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744章 磨刀霍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4章 磨刀霍霍

第744章 磨刀霍霍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0日  作者:攜劍遠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攜劍遠行 | 盛唐挽歌 


汴州,距離黃河不遠的郭橋,是銀槍孝節軍大營所在。

此刻已經敞開營門,一隊又一隊從別處調度來的團結兵,走進這里參與整訓與考核。

合格者將作為“西征軍”的主力,享受禁軍待遇,隨軍出征河西,建功立業。

不合格者,返回鄉里,繼續當包吃包住沒有糧餉的團結兵。

這些人里頭,有不少是今年參加“弓箭手”考核的所謂“武生”。由于要跟吐蕃人打仗,今年的弓箭手考試也取消了,和科舉一樣。

但是官府允許考生以團結兵的身份,到銀槍孝節軍大營里面參加選拔,合格且從軍后返回者,將會直接授予弓箭手的稱號,與往屆考核一樣。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汴州朝廷已經全面動員起來了,一切都是圍繞著打贏吐蕃而來的。

就連商賈們販賣貨物,都要收額外的“支援稅”。

當然了,不交也沒問題,官府不會強搶,而是會派人直接在這個商賈的商鋪門口貼塊牌匾,上面寫著“該商戶不支持朝廷收復失地”。

這一損招祭出之后,那些蠢蠢欲動的大商賈們立馬老實了。

今天是不支持朝廷收復失地,那明天就有可能變成“暗通吐蕃,圖謀不軌”了。

這誰頂得住?

反正,吐蕃人真要占據關中了,他們也沒好日子過,只當是給官家面子,以后圖個方便了。

于是在何百萬的帶頭捐款下,這些大商賈們如同死了爹一般。不僅要按新法繳納更多的商稅,而且還要不情不愿,額外掏腰包給錢又出物資,支援朝廷出兵河西。

按法令多交稅就行了,這些人為什么會額外捐款呢?

對此方重勇向下屬們解釋說:響鼓不用重擂,所以那種敲不響的鼓,才應該狠狠的敲。

至于鼓被一不小心敲破了,那是鼓該擔心的事情,而不是人應該擔心的。

這天一大早,方重勇就帶著幕僚來到了善緣山莊,與之同行的,還有賦閑在家,除了給別人寫墓志以外百無聊賴的顏真卿。

他現在混得不能說好,雖然衣食無憂,方重勇也沒想把他噶了,但是本地已經很少有人愿意與他聯絡。

就連找他寫墓志的人,也都是些汴州的大商賈們,缺少官面上的人物。

方重勇派人來請顏真卿,他是不能不去的,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顏家的后人考慮一下。即便是大唐沒了,即便是顏真卿與顏杲卿發誓不做官了,他們的后代,也是要在新朝廷做官的。

開發了幾年的“善緣山莊”,早就不止是一個農莊了,里面不僅有紡織工坊,甚至還有造紙作坊,雕版作坊等等。

規模堪比一般州縣的縣城!

此刻善緣山莊內的主干道兩旁,都站著“接受檢閱”的囚犯們,這些人一個個都站直了身體,不敢露出任何怨恨的表情。

連呼吸都帶著小心。

“告訴官家,你們是什么人!”

走在最前面負責開路的張光晟大吼道。

“有罪之人!”

道路兩旁傳來整齊劃一的聲音。

“這里是什么地方!”

張光晟繼續大聲喊道。

“這里是改造罪人的地方!”

又是囚犯們的齊聲高呼。

他們為什么要這么賣力的配合,為什么不上前惡心一把方重勇呢?

他們之所以被送到這里,多少都有方重勇在背后出力吧?這些人難道不恨?

顏真卿心中有這么一個疑惑,卻一直得不到答案。

他不知道的是,在這里惡心官家必死無疑,但賣個乖的話,搞不好官府來個大赦天下,那不就可以出去了么?

權力的威勢便在于此,可以讓不肯低頭的人迅速低下頭顱。

“你們來這里是做什么的?”

張光晟再次發問。

“我們來這里接受改造,重新做人!”

善緣山莊里的囚犯們整齊劃一喊道,那架勢,絕對是事先排練過多次的。

“很好!很有精神!”

“現在,吐蕃犯我邊疆,罪不可赦!必須要重拳出擊!

你們恕罪的機會來了!

都回去好好想一想,是想在善緣山莊坐一輩子牢,還是想在邊疆立功,改頭換面!

都散了吧!想從軍的直接去找典獄!”

張光晟大手一揮,囚犯們便開始整隊,陸陸續續的朝山莊內走去。

很快方重勇一行人身旁便沒有任何囚犯了。

看到這一幕,顏真卿面色微變。他這才發現,此地名義是監牢,實則都是軍事化管理。

“顏先生,你就沒什么想說的嗎?”

方重勇似笑非笑看著顏真卿問道。

“回官家,軍心可用。”

顏真卿言簡意賅的說了四個字。

他確實不想跟方清說話,但事關國家,他也不想留下話柄讓人詬病。

大家都是在政壇上混過的老油子了,一看這架勢,顏真卿就知道方重勇打的是什么主意。

讓罪囚們前往河西跟吐蕃人作戰,一來可以補充兵員,二來也算是提供了一個上升通道。看這些囚犯們的樣子,似乎平日里就如同士兵一般被管著,他們很快就能適應軍營里的生活。

“天子身邊,還缺個隨駕的幕僚,不知道顏先生有沒有興趣,當個天子的隨駕,然后一同進關中。

打吐蕃人,顏先生也可以盡一份力。當然了,顏先生可以保持自己的氣節,方某一直都很欣賞有氣節的人,不會喊打喊殺的。”

方重勇笑瞇瞇的說道。

顏真卿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他一臉詫異看著方重勇,有些難以置信的反問道:“官家就不怕顏某壞了你的好事?”

這話就有些犯忌諱了,方重勇身邊的幕僚親信,如張光晟等人,都怒視顏真卿,滿臉不悅。

“吐蕃兇惡,方某要團結所有愿意跟吐蕃人戰斗的人。顏先生既然滿心都想保衛大唐,那跟吐蕃人戰斗,也算是保護大唐的一種吧?

顏先生在關中的人脈很廣,隨駕天子,可以更好的把本官的意思傳遞給他們。

顏先生覺得,方某這是在為國出力,還是在自掘墳墓?”

方重勇又問。

這下連顏真卿也無話可說了。

勾結吐蕃人打敗方清,再還政的李氏,這種事情就連他這種保唐魔怔人都想不出來。吐蕃什么德行不提也罷,無論如何,顏真卿也不可能站在吐蕃人這邊。

“顏某知道了,但顏某是為天子效力,不是為你這個權臣效力,希望官家不要自作多情。”

顏真卿正色說道。

方重勇攤開雙手,一臉無所謂。

呵呵,嘴上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誠實的。

他在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

就在汴州這邊緊鑼密鼓的籌謀西征時,關中的局面,也在水下變幻著,只是暫時還未地動山搖而已。

別看李寶臣給李抱玉寫了一封水平還算可以的親筆信,說了道理又表明了立場,但他心中其實慌得一比。就連這個主意,都是他跟李史魚爭論了許久之后,才定下來的。

投靠吐蕃人,不過說說而已,嚇一嚇李抱玉,真要去做,代價極大,李寶臣幾乎不考慮。

因為吐蕃人在招降納叛這方面名聲很臭,他們沒有養狗的習慣,反倒是殺狗的例子屢見不鮮。即便是李寶臣現在投靠過去,也很難保證吐蕃人不會事后清算,更別提混得風生水起了。

好在李抱玉并沒有著急進攻李寶臣屯兵的隴縣,這讓后者大大松了口氣。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李寶臣和李抱玉等人如此謹慎小心。

吐蕃人沒來的時候,即便是奇招歪招,他們也不會忌憚使出來。因為手里有兵的軍頭,哪里都去得,李寶臣守不住長安,難道不能去隴右么?

李抱玉也可以退到河東。局面對他們二人來說,容錯性很高。

可是吐蕃這個龐然大物來了,情況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無論是李寶臣或者李抱玉,都不能當做這個龐然大物不存在。

稍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身死族滅,所以才不敢輕易開戰。

關中什么情況,或許吐蕃人一時之間不太了解,但要不了多久,吐蕃人就會探明這邊的虛實。

到時候打起來,李抱玉不敢進長安,怕穩不住長安的局面,心狠手辣的吐蕃人可不會像他那樣忌憚殺人!橫掃關中也不在話下。

這天一大早,沒聽到喜鵲叫聲的李寶臣,卻得知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他那兩個被汴州軍俘虜的兒子回來了!

兩人不僅沒有缺胳膊少腿,甚至看上去精神還挺不錯的!

父子三人在隴縣府衙書房內抱頭痛哭,將送二人前來的張通儒晾在一旁。看著三個大男人號喪一般哭泣,又是尷尬,又是感慨方重勇做事深謀遠慮。

當初要是圖一時爽快,把李寶臣之子李惟誠和李惟岳給噶了,今日可就沒得談了。見到面前的景象,張通儒就明白,這次游說李寶臣的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

李惟誠和李惟岳在汴州并未被囚禁,甚至可以自由走動,他們是明白汴州朝廷到底有多強大的。此番他們二人就是最好的說客。

“李大帥今日大概還有事,那張某先告辭了。”

張通儒對李寶臣行了一禮,很是知情識趣的退下了。

李寶臣也只是隨意客套了一句,等他走后,這才用袖口擦了擦眼淚,看著李惟誠與李惟岳二人詢問道:“方清……官家怎么說的?”

“父親,官家有信給您。”

李惟誠從袖口里摸出一封信遞給李寶臣,面色糾結。

“父親,我們還是降了吧。”

李惟岳可沒有李惟誠那么多顧忌,開門見山就要自己老爹投降。

“唉!”

李寶臣懶得跟他們說廢話,拆開信慢慢看了起來。

“來人啊,去把李長史找來。”

看完信,李寶臣對門外的親兵吩咐了一句,讓他把李史魚找來。

很快,李史魚便來到府衙書房,他本來就在府衙里面辦公,走幾步路就到了。

一看到李惟誠和李惟岳都在,李史魚瞬間明白了很多事情。

“李大帥,這是要問在下,是不是要投汴州么?”

李史魚苦笑問道,其實他早就知道可能會有這么一天的,只是沒想到這么快。

“正是如此,本帥拿不定主意。”

李寶臣長嘆一聲,心中有無限的憂愁。

“方清將兩位公子送回來了,自然是有誠意的。”

李史魚看完信,字斟句酌的說道。

李寶臣想退了,他累了!李史魚完全感受得到。

從目前的情況看,退下來,好處很多,壞處……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了。

只不過,身居高位,即便是想退,也不是能隨隨便便就退下來的!

李寶臣現在找李史魚問詢,不是想問他要不要投汴州,而是在問怎么保全他們一家的性命,甚至是后代的前途!

如果只是保命而已,那么可以預見,失去權勢的李寶臣一家,哪怕方重勇什么都不做,他們也會被曾經得罪過的人清算。

李寶臣在長安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得罪人呢?他下令處死過的人就不少!

“不如大帥修書一封,讓在下帶去汴州,去跟方清面談一下如何。”

李史魚小心翼翼的問道。

要不怎么說李史魚這么多年,跟李寶臣親如兄弟,合作得很好呢。李史魚已經是把李寶臣這個人看透了。

李寶臣就是個普通人,他沒有什么雄才大略。遭遇到決定性的挫折后,他的心氣已經被打沒了!

李史魚早就知道李寶臣是什么人,所以此刻說的話,也正好是李寶臣心中所想。

“惟誠,你再辛苦一下,陪李長史走一趟汴州吧。”

李寶臣看向李惟誠吩咐道,面色坦然中帶著一絲憂慮。

這話看似是請求,實則不可拒絕。

“請父親放心,孩兒今日便啟程。”

李惟誠對李寶臣叉手行了一禮。

其實,關鍵時刻李寶臣壓根就不敢把身家性命壓在李史魚身上,誰也沒有自家兒子靠得住,外人始終是隔著一層的。

李史魚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卻沒有點破。他也對李寶臣叉手行了一禮,隨即便跟著李惟誠出了書房。

等庶子和親信都走了,李寶臣這才讓嫡子李惟岳坐下來,一臉微笑問道:“惟岳啊,這幾年在汴州如何呀?方清此人如何呀?”

聽到這話,心直口快的李惟岳這才開口說道:“父親,方清雄才大略,改朝換代已經不遠了!”

“這你如何得知的?”

李寶臣故作驚訝問道,李惟誠這個庶子心思多,不會簡簡單單就說實話。但嫡子李惟岳就是個直腸子,心中藏不住事情。

李寶臣就是想從李惟岳這里知道汴州那邊的情況。他現在就是極度的搖擺和煎熬,患得患失。

“父親,汴州那邊之前的天子是李偒,現在是李琦。在換天子這件事上,汴州朝野居然沒有掀起一絲波瀾,百姓們居然都不關心誰是天子,這難道還不是要改朝換代了?”

李惟岳脫口而出道。

李寶臣不由得坐直了身體,臉上的表情開始認真起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自家這個嫡子終于開竅了!

“那你詳細說說!”

李寶臣面色肅然,沉聲問道,嚇得李惟岳哆嗦了一下。

“說什么?已經說完了啊。”

李惟岳一臉莫名其妙問道,壓根不知道老爹李寶臣關注的是什么。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