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第三十六章 漁船出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漁船出海

第三十六章 漁船出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七月不渡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七月不渡 | 1983小海島 | 從養殖大戶開始 
歡迎來到文學城

頂部廣告


底色字色字號


國慶后的第三天。

李多魚背著個軍綠色布袋,里面裝著兩套換洗衣物和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牙刷、牙杯、牙膏和毛巾……還有幾包煙和好酒,手里則拎著用麻繩綁著的被褥和枕頭。

就前往碼頭了。

除了這些外,腳上還踩著一雙周曉英花大價錢給他買的雙錢牌高桶雨靴,李多魚記得這鞋在合作社一雙要賣五塊。

周曉英今天有課,并沒有來,送他的只有他爹和他娘。

臨走前,陳慧英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不停跟身邊的老李嘮叨著:

“多魚,他打小就沒出海捕過魚,出海捕魚這么危險的工作,做的過來嗎?”

抽著卷煙的老李,哼了聲:

“誰天生就會啊,不都學過來的,還不是你太寵他了,我在他這個年紀,都不知道幫漁業隊捕了多少魚。”

“你還能不能好好講話啊。”

老李不耐煩道:“你這純屬瞎操心,這小子走貨那會,大半夜不開燈都能把把船搞到馬組那邊去,一些老漁民都不一定能搞得過他。”

“那個又不一樣,當天就回來了,這個要去外海,要去很多天的。”

“那是你不懂,出了海都一個樣。”

見時間差不多,李多魚簡單告別了下:“那阿爹阿娘,我上船了,記得幫我看好那些海帶養殖筏。”

老李催道:“趕緊的,你三叔都在等你了。”

陳慧英嫌棄看著老李,昨天知道多魚要出海,明明擔心到都睡不著,結果又裝了起來。

“海帶的事情,你放心,你爹這人就這樣,刀子嘴豆腐心,天天都幫你守著那些海帶繩,晚飯都舍不得回來吃。”

“瞎說,我哪里天天守。”

被戳破的老李,咳了兩聲。

李多魚咧嘴笑了笑,其實這些天,他都看在眼里。

老李比他還要上心,每次敲完海蠣子,都會在岸邊多坐一會,看看那些海帶繩。

雖然他家從不跟人豎仇,鄰里關系也很和諧,家里兄弟也足夠多,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畢竟那么多錢和心血砸進去。

李多魚轉身后,踩著小木板上了三叔家這艘木質機帆船,漁船并不是很大,大概二十來米長,五米多寬。

上船后,已經有好幾個抽著煙的漁民坐在那等了,而這些人大多都是李多魚的親戚長輩。

戴帽子那個是三舅公,年輕點的是表叔,抽旱煙的是二叔公,還有很多李多魚甚至不知道該怎么稱呼對方,只能跟對方笑笑。

而這群人見到李多魚后,則紛紛打起了招呼。

“不是剛上報紙,說要養海帶,怎么也跑來跟我們出海。”

李多魚咧嘴笑了笑:

“還沒到下苗的時候,閑著也是閑著,就出來跑跑海。”

“老李那天說你變乖了,我還不信,沒想還真跟我們一起出海啊,不像我家里那幾個混球,整天吃飽睡,睡飽吃。”

抽旱煙的二叔公,敲了敲煙斗:“我覺得這次有多魚在,咱這趟出海肯定能順風順水,他出生那天,咱們漁業隊捕到了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魚。”

“對哦,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那天魚都快把碼頭堆滿了,李政天那小子也是懶,直接就給娃取名叫多魚了。”

一群人聊了會后。

三叔李政發挑著一籮筐食物上船,籮筐李有顆用紅紙包裹著的豬頭,剩下的都是些米、面、地瓜、玉米之類的。

見食物上船,大家都認真了起來,全都站在船老大李政發的身后。

因為馬上就要開始拜拜了。

李政發攤開一張紅布,將籮筐里的東西整齊擺在船頭,然后用火柴點燃一把香,給船上的每個漁民都發了三根香。

擔擔島在很早以前,就有“神三鬼四”的說法,三是用來拜神的,四是用來拜鬼的。

漁民們認為“三”才是最吉利的數字,哪怕在40年后,很多人結婚彩禮必須帶“三”,紅包最好也是“三”,就連車牌號也喜歡選“三”。

李政發分完香后,對準了島上的媽祖娘娘廟,嘴里念著一些李多魚聽不懂的怪話,念完后,大聲喊道:

“媽祖娘娘,保佑我們平安順利。”

船老大喊完后,身后漁民也都跟著喊。

“媽祖娘娘,保佑我們出海全是好天氣。”

“媽祖娘娘,保佑我們抓大魚,賺大錢。”

喊完后,大家又誠心拜了三遍。

李政發把大家的香收起來,插進了船頭一處繩子的縫隙里。

而李多魚則幫忙去點掛在船尾的鞭炮,隨著鞭炮聲響起,一個相對簡單的出海儀式就結束了。

擔擔島的漁民,大家都非常信奉媽祖娘娘,每次去遠海捕魚,肯定要先拜拜,保佑完后,才會出海。

隨著“哐哐哐”的柴油機響起后,滾滾的黑煙從輪機房冒出來,這艘機帆船慢慢駛離了避風港。

漁船出海后,李多魚也開始去找睡覺的地方,其實就是兩間非常小的船艙。

人都還沒靠近,就有各種味道飄出來,每間才五六平,卻要擠十來個人。

床有兩層,七十公分寬,用普通木板釘起來的,一半給封死了,只留下半米長的口,要想進去睡的話,得腳先鉆進去。

非要形容的話,其實跟狗窩沒多大區別,人一旦躺進去,翻身都有點困難。

不過也有個好處,那就是浪大的時候,你不會被晃下床。

由于大家都是親戚,大家也都比較照顧他這個新來的,二叔公指著下面的床位:

“這個位置,以前伱爹最喜歡睡這個位置,現在輪到你了。”

李多魚知道,這是長輩讓他的,畢竟誰都知道,漁船越往上就越晃。

放完布包和被褥后。

李多魚來到了甲板,隨著漁船往外海開,擔擔島在視線中會逐漸模糊,而海水的顏色由淺綠變成深綠,風浪也越來越大,漁船開始劇烈顛簸。

而在這個年代,像他們這種機帆船并沒有衛星通訊系統,也沒有雷達探魚器。

捕魚全靠船老大的經驗和運氣,而最笨的辦法,就是跟著別人的漁船跑。

不過,船上這幫人以前全都是島上漁業隊的,大多都參加過六七十年代的大黃魚捕撈,全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船在海上開了四個小時。

甲板上的李多魚終于在茫茫的大海上,見到其它船只,遠遠望去,應該跟他們一樣都是拖網船。

而在這時候,三叔將漁船減速。

在船艙里休息的漁民,立馬就知道來活了,一個個全都跑了出來,站到了各自的崗位上。

準備開始下網了。

字體樣式

底部廣告

8888888號


上一章  |  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