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800章 三日天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0章 三日天子

第800章 三日天子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建安十八年,八月初八,雒陽皇宮。

這天或許也是建安這個年號最后一天被使用了。

因為就在曹真被趙云周瑜合力全殲的當天,曹操正在雒陽皇宮內,舉行改朝換代的登基大典。

一切都很草率,也不成體統。

一堆繁文縟節忙活到午后,本就已經中風過一次的曹操,身體幾乎都撐不住了,回到御座上就累得直喘氣。

說來也是可笑,因為這一世的曹操,馬上就要丟掉鄴城了,他的魏公封地也大部分被劉備奪取——整個魏郡,除了鄴城,其他都已經丟了。冀州其他地方,也丟得差不多了。

而原本歷史上整個冀州都是劉協給曹操這個魏公的封地,還搭上了司隸的河內等地,一起給魏國。

曹操有了穩固的魏國班底,后來曹丕稱帝時才能直接沿用魏的年號和原本治理人馬。

如今這一切都快丟光了,所以曹操稱帝的時候,自然也不好意思再稱大魏。否則剛登基魏地的基本盤就徹底丟完,他還哪來的臉面做皇帝?

最終,曹操只能草草選了“秦”的國號,以契合自己將來短期內能穩住的地盤。一切都顯得那么倉促、那么草臺班子。

當然這個秦字,也不是一天兩天內拍腦門決定的,前前后后倒也花了一個多月決策時間。

但哪怕是一個多月,對于這種大事來說,也夠倉促了。

曹操最初定下秦字的時候,很多人反對。

之前反對他篡漢稱帝時,就跑了一大批文官,這次為了反對他這個不吉利的國號,又稀稀拉拉跑掉一小批。

那些跑掉的人,都是覺得秦太不吉利了,雖然曹操未來占據的確實主要是秦地,如果雒陽丟了,他也肯定要逃到長安去建都。

但秦可是被漢滅了的,你改個秦,不是讓劉備再滅你一次么?

那些講究吉利、迷信、相信天命圖讖的人,都因此動搖,這才跑了不少人。

可曹操別無選擇,他是深思熟慮后這么決定的。

當時曹操還找理由反復勸說眾人:“秦乃是亡于楚,并非亡于漢。所謂不吉一說,簡直無稽之談!而且朕如此抉擇,也是為了掃除大漢至今的積弊,恢復古法中值得借鑒的善政。

先漢之時,文景用黃老,昭宣用王霸道雜之,皆成治世。后來自明章以來,純以儒術治國,明章二帝重太學,以天子之尊親臨講學,掌握天下學術正偽。

但明章之后,天子多年少不治學,以至民間世家掌握注經之權以牟利,這才有了后漢之傾頹,直至今日!朕如今要革故鼎新,掃除積弊,自當矯枉過正,復古加入法家之政!以秦為國號正得其宜!”

曹操這番話,自然沒能打動太多人,該走的還是選擇了走。

但他的話邏輯上也不無道理——這種想法,其實有點類似于后世五代十國時取國號的邏輯了。

后世五代十國的時候,就是因為軍閥混戰,“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最后搶到皇位的新君,只能越改國號越古,以顯示“當今天下亂成這樣,就是因為亂臣賊子太多,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所以要恢復前代的長治久安才有希望”。

梁唐晉漢周五代,其實就是越追越往前,只有朱溫的梁是自己想的,李存勖的唐就是要恢復朱溫之前的大唐,到了石敬瑭只能再恢復唐之前的大一統朝代晉(晉雖然只統一了52年,但也算是統一,而且比隋久,加上隋畢竟是直接被唐滅的)

再往后劉知遠的后漢就是要比晉更早,到了郭威就只能叫后周了。而趙匡胤的宋,最初時其實是古代商人的后裔,理論上趙匡胤都算是追溯到商朝了。

這種追跡更古的朝代來建國號,顯示自己的政治正統性來源更久遠,在亂世當中也是常有的想法,算是充分利用了亂世中人心思定、懷念過往。

只能說曹操如今形勢烘托到這個份上了,他沒得選,恰好發現這個矬子里拔高個的選項。

這個選擇既和他的地盤相吻合,也和他要加強法家之政的理念吻合,哪怕國號上不吉利一點,也只能如此了。

而在曹操選定這個國號后,跑掉的也多半都是那些真正有道德操守的大臣,或是純粹的腐儒之臣。相比之下,曹操用唯才是舉令找來的那些有才無德的法家人才,其實并沒怎么跑掉,反而依然愿意繼續做官撈好處,能混一陣就混一陣。

畢竟空出來那么多高官顯爵的位置,原本這些底層人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就算明知道很有可能做不久,先過過癮也好。說不定將來被迫投誠劉備的時候,還能因為“之前做過比較高的職位”而換取到更好地待遇呢,否則劉備說不定聽都沒聽說過自己。

至此,曹操統治集團算是徹底轉型清洗成了一個法家的軍師政權。跟儒家道德粉飾已經沒半毛錢關系,不演了。

不過這種法家軍事集團,跟之前袁術或者董卓的情況還是很不一樣的。

袁術那是壓根兒沒有綱領,又要既得利益,要躺在儒學世家門閥的功勞簿上,最后稀里糊涂一團爛賬。

董卓則是沒有政治層面的路線,他不像曹操讀了那么多書,做事缺乏理論支持,也不懂什么法家不法家,統治成本不夠了就直接搶。

曹操好歹還是有綱領的,他只是不演了,徹底走法家路線了,嚴刑重賞,考核嚴厲,僅此而已。

登基當天的繁文縟節非常多,曹操一直忙到深夜,才稍稍清閑下來。

“這便是天子的感覺么,跟往常似乎也沒什么不同?好像還愈發眾叛親離了,就這么幾天,朝廷里又少了那么多人。一個個都藏起來,等著劉備來呢!真當朕不知道!”

曹操一個人靜靜坐了一會兒,心中充滿了自嘲,完全看不出稱帝的喜悅。

不過,這也是他第一次在私下的場合,自言自語稱朕。

還別說,這個字似乎真有一種魔力。尤其是曹操這種意淫了多年但始終不敢走出這一步的人,真把這個字說出口的那一瞬間,有一種多年老便秘暢通了的快感。

他長長地吁出一口氣,便吩咐左右宮女服侍他就寢。

曹操當丞相的時候,相府里,魏公府邸里,美女一貫如云,用的內侍也都很小心謹慎。不過終究和宮女、宦官是不太一樣的。

今天他用的宦官,大多是之前伺候劉協遺留下的,主要是宦官的生產流程比較麻煩,來不及了。也正因為這些人不熟,所以曹操也不讓他們做太近的事情,只讓在外圍粗使打雜和上傳下達。

宮女則可以大批大批從相府往皇宮里調,全都是老人,知根知底。因此登基之初,曹操把后宮的一切貼身生活私事都交給宮女去辦。

因為今天太累了,曹操被伺候著擦洗后,很快就瞇了過去。兩個跟他通過房的宮女輕輕給他揉捏了一會兒太陽穴和肩頸腰腿,聽曹操的呼吸漸漸平穩下來。

經驗告訴她們皇帝這是快睡著了,于是很熟練地悄咪咪停手離開。

正在此時,宮門外遠處,微微傳來一陣非常輕的腳步聲,居然是負責總攬司隸防務的曹仁親自來求見。

那剛剛給曹操揉頭頸的宮女立刻禮貌地虛攔了一下,把人帶遠一點,才壓低聲音說:

“陛下已經歇息了,曹將軍若沒什么萬分火急的大事,可能留到明日再說?”

曹仁顯然是有緊急軍情,所以才能深夜通傳入宮。當下也顧不上太多,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痛惜嘆道:

“潰兵回報,周瑜在成皋渡河了,還擊敗了回援的子丹!”

那宮女也不敢怠慢:“既如此,將軍要進就進吧,不過陛下已經睡著了,應該也不會連夜派援軍吧?非要在陛下登基之日說如此噩耗么?”

宮女也沒阻攔,只是把里面的實情轉述了一下,讓曹仁自己看著辦。

曹仁咬著牙想了想,似乎也沒那么迫切了。現在還不知道曹真生死,也不知道成皋是否陷落,只是知道野戰潰敗了。

就算讓曹操立刻知道,他又能如何?曹操是絕對不可能再派兵出城反擊的,那樣就是在給敵人送戰果。

劉備現在巴不得曹軍別死守雒陽城,而是派更多人出城打野戰,那樣劉備能在地形更公平的環境下殲滅更多曹軍。

而且曹軍現在正是人心惶惶,思想混亂的時候,這種軍隊打守城戰還不容易崩,野戰是很容易嘩變的。

今日之戰曹真的部隊潰得那么快,人心浮動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既如此,且讓陛下睡個好覺,明日再說吧。”曹仁思前想后,最后嘆息著放棄了,準備明天一早再說。

反正這一夜什么也做不了。

殊不知,最近驚嚇勞累不斷的曹操,早就嚴重神經衰弱了。

神經衰弱的病人,哪怕年紀大了,聽覺總是特別靈敏,一丁點響動就容易驚醒。

外面的輕微響動,雖然很快就平息、遠去了,但還是讓曹操很久睡不著,加上他的多疑,幾乎是硬醒著瞇了半夜,直到四更天才睡著。

偏偏曹操還要強,不想顯得自己不豁達,如驚弓之鳥一有動靜就驚醒。他見外面沒人非要夜里來報,就安慰自己肯定不是很大的事情。

結果因為睡著得晚,第二天卻睡過頭了,直到辰時才起,然后趁著洗漱的時候,不經意問起昨晚似乎有響動。

伺候他的宮女也連忙說了曹仁來訪,但聽說陛下睡著后就走了。

曹操故作驚愕,問了究竟有什么事情,身邊人也都轉述了,還立刻派人去通知了一早又回來等候通傳的曹仁。

曹操聽完后,又驚又怒:“周瑜小兒,真是一日都不讓朕安生!偏偏挑在朕登基大典這天,登陸襲取成皋!朕十幾萬大軍都放在孟津和小平津!

如此大事為何不早報!朕要親自領兵去救子丹!值此國難之秋,自當上下一心,朕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將領的!”

旁邊服侍的人連忙都跪下認罪,而曹仁也很快進來了。

他當然不至于在外等候一夜,曹仁是回府睡了一覺,一大清早又來的。

而時隔幾個時辰,曹仁顯然也得到了更詳細的情況,見到曹操,便不由哭喪著稟報:“陛下!已經確信,子丹是殉國了!死于趙云之手!

今日一早,城門剛開,外面又有我軍敗兵逃回,帶回了最新的情況!虎牢關已經丟了!成皋滎陽兩座縣城也丟了!”

曹操聽了,不由一陣搖晃,連旁邊的宮女一時都沒扶住,幸好曹仁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

曹操穩定了一下心神,才咬著牙喝罵:“如此大事,為何不連夜稟報朕!朕若是知道,自然會親提大軍去救援子丹!

朕又不是沒兵可用!孟津、小平津一線十幾萬人,還不足以先趁周瑜立足未穩,把他那一部人馬先滅了!再跟劉備決戰!”

曹操這番話,說得曹仁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陛下這是在邀買人心,穩住將士。

昨晚就算出去救,曹真也已經死了,什么都改變不了,只是曹真的死訊今天早上開城門后才傳進來罷了。

但曹操只能這么演,當年公孫瓚就是被袁紹圍在易京樓,遇到外面的部將被圍攻他都不救,還說“若救一人,其余人也都指望去救,不肯靠自己的力量死戰了”。

公孫瓚這番論調是明明白白記載在史書里的,可不僅僅是演義。最后歷史結果也證明了,公孫瓚在那種情況下不救,部將們就一個個投降袁紹了。

曹操今天無力救,但他必須演得自己跟公孫瓚不一樣,演得他很盡力。

發泄過后,為了擴大影響,曹操也不由大怒著喝罵了一聲:“當年漢室之所以傾頹,就是因為壞在婦寺干政!我如今近侍雖不用宦官,但婦人如何能與聞軍政、阻塞言路?來人,把昨夜當值阻攔子孝的宮女斬了!懸守宮門,以儆效尤!”

曹仁聽了這話,都不由一哆嗦,但已經猜到了堂兄的真意。

這是借人頭顯示陛下的“逢困必援”,給將士們吃定心丸呢。

這種話,在宮里私下說說,起不到多少鼓舞的作用,所以要借一顆人頭,勾起外人好奇,問起這個故事,就可以自然而然傳達曹操有多“團結下屬”了。

“陛下饒命啊!”那宮女也不知道昨晚只是說了句“陛下睡著了、就算沒睡著也不會半夜派援軍吧”,結果就把腦袋丟了。

曹操看左右猶豫,并不立刻動手,似乎是在等他會不會再補充一道“刀下留人”的圣旨。

畢竟眼前這個女人,雖不是什么妃嬪,但好歹也是陛下睡過的,外人不敢亂殺。

曹操一咬牙,也懶得再下旨,直接抽出自己的倚天劍,一劍把宮女剁了。

這可是他登基后,下達的第一道殺人的旨意,怎么能不作數呢?

“好啊,一個個,聽到朕的旨意,都還敢猶豫?這次念在是初犯,也就罷了。再有下次,猶豫者與獲罪者同罪!”

大秦皇帝曹操讓手下殺人,殺慢了也是一種罪!

旁人戰戰兢兢過去把人頭割了,按要求掛到宮門口,果然很快就引來圍觀。

雒陽城內雖然人心浮動,但不少人看到這一幕、又問明緣由后,也稍稍安下心來。

看來皇帝曹操還是言出必踐的,各部將士只要死戰,哪怕被圍了,他都會全力救援。

誰耽誤了他救援,他就把罪魁禍首殺了給被圍的將士出氣。

看這架勢,雒陽城應該能守住。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