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帶笛卡爾來玩滑翔傘,并不是想把科學家鍛煉成特種兵,也不是想塑造他視死如歸的品格,而是用天空當誘餌釣魚。
人類幻想像鳥一樣在空中翱翔自古有之,假如有一天真的被證明可行,時代的知識精英們豈能落后。但想達成這個愿望就必須與自己合作,哪怕在有些方面意見相左也得盡最大努力忍耐。
“雖然我知道它利用了風箏原理,可依舊在琢磨是不是陛下擁有神奇的魔法。能不能再來一次?它到底能飛多遠,飛多高?”
借助湖面的上升氣流,滑翔傘在甕山前前后后繞了三圈,歷時40分鐘才在湖北岸的校場上降落。
談不上緩緩,也算不上平穩。笛卡爾沒完全聽命,本能的想伸腿踩地,不承想變成了用臀部剎車,蹭著地面滑行了好幾米。但他的心情很好,不等安全索具解開,躺在地上就開始提問了。
“這東西充其量就是個玩和試驗,沒有實際意義。人類真想飛上天空,不是被動的借助氣流升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在北邊的山上建了個試驗場,專門研究如何帶著人飛上天。經過幾次試驗,搭載兩個人最遠飛過30里,可惜降落的時候不太成功。”
面對一連串問題,洪濤還像往常一樣一個也回答不上來。簡單的講一講基本原理可以,再深入就傻眼了。而有資格當著皇帝面問這種問題的人,沒一個是不想深入的。
但和往常又不太一樣,這次洪濤沒找借口溜號,而是繼續暢想未來,描繪宏圖,還拋出了一個更大的誘餌。
“30里!您確定?”聽到皇帝還藏著更厲害的試驗品,笛卡爾摩拳擦掌又想試試。
“如果不停試驗、不停改進,應該可以越飛越遠、越飛越高。但嚴重缺乏理論支持,試驗過程會非常慢且殘酷。
每次試驗失敗都可能喪失一兩條人命,只有搞明白為什么能飛,才可以更精準的改進,也才更安全。在這方面,我需要你和更多人的幫助。
但這個項目會關系到帝國的安全,不能隨便加入,至少需要簽署正式保密文件和長期合約,同時受到軍方的嚴密監督。”
實際上三十里還是謙虛著說,兩年前洪濤就在昌平找了個小山頭,修建了一座小機場。沒錯,就是機場,有400米長的跑道、機庫和簡易測風設備。
機庫里放著兩架機翼修長、機身線條纖細的飛機。與后世的飛機相比,它在外觀上沒什么差別,唯獨缺少了動力系統,只能在氣溫、風力合適的時候,靠十六匹馬拉著助跑,然后從人造斜坡沖下山,借助上升空氣滑翔。
滑翔機,洪濤讓宮里木匠做了兩架滑翔機,都用木條為骨,一架以刷過桐油的錦緞當蒙皮,一架用鯨魚皮當蒙皮。
經過幾次測試,證明都可以飛,但非常不安全。在遇到氣旋或者渦流時很容易俯沖,此時如果操作不當,就會一頭扎在地上。
也正是因為滑翔機技術還不太成熟,危險性很高,所以洪濤才放棄了繼續研發的念頭,轉而去玩滑翔傘了。
“長期合約不是問題,我在學院里還有好幾個項目沒做完。可是我不太明白您所說的國家安全和軍方監督,難道它還能當做武器使用嗎?”
笛卡爾并沒拒絕這個提議,只是不太認同皇帝給出的理由。想逼著大家簽長約就直說,何必用國家安全這樣的大帽子壓人呢。
實際上沒有極特殊的原因,在皇家學院里任教的歐洲學者都不會輕易離開,只有英格蘭御醫霍布斯近期要返回家鄉,但他不是離開,而是去接妻兒,過不了多久還會回來,然后就不打算走了。
找遍歐洲的所有大學,包括皇室和教會,沒有一個地方的學術環境、試驗器材、研究條件、薪資待遇能和這里相提并論,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最主要的是多了位同樣熱愛科學的皇帝,少了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宗教裁判所。任何研究項目都可以做,所有研究成果隨便發表討論,不光沒有人身危險,被皇帝看中之后還能大賺一筆,瞬間變成富人,買房子置地綽綽有余。
“僅靠滑翔傘當然不能,可你想過沒有,如果把綢緞換成更堅固的材料,尺寸做得更大,負重更多,飛得更高更遠,會是什么樣的景象?
在不遠的將來,除了陸軍和海軍之外,很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兵種,空軍!由人駕駛著能飛的機器,從天空上往下開槍扔炸彈。到時候任何堅城、天塹都將成為歷史。
當然了,除了軍事用途之外,它還有更多的屬性,比如從這里飛回你的家鄉。沒有了水的阻力,不用翻山越嶺,飛行的速度肯定更快。一天或者兩天就能從亞洲飛到歐洲。要是能把它做得足夠大,一次搭載幾十甚至上百人也有可能。”
既然信了,那洪濤就可以祭出忽悠大法繼續鞏固成果。而且說的都是實話,一點不夸張,完全可以實現。就算不能馬上造出來,也在理論上可行。
而這些學者最看重的就是理論,他們與常人的思路有很大不同,習慣性的喜歡鉆研事物本質,只要總結出正確規律,再去設計建造就不太難了。
要說笛卡爾還挺堅強的,不愧是大哲人,愣沒當場咬鉤。不過他也沒說不成,而是找了個借口,說是這個項目太大,光靠一個人遠遠不夠,得回去再找幾個人商量商量,下周再給答復。
洪濤則一點都不著急,因為他壓根兒也沒想搞飛機,更不打算建立空軍。那么說只是為了體現飛機的重要性,忽悠笛卡爾相信,真正的目的還是推動蒸汽機研發。
飛機和蒸汽機有關系嗎?怎么說呢,在后世肯定沒有,但在17世紀,人類還沒有制造出任何人工機械動力時就特別有。
只要笛卡爾他們答應簽長約,開始了飛機研發工作,很快就會發現一個無法避開的難題,動力!
不管怎么設計,只要沒有動力,除了增強滑翔能力,飛機就無法在天空長時間翱翔,更不用說載重往來歐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