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727章 治蜀大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7章 治蜀大成

第727章 治蜀大成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隨著雍闿在亂軍之中被殺,叛軍幾乎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就徹底土崩瓦解。

建寧郡的叛軍,本就是靠雍闿一個人的蠱惑和勸誘,以及雍闿家族的勢力,拉起來的。現在叛亂的正主都被滅了,還有誰能找到繼續戰斗下去的理由?

如果是原本歷史上,十幾年后諸葛亮來南征時的情況,那就算雍闿死了,好歹還有孟獲能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能繼續割據當土皇帝而戰。

但是這一世,平定南中提前了整整十四年,孟獲如今還不是一個四十多歲、威望赫赫的蠻王,而是一個才二十七八歲年紀的部族夷帥。

十四年的時間差,足以改變很多事情,提前了那么久,孟獲現在的個人威望,根本撐不起局面,雍闿一死,就等于南中徹底沒人敢再反抗諸葛亮。

更何況在雍闿之前,已經有朱褒、高定這兩個血淋淋的教訓了。

雍闿是午時三刻左右被殺于亂軍之中的,午時末,甘寧就已經控制住了戰場,開始收繳降兵的武器了。

又經過兩個時辰的打掃戰場,入夜之前所有成建制的敵軍都已被俘虜,剩下四散逃跑的,一時也沒有辦法,總要抓個好幾天。

不過好在雍闿的部將鄂煥,以及孟獲和其他幾個被蒙蔽裹挾的夷帥,也都在率眾投降之列。如此一來,也能確保控制住絕大多數亂兵。

孟獲被搜繳了武器之后,就被人綁了雙手,由甘寧、周泰親自監視著押到諸葛亮面前,接受諸葛亮的問話。

諸葛亮輕搖羽扇,一邊打量著孟獲,一邊先吩咐甘寧:“興霸,你且分兵一半,先持雍闿首級回圍城營地,若是今夜能勸降滇池縣最好,如果黑夜中敵軍拒絕交涉的話,就明早再說。這里留下幼平看著就行了。”

甘寧非常干脆地接受了命令,這就翻身上馬,整兵回營。

這處戰場,距離滇池縣城還有三十多里路呢,趕回圍城大營都得半夜了。

甘寧馬不停蹄趕回去后,連忙派人拿著雍闿的人頭去城下喊話勸降。

但城頭守軍,果然因為黑暗中看不清楚,無法分辨雍闿的首級,覺得這是諸葛亮的詭計。雍闿的兒子雍熙親自督戰,下令弓箭手亂箭放射,甘寧派去勸降的罵陣手們也只能頂盾撤退,等明日再說。

另一邊,諸葛亮在分派完甘寧的差事后,就好整以暇地專注于敲打孟獲。

他用羽扇敲打了幾下孟獲的肩膀,用悲憫的語氣唾息:“朝廷對南中百姓輕徭薄賦,只收特產貢物,不收算賦、田稅。

還特地開了榷場,有官營的商隊販賣井鹽、鐵器、蜀布給你們,只問你們收些皮革、牛筋、膠漆、藥材等物。

如此仁至義盡,爾等為何還不知足,居然阿附雍闿叛亂!如今族中青壯都被我軍俘獲,可愿接受朝廷的改編!”

孟獲此前并沒有見過諸葛亮,如今才在這種場合下第一次相遇。

剛才他看到諸葛亮的儀表時,還有些恍惚。沒想到如此俊朗挺拔儒雅的人,說起話來卻是氣勢磅礴,有理有據層層遞進。

孟獲本就口拙,一時竟被問得啞口無言,憋了半晌,才下意識地羞愧認罪:

“我等蠻夷,素來不愿漢人官府管束,之前又被橫征暴斂之官侵軋。太尉與令君改行仁政,我們也算不明白……就是想能盡量自治其土……如今甘愿服罪!我等也是被那雍闿蒙蔽了!”

孟獲說來說去,無非是強調他們南蠻人沒文化,漢人調整了統治策略后,他們也算不明白賬,不知道到底是真讓利了,還是有別的陰謀。

但南蠻人也有一點自知之明,他們知道跟漢人玩腦子玩不過,就想著不玩,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另一方面,他們基于樸素的經驗,總覺得漢人所謂的仁政,最多也就是一時的,說不定就是為了籠絡人心而裝的、演的。

認為一旦南蠻人放棄了自己管自己的權力后,漢人設置了流官,慢慢滲透進來,將來說不定還會把之前的惠民之政慢慢收回去。

當然了,最后這一兩點考慮,如今孟獲作為階下囚,都被繳械綁縛了,肯定不敢說出來,也就只是在心里想想。

諸葛亮何等樣人,他當然也不用指望孟獲親口說出來,只要觀其神色,察其語氣,就能看出來。

諸葛亮也不會故意全盤點破,免得雙方面子上都不好看。他只要對方服罪認罰、他也能為朝廷立起威來,就足夠了,何必徹底撕破臉呢。

于是諸葛亮就只是當著其他幾個被俘的部將、夷帥的面,看似聲色嚴厲,實則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地訓誡道:

“你們蠻人算不明白,就能覺得官府的仁政不是仁政了么?自己無知淺薄,害了族中健兒!至于擔心仁政不能持久,只是一時誘騙,就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該從重治罪!”

孟獲雖然相對愚鈍,但聽了諸葛亮最后那半句話里的“本該”二字,也恍然了。

本該治罪,那不就是說表現好就可以贖罪了么。

孟獲連忙抓住機會,一邊磕頭認罪,一邊象征性求問:“遠人愚鈍,今日方知令君言而有信,古今罕見!實在是后悔得很!既然令君說朝廷的仁政,能一直持久下去,卻不知我們南中兒郎給朝廷當兵,軍餉可能一直足額全發、不受克扣?”

孟獲問出這個問題時,旁邊還有倆被押著跪著的夷帥,內心不由為他稍稍捏了一把汗。心說諸葛令君都給了將功贖罪的機會了,怎么還討價還價呢?

但只有孟獲自己知道,這個稍微討價還價一下的姿態,對自己是有益無害的。

既然諸葛令君急于在南中宣揚他的言而有信、朝廷絕不會朝令夕改。

自己這么一問,等于是給了對方證明自己權威性的機會,諸葛亮又豈會深責他?算是捧哏。

只有問那些沒準備兌現、也沒準備足額發放軍餉的喝兵雪無信之徒,他們才會破防。

果不其然,諸葛亮聽說這個問題后,只是微微故作勃然變色:“淺鄙之徒!真是夏蟲不可語冰!太尉治軍,何曾有欠餉之事!”

不過,諸葛亮放完話,也并沒有深責孟獲,只是拂袖而去了。

那姿態,也就跟菩提老祖敲完猴子三下腦瓜之后拂袖而去,差不多灑脫。

其他夷帥聽了諸葛亮的敲打,也并不驚怖,反而被諸葛亮朦朧描繪的“只要有人肯去當兵,就能足額發餉發賞”的景象唬住了,一個個愈發懊悔自己之前的愚蠢多疑短視,不愿意相信該信之人。

諸葛亮希望借助南中青壯充實兵源的圖劃,也潛移默化地搬掉了一大塊主要障礙。

過幾天,他就可以順水推舟,先把投降的俘虜甄別一下,優中選優,先把最適合充軍拉去北伐的人挑出來,好好重新訓練整頓軍紀,再徐徐使用。

在諸葛亮原本的設想中,南中地區的南蠻人口,相比于當地原本落后的農業生產力,就已經確實有些過多了。

南中的可耕地太少,山地太多,南蠻人原本也不掌握很多漢人才懂的山地作物種植技術,要不就是閉塞落后,沒人從漢地引入高產的山區作物種子。

所以,不管未來南中可以開發成什么樣,生產力有沒有提升,至少眼下一兩年內,甚至三五年內,把南中人口遷出去一部分,是絕對沒壞處的。

走了的人可以被劉備陣營直接征召當兵,而留下的人口也足夠種田和開荒所需的勞力了。

等過了幾年,這里引入了更多先進的生產力,無論是山坡地的開墾,還是新的捕魚技術,抑或雙季稻,或者薯蕷之類的山地高產作物的引入,或者茶葉這樣的山坡地經濟作物。到時候當地勞動力的需求潛力大漲,人口不夠了,可以再從漢地遷漢人過來補充的嘛。

而且到時候或許就已經天下太平,人口重新進入快速增長期了,把漢人遷過來,也好緩解蜀地的人口壓力。

蜀地現在當然沒有人口壓力,經過漢末之亂,哪怕是受破壞程度最淺的益州,人口也不至于超出田地承載能力。益州北部的漢地各郡加起來,也就三百來萬人不到四百萬。

但過個十幾二十年,說不定益州就會第一批恢復到人口富余狀態。

諸葛亮這一抽一補,既打了時間差,又改變了南中的人口結構,雖然稍稍折騰了點,但卻是經過嚴密籌算的。

后世明清之際,靠著往西南邊陲大量遷移漢人,才配合著完成了改土歸流。

諸葛亮現在卻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促進了這一進程。

當然,要想最終大成,把如今的西南夷地區徹底歸化,肯定還需要長期的經營。

諸葛亮敲打了一番被俘投降的蠻王、夷帥,又趁機宣揚了朝廷的征兵政策、足額發餉發賞的信用度。

短短一夜之間,俘虜和降軍的人心,就得到了極大的安定。

次日一早,諸葛亮留下張任,繼續往南搜捕昨天上午潰散的士家軍殘兵,而讓周泰帶兵一半,押著俘虜們回滇池縣圍城大營。

分別之際,諸葛亮給張任也另外下達了幾條細致的指示,要求張任可以往南一直接收建伶、雙柏二縣,直到推進到仆水(紅河)沿岸。

在這一行動中,如果陸路不好走,或者運輸困難,可以聯絡之前秦臧縣那邊的友軍駐防部隊,讓秦臧縣守軍搜集提供船筏——

如前所述,諸葛亮最后圍攻的連然縣和滇池縣,并不溝通紅河,但再之前的秦臧縣,則是位于紅河北岸的一條支流沿岸的。從那兒坐船順流而下,可以匯入紅河干流。

而士燮的老巢,就在紅河下游沿岸,只要能抵達紅河岸邊,集結一下部隊,再順流而下,就可以徹底把士燮干掉。

當然,就算諸葛亮昨日殲滅了士燮的兩萬援軍,他在交趾郡肯定也還有預備隊,所以光指望張任帶幾千人肯定是干不掉士燮的。

諸葛亮給張任的任務非常有分寸,就只是讓他追殘敵抓潰兵俘虜,只要推進到紅河岸邊,然后就能就地轉入防御,然后等待后軍集結再一起動手。

張任生性謹慎,對這個安排也完全沒有異議,保證嚴格遵照執行。

安排好張任后,諸葛亮帶著周泰緩緩北歸行軍,走了一個上午,便回到滇池縣圍城大營。

諸葛亮趕到的時候,甘寧又比昨夜額外取得了不少新的進展,所以一看到令君回營,甘寧就神色欣慰地來獻功。

諸葛亮都還沒回帥帳坐定,甘寧先拿出另外幾顆人頭,已經薄薄腌了一層鹽了,裝在木盒子里,擺在諸葛亮面前的地上。

“這些都是何人?”諸葛亮雖然有點猜測,但還是決定明確問一下。

甘寧得意賣弄:“這個首級,是雍闿的長子雍熙的,另外這幾個,也都是他的子侄。昨夜因為天色昏黑,敵軍不能分辨,沒有立刻歸降。這幾個姓雍的,居然還指揮城頭弓箭手放箭。

還好今日一早,天光大亮之后,末將又派人去罵陣勸降,還用長桿挑著雍闿首級,還讓幾個歸降的夷帥去喊話,又擺出要強攻的架勢,把云梯都推到了陣前。

城中守軍這才終于恐懼悔悟,有部將在城頭高呼愿降。結果雍家那些子侄,就跟動搖愿降的部曲廝殺自亂了起來。

那些監軍的雍闿子侄,都是被亂軍所殺,我軍根本就沒臟了手。末將覺得這樣也好,既滅了叛賊之門,又不用親自動手。”

諸葛亮聽著聽著,這才眉頭漸漸舒展。果然甘寧只是讓他等了一夜,第二天還是順利把滇池縣城勸降了。

這里作為雍闿生前的核心老巢,整肅和清理肯定也是必須的。諸葛亮讓甘寧、周泰好生清查城內,三日之后諸葛亮本人要入城巡視,整頓安撫民情。

另一邊,張任也順利一路南追,從滇池縣經建伶縣,最終抵達紅河岸邊的雙柏縣,數日之內,又累計抓獲了數千名之前滇池決戰時逃散的交趾郡兵。

建寧郡境內的戰事,最終持續到了二月中旬,后來甘寧又花了一兩個月,才完全接收各縣。

另一邊,周泰在滇池縣周邊稍稍安定后,就被諸葛亮分派,把大部分抓來的俘虜都留下,但也要帶少部分忠誠度高的、適合培養的南蠻兵,跟隨漢軍主力一起南下。

周泰領命后,按要求稍作篩選,選出南蠻兵五千,漢軍一萬五千,累計兩萬人,前去增援張任。

二月下旬,周泰和張任做好了萬全準備,順著紅河而下,撲向交趾郡治龍編縣。

身在龍編的士燮當然知道上游發生了變故,但他也沒得選擇,已經無路可逃。

只能靠大敗之后剩余的弱旅,全力死守龍編縣、賁古、進乘數縣。

不過這種抵抗,顯然已經無力回天,只是多拖延了些時日罷了。

漢軍三月上旬抵達龍編縣,又圍攻城池一個半月,所有攻城武器也都得就地現打造。

最終,周泰于五月初攻破龍編縣,而士燮則是在試圖突圍的亂軍之中,遭到張任的設伏狙擊,被亂弩流矢射死。

士燮死后,諸葛亮又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分兵把交趾各縣都跑了一遍,調整設置官職,宣揚德政待遇。

至此,南中四郡與交趾郡,徹底落入劉備陣營之手。兩地的兵源和特產,也都被諸葛亮掌握,并高效利用起來。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