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第34章 天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天險

第34章 天險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昨日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昨日癲 | 滿朝文武 | 求我登基 

:18恢復默認

作者:昨日癲

姜奕和朝臣們商議了什么,又有了哪些結果,這些姜思樂暫且不知。

她并不能在橋都待上太久,只是和姜奕匆匆幾面之后,再見了成貴妃一面,姜思樂就又匆匆的返回了季州。

在季州等待她的,除了小道士,還有阿義時。

看到姜思樂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二人都松了一口氣。

雖說姜奕是姜思樂的親哥哥,但歷史上兄弟相殘的事情也并不少見。

一開始,二人就是不同意姜思樂去的。

但是他們人在季州,也分不開身。更何況姜思樂是什么性格,他們最了解不過了。

他們的這位公主殿下,是唯恐天下不亂。

越是不能做什么,她便偏要去做什么。

姜思樂從‘明月’的馬背上下來,她一身戎裝,分外英姿颯爽。

看著等待著她的二人,姜思樂心中也泛起了一陣欣喜。

她將馬鞭遞給身邊的侍從,笑著走過去,走到二人身旁。

“等著我呢?”姜思樂笑意盈盈的看向二人。

阿義時有一肚子的話想要說,但看著姜思樂微笑的面龐,再多的話也只變成了一句嘆息。

他嘴角不由的勾起了一絲笑意,幫著姜思樂牽起了‘明月’,‘明月’也順從的跟著阿義時的韁繩,動起了馬蹄。

“殿下這次可是嚇死貧道了……”小道士沒有阿義時那么多的顧忌,跟在姜思樂身邊長吁短嘆。

“所謂兵者,詭道也。小道長,你要學的還多著咧……”

姜思樂笑嘻嘻的和小道士爭辯著。

三人一路走到營帳附近,阿義時去將‘明月’牽到馬廄。姜思樂和小道士一邊笑談著,一邊小步走入營帳。

“唉,還是在自己的地盤舒心……”

姜思樂拉著倒好茶的綠枝,坐到軟榻上。

綠枝比她回來的更早一天,但這時候面色上還帶著疲倦。

長途跋涉,尤其是古代的長途跋涉,是很要命的。

小道士眼神幽幽,眼神似是在譴責。

“貧道可是謀士,怎么就被派到那群莽漢的身邊。您是不知道……”

小道士又開始了他的絮絮叨叨,看來這些日子在阿義時的先鋒營沒有少吃虧。

想到這兒,姜思樂還幸災樂禍的笑了笑。

這讓小道士的臉更加氣鼓鼓的,聲調也拔高了五度。

一個男人掀開了營帳的簾子,走了進來,坐到了姜思樂身邊。

他并不搭話,倒是側著頭看著姜思樂和小道士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談。

阿義時的目光很溫柔,在燭火恍惚的光輝之中帶著幾分纏綿。

小道士很會看時機,見到姜思樂面露困倦,他說了幾句笑談,便也裝作困倦的模樣匆匆離開了。

屋內只剩下了阿義時和姜思樂二人。

姜思樂轉頭笑盈盈的望向阿義時,今天她面上的笑容都未曾減去。

也許是真的看到他,很高興?

阿義時心底涌現出一絲甜蜜,他向來不是一個猶豫的人,聰明果決是阿義時這個人少有的優點。

“安樂……”阿義時低沉的聲音宛若是那異世的大提琴的弦音,富有磁性和魅力。

它宛若一杯令人沉醉的美酒,而姜思樂已經一飲而盡,昏昏沉沉。

“阿義時……”姜思樂側著頭,她的眼睛里仿佛有星辰流轉一般,讓阿義時看入了迷。

深邃的眼眸,高聳的鼻梁,阿義時俊朗的面龐一如他們初見時的模樣。

這一年的相隔,只是讓它添了些愁苦的風霜。

姜思樂看到他眉頭的皺紋便知道,相隔的這些時日他也并不好過。

夜色無言,給這對眷人留下了些空間。

另一邊,瓊州

李彥成知曉公主離開了瓊州,也是松了一口氣,同時心中又是一陣后悔。

若是……若是當時自己做下決斷,公主便不會去跑這一趟。

這樣的后悔情緒一直持續到姜思樂平安回來,才稍稍平息。

雖然姜奕的口碑世人皆知,但是對于這個行為,所有人都是敏感的。

就在姜思樂離開泉州的第二天,李彥成就下令所有軍隊從攻擊轉為防守,同時分配部隊,做好了突擊橋都的打算。

但是誰都沒想到,姜奕真的能放姜思樂回來?

最開始的時候,誰都認為這是一場鴻門宴。

畢竟戰時狀態下,姜奕的邀請本身就有些詭異。

但此事了結之后,李彥成也在反思。

他意識到,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再來第二次。

如此不光是冒險,更是對整個局勢有這影響。

正在李彥成反思著整體的戰役計劃時,有人帶來了一封姜思樂的信。

李彥成拆開信,里面說的是此次在京城的事情始末,還有京都的詳細情況。

從姜思樂帶來的情報上看,橋都人心雖亂但是卻有駐軍把手,況且太子這些年來在橋都的聲望很好,這讓橋都依舊是和平時期的秩序。

在這里,所有人都認為戰爭會在這個月消失,并且不會危及到橋都。

而且,姜思樂還帶來了姜奕給出的處理辦法。

戰爭的源頭——欒仕昌欒老將軍在京中養老,新帝可為他加虛銜,為他封侯,并且可將親眷一同接到橋都。

對于參軍的士兵并不追究,依舊由朝廷分配,駐守各地。

但是對于軍官將領,降低一階官職,罰奉半年。

對于為首的李彥成和姜思樂,姜奕也做出了對他們的決斷。

安樂公主貶為庶民,李彥成官降三階,隨姜思樂入青夷,終生不可踏入大夏半步。

李彥成仔細的研究了新帝姜奕對他們的處置辦法,他與姜奕有舊交,能夠看得出姜奕已經盡力的在朝臣面前保下他們。

只是因為新帝登基不久,對于這種敏感的事情也并不好直接插手。

但是在這份堪稱‘寬容’的處理辦法中,李彥成看到了那個曾經寬仁的太子的影子。

是否應該接下這份處置?

李彥成再次變得猶豫不決。

這份處置辦法,好是好,可以說是大夏歷代以來最為寬仁的處理叛軍的辦法了。

可是……李彥成放下文書,緩步的走出了帳外。

在月色之下,瓊州的平原和山丘是絕佳的戰場。

連接著瓊州和橋都的,天險的關口,橋頭關。

但說是天險,對瓊州來說卻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李彥成現在就在橋頭關駐守,他的眼神望向了周圍高聳的山峰。

那山上有他早就派遣的兵士,負責探查和埋伏。

只要他攀登上那座山,就可以遠遠望到一個燈火通明的地方。

那就是橋都!


上一章  |  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