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733章 被忽悠得好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3章 被忽悠得好慘

第733章 被忽悠得好慘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趙云下定決心,哪怕沒借口也要硬找借口、對公孫康和扶余國主尉仇臺用兵。

而且要確保在秋收之前,就把事情搞定。

定下這個大方向后,雖然還有千頭萬緒的操作層面問題沒解決,但趙云的內心卻一下子平靜下來了,也不再糾結,只是專注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他遇到的第一個實操性問題,就是具體如何找到開戰的理由,并且騙得對方愿意應戰、而不是躲起來拖時間。

周瑜也籠統地對他說過、可以假托曹操的使者送偽報給公孫康,向公孫康渲染中原大戰迫在眉睫、劉備的主力隨時會被牽制,勾起公孫康的野心、激化猜疑鏈。

但公孫康也不傻,這種偽報具體要怎么寫、怎么送、怎么讓對方相信呢?

趙云自己想了好一會兒,并沒有想到答案。問周瑜,周瑜也做不到當天就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

好在趙云并不是那么緊急,他調度部隊、籌措軍需也都需要時間,所以可以給周瑜幾天的時間慢慢想——事實上,趙云在正式決定出兵之前,就已經提前半個多月,做一些出兵的早期準備工作了。

周瑜領命之后,倒也夙興夜寐,晝夜苦思,還從幽州府庫里調取了很多卷宗資料和情報,反復查詢揣摩。

趙云和糜竺在幽州數年,對周邊蠻夷的情報搜集工作還是很上心的,周瑜想查,絕對可以查到很多干貨。

尤其糜竺是富商出身,商人最重視搜集貿易伙伴的相關情報。而糜竺在漁陽郡開邊市榷場也有五年了,通過這個渠道打探來的情報,多到難以勝數。

周瑜閉關分析數日后,終于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點子。跟趙云私下說了之后,趙云也覺眼前一亮,心中恍然,立刻批準了周瑜的想法,讓他盡管去做。

十日之后,漁陽郡、漁陽縣城內。

周瑜問糜竺借了權限,在此召集了一場有烏桓和鮮卑各部酋首參加的集會,還大擺酒宴,并為那些蠻夷族長準備了豐厚的賞賜禮物。

漁陽縣作為遼西三郡的邊市榷場所在,這幾年發展非常神速。

從當初的全縣只有四千戶人口,發展到現在的足足兩萬多戶,甚至可以媲美幽州州治薊縣了。遼東這邊的襄平,也不如漁陽的人口眾多。

可以說,如今的漁陽縣已經是整個幽州最大的商業中心、貨物集散地和手工業加工中心。

城外沿著水兩岸,上游十幾里地都是碼頭和貨棧、牛羊圈,堆放著足夠整個東北草原各部日用的食鹽和茶葉,也有草原各部驅趕販賣過來的牲畜。

中游則是連片的肉聯廠、腌制鮮肉的作坊,最下游也免不了有不少鞣革工坊,弄得河水略有騷氣——之前糜竺已經盡量優化規劃了,比如把鞣革產業挪到下游、水入海的天津城那里,安排到周瑜的轄區里。

但這種事情總是無法徹底管住,總有各種情況特殊,或是漏網之魚的。畢竟哪怕到了后世21世紀,都還有違反環保檢查、偷開偷排的。指望在3世紀徹底管控住,無疑是癡人說夢。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也不覺得城市騷臭一點有多大問題,反而會覺得這是此城皮革產業發達的象征,是榮耀。就跟19世紀的倫敦人,歌頌工廠煙囪的滾滾黑煙一樣。

久而久之,甚至那些來漁陽經商的草原蠻夷,也覺得這股臭味比較親切,覺得有這股味道,才說明這里的牛羊和皮革貿易有多繁榮,他們的生意才有長遠保障。

糜竺見那些蠻夷喜歡聞這味兒,他也就懶得費太多心思整頓了。

所以,經過這幾年的建設,漁陽這地方的漢胡雜處氛圍已經非常好了。周瑜在這里請人談事,大多數受邀部族都沒有戒心。

三郡烏桓、三郡鮮卑的高層,都對漁陽縣也非常熟悉,因為他們族中經常會有商隊來這里貿易,于是欣然前來,坦坦蕩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還能看看各族的美貌女子歌舞開開眼界。

經過趙云數年的敲打和分化控制,三郡烏桓如今已徹底內附,成了趙云能隨時征調的仆從軍——這也沒什么可稀罕的,畢竟數年前趙云滅公孫度的時候,順帶摟草打兔子,就把烏桓速仆延部徹底滅了,部眾大多俘虜,少量分給了其他帶路的烏桓部落。

有了速仆延這個反面教材,加上烏桓人深知趙云的武力,幸存下來的部族,又有哪個敢對趙云說個不字?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趙云如今對烏桓各部的掌控,絕對比得上后世唐朝開元年間、安祿山對三鎮關外胡人的掌控要強了。只不過趙云對劉備的忠誠度絕對可靠,這一點跟安祿山是完全相反的,而劉備也用人不疑,并不擔心趙云和糜竺掌握胡人。

畢竟這一世,糜氏可是給劉備生下了嫡長子,而且已經虛歲十歲了,這孩子活得好好的。甘氏后來倒也給劉備又生了別的孩子,如今也三歲了,其他妻妾也略有所出。不過因為蝴蝶效應,甘氏所生那個孩子并沒有小名阿斗,也沒有威脅。

糜竺的外甥將來都能當太子了,他肯定會利用手上的貿易網絡,幫妹夫好好看住北境胡人的物資生命線。

三郡烏桓完全不用趙云擔心,但三郡鮮卑當中,還是稍稍有些刺頭的。

鮮卑人的漢化程度歷來比烏桓人低很多,也更粗鄙兇頑。

前幾年趙云滅公孫度的時候,也沒能摟草打兔子讓鮮卑人傷筋動骨。

因為他們根本不愿意被公孫度利用,當時也沒跟公孫家聯手,趙云實在找不到借口去對付他們,正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現在,這些鮮卑人“不曾完全依附趙云”的特性,在周瑜眼中,卻恰好可以充分利用。

有些事情,還真就只能指望鮮卑人去做了。

如果讓烏桓人做,烏桓人肯定會聽命,但那樣欺騙性就太低了,對面的公孫康和尉仇臺不會傻到直接相信。

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周瑜在設宴的最初兩三日里,并沒有任何異常舉動,只管勸人酒食、排演歌舞。

他真正要利用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鮮卑人。但請客的時候卻是一視同仁,甚至對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烏桓人,他的恩遇反而更重一些,饋贈的禮物也更值錢。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因為烏桓人本來就比鮮卑人更親漢、更漢化。如果親疏處置不當,就很容易穿幫。

大漢也不差這點做戲的錢,糜竺在漁陽搞了六年邊市,壟斷幽州和草原的貿易,周瑜在渤海開了六年長蘆鹽場,一直在“擴大再生產”。

雖然這些錢都是為朝廷、為官府掙的,并不是進他們個人腰包。但如今這番宴請送禮,也是為了朝廷公事,自然可以從那些款子里出“招待費”。

周瑜給每個部落的與會客人,都準備了精美的全套青瓷,上百匹的蜀錦,打磨精美的銅鏡,甚至還有放在打磨水晶扁盒里的打磨銀鏡,以及精細炮制的茶餅。

那些胡人平日里飲食就不缺酒肉,宴席上就安排多上些漢地的精致點心。畢竟那種細巧的工藝,草原上的蠻夷是不可能見過的。

而周瑜是諸葛家的女婿,他的妻子自然也擅長做精美的點心——多年前諸葛家在廣陵郡、下邳郡就搞過“微生物實驗室”,一開始是研究釀酒。

后來也篩選出了各種各樣的曲蘗,既可以更好地發酵面團、糯米,也能制造醇厚的酸奶、乳酪。

再加上諸葛家改良的制糖技術也是當世一絕,這些優勢糅合在一起,足以讓做出來的甜點被蠻夷視為神物。

請客之前,周瑜讓夫人精心準備了菜單,又點撥了府上的婢女、廚役一些手藝。

那些烏桓貴族和鮮卑貴族,吃到用酸乳酪、白糖、烘烤堅果仁調味的,精心發面烤制的酥松甜點時,一個個驚得舌頭都差點掉下來。

所有客人都玩得非常開心,一再表態如果諸位使君、府君有什么差遣,他們一定好好配合。

周瑜在鋪墊夠了之后,送走了全部打掩護的烏桓貴族,只留下個別鮮卑貴族,關起門來一個個隔離談判——也就是跟審問同案犯那樣,每個人單獨喝茶問話,而且彼此還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如今的三郡鮮卑,主要有三大部族勢力比較強,其首領分別名為素利、彌加、厥機,其各自的地盤,也分別位于遼西郡、右北平郡和漁陽郡以北的草原上,可以說和三郡烏桓的領地是有一定重合的。

這也很正常,因為草原上本就沒有明確的地理邊界線,大家都是逐水草而居,烏桓人和鮮卑人搶草原的事兒也時有發生。

不過總的來說,三郡鮮卑的地盤,大部分時候都比三郡烏桓的地盤要更靠北一些。只在跟漢人邊市貿易時,偶爾會南下穿過烏桓人控制的草原。

(注:建安年間,三郡鮮卑分為素利、彌加、厥機三部,這是《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里原文記載的。厥機死于建安末,素利死于太和二年(228)

周瑜在分別召見這三位之前,心中已經預先有了一些傾向、具體要拉攏誰,讓誰摻沙子。但他畢竟還不敢確定,還要看看各方最真實的態度。

周瑜按照理性分析,肯定覺得優先控制遼西郡以北大草原上的鮮卑部族和自己演雙簧,效果最好,而且到時候如果勾引得扶余人上鉤、再臨陣倒戈,突襲效果也能最好。

畢竟遼西郡距離遼東和扶余最近,過去跟扶余人的交往也最多。

但是,周瑜在實際召見了遼西鮮卑的代表后,交談一番,發現了一些問題,只能暫時隱忍按下。

“這厥機,如此懼怕朝廷,之前給請帖時,明明讓他親自赴宴,并且帶上嫡子一起見見世面。這廝倒好,不但沒帶嫡子,連個庶子都不愿意送來當人質、學習我大漢的禮法教化。

言語之間,還多有閃爍其詞推諉。如此看來,其部族倒是不能大用,反而可以試探試探。”

周瑜心中如是暗忖,就把厥機先穩住,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然后再召見素利、彌加。

這兩部當中,素利的地盤和牧民戶數其實都是最多的,但素利吃虧就吃虧在地盤距離遼東太遠,

他的草原剛好位于漁陽郡的正北方,距離邊市倒是挺近的,距離趙云這次的用兵目標那可就遠了。不過可能也正是因為他的草原位于漁陽郡正北方,所以才更加親漢、更能從邊市貿易中獲利。

說不定,其他兩部鮮卑來漁陽貿易,路過素利的地盤,還得給他抽過路費呢。

而且在交談過程中,周瑜還發現了素利部的一個優勢——素利部的地盤因為更靠西,所以和曹操控制區正北方的鮮卑軻比能部位置離得比較近。

而素利和軻比能也素有舊仇,兩個部族各自搶奪地盤、草原,沖突都累積了多年了。

現在軻比能已經被曹操征服,接受了曹操的冊封,也派出了族人受曹操挾制,相當于是給曹軍當雇傭兵。

素利既然和軻比能有仇,自然也更容易抱劉備陣營的大腿,這樣才好和已經投曹了的軻比能繼續對抗。

否則他要是也投曹,去的比軻比能晚,資歷也比對方淺,他這輩子還想出頭?別說這輩子了,就算是子子孫孫,或許都要被坑。

所以,周瑜在認真揣摩了他們各自的心態、利益之后,最終選擇對素利優先伸出橄欖枝。

在周瑜的臨時書房內,當所有婢女和侍者都被驅趕到門口后,周瑜終于說出了最終的條件:

“今有一事,若能辦成,貴部便能得太尉賞識,超然于其余鮮卑諸部之上。”

素利這幾天也被周瑜禮遇有加,鋪墊夠了,當即便表示請周將軍盡管說來。

周瑜便不跟他再客氣:“你的部族剛好位于漁陽以北的草原上,跟曹賊懾服的代郡鮮卑接壤,曹賊若要派人聯絡你,也可以從代郡出關北上。

所以,我要你詐稱收到了曹操以天子名義發的矯詔,給你賜官了,你也接受了曹操的矯詔冊封。但因為恐懼太尉報復,所以你才要聯絡其他盟友。

于是,你就想到了躲避在扶余的公孫康,以及扶余國的正主尉仇臺。想跟他們的勢力一起聯手,趁將來曹賊和太尉再次全力鏖戰時,從北疆策應曹賊。

在這套說辭里,因為曹賊并沒有直接聯絡公孫康,所以我們只要偽造一封書信即可,不需要曹操的使者。到時候這份偽書,就由你的人送到公孫康面前。”

周瑜很清楚,如果要捏造一個“曹操的使者”,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穿幫,將來也有名聲隱患。

但是偽造幾封信就容易多了,而使者可以直接換素利鮮卑部的人,身份是真的,只是真人拿了假信,容易的多。

而且,那樣還能讓公孫康更飄,一舉兩得。

素利想了一會兒,捋明白了周瑜想干什么后,他便稍顯矛盾地提醒:“周將軍好計謀,我等不敢評論。不過,我部雖然離代郡和軻比能近,可也因此離扶余國最遠。

如若我部的偽書使者,被彌加或是厥機部的俘虜、殺害,到時候豈不是誤了大事?還容易讓我部陷入不白之冤。”

周瑜并不介意他提問,反而覺得肯這樣適度提問,才說明對方是認真打算執行的。如果問都不問就直接答應,那反而不靠譜了。

周瑜便立刻幫他解開了疑惑:“這好說,你可以假意籠絡彌加或是厥機中的一部,跟你一起‘決心投效曹操’。而事實上,他們只是給你行個方便,一起把書信和使者送去扶余就好。

如果最后彌加或是厥機真有其中一些部眾投了曹、聯了賊,你就臨陣倒戈,幫朝廷合力擊滅他們即可——抓獲的俘虜,朝廷七,你三,那三成都可以并入你自己的部眾。

放心,我敢這么定策,就是因為對趙將軍的軍威有絕對的信任。我也不怕實話跟你說,趙將軍完全不擔心能不能大勝公孫康和扶余國,他擔心的只是敵人不敢跟他打。你要是假意幫公孫康多拉幾個盟友,還能給他壯壯膽,讓他敢跟趙將軍鏖戰。”

周瑜的開價很苛刻,都做到三七開了,而且朝廷是七。不過他那苛刻的言辭,伴隨的語氣卻是非常自信,一副近似于斯巴達人的篤定姿勢。

“斯巴達人從來不問敵人‘有多少’,只問‘在哪里’。”

素利也被這股氣勢所懾,雖然他已經好幾年沒見、甚至都沒聽說過趙云動兵。但從周瑜的語氣神態中,他完全可以判斷出,周瑜對趙云有多放心。

這是擔心敵人太少不夠殺、不敢跑來被殺,所以刻意給敵人集結兵力的機會,然后趙云才好一網打盡。

跟著這么強力的將軍干,應該能有好報吧?

念及此處,素利一咬牙,終于決定跟著干。

要是彌加、厥機這些人里真有不長眼的,被自己一慫恿,真投曹了,那到時候自己就幫著朝廷清理門戶。

反正就算兼并他們三成的部眾,也劃算了,這種落井下石的行動,成本不會太高的。剩下七成,看在趙將軍的份上,當然也只能給朝廷了。

周瑜看對方下定決心,這才起身,故作輕松地拍拍對方肩膀:“你這個決定,肯定是畢生最劃算的之一了。走之前,準許你遠遠觀摩一下趙將軍帶騎兵的威能,回去后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好執行任務就是。”

周瑜有此安排,自然也是為了立威。同時又確保不會暴露太多細節,所以相關軍事演習都只能遙望一下。

此后兩日,素利還真就按周瑜的安排,到處參觀了不少東西。

而當他看到趙云率領的鐵騎進行整齊劃一的沖鋒時,

看到趙云的騎兵能弧形橫掠過陣、最后拋射箭雨如腳踏實地時,

素利終于是捏了一把汗,慶幸自己站在了真理這一邊。

臨別時,周瑜吩咐人給素利準備了一對偽書。

素利小心翼翼回到自己部落后,很快就按部就班,派出了自己營中的使者,前往扶余國,請求拜見公孫康。

公孫康聽說有人帶著中原來的冊封旨意,倒也不敢怠慢,私下里隆中設案,認真接洽一番。

當他得知三郡烏桓里有兩部都愿意支持他,因為考慮到了唇亡齒寒。又聽說曹操很快要主動對劉備下手了,易水那邊張郃將軍跟趙云都打上了。

公孫康聽說了那么多利好消息,跟姐夫尉仇臺商議了一番。他們也都不愿意坐以待斃,于是就集結兵力、再號召盟友各部、各國的援軍,名義上還真就請來了三郡鮮卑中的兩郡。

公孫康覺得事有可為,終于決定先下手為強。

可惜,他也就是想想罷了。

就在他想的時候,趙云則是真的這么干了。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