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772章 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2章 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掉

第772章 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掉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首日激戰結束之后,當天深夜,曹劉雙方的營壘內,各自都有此起彼伏的呼痛哀嚎之聲。

顯然是有無數的傷兵正在接受緊急的傷口處理,雙方的醫工估計一整夜都處理不完。

但這也沒有辦法,戰爭就是如此殘酷,哪怕裝備略有優勢的一方,以逸待勞,也不可能避免。

曹操的營壘,在下午戰事停歇之后,就開始前移了。當天沒有參戰的預備隊士兵,負責把營地原本的帳篷、木柵等物拆卸后前運,又前出了十五里路重新下寨。

拆卸和運輸的活兒,好歹趕在天色徹底全黑之前完成了。剩下的重新組裝、打樁架設的工作,雖然拖到了天黑后,但畢竟不用挪窩,原地升幾堆篝火,在昏暗的火光下也能干。

為了省事,也為了更快更穩地扎下根,曹操下令己方部隊盡量依托今日剛剛奪下的諸葛瑾部第一道外營的圍墻柵欄,作為己方的一線營墻,這樣也能省去很多扎營的工作量。

諸葛瑾和周瑜原本的營寨,本來就面積很廣,第一道營壘和第二道營壘之間的距離,是遠遠超過一箭之地的,也超過了投石車的射程。

中間原本還有大量搭帳篷的區域,只是在周瑜撤軍時,基本上都提前把帳篷拆了往后運,來不及拆運的也都在撤退時放火燒了。

所以今日之戰過后,哪怕曹操前移了營帳,曹軍和諸葛瑾的部隊之間,依然隔了將近一里地。

這個距離從戰略上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從戰術層面來說,也能避免雙方的遠程火力直接砸到對方,還是可以列陣而戰的。

曹操移營完畢,士兵們都開始歇息,疲累至極的將士們倒頭就呼呼大睡。

但曹操本人,以及個別心腹將領,還有他那些幕僚謀士們,卻完全不能休息,他們還得琢磨明日的作戰計劃,斟酌損益,看看是否要隨機應變調整。

夏侯惇親自來到曹操的中軍帥帳,請示道:“丞相!明日是繼續沿著從敵營西南側到東南側的方向,繼續進攻第二道營壘,還是要另做調整?”

曹操稍微審慎地想了一會兒,又看了看荀攸,拍板道:“時不我待,還是繼續猛攻正面吧。今日天黑之前,我倒是巡視過了,敵營的第二道防線,似乎比第一道還整齊些。

看來諸葛瑾和周瑜是做好了層層抵抗的準備的,也可能只是諸葛一生唯謹慎,不管怎么說,不試試怎么知道敵人堅守的斤兩。兗州和青州的劉備軍,沒那么快趕來,我軍還有幾天時間,能爭取直接擊潰諸葛瑾。”

夏侯惇聽了這個明確指示,也就不再說什么,這就要下去傳達,準備執行。

不過,曹操身邊的荀攸,還是幫忙出了點主意:“丞相,話雖如此,但是如今聽說太史慈、張遼、高順都在兗州,他們兩三日之內,必然會知道諸葛瑾和周瑜被圍攻了,然后率軍趕來。敵軍強行軍的話,快則四五日,慢則七八日,肯定也能趕到。

我軍如若明日攻打第二層敵營不利,就該考慮后手了。到時候,或許能擴大包圍圈,對著敵營東南角至東北角的第一層防線,也展開全力猛攻,到時候也奪取其外營,然后和這里一樣,改造成我們的營壘,與敵軍隔一兩里地對峙。

這樣即使太史慈趕回來,到時候我軍能惠而不費對諸葛瑾實現全面包圍,而且圍困他的營壘,都是他自己曾經造下的,我軍只要稍稍修繕加固,可不比平地上新造快捷省力得多?防御力也更強。”

曹操聞言,也是下意識微微點頭。

他剛才交代夏侯惇的那套戰術部署,是注重于按“進攻面更窄、但是更能鑿穿敵人縱深”的思路安排的。就想從南邊把敵人第一層、第二層,不管有多少層的營壘徹底鑿穿,讓諸葛瑾直接崩潰。

但是荀攸提示的這套戰術,則是和剝洋蔥一樣,今天破了南側的外營,后天可以再去破東側的外營。這樣雖然縱深突破變弱了,可卻非常有利于圍點打援。

到時候敵軍援軍來了,無論從哪個方向都難以和諸葛瑾會師,就只能硬攻曹操新占領的原屬于諸葛瑾的外營。

而荀攸勸他注重這方面,也是因為荀攸敏銳地觀察到了:諸葛瑾扎的層層營壘,內層的防御設施乍一看并不比外層弱,而這種情況,在東漢以來的軍事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

因為絕大多數人扎營,都是把第一層防線修得最牢固,直接拒敵于營門之外。里面第二層、第三層,本來就沒指望用到,如果敵人真打破了第一層,后面幾層也沒什么戲了。

而諸葛瑾這么安排,如此反常,荀攸第一反應就覺得有詐,然后他就覺得,說不定這第二層防線會比第一層更堅固、更難攻,只是眼下表面上看不出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就不能指望速勝,而要把資源配置更往相對持久戰的打援上傾斜了。

曹操太了解荀攸了,這倆人說話不用說全,稍微點一下便能聞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曹操也做出安排:不管怎么樣,明后天先按曹操說的打打看,如果真有詐,反正也還有緩沖時間調整,到時候再按荀攸說的做就是了。

曹操覺得自己是有家底、有這個時間成本去試錯的,敵人的援軍也不可能這么快來。

曹操和荀攸定下了攻營節奏的同時,

當天深夜,諸葛瑾的中軍帥帳內,諸葛瑾也在挑燈秉燭,和趙云、周瑜商討著戰情。

只能說,英雄所為略同。

此時此地,恰如此時彼地。

曹操正在做的事情,和諸葛瑾正在做的事情,竟能如此相似。

時值九月過半,深秋寒意漸濃,深夜的營帳里,諸葛瑾也命人燒上了炭盆,溫著酒和鹿肉、羊肉。

他一手用棍子撥弄著炭火,一邊跟趙云、周瑜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三人當中,趙云最不擅智謀,說話也就更直來直去,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他就直接問。

趙云手持著一根羊腿棒骨,撕咬了幾口,用一大盞溫酒送下,然后抹抹嘴,隨口嘆道:

“今日多虧了子瑜料敵先機、公瑾調度得法。放棄第一道防線時,竟能想到放火阻敵、制造混亂。否則憑我麾下那幾個部將的帶兵之能,怕是也抓不住趁亂破敵的戰機。”

趙云有此一說,自然是因為今日之戰,他麾下的騎兵并不是由他本人統領出戰的。

趙云麾下的騎兵部隊,都已經在戰前就拉到了館陶這邊,此刻就駐扎在營中。

但邯鄲戰場那邊,也還有一部分趙云麾下的部隊,主要是行動遲緩的步兵部隊,且戰且走,依托太行山余脈往北退卻。

諸葛瑾為了故布疑陣,擾亂曹軍的判斷,這幾天就沒打算讓趙云、馬超本人露臉。

這樣曹操或許會以為“趙云的一部分兵力被拉過來了,但因為邯鄲那邊還有趙云的部曲,所以趙云本人或許還沒來”。

而趙云本人不能上場的情況下,甚至連馬超也暫時不能上,劉備軍騎兵的統兵將領人才便顯得有些短板了。

今日之戰,騎兵部隊的臨場發揮并不好,部將們都做不到趙云那樣妙到毫巔、如臂使指的指揮。

但也多虧了曹軍追擊時本就被周瑜放的火擾亂了,這才歪打正著,哪怕指揮不是很精妙,依然能輕易取勝。

不過,諸葛瑾聽了趙云的感謝和恭維,卻是完全不以為意。他還聽出一點:趙云根本沒有領會他放火的真正目的,或者說主要目的。趙云還以為諸葛瑾讓周瑜放的那幾把火,只是為了遲滯敵人和制造混亂呢。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簡單?能被諸葛瑾想出來的計策,肯定都是要盡量挖潛,一石三鳥的。

諸葛瑾便為趙云解惑道:“子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用此計,又豈止是為了撤軍時故意制造些混亂、遲滯敵軍而已?自然還有別的妙用。”

趙云聞言,精神一凜,連忙虛心追問:“哦?愿聞其詳。”

諸葛瑾撥弄著燒火棍,把火星子挑了幾下,說道:“我料以曹操之多疑、做事喜歡留后手,他開戰之前,肯定是未慮勝,先慮敗。

所以他也肯定想過,能快攻拿下我軍大營最好,但如果有遷延,拖到子義、文遠他們增援抵達了,他也得另有后手準備。

因此,曹操肯定會想如何圍點打援的問題,而我留一道外圍棄營給他,也是為了誘導他以我遺棄的廢營為基礎,圍困我軍。

否則,他直接平地另起爐灶,那他就會把更多精力放在營壘的打造上,攻戰的精力就少了。他還怎么麻痹大意、多強攻幾日?我還怎么給他放血?

而且,如果是平地起營,雖然費力,但他也可以把營壘造得更加堅固,曹操素來治軍嚴謹,等子義他們趕來時,再想里應外合,我軍就得攻打曹操新建的堅營了。

那還不如給他一個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破營,還是放火燒毀過的。他欲待不用,又覺得浪費,要想營建,還得先把廢墟拆掉。所以還不如將就著用用,營壘的防御力也就不如新造的了。”

諸葛瑾的指導思想,就是讓曹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強攻上,比原計劃再多攻一兩天。把更少的精力放在修營上。

眾所周知,把廢棄的違建拆了再造新的,耗費肯定比直接平地起新的更費事。但你不拆之前的“危房”,又會留下很多安全隱患。鬼知道那些過火過的殘骸,還有多高的強度?

說不定有些木柵欄和營門看著還完整,實際上因為過了火,到時候一推就倒。還有那些木柵欄被撞斷、燒斷的位置,曹軍也未必會一處處好好堵漏重修,很容易產生懈怠心理,湊合著能用就行。

諸葛瑾給了他們臺階下,他們內部的“質檢標準”也就會放低了。

這樣曹軍就能在第一階段被放更多的血、而在第二階段時又沒有堅固的防御工事,兩全其美。

而且,這一切還和之前的“假裝不知道曹操要來進攻館陶,所以沒有提前修營”偽裝結合起來了,算是一石三鳥。

趙云聽了諸葛瑾的全盤梳理后,終于忍不住嘆服:“還是子瑜算得精妙,如此看來,曹賊在子義等援軍趕到之前,必然會被我軍消耗得疲敝不堪,進退兩難。

只是不知道,后續幾日,曹賊究竟會如何安排戰事。”

對于趙云的這個問題,諸葛瑾就沒打算直接回答了,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周瑜。

因為他對戰術的東西不如周瑜在行,而且諸葛瑾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今日的一線指揮,是周瑜親自操刀的,諸葛瑾沒有直接面對敵人,他的判斷依據也就不如周瑜充分。

周瑜心領神會,略一琢磨,很快篤定地說:“依我之見,曹賊明日肯定還會繼續正面強攻,他肯定覺得我軍的后續防線,不如第一道營壘那么堅固。

不碰個頭破血流,曹賊是不會收斂的。而頭破血流之后,他就多半會換個方向進攻,爭取盡快把我軍從多個方向包圍起來……”

諸葛瑾點點頭:“跟我預測的倒也差不多,這兩日,就繼續有勞了。”

周瑜欣然領命,表示正面防御的事兒都交給他。

次日,曹軍果然又拉開了新的攻勢,而且打法也跟周瑜預料的一樣。

屬于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墻心不死。

李典、樂進依然扮演了攻堅的先鋒,臨戰之前他們還拼命鼓舞士氣,激勵將士們說“昨日連最堅固的第一層營壘都攻下來了,如今面前的不過是敵軍的內營,素來大軍扎營,內營都不如外營堅固,所以肯定更容易攻下來”。

這番道理,按常理來說肯定是對的,所以哪怕很多曹軍士兵昨天頗受打擊,還有很多人看了袍澤傷亡的慘狀有點動搖,但是被這番話一激勵,也重新鼓起余勇奮戰。

曹軍黑壓壓地往上沖,戰術戰法和昨日基本相當。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更加密集的神臂弓箭雨,還有更加堅固的寨墻柵欄、夯土墻基和更深的壕溝。

有些壕溝底部還埋了鹿角和苦竹簽,而柵欄也都是拒馬形的,頂部是削尖了的尖樁。

防御工事背后,拿著灌鋼水鍛長戟的戟兵,往復巡邏,遇到肉搏激烈的陣地就堵上去鏖戰,把一批批曹兵的攻勢擊退。

周瑜唯一做得比昨天差的地方,就只是沒有再放火阻敵——因為周瑜根本就沒打算放棄任何陣地,既然不放棄,又怎么能放火燒自己的東西呢?又不是一錘子買賣。

曹軍一波一波的攻勢被殺退,倒在神臂弓箭雨交叉火力下的士卒也越來越多。

寨墻的拒馬上很快掛滿了尸體,讓后來者都不用再懼怕拒馬上的尖樁,直接踩過去就可以了。但這樣尸體枕籍的慘狀,也足以讓無數士兵震撼、動搖,畏縮。

血腥的廝殺從清晨打到上午,周瑜眼看兒郎們已經殺退了曹軍三四波次的攻勢,他也看準時機,恰好到處地讓士兵們喊話打擊敵人士氣。

“曹賊又中計了!諸葛司徒早就料定你會來攻,我軍不過守內虛外,故意讓你們看到破綻,這樣才會來送死!”

“李典、樂進這些酒囊飯袋,再攻多少次都沒用!司徒想勾引你們破營你們就能破,不想勾引你們,給一萬年你們也破不了營!”

劉備陣營一方的士兵們,一邊肉搏廝殺,一邊按戰前交代這般喊著話。

曹軍的士氣果然受到了一些打擊,越戰越頹。付出了比昨日還多的傷亡,卻始終攻不破營壘。

一整天攻戰下來,至少四位數的人命往里堆,而且是大幾千的戰死,哪怕曹軍軍法再嚴苛,也擋不住這樣的傷亡。

最終,曹操只能恨恨收兵,結束了這一天的戰斗。而且從此以后,曹軍再也沒能組織起如此悍不畏死的猛烈攻勢。

有些事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樣猛烈的攻勢,一天都沒拿下,也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當天結束之后,曹營中的哀嚎比前夜更甚,曹操痛定思痛之下,果然也只能選擇備用方案,

第三天開始,曹軍放棄了從南側繼續強攻第二層營壘,而是繞到東邊,繼續攻打東邊的第一層營壘,爭取剝洋蔥一樣把諸葛瑾的營壘最外面一層從各個方向全部剝掉。

而認清現實之后,曹軍的進展也終于恢復了一些。

諸葛瑾的第一層外營果然不如第二層內營那么堅固,曹軍竭力奮戰,至少還是有可能在一天之內突破一些陣地的。

而周瑜則繼續依葫蘆畫瓢,撤退放棄東側的那段外營時,照例還要放火阻敵、遲滯制造混亂。

不過這次曹軍也吃一塹長一智了,追擊時一直提防著劉備陣營一方以騎兵反沖鋒、側擊追兵。所以都是列陣而進。

但是,曹軍變得謹慎了,也并沒有讓他們的境遇好過多少。

因為這天周瑜在組織撤退時、派出騎兵斷后,帶領這支騎兵的將領,竟是趙云本人。

有了趙云的戰力加持,以及趙云那淫浸了二十年的騎兵戰法,曹軍追擊時就算組織得再嚴密,也依然免不了被趙云找準空子來了下狠的,又憑白丟下了一兩千的額外傷亡。

曹軍士氣被打擊得很是低落,一時間也再無力進攻諸葛瑾的第二層營壘了,無論是從東邊還是南邊。

此后的第四天、第五天,曹軍在再次試探并失敗后,就轉為把精力放在加固營壘上,顯然是把寶全力改壓在圍點打援上了。

而諸葛瑾也通過銅筒望遠鏡,觀察到了曹軍部署的變化,還抓住了曹軍部署的好幾點特征。

“曹賊在強攻與圍點打援之間,被我們耍得連續幾次改弦更張,猶豫不決。不但額外折損了那么多兵力,還耽誤了修營壘的時間。看他現在這般草草修營的做派,到時候我軍倒是另外可以尋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戰機了……”

諸葛瑾在觀摩分析了曹軍的轉攻為守部署后,很快就抓到了一個可以發揮的點。

他也不廢話,直接讓幕僚準備紙筆:“備筆墨!我要給子義補充一份緊急軍令。他稍微晚點來也不要緊,但一定要按我說的做好充分的準備。”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