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謏歷守七郡,咸以清化著名,又征為廷尉,前后四登九列,六在尚書,二為侍中,再為太子太傅,封京兆郡公。
在北國有巨大聲望。
曾勸諫石虎善待百姓,減少畋獵,也是這般言辭犀利。
以石虎之暴虐,卻省而善之,賜以谷帛。
如今直言規勸冉閔,卻引來滅家之禍,韋謏滿門皆斬于街市,鄴都士民無不嗟嘆。
這也為冉閔出征襄國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種失落的情緒從民間漫延至魏軍之中,而冉閔視若不見。
魏永興元年十一月,冉閔躬率十余萬步騎出征襄國。
消息傳到陳留,李躍雖對韋謏沒什么特別感情,但大軍出征,先斬直臣、重臣,大為不詳。
前趙時,劉聰驕奢淫暴,殺戮無度,動輒誅戮公卿,其殘暴不在石虎之下,御史大夫陳元達以鐵鏈鎖住手腳,直陳劉聰為政之非,劉聰氣的七竅生煙,卻依舊沒有殺他。
在華夷生死大戰之時,冉閔殺韋謏全家,已經動搖了冉魏的根基。
常煒斷言道:“此戰只怕難有勝算。”
“冉閔所長,皆在戰場,或許能有一二大勝挽回人心。”李躍安慰道。
只要攻破襄國,就能憑借大勝抵消殺韋謏帶來的負面影響。
“左傳有言:君以此興,必以此亡!冉閔憑武功立國,若一直大勝,自然無事,倘若大敗,只怕立即有傾覆之危。”
冉閔對武力的自信,李躍早有領教。
太依仗武力,對一個君主而言,并非什么好事。
常煒喝了一口茶,繼續道:“冉閔之過有三,其一,身為人臣,弒二君而篡位。其二,以殺胡而起,胡人未滅,轉而欲借胡人之力,反復無常,既不得胡人之心,亦令國人失望。其三,便是擅殺王謨、王衍、韋謏等士人。”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冉閔從手無兵權的征虜將軍爬上帝位,不可謂不急躁。
急躁不是錯,但反復無常,說變就變,則讓冉魏下面的人無所適從了。
摸著冉閔過河,對兗州有重大意義。
一來能看清河北矛盾癥結所在,二來能避免重蹈冉閔之覆轍。
正說到興頭上的時候,張生野前來稟報,“都督,燕軍南下了,燕主慕容儁領十萬大軍巡略章武、河間二郡!”
李躍一震,真正的威脅來了。
去年石虎死的時候,燕國就蠢蠢欲動,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卻因石閔平棘一戰滅石沖,坑殺三萬降卒,而被震懾住。
今年連續爆發鄴北、倉亭之戰,讓燕國一直不敢動彈。
而如今石閔率軍出征冀州之西的襄國,慕容儁就迫不及待的從冀州之東南下。
別看冉閔這幾場大戰打的有聲有色,實際上消耗了河北的有生力量,鄴城襄國鷸蚌相爭,慕容家就來漁翁得利了。
張生野道:“慕容儁九月便從龍城出兵,在樂安與鄧桓部對峙二十余日,不能克之,遂留慕容垂圍困,自引大軍南下。”
燕軍南下,讓襄國之戰充滿了變數。
如果冉閔能快速攻破襄國,慕容儁肯定會退走,但如果陷入僵持,冉閔的形勢就不太妙了。
而偏偏這個時候,冉閔殺韋謏全家,人心動搖。
冉魏占領北國,李躍還有幾分割據兗州的機會,但如果慕容家在冀州站穩腳跟,自己半點機會都沒有。
“章武、河間乃冀東重地,落入慕容氏手中,非但冉魏危殆,青兗二州亦不存焉!”常煒沉聲道。
“先生是說,某當出兵?”
石虎攻打棘城大敗后,慕容家并沒有閑著,接連吞并扶余、宇文部,慕容恪屢次大破高句麗,打的高句麗龜縮在遼北,而不敢西望。
“不出兵,則燕軍巡略章武、河間、渤海等郡,西望襄、鄴,坐觀成敗,鄧桓部成甕中之鱉。若是出兵,燕軍銳氣正盛,勝負難料,唯都督自決之。”常煒額頭上皺起一個川字。
形勢變化太快,令人有些猝不及防。
自古擅謀者眾,而擅斷者寡,所以不是什么人都能成為君主的。
黑云軍在大河之南打的有聲有色,是因為中原沒什么狠角色,張遇也好,劉國也罷,實力自然是有,但都不成氣候。
燕國則不一樣,從慕容廆算起,在遼東已經發育了六十多年。
族中名將如云,慕容恪名震天下,慕容垂勇冠三軍,還有慕容評、慕容軍、慕輿根、封奕、陽騖、皇甫真等名將名臣。
如此重大之事,不僅關系河北局勢,也關系到兗州的未來。
李躍遂召來崔瑾、周牽、陳端、辛粲等人商議,糜進、秦彪等幾個新晉的將領旁聽,還有黑云郎中的高云、董超、祖正等人隨侍衛在側。
辛粲第一個反對,“河北遍地胡人,我等何必涉足?他日慕容氏南下,兗州可依托朝廷,與之對抗。”
辛粲嘴中的朝廷自然是江東。
“哼,朝廷?朝廷管我等死活?只怕慕容氏一來,朝廷又倉皇而退!”陳端不屑道。
江東坑害流民帥不是一次兩次了,也就辛粲這樣的人還對他們充滿幻想。
江東能靠著住,母豬都會上樹了。
崔瑾道:“慕容氏極有可能與襄國聯合,鄴城若敗,慕容氏席卷河北,河南焉有我等立足之地?”
糜進道:“我黑云軍未必就怕了他慕容氏!”
不是怕的問題,而是提前陷入與燕國的苦戰,只會消耗兗州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一點家當。
兗州四戰之地,要走的路很長很長。
秦彪拱手道:“既然遲早要與燕人一戰,何必畏手畏腳。”
“大膽。”陳端斜了他一眼,不滿他的鋒芒畢露。
“屬下失言。”秦彪連忙賠罪。
李躍甩了甩手,秦彪一向悍勇無畏,說話自然沖動了一些。
其實出不出兵,李躍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召眾人議事,主要是看看他們的心思而已。
人心齊泰山移。
內部分歧太大,自然也就不能合力對外了。
糜進、秦彪代表黑云軍,士氣頗高,崔瑾贊同出兵,陳端不置可否,周牽一言不發,對軍略沒多少興趣。
至于辛粲,一個文人也就忽略不計了,本來讓他參加,也就湊湊人數,聽聽廢話,活躍一下氣氛,效果還不錯……
“高云,汝有何見解?”李躍目光轉向一旁的黑云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