

家族里的長輩也是這個意思,寧可不要貝伊的職務也不能把祖產交與外人。沒有了貝伊身份,皮雅利家族仍舊是蘇伊士港的大族;失去了酒館,家族就等于沒落了。

可皮雅利心里明白胳膊擰不過大腿,咬死不給的話,短時間內帕夏不可能公開翻臉,但千日防賊難,保不齊哪天就會被刁難。

為了自保,他與兩位同樣受到帕夏勒索的貝伊暗中聯絡了貝都因人,打算一旦被逼無奈就采取武裝手段自保,拼死也要維護家業。

但他們有人手,卻缺少武器。故此特意咨詢我能不能從葡萄牙人手里買到火槍和火炮用來擴充武裝,哪怕價格高一些也無所謂。

學生沒有當場應允,推說此前沒經營過這類生意,必須回到果阿和澳門與葡萄牙人打聽。此時想起來,皮雅利好像能為朝廷所用。

如果能利用這幾位貝伊家族的勢力從蘇伊士港打開突破口,說不定真能一呼百應,裹挾更多受到威脅的貝伊一起反抗帕夏,乃至奧斯曼人的統治。

另外這些貝伊與阿拉伯半島上的貝都因人也有聯系,而貝都因人一直以來都在抵抗奧斯曼人深入半島內陸。

假如可以把他們武裝起來,攪亂埃及的局面,穆拉德蘇丹恐怕就沒心情去與波斯人爭奪美索不達米亞的控制權了。”

見到皇帝對自己的提議有興趣,王大頭立馬來勁兒了,把在埃及找到蛋殼的裂縫過程仔仔細細說了一遍,又把下蛆的辦法也闡明了,然后眼巴巴等著最終意見。

“蘇伊士港……紅海,這倒是不難。大頭啊,你這次確實讓朕刮目相看了。搞情報工作搞成你這種程度,令總參謀部汗顏吶!

朕以為可行,而且要快。這樣,你就在這里把初步計劃寫下來,朕批示之后直接拿給宇航員和譚不明,讓他們連夜召集人手推演,明天……最晚后天必須出結果!”

洪濤只聽了一半,就走到地圖前在心里暗暗籌劃,最終得出的結論只有兩個字,精彩!

以前只覺得王大頭有搞情報工作的天賦,沒承想還頗具戰略眼光。如果一直這么發展下去,假以時日,總參謀長的位置就非他莫屬了。

埃及這道裂縫選得太準了,用兵法講就是攻其必救。奧斯曼帝國為什么總看波斯不順眼,宗教派別之爭是因素之一,阻礙了商路可能更重要。

奧斯曼帝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恰好位于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交界處,雖然土地比較貧瘠,自然氣候不太好,無論農耕還是游牧都很雞肋,卻是三大洲貨物流通的必經之路。

曾經的阿拉伯帝國,就是靠當二道販子,把三大洲的貨物來回倒騰,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和強盛的勢力,一度將伊斯蘭教向東傳播到了東南亞、向西推廣到了伊比利亞半島、向南占據了小半個非洲。

奧斯曼人做大做強之后,玩的也是轉口貿易。利用波斯灣和紅海兩個深入內陸的海上通道,把歐亞非之間的貨物在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間來回倒騰,賺高額差價。

而埃及就是其重要貨物通道之一。在這里,紅海和地中海被一道陸地隔斷,其寬度只有一百多公里。來自歐洲的貨物被威尼斯商船運到埃及港口,由駱駝隊馱運到蘇伊士港,再裝船進入印度洋,反之亦然。

另一條路則是走波斯灣,通過美索不達米亞與地中海連通。路上行程雖然遠,但沿途屬于兩河流域,人口稠密道路發達,更安全也更好走。

然而不管是走紅海還是走波斯灣,都要比繞行好望角近多了。只要不是太大宗的貨物,哪怕上船下船折騰兩次,運輸成本也不會比海運高太多。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