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1984第510章 贏得天下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生1984 >>人生1984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0章 贏得天下名

第510章 贏得天下名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拾寒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拾寒階 | 人生1984 
第510章

這天正好是周末。

西州,李云海家,熱鬧非凡。

郭婉華帶著一雙兒女前來,沈秀蘭帶著兒子,林小鳳夫婦,唐玉霞等人都在場。

大大小小的幾個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大人們聊著天。

災疫過后,百廢待興,西州得益于四海集團的捐款,幾個受災地區很快便恢復了正常的經濟秩序。

吃過晚飯后,李云海帶郭婉華一家人來到給她預留的別墅樓。

陳美琳一來就喜歡上了這里,別墅面積大,寬敞漂亮,裝修豪華,掩映在綠樹之間,旁邊就是公園,碧波蕩漾的湖水圍繞,環境清幽,比起香江淺水灣的海濱別墅來,別有一番風味。

“哥,這是我們住的別墅嗎?”陳美琳快樂的四處奔走參觀。

“這就是你們的別墅,你們以后隨時過來住。”李云海將全屋的燈光一一打亮,說道,“全部裝修好了,家具電器也都齊全。我給美琳裝修了一間單獨的公主房,你上去看看喜不喜歡。”

陳美琳歡快的往樓上跑去。

郭婉華四下參觀,看著這幢用心裝修過的房子,感慨萬千。

看得出來,李云海為了這套房子頗費心思,處處都能體現出他對郭婉華的情思。

郭婉華站在主臥室里,嫣然笑道:“云海,謝謝你。我很喜歡這套房子,這個暑假,我們就在這邊住好了。”

陳美琳的公主房就在隔壁,她聽到母親的話,喊道:“媽咪,太好了,我喜歡住在這里。”

李云海說:“你們就不用開伙做飯,直接到我家吃飯就好。”

郭婉華說偶爾吃幾餐還好,哪有天天去蹭飯的道理?兩家人的生活作息也不一樣,我們帶了保母,還是自己開伙比較方便,我們明天收拾好,晚上請你們過來吃飯。

李云海覺得這樣也好,便不再堅持。

“哥,帶我去公園玩嘛!”陳美琳跑出來,拉住李云海的手。

郭婉華喊兒子洗漱睡覺,說道:“大晚上的,我就不帶安安進公園了,那邊是烈士陵園,晚上忌諱一些比較好。”

李云海說哪有這么多的講究?既然是烈士陵園,怕以才不必害怕。我們經常帶孩子到公園玩。

郭婉華說自己累了,改天再去玩。

李云海只得帶著陳美琳出來,又去喊林芝和沈秀蘭他們,結果他們已經上了牌桌,不想出去走。他便和陳美琳走小門來到公園。

夏夜的公園,蛙鳴蟬噪,荷香四溢。

陳美琳踏著月色,哼著歌曲,好奇的四下瞧瞧。

李云海仿佛之間,似乎又回到了七年前,他第一次和林芝夜游公園的情景,和今天晚上何其相似。

林芝以前也和陳美琳一樣,開心快樂,無憂無慮,也會哼著曲兒,也愛笑聲朗朗。

當少女變成少婦之后,那個愛唱愛跳的林芝就不見了。

李云海陪著陳美琳在公園里走了一圈,回家休息。

第二天,李云海等人都要上班,郭婉華和陳美琳則留在家里收拾房子。

李云海查看了光刻機的生產發貨安排。

這次香江之行,李云海又拿下11臺光刻機訂單,加上之前國內的30個訂單,總共賣出去41臺光刻機,每臺兩億人民幣,四海集團將82億收入囊中。

有了這些訂單,四海集團在光刻機項目上有了盈利,科研院又有資金投入新的研究。

除了光刻機,全國產的四海復印機也推向市場。

少了“施樂”兩個字,四海復印機贏得了更多的國內市場,在全球的銷量也沒有下降。

辦公設備家族中,只有電腦還有一些技術和零件,還沒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

X64芯片的研制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倪教授立下了軍令狀,在年底,也就是1992年之前,一定拿出不遜于英特爾486的芯片來。

上午十點,蘇紅進來匯報:“李總,皖省的梁伯年來了。”

“有請。”李云海心想,災后重建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梁伯年肯定不是來要錢的。

梁伯年哈哈大笑著走了進來,他帶了幾個人一同前來。

“李總,你好!”梁伯年和李云海握手,說道,“我們這次來,一來是為了向李總表示感謝,二來是想請李總幫個忙。”

這話和上次如出一轍。

李云海笑道:“梁領導客氣了,有什么事用得著我的,但請開口。”

梁伯年道:“是這樣的,我們省里要采購一批辦公設備,想請李總幫忙解決。”

李云海雙眼一亮,心想這是給我送訂單來了?

四海集團之前幫過梁伯年,現在送一個訂單給李云海,也算投桃報李。

李云海笑道:“辦公設備?那是我的長項啊!不知道你們要采購哪些設備?”

梁伯年伸出手,旁邊的一個青年男人,立即恭敬的將一份材料放在他手里。梁伯年接過材料,遞給李云海。

李云海展開來一看,內心狂喜。

皖省這次要采購2萬臺電腦,2000臺復印機,1萬臺打印機,還有1000臺打字機。

這是一個高達幾億元的大訂單!

梁伯年笑道:“李總,我省之前受災,承蒙你的幫助,這才順利度過難關,現在我們需要大量的辦公設備,又來麻煩你,真是不好意思。請你幫個忙,幫我解決這個采購單吧?報價方面,請你一定要給我們最大的優惠。我們是窮省,每一分錢都是專款專用,我們是能省就省。”

他明明是要回報李云海的情義,卻說得好像李云海在幫他的大忙,足見此人的情商之高。

李云海當然喜出望外,當即報了一個最低的價格。

梁伯年他們能來這里下訂單,之前肯定也做過相應的市場調查,知道市面上其他品牌的報價。

他們看到李云海的報價后,便知道這的確是實價,于是不再討價還價,痛快的答應下來。

談到分款方式時,李云海一再強調,公司采取先款后貨的交易方式,這是公司的規定制度,誰也不能破壞。

他還真有些擔心,皖省能不能支付這么大的一筆采購訂單?

畢竟皖省剛從災疫中走出來。

不過李云海明顯是多慮了。

那么大的省,怎么可能沒有錢?

只不過每一筆錢,都是有專項用途的,即便是梁伯年,也不能隨意挪用其他項目的資金。

梁伯年笑著說道:“李總,請你放心,這筆資金,是中央撥下來的專項資金,只能用來采購辦公設備,實現辦公現代化。錢就放在專用賬戶里,我們回去以后就簽字撥款。”

李云海哈哈大笑,和梁伯年愉快的簽訂了合同。

梁伯年瀟灑的簽完字,說道:“李總,我們晚上略備薄酒,還請李總賞臉一起喝杯酒吧?”

“好啊!你們遠來是客,今天這餐飯,理應由我來請。”

“不不不,必須我們請客!李總對我們省里的幫助,我們銘感五內,一直思謀報恩呢!我聽說西州的玉樓東還不錯,咱們就約在那邊吧?”

“可以。”

梁伯年和李云海握手離開。

李云海把趙金平、沈秀蘭喊了過來,交待他們跟進梁伯年的這個訂單。

沈秀蘭驚喜的道:“這個訂單很大啊!有四、五個億呢!”

李云海道:“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梁伯年給我們這個訂單,就是來報恩的。”

沈秀蘭笑道:“還是你厲害,我當時還阻攔你,不讓你捐太多的款,現在看來,你捐款是正確的,贏得了天下人的口碑!”

李云海道:“你說對了,口碑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援助災區,等于是在全國廣交朋友,等災區緩過勁來以后,他們肯定會給我們一點回報的。最重要的是,四海集團的品牌打響了。”

這也是沈秀蘭最敬佩李云海的地方,能把生意做的這么出神入化。

皖省開了個好頭,其他接受了四海集團救援的省市,也相繼拿出了誠意來。

蘇省隨即派人過來,也帶來了一個高達四億多元的辦公設備采購單。

其他各省也相繼給四海集團帶來了或多或少的訂單。

四海集團贏麻了!

連續接到了近20億的訂單!

最近全國各大報紙上全是關于四海集團和某某省市合作的新聞。

本省的采購單,之前已經被李云海挖走,暫時沒有更多的采購計劃。

和四海集團出盡風頭相比,康柏公司卻無比的沉寂,沒有捐一分錢的款,仿佛這場千年難遇的水患和他們毫無關系。

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姿態。

終于有人注意到了這家外資企業的態度,在報紙上撰文質疑康柏,想賺華人的錢,卻不想擔負任何企業責任。

無奈人微言輕,這個記者的文章,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其他媒體和康柏方面,全部保持了沉默,沒有轉發,沒有回應。

話題自然沉沒不見。

但這聲質疑,卻有如一根刺,種進了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市民百姓心中。

公司一下子接到這么多的訂單,李云海忙著接待各省市的代表團,請他們喝酒,談判、簽單。

他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轉。

周末好不容易輕閑一點,又被陳美琳拉著出去玩。

她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很感興趣,制定了一個旅游計劃。

李云海當然不可能全程陪同,只能陪她在周邊景區旅游一番。

這天晚上,李云海被陳美琳拉著出來逛街。

林芝、沈秀蘭、郭婉華等人都要帶孩子,寧可在家里打麻將,也不愿意抱著孩子出來逛街受累。

李云海和陳美琳到夜市街散步。

陳美琳對西州的小吃很感興趣,經過一個臭豆腐攤位時,她聳著鼻子,不停的用手扇著鼻子:“什么東西啊?好臭!”

李云海笑道:“這叫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你沒吃過嗎?”

陳美琳用手捏著鼻子,輕輕搖頭:“沒吃過,太臭了,這真的能吃嗎?”

李云海拉著她的手來到攤位前,說道:“老板,來兩份臭豆腐。”

一次性泡沫碗已經普及,小吃攤販們與時俱進,不再采用瓷碗,而是使用泡沫碗,用完即丟,不用清洗。

陳美琳瞪大雙眼,看著那一片片烏黑的豆腐,被放進了滾燙的油鍋里面炸。

“哥,這是豆腐?為什么是黑色的呀?難道是用黑豆做的嗎?”

這個問題還真的難倒了李云海,竟然回答不出來。

攤販做好了兩碗臭豆腐,遞給李云海。

李云海端著,放到旁邊的一張小桌子上,招呼陳美琳坐下來吃。

“試一試,保證你會喜歡上這個味道。”李云海夾了一塊遞到陳美琳嘴邊。

陳美琳皺著鼻子,不情不愿的吃了一口,馬上就被香、鮮、辣的味道所吸引。

“哇,真的是香的!”她一口吃進筷子上的臭豆腐,嘻嘻笑道,“哥,你說得不錯,這臭豆腐吃起來是香的。”

李云海道:“這可是西州的特產,其他地方也有,但沒有這么正宗。”

陳美琳不再覺得空氣中的味道是臭的,也不再捏著鼻子,一口氣將一碗臭豆腐給吃完了。

經過這一次嘗試后,陳美琳對其他美食也多了幾分好奇,更加愿意嘗試。

西州是小吃王國,吃貨的天堂。

一路逛下來,陳美琳吃了個飽,捧著肚子,哎喲一聲:“哥,我走不動了,吃太飽了啦!你背我好不好?”

李云海為難的道:“這可是大街上,你這么大一個人,還用我背?被人看到,不怕被人笑話你嗎?”

陳美琳咯咯笑著,往他背上一趴,說道:“我才不怕別人笑話我!我只要自己舒服就好了。他們要笑就笑,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是為他們而活的。”

李云海無奈,只得背著她往回走。

“哥,西州有沒有KTV、夜總會啊?我們去唱歌吧?又好玩,又不累,還能消食呢!”

“唱歌還能消食?頭一回聽說。”

“唱歌需要很用力的好不好?去嘛!”

“那好吧!”

李云海對陳大小姐的要求,當然是有求必應。

他帶著陳美琳,來到江南會。

劉杰正好在前臺,正和前臺的美女說話,扭頭看到李云海,趕緊撇開前臺,走了過來:“兄弟,你這一向忙得很哪?約了你幾次,你都說沒空。那個小護士來唱了幾次歌,每次來都會問你。”

李云海輕咳一聲:“給我一個小包間。”

劉杰道:“我安排幾個小妹陪你?還是把小護士喊過來?”

李云海道:“你沒點眼力價啊?沒看到我身邊有美女嗎?”

劉杰早就留意到了陳美琳,笑道:“這位是陳小姐吧?好久不見!我還是在花城的廣交會上見過她,她出落得像個大姑娘了!”

陳美琳勾著自己的秀發玩耍,說道:“我不是像大姑娘,我已經是大姑娘了!我都上大學了。”

劉杰笑道:“好好好,來來來,這邊請。”

他親自安排了一間包廂,又安排了一個美女幫忙選歌。

“兄弟,跟你說個事。”劉杰道,“肖雯不打算在你公司做了,她想出來幫我打理這家店。”

“可以啊!你讓她找人事部辭職就行了。”

“你不要生氣啊。”

“我生什么氣?她又不是什么高精尖人才,離開她就不活了?”

“后年省里的人事將有大變動。你說趙敬文能留任嗎?”

“這個跟我無關。我只做生意,不問前程。”

“嘿,我這不是跟你討論嗎?他對你一向不友好,他要是走了,肯定是好事。”

“難說,如果經開區能做出成績來,那他留任的可能性很大,即便不能留任,進京也不成問題。”

“所以我說啊,經開區能不能出成績,這才是關鍵。你聽說了沒有?趙敬文和黃鷹,一直在游說你們園區的其他企業家,希望他們能搬過去。”

“他不會到外面拉投資嗎?怎么一直守著我們園區不放?”

“哪有那么多的投資拉?尤其是外資,優先考慮的是沿海發達城市,能看中西州的,多半是被好福利好政策吸引來的。要不就是污染比較嚴重的小企業,其他地方不要,只能往內地遷移。我聽說康柏有很大的意見!”

“康柏能有什么意見?”

“他們公司馬上就要投產,而省里之前答應他們的配套工廠,完全沒有落實。這也是趙、黃二人著急的原因。康柏公司的代表,天天往省里跑,要求配套工廠落實,否則無法開工生產。”

“不至于吧?康柏在經開區的工廠,頂多就是一家組裝廠,雖然需要一些配套工廠,但也并非不能開工生產。”

“省里之前承諾,在園區給康柏公司配套包裝廠、印刷廠等配套企業,現在這些企業一家也沒有!只能和四海園區的企業合作。康柏說,早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把工廠建到四海園區。”

李云海輕輕一嘆,領導的決策,一念之差,卻能影響全盤的布局。

他也希望趙敬文和黃鷹等人盡快離開,來個務實的領導,主持全省的大局。

正想著事,李云海的呼機響了起來。

他到前臺來復機。

電話通了,那邊傳來一個沉渾的男低音:“你好,請問是李云海同志嗎?”

李云海一聽便知道這是趙敬文的聲音,卻故作不知,問道:“我是李云海,你是哪位?”

“我是趙敬文。”

“哎呀,趙領導,你好,不知道這么晚了,你找我有什么吩咐?”

“不知道李總有沒有空?我們見面談。”

“現在嗎?”

“可以嗎?”

“行,我在江南會。你知道這家KTV嗎?”

“江南會?我讓司機送我過去。”

“好的,趙領導,那我在包廂里等你過來。”

“待會見。”

李云海放下電話,心想趙敬文這么晚找我,多半是為了園區建設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趙敬文又想出什么幺蛾子鬼主意?


上一章  |  人生198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