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83章武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章武帝

第83章武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那是武帝第一次親征草原,挫敗了當時草原上的霸王月氏國,朝野鼓舞。

但受限于當時的錢糧,以及軍隊勢力,軍隊重挫月氏后,武帝并未死追猛打,反而駐守狼喉,修建公事。

這還是姜思樂第一次在書上看到關于狼喉的事情,就連是青夷的史書對狼喉的介紹也十分的潦草。

姜思樂又快速的瀏覽了幾頁,她思索著,既然第一次西征開始,那第二次、甚至她想要找的第三次應該也不遠了。

又翻了幾頁后,姜思樂發現之前那一直書寫著這本的潦草字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字跡,一個工整,書寫有些用力到略顯笨拙的字跡。

看來青羊寺又換了一位新主持,姜思樂不由這樣想著,翻書頁的手更快了。

出現了……

姜思樂喜出望外,這是書中第一次真切的提及武帝。

看起來這位主持被武帝接見,至于是什么原因,并不知道。

但是顯然這位主持對武帝的印象很深,在書中長長一段都在寫武帝的樣貌和風姿,那夸耀的話語要姜思樂一連翻了兩三頁才止住。

之后的內容姜思樂看的更加細致,可以說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生怕是漏掉了什么。

在武帝第一處接見這位主持之后,又陸陸續續接見了幾次。

根據這位主持所記載的,當時武帝接見的并非有只他一個和尚。、

追隨在這位帝王身邊的有不少的道士、方士、和尚、甚至還有一位道姑。

不過在寫到這位道姑時,主持的用詞就非常嚴謹。

姜思樂從這旁邊的批注得知,這就是武帝的姑姑——玄清道姑或者也可稱她為淳義公主。

姜思樂倒是對這位祖宗并不怎么熟悉,她在回憶里匆匆瀏覽了一遍,看來這位安樂公主對這位祖宗也不了解,回憶里也沒有什么有用的東西。

姜思樂又再次將自己的視線放到書頁上,根據這位主持的描寫,淳義公主,終身(到此時為止)未婚,沉迷于道藏中,是一位頗為有名的修道之人。

而武帝對自己的這位姑姑也異常的善待,甚至連親征月氏這種大事也帶在身邊。當然,還有不少的和尚和道士也帶著。

之后的數十頁都是和這諸位修道、修佛者探討經義、道藏的內容。

里面的內容讓姜思樂不由的想起了那些晦澀難懂的史書,看來經書也是一樣,微言大義,不明所以。

姜思樂又是匆匆掠過,她既不修佛,又不修道,甚至連神佛都不信半分。

姜思樂冷哼一聲,若是真的有神,為何不將她送回到原來的世界?

為何不在她手沾鮮血時制止?

若真的有神佛,那——漫天神佛也不過如此。

在那十多頁的佛法討論后,之后的幾頁記載又回歸了日常的寺廟生活。

寺廟門口原本的灰石做的階梯破破爛爛,甚至已經有的石頭已經破裂或者掉落在那里。

這位主持認認真真的寫道,等再積攢一匹香油錢就可以在進入寺院的山道上都鋪上結實的青石作為階梯。

他將這稱為是“不可能完成的壯舉”,在書頁里細細記載了寺廟的收支情況,并且表現出了憂心忡忡。

很務實。

姜思樂評價道。

見過了最高的山峰后,依舊能夠辛勤耕耘于自己的小山頭。

這樣的人的確值得她的稱贊。

姜思樂難得嘴角勾起,淡淡的笑了起來。

恍然間,食物的香氣傳了過來,雜糧的谷物香氣和面餅的面香味傳到了她的鼻腔,不由的讓她口齒生津。

姜思樂從那一堆書里抬起頭來,就看見阿義時正端著早食推門而入。

她連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迎了上去,幫他端起那盤子。

雖然心知阿義時一人也可以完成,但姜思樂還是不自覺的湊了上去。

“怎么醒的這么早?可再睡會?”姜思樂將那盤子和小碗從托盤放到桌子上,不由得笑吟吟說道。

“見你醒的早,想來怕你餓了……”阿義時的聲音低沉宛若是大提琴的弦音,他此時正嘴角帶著笑意,顯得格外陽光開朗。

姜思樂對上他笑盈盈的眼眸,耳垂不由得通紅,她難得羞怯的不再與他爭辯。

二人安安靜靜的坐在桌邊,姜思樂將那幾本厚厚的跟字典一樣的書收拾到一旁,專心的喝著碗里的紅米粥,還有那油餅。

香蔥酥脆,滿是麥香,十分好吃,姜思樂吃的津津有味。

阿義時的食量比她要大,他的盤子里有著三個油餅,只見他兩口一個,十分干脆的就吃完了。

再喝上一碗紅米粥,只覺得腸胃變得溫暖柔順,胃里暖洋洋的,整個人多了幾分氣力。

吃完早飯,姜思樂伸了個懶腰就打算繼續和這幾本書死磕,她想著應該能磕出什么東西來吧。

阿義時的大夏話學的不怎么好,日常說話還可以,要到看書上,他就有些頭痛了。

便是他手中時常拿起翻閱的那一本《春秋》,這三四日里,才看完了寥寥幾頁。

正書看不下去,阿義時索性去買了幾本話本,坐著和姜思樂一起看。

姜思樂翻到上次看到的那一頁,老和尚正想要攢些香油錢,買些青石板作為登山拜寺路上的階梯。

可青羊寺地處偏遠,又在城郊上。

來這里的香客,多是附近的農人織女,少數是住在附近的地主商賈。

而這邊城的人,對佛道之流不太信仰,只有要生子的拜拜菩薩,要遠行的拜拜道君,常在河邊浣洗的或是住在河邊的人家拜一拜當地的水神。

對青羊寺來說,他們的信徒信眾本就少,而本朝崇道不崇佛,生存更加艱難。

記載到這里,姜思樂大概已經了解那個時期青羊寺的基本情況。

即使曾經與武帝會過面,但到底是因為武帝喜愛召集僧道之流辯論談經,這到底對青羊寺的名氣沒什么大的作用。

畢竟,整個成州有點名氣的寺廟道館都被武帝接見過。

但這件事情反而引起了姜思樂的關注。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