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默契的老漁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默契的老漁民

第三百三十五章 默契的老漁民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漁民出海在外,是有很多規矩的。

敬畏天地,

敬畏大海,

敬畏生靈。

海里雖然有非常多的魚,但也不能貪得無厭,什么海魚都想抓。

二叔公這一輩人作為傳統的老漁民,從來不曾主動捕殺眼前的這種鯨鯊。

李多魚也曾聽二叔公、大舅公、莊叔他們講過一些過去的事。

以前拖網船沒那么多時,沿海有很多這種大魚,而在他們年輕那會,也就是四五十年代。

擔擔島的漁船非常少,大家用的最多的,是一種跟木盆一樣的船。

而這種桶船很容易翻,只能在浪不大的時候才能出海捕魚,但也僅限于近海。

在那個時候拖網船非常少,他們劃著木盆船時,就經常碰到鯨鯊。

這種魚脾氣特別好,從來也沒有過傷人的記錄,拿小魚喂它的話,甚至會跟著你走。

那時候,他們就經常拿小魚喂它們,把它們騙到船旁邊后,二叔公他們就會跳到鯨鯊的背上,抓著它的魚鰭騎乘起來。

而鯨鯊每次被騎的時候,就會往下潛水,他們就會憋氣跟著鯨鯊一起往下潛。

二叔公年輕那會,由于沒啥娛樂項目,無聊起來就騎著鯨鯊潛水玩。

村里的年輕人甚至還較勁起來,看誰騎鯨鯊潛的深,誰就牛逼。

二叔公曾吹噓過。

說他曾騎著鯨鯊,潛到了海底四十多米深的地方,甚至還說看到了沉船。

由于這魚比較傻,當地人一般管它叫大憨魚或者大嘴魚。

鯨鯊的嘴巴確實非常大,全張開的時候,估摸有半張床那么大,完全可以將一個成年人吞掉。

可這貨除了嘴巴大,有點唬人外,食道卻非常小的可憐,只能吃一些小魚小蝦之類,哪怕你往它嘴里塞一條大點的馬鮫魚。

它也會直接吐出來。

所以哪怕被它偷魚,漁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值錢的大魚,它壓根就吞不下去。

而鯨鯊吃魚的方式也很簡單,先是張開大嘴,猛吞一口,再利用腮部把海水給排出去。

一張一合間,就能把網里面的小魚給吸出來。

而網包下面的那條鯨鯊吃的那些小魚則是鳀魚。

是一種比巴浪魚還要廉價的海魚,要是一整網都是鳀魚的話,船老大估計真要哭出聲來。

因為這種鳀魚非常的小。

每尾大概在五到七厘米這樣,比巴浪魚還要小一號,且這種魚肉質有點水。

捕撈上岸后,爛的又非常的快,又被漁民稱之為離水爛,水魚。

要是夏天捕獲到的話,壞的非常快,收購價格低的可憐,一擔(100斤)也才兩三塊左右。

還得保證是新鮮的,否則只能拉去當魚肥,哪怕沒壞,大部分也都成了飼料魚。

不過這種魚,倒也不是一無是處,李多魚記得后世有段時間,鳀魚還挺暢銷的,甚至有專門的公司來收。

把它們做成鳀魚罐頭和鳀魚干,后來包裝技術先進了,還被做成一包包的零食。

沒錯,街邊很多零食店里的小魚干,都是用這種鳀魚做的。

可在這個年代,拖網船撈到這種魚的話,基本上就是血虧,賣出去的錢,估摸著連柴油費都賺不回來。

不過這種鳀魚,李多魚卻很喜歡,因為非常適合用來做魚粉,喂給鰻魚吃。

可惜這里離擔擔島太遠了,不然還真可以考慮,把它們全都運回擔擔島。

鳀魚雖然小,卻是海洋生物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鳀魚吃浮游生物。

而鯖科、鲹科,包括金槍魚、鯨鯊之類的,則吃這種鳀魚。

有些圍網捕魚船,還會故意買一些便宜的鳀魚當做誘餌,把馬鮫魚和鲹魚給引過來,然后再一網打盡。

幸好這一網除了鳀魚外,一半以上都是馬鮫魚,且還是最好的“藍點馬鮫”。

馬鮫魚可以說是沿海的硬通貨,只要你捕到的話,肯定就有人收。

且價格還不錯,通常都維持在兩毛左右。

而這兩年隨著大黃魚的價格上漲,馬鮫魚也跟著漲了點,像這種藍點馬鮫的話,超過五斤的馬鮫魚,還能賣到三毛以上。

而這一網的馬鮫魚少說也有兩千斤以上,哪怕就按最便宜的兩毛來算。

這一網也有四百塊。

這對漁民來說,絕對是高興到跳腳的好事,李多魚沒記錯的話,上次跟三叔出海捕撈梭子蟹。

好像捕撈了六天才賺了不到六百塊,而眼下一網就有將近四百塊,而這就是差距。

且這還是他們出海捕魚的第一網,這一趟出海原定是半個月以上的。

要是一天搞兩網的話,那么半個月輕輕松松賺到上萬塊,不過李多魚覺得沒多大可能。

舟山漁場這邊雖然海魚很多,但也不可能一天撞見好幾撥魚群。

漁船上,大家都看著鯨鯊吞食鳀魚,可看了半天,都覺得有點不對勁。

這魚看起來很大,可吃的太慢了,都吃了十多分鐘了,網包一點都沒少的樣子。

之前被李多魚救回來的那個陳亮跟他父親也都在漁船上。

“這魚吃的也太慢了吧,就它這種速度,我們要等到什么時候啊。”

二叔公抽著煙回道:“年輕人,就是毛毛躁躁的,著啥急啊,你看這魚這么大只,食量肯定很大啊。”

可二叔公剛剛說完,還沒吃多少鳀魚的鯨鯊,好像已經吃飽了,擺了擺尾巴游走。

“咳。”

二叔公敲了敲煙灰:“我覺得這魚,剛才估計跟在船后面,已經吃很多了。”

大家笑了笑。

也不想拆他的臺,李多魚也跟著笑了起來,鯨鯊屬于慢性子的魚,游得也比較慢。

所以并不需要像鯨魚那樣,攝入大量的食物,正常情況下,吃個五六十斤,就足夠它活動很長時間了。

看著那一網兜的魚獲,船老大三叔也很是頭疼,他這艘漁船是六零年代末建造的,已經有點年頭了。

桅桿也不是鐵質的,用的是松木,到現在將近二十個年頭。

桿身已經加固過好幾回,上面全都是鐵片,而剛才起網的時候,桅桿就發出了“嘎吱嘎吱”的巨大聲響。

感覺要是硬拉的話,很有可能就會直接折斷,在他的捕魚生涯里,很多船員受傷都是跟桅桿斷裂有關。

船老大李政發是真沒想到,會一下就捕到這么多魚,上次捕到這么多魚時,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會大家用敲竹竿的方式,集體捕撈的大黃魚,最夸張的一網超過上萬斤。

李政發看了都是補釘的桅桿,忍不住感慨道:“看來真的該換船了。”

而在這個時候,對面拖船的李念天喊道:“政發,要真拉不起來的話,干脆跟咱們捕撈大黃魚一樣,直接下海把魚撈起來,你看怎么樣。”

二叔公抽了口煙,贊成道:“我也覺得可以,咱們都好多年沒這么干過了,給年輕人好好長長見識。”

腿腳不方便的莊叔,感慨道:“唉,我腳不方便,不然我也可以下去撈,以前也都是我下去撈的。”

“好好做飯就行,這事我們來。”

緊接著。

船上的老漁民們拿出了船梯,架在了兩船中間,將兩艘漁船固定了起來。

看到這幕的李多魚,瞬間就明白大伯他們想做什么了。

網包太大拉起來的話。

一般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在網包上切一個小口。

一邊漏一邊拉。

要么直接在海里把網口給撐開,把人吊到網包上直接撈魚。

不過這種做法非常危險,需要船員的默契配合。

接下來,好幾個老漁民穿起了下水褲,這幫人里較為年輕的三叔身上綁著繩子。

繩子另一頭則在滑輪上,隨著眾人一拉,三叔被拉了起來,緊接著被二叔公引導到網包的正上方,就跟吊威亞一樣。

大家放下了繩子,李政發穩穩落在了網包上面,踩在了網繩和網面上。

緊接著,漁船上就拋下了四根很粗的棕繩,船老大李政發把繩子綁在了網口上。

隨著兩邊漁船用力拉棕繩,網口打開了,大家看到一大群還活著的馬鮫魚和鳀魚不停跳著。

好幾只求生欲很強的馬鮫魚,發現網口打開后,小馬達震動了起來,奮力一躍,竟直接跳了出去。

見有魚不斷逃走。

李政發著急道:“快點,再下來兩個,大哥,你趕緊把籮筐給我。”

沒有綁繩子的大伯李念天,直接站在兩船中間的船梯上,將一個籮筐放了下去。

三叔直接用籮筐在網包里面舀魚,舀完后,喊道:

“可以了,拉走。”

漁船上的船員,聽到信號后,直接拉動繩子,拉的時候,二叔公他們直接喊起了號子。

“嘿呦嘿,拉啊。”

“嘿呦嘿,起呦。”

“嘿呦嘿,魚多多啊。”

籮筐從海里拉到船上后,立馬有人將籮筐里的海魚倒在甲板上。

“走!”

緊接著,又把籮筐給拋回去。

船上的年輕人看到這幕直接傻眼了,沒想還可以這樣搞,看著海里面,被海浪打來打去的李政發。

他們這才意識到,船老大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見那些年輕人呆若木雞的樣子,二叔公當場罵道:“看什么看,有啥好看的,趕緊去把甲板上的魚分揀了。”

“他娘的,再看的話,今天的工錢給你們扣了。”

釣魚船上的李多魚看到這幕后也很是驚訝,不得不佩服他們這些老漁民。

這幫人真的非常默契,二叔公、大舅公和莊叔他們幫忙拉著繩子,控制著在水面撈魚的三叔等人。

說實在的,這種程度的配合,他還真的做不到。

這讓李多魚想起來,二叔公還有村廣場那幾個打四色牌的老人,他們就經常說。

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是五六十年代那會。

那會干啥事都充滿了干勁,啥也不怕,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感覺天塌下來也能扛得住。

在這樣默契的配合下,這些老漁民用這種最原始的辦法,將網包給縮小了至少一半。

而在這個時候,三叔再次用繩子把網口綁了起來,緊接著,他就被拉上了漁船。

回到船甲板上后。

他直接脫掉了身上的下水褲,倒出了至少十多斤的海水,同時還倒了只八爪魚出來。

三叔一把把它給抓了起來,重重摔在了甲板上,并罵道:

“麻蛋的,就感覺剛才有點不對勁,老感覺有什么東西在我身上爬來爬去。”

二叔公笑道:“沒從你后面鉆進去啊。”

“要真鉆進去了,我肯定不會跟你們說,偷偷煮給你們吃。”

“哇靠,政發,你以前沒干過這種事吧。”

全身濕透的三叔,回到駕駛室后,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隨后拿起哨子吹了起來。

“注意了,準備起網了。”

“新來的,別站在起網的地方,不然等會給你撞飛掉。”

隨著,絞車滾動起來。

搖搖晃晃的網包,總算被拉上了漁船,二叔公解開了綁在網口的繩子。

一瞬間,兩三千斤的海魚傾瀉而下,瞬間堆滿了整個甲板。

而除了鳀魚跟馬鮫魚外,網包里,還有不少其它海魚,也有不少海狼。

而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網包里,居然還有只一百多斤的綠海龜。

海龜到了甲板上后,直接“四腳”朝天,根本就翻不過來。

廚頭莊叔看到海龜后,直接拿出了一把小刀朝它走了過去。

年輕的船員,還以為他要直接殺死海龜,可讓大家沒想到的是。

廚頭莊叔將海龜翻了過來,用小刀撬掉了海龜殼上的藤壺,隨后跟人一起將它丟回了海里去,嘴里還念念有詞。

“回去后,把那些蝦兵蟹將,還有魚將軍給叫來。”

花了一個多小時,大家終于把所有的海魚分揀完畢,并沖洗起了甲板來。

而讓船老大李政發頭疼的是,兩三千斤的馬鮫魚,直接把他這艘船的冰艙給裝滿了。

正常情況下。

捕到這么多魚后,他們應該前往最近的碼頭,然后把這些馬鮫魚賣掉。

而這次不同,他們出來的有三條船,李政發喊道:“大哥,你那艘船,冰艙能裝多少斤?”

“我這邊的冰艙,能裝兩千斤左右。”

“多魚,你那艘船呢?”

“我這艘能裝一千多斤。”

“那行,感覺今晚的天氣還可以,我們就不到碼頭那邊去了,直接在海上休息,爭取天亮的時候,咱們再搞一網,把三艘船都裝滿,再回去。”

“行,那就再搞一網。”

不過大家卻有另一種擔心,希望下一網別在爆網了,差不多就行,他們還真不想再下海撈魚了。

而在這個時候,莊叔已經開始做飯,原本他想煮魚粥的,但今天大家干的都是力氣活。

思考了一番后。

他決定今晚直接蒸馬鮫魚飯。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