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田乾真拋來的“橄欖枝”,方重勇的回復只有一個:我們提供除了實際援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至于配合田乾真在河北發動兵變收拾史思明的方案,則完全不考慮。
方重勇寫了封密信,讓人帶去洺州交給田乾真作為回應,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不是他不相信田乾真的誠意,而是鄴城現在還在李歸仁手中,汴州軍并沒有辦法直接攻打幽州。
并且李歸仁現在心思難測,只怕跟汴州朝廷翻臉,已經是箭在弦上,隨時都可能爆發了。
安守忠還在時,李寶臣欲出關中時,李懷光還在澤州虎視眈眈時,李歸仁是需要汴州朝廷庇護的,他不敢翻臉。
倘若翻臉,四周皆敵,又無外援,此乃取死之道而已。
可是現在李寶臣退回了關中,洛陽被汴州軍所占據,安守忠與李懷光皆死。一下子次要矛盾上升為了主要矛盾,汴州朝廷四周不聽號令的刺頭,僅剩李歸仁一個而已。
并且李歸仁的部將劉龍仙,如今是河陽三城防御使,也實質性背叛了他。
方重勇相信,一旦汴州朝廷要對史思明做什么,李歸仁都會在其中使壞的。為了一個田乾真,不值得這么做。
遠交近攻,先收拾身邊不聽話的,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至理名言。
至于田乾真要投誠,其實對方也未必是誠意滿滿,估計也是投石問路罷了。類似這般的藩鎮軍閥,想讓他們放棄手中的權力,不亞于扒了老虎身上那一身虎皮。
但凡有路可以走的軍頭,都不會輕易走這條路。
這件事只是一個小插曲,田乾真也不可能說動手就真的動手,他也要找尋找合適的機會。
不過汴州朝廷,或者說方重勇的魄力,確實遠遠超出了史思明的預料。
在天下尚未平定之前,方重勇居然要裁汰禁軍,這是包括史思明在內,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就在李偒登基之后沒幾天,汴州朝廷頒布了《傷殘老弱士兵安置法》,開始清理自汴州政權建立以來,因為歷次大戰產生的眾多傷兵。
尚未婚配的,官府負責牽線,出禮金,幫他們成家。
已經婚配有子女的,每個月可以到官府領一點錢當補貼,發到子女成年為止。有幾個子女就發多少份。
愿意返鄉的,在當地授田,讓他們安心務農。不愿意返鄉的,聯系汴州商賈幫扶,替這些傷兵老弱置辦產業,對半參股,安排工作。
總之,官府是把安置的細節做到位,確保傷殘軍士都有后路可以走,并不會一刀切的趕人。
一時間,軍中感恩戴德之聲傳得到處都是。這些丘八們看到那些老弱傷殘都喜笑顏開的離開軍營,而且朝廷居然都可以細心安置,把他們當人看。
那自己以后上陣殺敵,也不會有什么后顧之憂了。
他們的待遇再差,不可能比傷兵還差吧?
這一招“千金買骨”,讓軍心穩穩當當,消除了所有可能的待遇而不公而造成的隱患。
人無信不立。
方重勇頒布的《傷殘老弱士兵安置法》,讓所有官員,所有汴州的百姓,都看到了改革的決心和意志。
那些退役的傷殘士兵,逢人就猛夸官家仁義,言而有信。
這天一大早,方重勇正在府衙書房內辦公,安排起草新的《商法典》。為了搞活經濟,商稅要開始分層,扶持普通百姓銷售自己的農產品,豐富市場貨物。
一方面要對大商賈加稅,一方面要對小商販減稅,這一進一出,要如何把握調整的幅度,很考驗施政的水平。
“還是得跟劉晏好好商議一下,先在汴州本地試行一年,然后再推廣。”
方重勇將筆放在筆架上,嘆了口氣。
封建時代很多規矩都是約定俗成的,哪怕往前推進一小步,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也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阻力。
還是那句,任重而道遠。
方重勇可不認為他要給某些既得利益者放血,那些人會一點都不反抗!
這些人就算不敢明著來,陰搓搓的搞事情,還是可以的。
正在這時,張光晟心急火燎的走進府衙書房,對方重勇抱拳行禮稟告道:“官家,銀槍孝節軍嘩變了,已經堵了皇宮正門!”
方重勇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
現在這些丘八,只有良心被狗吃了的,才會嘩變吧?都已經是非不分了么?
“慢慢說,到底怎么回事?”
方重勇沉聲問道。
“官家,卑職說不明白,您還是自己去看吧,反正皇宮也不遠!”
張光晟急得滿頭大汗的,又嘴笨說不明白。
二人叫上親兵隊數十人,快馬在開封城內疾馳。出了城便往東走。
待抵達皇宮的時候,方重勇發現皇宮南門已經圍滿了人。
不過不是丘八,而是看熱鬧的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的商賈和旅客。
張光晟雖然著急,可是現場的人卻一點也不急,在一旁嬉笑不止,還指指點點的。
這踏馬是在搞什么?
正當方重勇翻身下馬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一聲大吼,嚇得他一個踉蹌,差點沒摔倒在地上。
“天子無德,退位讓賢!
官家圣明,當為天子!
汴州各軍懇請天子退位,讓于官家!”
“天子退位!”
“天子退位!”
“天子退位!”
皇宮正門前,數百個不是斷腿就是斷手的傷殘退役士卒,對著宮門大喊。
聲嘶力竭,吼聲震天!
而宮墻上值守的丘八,似乎是在跟他們打配合,就當做沒看到一樣。
或許樂見其成也說不定。
反正,就是不驅趕這些傷兵,背后的弓箭都懶得拿在手中。
而圍觀的人群,則是看熱鬧不怕事大,人越聚越多!
方重勇下令在汴州實施的言論寬松政策,讓這些好事之人覺得他們應該不會被處置。
如果今天能看到天子當場宣布禪讓,這牛能吹一輩子!
完了,用力過猛了!
方重勇一拍腦門,千算萬算,沒算到丘八們的腦子都很簡單,性格都是很純粹,也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
他頒布了退役安置的法令,那么這些丘八就會認為,方重勇的利益,跟他們是綁定的。假如李偒真的掌權了,如今實施的安置法,還能維持么?
恐怕是不能的吧!
唯有方重勇登基稱帝了,他的一系列政策才能持續,才能改進。
于是,李偒這個人就顯得有些礙眼了。
在一眾丘八們看來,既然李偒不干事,那把皇宮讓出來給方重勇住,也是很合理的吧?
你看,官家現在在汴州的宅子多小啊,庫房里連浮財都沒幾根。
他勞苦功高,搬進皇宮里面住,也是很合理的吧?
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某個有腦子的人,稍稍鼓噪一下這些人,他們便會很快串聯起來搞事情。
搞什么事情呢?就是類似郭威和趙匡胤搞過的那種:
黃袍加身,取而代之。
現在是傷殘退役士卒在鼓噪,不過試試水溫,投石問路,下次很可能就是正規在役士兵了。
宮墻外面是傷殘退役士卒在鬧,宮墻里面,是現役的士兵在裝傻。不知道李偒此刻作何感想,反正方重勇是沒看到他出來勸退這些鬧事的傷兵。
此時此刻,方重勇惟愿李偒能夠男人一點,出來呵斥一下這些傷兵。然后他就可以順勢從臺階上走下來,向天子請罪。
而李偒不出來,這出戲就沒法唱。方重勇主動勸退這些退役士兵,會寒了軍心。
城門口的叫嚷逼宮還在繼續,然而,李偒就像是死了一樣,完全沒有任何動靜。
他很是干脆的當縮頭烏龜裝死!或者讓旁人以為他不在宮里。
在場的吃瓜群眾,就這樣看著退役傷兵在皇宮門前逼迫天子退位,而這位天子,卻連露面都不敢。
不由得失望透頂。
“太宗一人,吸干了李氏的英雄氣。”
方重勇忍不住嘆息道。
李偒這么慫,是他沒想到的。再怎么說也是天子啊,難道這些丘八還敢把他怎么樣不成?
這一波試探,可是把李偒的深淺給試出來了!
本來沒什么事情的,現在變成真有事了!
方重勇在心中大罵李偒無能無恥。
“你去把元結叫來,他不是京兆尹嘛,汴梁城的事情歸他管。這些老兵目無法紀,喧嘩擾民,按之前制定好的辦法來,一人罰一文錢,將他們驅趕了吧。
本官就不出面了。”
方重勇擺了擺手,翻身上馬便走。
“只是目無法紀,喧嘩擾民么?”
張光晟還沒轉過彎來,疑惑問道。
按他的理解,現在這一出,怎么說都算是兵變了!如果要鬧,可以鬧到無限大,鬧到李偒退位!
結果方重勇居然就……就找了這么個輕飄飄的借口,一人罰一文錢了事。
汴梁城雖然還未建立起來,但是管理的法度已經提前頒布了。比如說誰誰誰喝醉了酒在街邊鬧事,被衙役逮住,就是罰一文錢了事。
如果他沒犯其他事情的話!
方重勇無奈反問道:“你不是當了好幾年的左金吾衛中郎將嘛,這點小事還用我教?”
很多時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是一種不能明說的態度。
張光晟恍然大悟。
這些人鬧事沒有被重罰,而是僅僅罰款一文錢,已經說明了一切。
即便他們看不懂,也有人能看懂的!
“明白了,卑職這便去辦。”
張光晟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隨即翻身上馬離去。
方重勇回頭看了一眼那些在嘶吼的退役傷兵,沒有一人退縮,好像這就是戰場一樣。他頓時明白了,這些人,其實也是在爭取自己的利益。
封建王朝的上限太低,統治者們但凡把底層的人當個人看,替他們想一想,江山就沒有不穩固的。
人們都會保護屬于自己的利益。
一邊把底層當牛馬,一邊又在出事的時候,期待讓這些牛馬為國捐軀。
牛馬們不當場反殺,已經是很講道理了。
“人心向背,其滾滾大勢如江河匯聚,人力怎么能擋得住?”
方重勇忍不住搖頭嘆息,悄悄策馬離去。
傷兵們在皇宮前鼓噪,逼迫李偒退位的事情,就像是一滴水滴入池塘一般,沒有濺起半點水花。
甚至沒有在官場層面被人提起過!
然而很多事情,潛移默化是無形的。很多改變,是靜悄悄,卻又堅定不移向前推進的。
那一天,李偒連出宮都不敢,連面對聒噪的退伍傷兵都不敢,連呵斥他們的膽量都沒有。
不僅中樞的官員們看到了,許多汴州百姓,許多外地商賈和旅客,也都看到了!
哪怕事后沒什么人主動去提這件事,但李氏天子的威嚴已經徹底掃地,許多人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完全不把李偒,甚至不把汴梁城的皇宮當回事了。
一時間,皇宮周邊的小攤,如雨后春筍般的涌出。這些攤子東一處西一處,亂七八糟,雜亂無章,搞得皇宮周邊跟民間的“草市”差不多了。
按照過往,這些地方,屬于防御重地,是絕對不允許商賈小販們靠近的。
然而,現在誰也不怕了!大家都知道天子是什么貨色,都知道汴州是誰說了才算數!
見此情形,方重勇大手一揮,在皇宮四周規劃了四條商業街,允許商賈小販們有序經營。每五天調整一次鋪位,不許有人長期占據,定時清退輪換。
總之,百姓們喜歡在這里做生意,因為離運河渡口很近,所以方重勇“順應民意”特批了。
誰也說不出個什么來。
朝廷增加了稅收,來往商賈旅客多了方便,本地百姓多了營生。
似乎沒有什么不好的。
皇宮嘛,修得這么好,上面的軍士,看起來又是人畜無害的樣子,只當是游玩的景點好了。來汴州做生意商賈,游玩的旅客,要是不到汴梁皇宮去“打卡”,那都算是白來了汴州。
時間一晃,一個多月過去了。
梅雨季節到來,伴隨而來的,是黃河洶涌的洪水!
為了漕運,方重勇入主汴州后,朝廷大規模引黃河水入汴河。雖然帶來了漕運的便利,也將黃河的水患,一并帶到了汴州。
嚴峻的防汛抗洪斗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