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710章 將來的五路伐曹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0章 將來的五路伐曹計劃

第710章 將來的五路伐曹計劃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5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劉備軍完成了最后的戰略欺騙,徹底撤軍,脫離了與曹操的沖突接觸。

雙方之間綿延兩千多里的接觸線,再次平靜下來,大漢天下也暫時重歸安寧。

劉備和曹操都很清楚,自己需要勵精圖治,積蓄力量,以備將來的最終決戰。

正常來說,時間肯定是站在劉備這邊的。

劉備的地盤占地面積更大,只是當時開發程度還不夠高。

但只要持續開荒、推廣新的高產作物,假以時日,劉備的地盤肯定會發展得更加繁榮。

曹操占據的,都是東漢時已經成熟的地盤,后續開發潛力并不明顯。

他能做的,只是把關中和河洛這兩片此前因為戰亂破壞過重、人丁稀少的地盤,重新恢復生氣。

除此之外,就只能指望加速擄掠歸化一些鮮卑、南匈奴的人口,為自己所用——歷史上,漢末三國打到后期,因為漢人人口銳減過快,各方都撐不住了,都把主意打到了歸化胡人上面。

無論是季漢用南蠻,東吳用山越,還是曹魏用鮮卑匈奴。后來的五胡亂華之所以有基礎,也跟北方胡人大量南遷跟漢人雜居有關。

一般來說,越是弱勢的一方,感受到的前線壓力越大,其統治者就越迫切打歸化胡人的主意。

如今曹操相比于劉備,軍事上已經落后了,他自然也會比歷史同期更早重視此事,加速征服鮮卑和南匈奴人口為己所用。

距離雙方暫時停火,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時間轉眼來到建安十四年的初秋。

隨著新地盤的接收順利完成,戰略欺騙和宣傳工作也暫時告一段落,眼看又快到今年的秋收和稅糧征收季節了。

已經在荊北駐留了數月的諸葛亮,也適時向劉備辭行,準備回成都處理他的本職工作。

蜀地的治理和變法,還在持續推進當中,今年或明年冬天,益州軍還有南下平定南中的輪戰計劃,這一切都需要諸葛亮親自坐鎮。

與此同時,荊北這邊,也需要趁著休戰期深入治理一番,學益州那邊推行新的稅制和人事制度,盡快消化掉劉表留下的遺產。為預計兩年后的全面北伐,更好地做足后勤和軍備籌措。

而這方面的工作,自然可以由諸葛瑾先提綱挈領、抓總統籌。等他梳理出一套方案后,再交由下面的人具體執行。

至于劉備本人,在這段相持期內,他也會把太尉府設在襄陽,并且本人大部分時間都會常駐于此。而武昌侯府自然還是要留在武昌縣的,他偶爾也會回武昌甚至合肥視察。

而此前荊北之戰期間,被調到荊州來助戰的關羽,隨著戰事的平息,也會重新回到合肥駐地,未來繼續負責徐揚防區。

到了將來的再次北伐之年,關羽就可以率領合肥、壽春之兵北上,進攻曹操控制的整個淮北地區。也可以讓徐州的軍隊西進夾擊,威脅兗、豫二州的梁、魯等郡。

從益州調回來的張飛,在此輪戰役結束后,倒是沒必要再去別的地方了。他可以直接把軍隊留在汝南一帶,然后他本人可以通過信陽道翻越桐柏山回宛城駐守。將來再有北伐,張飛就可以率領南陽、汝南境內的軍隊北上潁川。

這個部署,看似有點折騰,主要是讓關羽張飛最后又換防了一輪——因為關羽在戰役結束時,明明是在宛城的,卻要回合肥。張飛在戰役的最后時刻明明在汝南,卻要回宛城。

但是這個決策,卻是劉備在跟諸葛兄弟都商量過后,才慎重做出的,絕對是另有深意,并非刻意折騰。

劉備太了解二弟三弟了,他知道云長有獨當一面之能,讓他負責更漫長的徐淮防線,更不容易出漏子。

而張飛只是戰場上的才干勉強可以接近關羽,至于治理地方、確保內部和邊界穩定,肯定是不如關羽的。

把張飛留在宛城的話,因為劉備本人就近在襄陽,有什么變故可以隨時請示,就不用張飛操心其他方面了,可以完全專注于軍事和防務。

這也算是人盡其才。

七月底的一天,眼看諸葛亮和關羽都要遠行,劉備便在襄陽城內大擺宴席,為他們餞行。

如今劉備陣營的事業可謂蒸蒸日上,治下百姓也都安居樂業。這種時節,自然也不必一味苛求節儉,所以餞行宴上的菜色酒水,可謂是水陸備陳。

數尺長的鱘鰉魚和其他珍貴肥美的大型江魚,熊掌、烤鹿、燉雉雞等山珍佳肴,蒸餾的高度白酒,都是敞開了供應。

“來來來,二弟、孔明,你們明日便要啟程,今日務必盡興,不醉不歸!益德,你就不用為兄多說了,自己悠著點。”

踐行宴上,劉備親自斟滿青銅酒爵,一個個地勸酒。留在襄陽的劉備陣營高層,也全都作陪。

除了諸葛瑾、張飛必然會出席,還有徐庶、黃忠、高順、陳到、關平等人。

眾人大多捧場飲酒,唯獨高順平時飲酒就少,而且他半年前受過重傷,摔斷過腿骨。所需的療養期也遠比刮骨療毒的關羽還長,所以劉備很細心,專門特地避開了高順,宴前還特地關照張飛也別去勸他酒。

酒過三巡,人人盡興。劉備一想到離別在即,堂上又沒有外人,都是心腹,自然可以順便聊一些機密之事。

劉備便借著酒勁,跟諸葛兄弟展望起將來再次北伐時,諸將的調度、進攻的方向。

“子瑜、孔明,你們倒是說說,待兩年后,我軍再次北伐時。或是這兩年中,再遇到什么變故,曹賊主動重啟戰端,到時候,我軍當兵分幾路、如何進兵?各州各鎮,又當以誰為帥?”

這一世,并沒有發生過嚴格意義上的“隆中對”,諸葛瑾當年為劉備制定戰略規劃時,也從沒提過具體進攻路線。

至于“以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雒、將軍親率益州之兵出秦川”的打法,如今更是不存在了。有那么多道路更好走的進攻路線,誰會去啃秦嶺的硬骨頭?自然要由易而難了。

諸葛瑾、諸葛亮兄弟倆,聽了這問題后,都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默契地對視了一眼。最后諸葛亮還以眼神暗示大哥先說,并且舉了舉酒盞。

諸葛瑾便知道,二弟這是把容易說清楚的、籠統的問題交給自己回答。而二弟估計是打算一會兒查漏補缺,或是聊聊具體的人事安排。

諸葛瑾便不客氣了,直接借著酒勁,洋洋灑灑把心中的方案說了出來:

“未來再啟戰端、全面北伐時,至少可以分南陽、淮南、徐州、青冀、幽州,五段戰區同時發動。

南陽之兵,以及一部分從汝南郡西部沿著汝水北上的兵馬,可以夾擊曹賊治下的潁川郡,以奪取許縣為目標。

許縣雖然已經不是曹操的偽都了,但畢竟曾經作為曹操的統治核心多年,只要能攻破,對于曹營的人心士氣打擊,必然會非常巨大,所以曹操一定會分離死守,可以牽制敵軍大量的兵力。

這條戰線,縱深較短,我軍將來再戰時,需要運糧的里程也比較短,加上益州的糧食將來都要順江、順漢運輸東下,荊州本地的糧食,也要在襄、宛就地集結。

讓大軍由此北上,正好省掉了荊、益二州糧草再千里轉運別處的損耗,也讓其他戰線需要面對的曹軍兵力,盡量降到最低。”

諸葛瑾侃侃而談,首先就切中要害,把未來五路伐曹中,用兵最多、吸引敵軍火力最強的一路,給點了出來。

這一路,拓地效率或許不高,能攻占的郡縣和控制的人口數量也都不算多,但作為一塊磁石,大量牽制曹操兵力,卻是非常合適的。

劉備治下各州,荊州、益州已經是人口最多、產糧最多的第一梯隊了,只有揚州可以和這兩個大州相提并論。

其他青徐和幽州,都是不能與之相比的,冀州雖然也人口多富庶,但劉備只有靠周瑜控制住渤海郡那沿海一線,而豫州地界,劉備占住的也只有一個汝南郡。

荊北戰役結束后,諸葛兄弟曾經簡單地算了一下如今敵我紙面實力的賬目。

如今全天下的總人口,還剩兩千多萬不到三千萬。

劉備治下各地,總人口大約在一千四百萬。曹操治下總人口,還有一千三百萬。

劉備已經略微反超了曹操一百萬人左右,優勢大約在半成多。

劉備這一千四百萬人,益州就有三百五十多萬,那里是受戰亂破壞最小、漢末人口保存最好的。荊州也有超過三百萬(把南陽和荊南、南海都算上)

可以說這兩個州加起來,已經占了劉備總人口和糧食產量的一半了。

如果未來的劉備,可以發動五六十萬大軍進攻,那么這兩個州,就能支撐二三十萬兵力的糧草、后勤。

所以,讓這兩個州的軍隊,盡量多吸住曹操的主力,顯然能為其他專注于拓地的戰線,制造出空檔。

但曹操也不傻,他當然知道要保住更多實地、實利,不會心甘情愿被劉備牽制的。

這就要求劉備的荊州軍和益州軍,得挑選一個足夠重要的目標,攻敵之所必救。

許縣算是一個不錯的目標,如果還不夠,到時候也可以繼續威脅雒陽,總之就是要把曹操牢牢黏住。

讓曹操的四五十萬人馬,只有一小部分,能抽去守衛那些富饒但一馬平川的地方。

劉備和其他諸將,在理解了諸葛瑾假設的這個核心思路后,其他的配套方略,也就變得很好理解了。

五路伐曹,這一路是拉仇恨的,另外四路是撈好處的。

諸葛瑾掃視了一圈堂上眾人,確認過眼神,便繼續推演展望:

“爭取用荊、益之兵吸住曹賊半數以上主力后,我軍從合肥、壽春北上的那一路,便可以直接奪取譙、梁、陳地。把曹賊治下的豫州其余各郡,統統掃清。

而從徐州西進那一路,可以奪取魯地、濟北、濟陰、山陽,最終以兗州全境為目標。

我軍在冀州占據的地盤太小,只有一個渤海郡,不能獨立成軍,所以讓渤海之兵與青州駐軍合力,沿黃河進取平原、清河等地。

最后,幽州的駐軍,可以沿著數百里易水,尋找敵軍薄弱處突破,攻河間、中山,由北向南,橫掃曹賊的冀州腹地。

這一計劃一旦得以實施,曹賊的兗、豫、冀三州,將在一輪北伐之中,被我軍徹底收入囊中。”

未來北伐的整體節奏,諸葛瑾是為劉備規劃過的,也說過大約需要兩三年,完成這個第一階段。

今天不過是進一步細化了,把具體我方哪個州的駐軍進攻敵軍何處、如何劃分目標,也都梳理了一遍。

而且諸葛瑾在細化的過程中,也絕對是實事求是,而非一味地圖開疆、對著圖就瞎比劃。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曹操至今在幽州還占據著最西邊的兩個郡,上谷和代郡。

但諸葛瑾并沒有讓劉備在未來北伐的第一階段,就命令我方的幽州駐軍、直接西進把這兩個郡奪回來,全據幽州。

因為諸葛瑾是實打實在幽州駐守過幾年的,當年還點撥趙云收復遼東。諸葛瑾對幽州的地理有切實的認識,他知道上谷郡和代郡位于燕山主脈以北。就相當于后世京城和張家口之間,還有雄關險隘,山川險阻。

既然都要翻山,而且去上谷的山路比南下冀州中山郡的山路還難繞。那為什么非要第一時間拿回上谷這種靠近草原的緩沖區呢?先全力直撲冀州大平原肥饒之地不好么?

就為了一個“完全恢復幽州”的虛名么?

相比于虛名,諸葛瑾顯然更傾向于讓劉備“要么不開戰,只要開戰了,就先盯著肥肉撈”。而把那些經濟價值低、人口少的目標,留到下一階段。

如此一來,將來北伐過程中,哪些戰場是“拉仇恨吸引火力”的,哪些戰場是“實打實撈好處、悶聲發大財”的,就梳理得明明白白了。

劉備在分配任務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各戰區的綜合貢獻,不能簡單粗暴按照“誰攻下的郡縣多,誰的功勞就大”的傳統方式評估貢獻。

更要考慮殲敵的數量、牽制敵人的數量,不能讓負責抗傷害的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劉備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便順勢再問諸葛兄弟,未來各戰區的帶兵將領,是否有調整的必要:

“子瑜,孔明,你們覺得,五路伐曹,各路分別當以誰人領兵?可要在如今基礎上,另行調換么?”

面對這個問題,諸葛瑾沒有回答,把機會留給了二弟表現,當然諸葛亮本來也比他細心縝密一些。

只見諸葛亮輕搖羽扇,同樣侃侃而談:“基本上可以保留現狀,負責吸引敵軍的這一路,就還讓益德領兵,而且有主公親自坐鎮襄陽,將來想必也不會虧了益德,他的付出和功勛,必然能被看見。

黃老將軍屆時可以作為益德的副將、先鋒,黃老將軍本就是荊州本地人,領荊州軍舊部也更得人心,正合其宜。

合肥那一路取豫州的,已經說好了是云長領兵,到時候只要再增補一些兵力即可,文遠、仲達也可以繼續在云長麾下為副將。

徐州戰場,如今缺乏獨當一面的大將,但興霸眼下還在蜀中,將來治蜀大成、不再需要大將坐鎮后方,可以把興霸調到徐州,負責進攻魯地。

青州和渤海郡的進攻主帥,可以讓子義擔任,公瑾副之。子義本就是東萊人士,祖籍青州,讓他協調編練原本袁譚麾下舊部,與渤海的公瑾水軍合力,想必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出戰力,確保兵將相知。

最后的幽州軍要擔任南下取冀的主力,那一路毫無疑問,有子龍獨當一面即可。

幽州糧草稀少,可以養的駐軍不多,但可以專注于騎兵。到時候子龍領數萬鐵騎,也不用攻堅,只在河北平原上穿插切割,分割包圍曹軍。攻堅的事情,可以交給其他兩路友軍。”

諸葛亮籌劃時,完全按照每個人的才能稟賦安排,并不考慮人情親疏,也不怕得罪人。

劉備聽得連連點頭,覺得讓他自己來想,結論應該也差不多,便暗暗記下了。

如果不出意外,將來就按照這個方案打。

想明白這一切,劉備心情大定,餞行酒宴的氛圍也愈發放松融洽。

大家都放下了心理包袱,盡情一醉。次日居然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行程也差點耽誤了。

最后好歹是趕在了午前收拾停當,諸葛亮和關羽各自帶著船隊和隨行兵馬,在襄陽城北碼頭上船。

劉備親自送到碼頭,目送他們揚帆啟航,順流而下。

兩路人馬各自無話,一路順風。最終諸葛亮在九月份順利回到成都,關羽也在八月中抵達合肥。

眾人略作休整,調好狀態,很快各自開始按計劃治理所負責的防區地盤,種田開發,擴充軍備生產。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