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五百五十三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

第五百五十三章 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3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五百五十三章開工典禮(5000盟主風清洋洋洋加更)

作者:七月不渡

字數:3526

給李小榕打完電話后,李多魚掏出了一整沓厚厚的名片來,一張張打了過去。

第一個直接打給那個糖廠老板,因為他是李多魚這段時間里,收到的最后一張名片,拿出來時,自然是第一個。

“林老板,我是擔擔島的李多魚啊”

電話那頭傳來熟悉的聲音:“李主任,你終于裝電話了。”

李多魚笑道:“這是我的電話號碼.還請林老板惠存。”

“好的,我拿筆記一下,改天一起出來組個局,吃個飯。”

“請問,張主任在嗎?”

“您哪位?”

“我是擔擔島的李多魚。”

“養海帶的那位啊,不好意思,張主任出去辦事去了。”

李多魚就跟個電話銷售員一樣,一張張名片打過去,并告知對方自己的電話號碼。

李多魚打了一圈后。

發現這個年代打電話真的太難了,一半以上的電話號碼都是打不通的。

最后,李多魚嘗試撥打了國際長途電話,這個就更加難接通了。

李多魚打開了黃科長送給他的那本電話簿,撥打了一個號碼,在這個年頭,要打國際電話。

必須要經由國際話務員轉接后,這才能打到國外去。

“您好,這里是國際臺,請問打往哪里。”

“港島的北角,電話號碼是”

“好的,我幫您轉接。”

一旁的周曉英很緊張也很激動,電話裝好后,她就迫不及待想跟奶奶聊兩句。

可等了好一會兒。

電話那頭傳來的并不是奶奶的聲音,而是剛才那位話務員的聲音。

“不好意思,先生,您撥打的號碼沒有接通,請下一次再打。”

說完,對方好像非常忙碌的樣子,直接就掛掉了電話。

拿著話筒的李多魚愣了下,隨后對著一旁的周曉英安慰道:“沒事,我們有電話了,隨時想打就可以打,總會打通的。”

周曉英心疼道:“打一次電話很貴的,這種長途的應該更貴吧。”

李多魚哼道:

“怕啥子,一分鐘撐死也就咱一條鰻魚的錢,咱們池里多少條鰻魚啊,讓你跟奶奶打電話煲都沒問題。”

周曉英皺著眉頭,相當不解:“電話煲,又是什么東西啊?”

“哈哈,這個啊。”

李多魚隨口胡掐道:“就是打電話打很久,把電話機都熱到可以煲粥的意思。”

周曉英無語道:“什么亂七八糟的說法,咱們雖然賺了點錢,可也不能太奢侈和浪費,畢竟咱們還欠銀行一筆大錢呢。”

見周曉英叫真起來。

李多魚趕緊認錯道:“沒錯,老婆教育的對。”

見李多魚當場認錯,周曉英愣住了:“不對,你這話.聽著怎么這么敷衍啊,我是跟你說認真的在,咱們真的不能大手大腳。”

前世曉英跟阿娘相處的時間,并沒有這么長,可這一世,李多魚覺得曉英跟阿娘越來越像了。

見她還想繼續說。

李多魚見房間里沒有人,一個猝不及防直接就把她嘴巴給封上了。

周曉英狠狠擰了李多魚腰部一下,羞得臉全紅了起來:“這是廠里,又不是家里。”

“那回家繼續。”

周曉英無奈嘆氣了聲:“趕緊做你的正事去。”

女人,心思比較細膩。

碎碎念很正常的。

可只要付出實際行動,把她嘴巴給堵上了,她就不會念了。

這次倒是很順利地打通了,李多魚直接用日語跟對方打起招呼來,對方也很熱情地回道:“李桑,好久不見。”

李多魚突然打來電話,這位鰻魚收購商小田紀夫那是相當的開心,說活魚船已經準備好了,時間一到就會立馬出發,保證準時到達。

同時也說起了小島川夫社長,說社長很懷念一起釣魚的時光,還有他釣的那條金槍魚記錄,到現在還沒人可破。

一轉眼。

就到了開工典禮這一天。

下沙村不少村民都自發前往了養蝦廠參加這個開工典禮。

而一大早,天都還沒亮。

李多魚就被阿娘拉著去天后宮拜起來了,甚至還整了一個大豬頭,非常的正式。

說起來,要不是李多魚覺得沒必要,島上的老一輩,還想著請媽祖去參加他養蝦廠的開業典禮。

李多魚覺得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漁船下水儀式時,都有請媽祖過去,海鮮養殖這一塊,應該也是歸媽祖管的,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可惜今天來了位大領導,某種意義上,他們這些人都是無神論者。

真要把媽祖請過去的話,到時候,還真是兩邊都不討好,于是李多魚拒絕了這個提案,還是穩著點來比較好。

由于馬上就要到鰻魚出貨的時候,開業典禮這一天,李耀國和陳文超兩人還得留下來守著鰻魚廠。

李多魚有邀請老李去開業典禮的,畢竟他是養蝦廠老總,而老李就是老總的老總。

可他犟的很。

說什么也不肯去,就是要留下來幫他看守鰻魚廠,反而教育起李多魚來。

“做事情要有先后緩急,大家要都走了,這不是讓人剛好給你的鰻魚廠投毒嗎?”

而這幾天,恰好趕上五年級,馬上就要畢業考,周曉英也沒參加這次開業典禮。

老李沒去,曉英沒去,阿娘自然也不會去的,結果開工典禮這一天,他家就李多魚一個人過來。

不過,他們不來還真是對的,這開工典禮真的忙死個人啊。

原本,李多魚只打算搞個簡單的開工典禮,可沒想,大領導確定要來后。

規格當場就提升了。

鎮里和縣里立馬緊張了起來、

這兩天,他們甚至把他的開業典禮列為最重要的事情,各方面細節都得考慮進去。

而這些繁瑣的東西,還真不是李多魚的強項,哪怕在縣里面待過的陳江河,也是頭皮發麻。

橫幅上的字,要怎么寫才合適,主席臺放幾個座位,嘉賓席名字該怎么貼。

左大還是右大。

好在縣里面,早就猜到李多魚可能會搞不過來,典禮開始的前兩天,還特意抽調了兩位經常負責各種儀式的女同志過來,臨時組成了個會務組,確保開工典禮的順利進行。

而其中一位,李多魚居然認識,就是陳江河的那位對象,張秀芹。

這女人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可干起活來,那叫一個利索,一問才知道,原本她在縣委是專門管會務和禮儀這塊的。

張秀芹拿到嘉賓名單后,立馬對著眾人說道:“嘉賓的椅子肯定不夠,再加一排上去。”

“可廠里已經沒椅子了。”

張秀芹看著這些竹椅子,皺眉道:“干脆這些全換掉,叫輛車去招待所那邊,把開會用的椅子先借用過來。”

“茶具也拿一些過來。”

“另外.會議結束后,還得安排一輛客車,將部分來賓送回去。”

看著張秀芹忙碌的背影,陳江河搭在李多魚的肩膀上:“怎樣,我對象厲害吧,做起事情來,有沒有一種雷厲風行的感覺。”

李多魚點點頭。

“確實比你厲害,我就奇怪了,就你這樣,是怎么追上人家的?”

陳江河自豪道:“人不可貌相好不好,我陳江河雖然籍籍無名,但也有厲害的地方,只是李主任不擅長發現而已。”

李多魚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我現在倒是發現了,就是這臉皮比我還厚啊!”

陳江河笑道:“臉皮厚,也是一種本事,不要臉,才好抱你這根大腿。”

“這本事確實厲害。”

李多魚忍不住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突然想起了一句:人不要臉,則無敵。

就在大家都忙碌時,小舅陳冬青,最擔心的還是他的演講稿,在他身邊不停叨叨念:

“演講稿,背好了沒有。”

李多魚隨口說道:

“不用擔心,背好了。”

李多魚才不會告訴他,這兩天由于鰻魚廠被投毒的事,他把這件事給忘了。

稿件內容大致內容和方向是記住了,但背是真沒背,說實在的,李多魚覺得按這個演講稿念的話。

就像刷短視頻時,看北方思密達的新聞聯播,太老氣了。

真從頭到尾念完的話,李多魚自己估計會先起一身雞皮疙瘩。

李多魚看了下手表,差不多上午十點左右,養蝦廠這邊來的人越來越多。

停車場那里,都停了好幾輛軍綠色的吉普車,村里一些跑來參加開工典禮的年輕人,一個個都跑過來看車。

“光哥,你對車比較了解,給我們介紹一下唄。”原本就很喜歡車的李清光,當場給他們講解了起來。

“那款是最常見的是BJ212,不過,這一輛應該是最新版本的。”

“這一輛是阿羅244這可是從羅馬尼亞進口過來的,不便宜啊。”

年輕人忍不住問道:“羅馬尼亞在哪,離我們近嗎?”

李清光撓著頭:“我也不知道啊,得去看世界地圖才能找得到。”

而在這個時候,一輛進口皇冠停在停車場后,李清光倒吸了一口氣,眼里止不住對這車的熱愛。

那光澤,那大燈.李清光真的很想上手去摸一把。

這次哪怕不需要李清光介紹,大家也都知道這是一輛好車。

可當車后座的女人出來的那一刻,這些剛剛成年的小同志,全都不敢看那個女人。

一身黑色緊身禮服,優雅且不失大氣,把身材完美勾勒了出來。

村里的女人跟她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此刻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耀眼的明星。

一個外號土豆的年輕人說道:“我好像在咱島上,見過這個女的,跟咱們李主任有一腿的那個。”

“說實在的,咱們李主任跟她站一塊,還真挺配的樣子。”

李清光當場敲了下土豆的頭:“別亂講好不好,不然我哥晚上回去說不定得跪搓衣板。”

陳元素下車后,李多魚趕緊上前接待,沒想跟她一起來的,還有那位日料店的經理。

“李主任,好久不見。”

雙方簡單打了個招呼后,李多魚就把他們請到接待室那邊去了。

那里現在匯聚了不少有實力的人,一見面就立馬掏出名片互相交談起來。

沒一會兒。

一輛考斯特在停車場那邊停了下來,接待室里的人,全都跑了出來,一起出門去迎接。

看到這輛米黃金色的豐田考斯特后,李清光倒吸了一口氣:“大家以后記住啊,見到這種車離遠點,因為里面坐的全都是領導。”

接待的時候,李多魚被推到了最前面,看到第一位下車的人后,李多魚憨笑道:“領導好。”

而讓他震驚的是,跟在他身后的那位,看起來跟趙甲路有點像的樣子。

讓李多魚稍稍驚訝的是,趙甲路那小子居然沒跟漁業局的一起過來,而是混在了這輛車里。

大領導下來后,環視了下四周:“又讓你小子撿到寶了,這可是個好地方啊,走吧,先看看你的養蝦廠去,給你貸了那么多錢,看看能不能砸出個水花來。”

緊接著。

在李多魚的帶領下,一群領導參觀起了養蝦廠,而這次的講解,李多魚原本交給陳冬青的。

可這貨關鍵時刻不給力,居然拉起肚子來,到現在,還在廁所里不肯出來。

看著那一池池不斷冒水的養殖池,在場的領導都相當的驚訝,他們去過不少地方參觀過。

可目前為止,就屬李多魚這個地方看起來最有科技含量。

大領導哼道:“就看這些設備有啥用,最重要的是成果。”

“各位領導這邊的池子看。”李多魚說完,直接拿著抄網,從池子里撈了一網蝦苗出來,并介紹道:“這個是我們長得快1號苗,親蝦母本全都是三兩以上的大蝦。”

看到蝦苗后,大領導稍稍有些驚訝:“已經孵化出來了,這所有的池子里,全都是蝦苗嗎?”

李多魚點點頭:“每個池子里,全都是蝦苗。”

聽到這話后,連帶著陳元素都給嚇到了,剛才看李多魚隨手一撈,就撈那么多蝦苗起來。

這要是廠里的所有池子里,全都是蝦苗的話,那這一個廠得有多少蝦苗啊。

大領導指著旁邊那個二號池問道:“那你這編號什么意思啊。”

“這個編號,研究準備的,親蝦母本不一樣,這一池子叫穩健2號。”

看到這么多蝦苗,吳局長忍不住說道:“李主任,你這蝦苗打算怎么賣啊。”

李多魚見水產研究所的張所長也在,笑著說道:“今年,我們沒打算賣蝦苗。”

“不賣的話,這么多蝦苗,你養得過來嗎?”

李多魚解釋道:“是這樣的,吳局長,現在海蝦品種還不穩定,實話跟你說,就目前我這些海蝦品種,養成率還不到十分一。”

“這次呢,我們養蝦廠跟水產研究所準備跟一批優質的養蝦戶合作,我們只送苗,不賣苗。”

聽到這話后,大家再次愣住了,大領導好奇道:“為什么,不賣苗啊?”

李多魚對著在場領導說道:“這個.我到下一個地方,再跟你們解釋。”

參觀完養蝦廠后,李多魚帶著領導們,來到了那座剛剛在蓋的實驗樓,并說道:“這是我們跟水產研究員合作,共同打造的優質蝦苗培育基地。”

李多魚接著說道:

“目前國內養蝦戶,確實不少,可面臨著蝦苗質量不好,養成率低等問題,甚至還有些養蝦戶,只能從野外捕撈蝦苗,養殖回報率并不高。”

“而我們這個實驗室,就是專門針對這一情況而建設的,我們的初衷也很簡單,就是培育出養成率更高的蝦苗出來,從而提升養蝦戶的收益。”

李多魚才剛說完,大領導當眾肯定道:“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很好,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這樣外部突然切斷時,我們也不至于亂了陣腳。”

大家聽到這句話后,立馬知道大領導說的是誰了,同時大家也終于明白,為啥大領導為啥一直對海欣不冷不熱的原因。

核心點估計就在這里,他們以為自己做的很隱蔽,可大家都很清楚,海欣的蝦苗并不是自己生產的。

這要是因為政治因素,對方一旦不提供蝦苗的話,那他們整個廠,立馬就可以倒閉。

畢竟當年大蘇突然撤離,切斷了一切技術支持,給國家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大領導接著說道:

“你們身為干部,要向咱們多魚主任好好學一學,短期創匯確實很重要,可也必須要有長遠目光。”

說完,還對著身邊的秘書說道:“現在李主任也是我們的一員了,今天就講的不錯,改天你跟他約個時間,單獨采訪一下他,我們爭取發到《紅旗》上面去。”

聽到這話后。

大家猛地吸了一口冷氣,連帶著陳元素也瞪大了眼睛,她也是在這個圈子里長大的,自然知道這本刊物的含金量。

參觀完后。

接下來,就是開工典禮的流程,可當大家開始致辭后,陳冬青懵逼了,因為他總共寫了三份稿件。

除了陶縣長那份致辭外,另外兩份,跟他寫的差距都很大,給大領導準備的那份,被改的體無完膚。

而李多魚這小子,壓根就沒背稿件,雖然主體結構大致是相同的,可話完全是不一樣的,一點都不正式。

陶縣長看著張青云所長,張所長黑著臉盯著陳冬青。

陳冬青感覺自己都快要炸了,這小子講得也太隨意,太離譜了吧。

李多魚壓根就沒有看稿:“其實呢,我也不知道閩龍養蝦廠未來是什么樣子的,我要是說大了,肯定有人會說我吹牛,可往小了說,又太小氣了。”

“最后,我只能說,我們閩龍一直有個目標,那就是爭取做世界一流,努力開創國外市場。”

聽到這個口號后,在場所有人明顯都愣了下,全都面面相覷起來。

陳冬青黑著臉,抬頭望著天空,此刻,真的恨不得世界就這樣毀滅算了,這小子完全就不按套路出牌。

不論前面做的有多好,這話一說出來,開工典禮完蛋了,陳冬青忍不住暗罵道:“他娘的,就不能低調一點嗎?”

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大領導偏偏就吃這一套,帶頭鼓掌起來:“勇氣可嘉,我可記住了啊,到時候,要沒做到世界一流,我可要找你麻煩。”

下一秒。

在場所有人,也全都跟著鼓掌了起來。

陳冬青懵逼了。

不會吧,這么亂來的發言,居然也可以過關。

嘉賓席,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對著陳元素說道:“小素,這個多魚是不是已經結婚都有孩子了。”

趙甲路湊了過來:“已經結婚了,他兒子,還管我叫叔呢。”

老人嫌棄看了他一眼:

“我在跟小素說,沒問你話呢。”

趙甲路苦著一張臉,這過河拆橋地有夠徹底啊,有了重孫后,就完全無視他這個孫子了。

老人感慨道:“今后,你找對象,要找像這樣的,這個年輕人一看就很靠譜。”

陳元素笑道:“阿公,找不到啊。”(本章完)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