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第487章 文化即使落后消弭,也需記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7章 文化即使落后消弭,也需記錄。

第487章 文化即使落后消弭,也需記錄。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3日  作者:武劍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武劍仙 | 我一個國家隊 | 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

熱門小說

時間就這么度過。

記錄工作正在扎實的推進。

在社科院大佬的主導下,編輯與校對工作展開。

關于少數民族經濟學,律法,哲學,考古,歷史,文學,語言,宗教,藝術,等多方面的記載,開始匯攏,由各項專家進行實地的分辨,討論,以及確認。

社會科學這玩意吧,是很難保證一點都不錯的。

理解錯了方向,那是十分常見的。

就如當初賈湖考古一般,如果沒有找樂器學專家核對,如果李景霖當初不是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了古書中對“龠”的記載。

恐怕,這玩意真就要被學術界當做“笛子”來對待了。

少數民族的文化更是如此。

當然,視頻資料的錄制也在順利的展開著。

洛詩瑤正在跟著歌劇舞劇院的編舞老師,詳細的展開研究民族特色舞蹈。

當然,這個舞蹈的展現形式并不是通過作品表達的。

視頻中沒有任何的音樂。

如果非需要節奏,也就只有最簡易的節拍器。

單純是根據民俗文化,當地的叫法,記錄各種元素與動作。

這個動作叫什么名字,起源于什么,跟當地文化,思想,甚至是宗教,或是歷史,都有著什么樣的聯動,怎么來的,是什么樣的,經常用在哪里。

“現在咱們記錄了大概多少套舞蹈動作?”

正在做舞蹈記錄小組顧問的李景霖,在休息的間隙,開口問了起來。

“嗯煙盒舞這一分支基本可以說記錄完畢了,正在記錄其他舞蹈。”

洛詩瑤揉了揉眼睛。

這對于洛詩瑤來說也是個巨大的工作量。

跳倒是不需要跳,當地的民眾就可以很好的展示。

但坐在那里,分析記錄

簡直是太耗費腦細胞了。

“目前為止,僅煙盒舞,已經歸納整理了117套。”

“哦?那成果真不錯啊!”

李景霖眼前一亮。

原本對于彝族煙盒舞的舞蹈套路的搜集與整理,只有八十九種。

而在這次的記錄中,則是探尋到了117套舞蹈套路。

其中正弦62套,雜弦55套。

若不是記錄,整理,搜集,想必,一些忽視掉的動作套路,很可能就湮滅于歷史長流之中了。

“唉。”

洛詩瑤興奮之余,也是有點惆悵的。

通過口述代代相傳的內容,彝族音樂的特性,不同紅彝族群所遺傳下來的不同舞蹈套路互補。

再從山區風格與壩區風格的學術性對比,結合民俗學來看。

能夠確定的,是這舞蹈的套路,應該多達220套。

但就算目前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突破,真正搜集整理的套路,也就只有117套。

還有一百多套的舞蹈動作

很有可能已經消弭于歷史之中了。

對于洛詩瑤這樣的舞者來說,自然是會覺得相當可惜。

“接下來就該離開這邊了,下面需要記錄的東西太多,接下來估計要跑好幾個地方。”

洛詩瑤和李景霖非常默契的一起嘆了口氣。

滇南啊滇南。

果然是研究民俗學,研究民族文化藝術的天堂

與地獄。

痛并快樂著。

誰能想到,這半個月的努力,就連彝族的分支都沒走出去?

一個紅彝族群走完,去另一個紅彝族群。

紅彝走完,要去看黑彝。

黑彝后面,白彝還排隊等著呢。

捏嗎,根本停不下來。

對其中相似的,不同的,都需要進行甄別篩選。

實在是工作量巨大。

而彝族這大工程結束了,就能搞定嗎?!

笑死。

就在滇南。

后面還有二十多個民族等著呢。

更別提全國上下其他少數民族了。

壓根繃不住一點。

雖然整個大型的記錄搜集任務,出動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專業的頂級顧問相當之多。

但問題來了。

有些冷門專業的學者,那少也是真的少。

比方說,一些非遺的研究者。

更比方說,李景霖這種又是非遺研究者,又是國內少有的樂器學專家。

更是恨不得得一個人撕成十個人去用。

文化藝術這方面的高端人才培養難度,可絕不遜色于什么醫學,或是理科研究者。

在保證分辨能力,P古位置的基礎上,還需要博采眾長,具備橫跨數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確實太難了。

就比方說。

總結滇南民族文化中,開始涉及到了一種很多大眾“嗤之以鼻”的藝術。

紋身。

現代的紋身吧,大部分是很多不懂事的孩子覺得很酷炫,所以到處炫耀,再加上華夏古代“刺青”一詞又多與刑罰為伍,顯得十分負面。

比方說,先秦時代的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

但實際上呢,這還真就是華夏文化中很有趣的一環。

文身,鏤身,扎青,點青,雕青

與其說刺青是刑罰,不如說是警示,最大的例子,便是岳母刺字,精忠報國。

但還是那句話。

華夏文化,是多元一體的。

漢文化中,刺青的作用是警示,也常常見于刑罰。

但在其他文化中卻未必如此。

文化的差異是需要包容的,而不應該有文化歧視,紋身也不是什么混子專屬,更不是舶來品。

在滇南。

紋身文化就是最直接的裝飾藝術,歷史甚至要追溯到中石器時代。

在少數民族文化傳說中,紋身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讓死者的陰魂認不出自己,后來,則開始有人將本氏族的圖騰崇拜紋在自己身上,寓意著圣物附體,給人帕瓦。

直到后面發展后,原始的人族開始覺得,這具有一種美。

在民俗學的研究中。

滇南少數民族的紋身,是緊密與其文化,歷史,傳說,信仰聯系在一起的。

即使到了現代。

也依然有許多傣族,獨龍族,佤族,基諾族等少數民族,抱有著這種習俗。

這其中,甚至包含對祖先,對古代英雄的崇拜。

甚至仍然是現代,這些民族也并沒有使用“科技”,依然沿用著現代人視角看來,很危險的“古法”。

而且,還有獨特的民俗文化要求,只有接受了來自于祖先遺留下來的特殊標志,才能具有族內地位,一些男女成年之時,這甚至會成為一種成人禮。

這一路走來,見識到了這些稀奇古怪的民族習俗,各式各樣的多元文化。

李景霖的感觸也頗多。

是否是陋習,這其實是一個很嚴謹的學術問題。

若是從當地民族的生活習慣,個人意愿,接受度,以及其蘊含的藝術價值來說。

一眾專家堅決認為。

這樣的文化習俗,應該“不主動推廣”“不廣泛提倡”。

但要“保護”“傳承”,并且“尊重”。

在現代文化與現代審美的沖擊之下。

紋身,這種對于黎族人民來說,很純潔,很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情,正在逐漸變少。

手藝也逐漸失傳。

于是,在征得當地人同意之時。

科考小組帶著高檔攝像機,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來到了一家仍然保留著古老氣息的城寨之中。

找到了已經年近70,部落中最后一位紋身手藝人。

為一位愿意傳承先祖文化,剛滿18歲的年輕人,進行紋身。

并且,將整個流程,記錄下來。

古法,總有落后的一天,習俗,也會改變,手藝,更是會被取代。

一些民族文化的逐漸消逝,似乎是歷史的必然。

但作為李景霖個人來說,保護好獨特而燦爛的文明遺產是很重要的。

這不是守舊。

哪怕對于一些文化習俗,李景霖自己也認為,落后了。

但保持尊重,并且記錄下來,哪怕失傳是歷史必然,也起碼要讓后來人知道。

有些文化,曾經來過,也曾經燦爛過。

它們寄托了一群人,在悠久的歲月里,刻下那濃墨重彩的靈魂。

時間緩緩度過。

李景霖也在山里跑了一個多月。

絕對算得上是顛沛流離。

畢竟,雖然國家大力修建了很多路,基建拉滿

但走山路對于李景霖這“嬌生慣養”“細皮嫩肉”的城市娃來說,確實還是有點炸裂了。

待李景霖和洛詩瑤終于從山里出來以后。

整個人可都黑了一大圈。

甚至衣服都換了兩茬。

鞋子更是扔了三雙。

還真不是浪費或是矯情。

常走山路的小伙伴應該能知道,若是真在山里滾兩圈出來后,再皮實的鞋,都很可能報廢。

和洛詩瑤來到昆昆昆明。

再次見到馬教授后,迎來的是一波非常爽朗的嘲笑。

“哈哈哈哈哈!李小子,這山里是真養人啊,你看你黑的。”

“.老馬,你不說話的時候還挺帥的。”

李景霖撇了撇嘴。

自己在照鏡子對比以前照片的時候,人也是十分炸裂的。

想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想明白。

為什么當地人能保證白凈水靈。

但我就直接炸裂了呢?

這東北的凍梨,來到南方山里,就真得捂壞?

“我現在只想趕緊找到你那朋友,把工作給做了。”

李景霖嘟囔了起來。

“大老爺們黑不黑的能咋的,憋工作室里養幾天就好了”

“哈哈哈!”

馬教授更是忍俊不禁。

但還是收斂了許多。

哪怕保養的很好,洛詩瑤也免不了變的黑了一些.再說可就不禮貌了。

“行,我馬上帶你去。”

馬教授笑了笑。

“沒吃飯吧,要不一起去吃個飯?”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