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人,似乎有一股安撫人心的魔力。
能把上位者那威不可測的高深,變得推心置腹,讓人真正相信。
這種能力,并不是口才或者情商、待人接物可以解釋的。而是存在于潛移默化的一貫行事作風上。
就好比哪怕讓曹操用同樣的語氣、同樣的表情,100完全復刻,說跟劉備一樣的臺詞,很多人也還是不會相信他的。所以曹操更多只能靠法度,靠賞罰分明來聚攏人心,安定局面。
但同樣的內容,劉備說出來,信他的人就更多,這是一種很玄學的狀態。
諸葛瑾在跟劉備重逢之前,心里也有過一些疙瘩,一些顧慮,但是被這么推心置腹說開了之后,他也就釋然了。
不就是司徒么,當就當了。
劉備的話,讓他想起了前世高考前,學校里掛的一個橫幅:今日我以母校為榮,明日母校以我為榮。
三公的名聲,在桓靈之時的賣官鬻爵中,早就被搞臭了。劉協這些年顛沛流離,三公更是成了酬勛的虛銜。
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廢三公也是有點道理的,他就是想破舊立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既然如此,劉備現在打著“防止漢室孤弱”的旗號重建舊制,他諸葛瑾當了重設之后的第一個司徒,就要把司徒這個職位的名聲重新經營好。
從此以后,哪怕是百代之后,史筆如鐵,寫官制史的人,也要評價:三公之位,存廢數遭。最后一次重設后,全靠諸葛瑾以身作則,挽回了司徒之位的令譽。
就以這個為下一階段的小目標,但盡人事,砥礪前行吧!
諸葛瑾都安心接受了劉備表的官職,有了他作帶頭表率,其他官位更低的人,當然完全不用顧慮“功高震主”的問題。
隨后劉備就吩咐在武昌侯府內大擺宴席,先接著奏樂接著舞,樂呵幾天。一邊讓人籌備冊封授印的典禮。
隨著飲酒歡宴,關東諸文武因為兩三年沒跟劉備見面、而積攢的些許疏離隔閡,也再次徹底打消。
酒席之上,繼諸葛瑾表態之后,關羽也欣然接受了衛將軍之職——
關羽其實一開始就沒擔心大哥會不會嫌他官位高,雖說漢朝重號將軍的排序是“大驃車衛”,衛將軍就是緊跟在車騎將軍之后的。但關羽并不介意自己和大哥的將軍號只差了一個名次。
關羽擔心的,是曹操否決了對諸將的表官,唯獨讓天子批準了他關羽的衛將軍,還有捎帶著批三弟的右將軍。
關羽覺得,曹操對他的賞識有些過重了,讓他骨鯁在喉。
所以酒宴上,關羽也恰到好處地找機會表示“他可以不要許都送來的金印,讓大哥再給他鑄一個”。
但劉備卻非常坦蕩,直接了當說:“這說明曹賊雖然大逆,但眼光還是有的。我二弟天下無敵,連敵人都知道!
那些梟雄之輩,他們只是壞,并不是蠢。他的歹毒用心,孤自會奉還,他的眼光,孤就認可了。直接收下許都來的金印也無妨。”
劉備都這么說了,關羽還能說什么?
只能是在公眾場合裝出一副表面冷靜的樣子,虛心領受,回家再關起門來私下里偷偷感動。
幾日歡宴之后,封官升爵的典禮也籌備完畢。劉備便在武昌城外、鸚鵡洲邊,舉行了隆重、正式的典禮。
封官本身是不需要這么隆重的,但劉備要做全套,得遙遙表示一下對天子被傀儡、欺壓的痛憤。這也是在向在場眾人宣示:天子駁回了奏表中大部分的請封條款,并不是天子本意。
那些繁文縟節的過程,自不必贅述。
隨后,劉備就在車騎將軍、宗伯的基礎上,當眾自行兼領了太尉之職。
其余文武諸臣僚,都整齊稱賀。
走完這一步流程,后續才輪到其他文武。
諸葛瑾率先上前,恭恭敬敬領受了司徒的金印紫綬。
隨后,就是關羽的衛將軍、張飛的右將軍——右將軍在四方將軍中,本不應該是最先領受的,但關于張飛官職的旨意是被正式批準了的,所以只能單獨提前。
而既然四方將軍當中,已經有人提前了。后續的流程,也就順勢把其他幾個表奏的四方和四征將軍流程,也一并走完,這樣也避免了典禮流程過于割裂。
其他高級將領的人選,并沒有全部到場,所以有些暫時只是遙領,后續劉備自然會派使者把印綬送去——歷史上,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也是獨自在荊州,劉備給關羽的前將軍印綬,就是讓費詩送去的。
這一世,趙云、太史慈等人不在,要負責北方防務,當然也只能照例遙領。
最后的結果,趙云為左將軍,太史慈為征東將軍,甘寧為征西將軍。這幾人,也都有兼領一個州的防御使職務(430章的時候設過這個官,當時為了拆分地方上州牧的權力)
這三人中,趙云理論上和張飛平級,但實際上張飛的金印是皇帝直接從許都送來的,趙云的是劉備自己鑄的,所以名分含金量上,還是稍有區別。
關羽和張飛的實力,算是“敵我雙方都認同”,趙云太史慈甘寧則是只有己方認同。
四方將軍之后,便是宣布一些其他高層文官的冊封。
封諸葛亮為尚書令、封陳登為侍中。
封糜竺為大司農、魯肅為少府。
九卿一級的,劉備軍此番就只碰了這兩個位置,其他除宗伯以外的六個,都沒有碰。這也是為了避免得罪太多許都朝廷中的忠漢派老臣,便于團結更多的力量。
不過,九卿如今也大多是酬勛之職,實權已大不如前。
相比于九卿,諸葛瑾、諸葛亮兄弟高升后,騰出來的車騎將軍府的重要屬官,以及劉備兼任太尉后,太尉府的核心屬官,才是將來真正掌權做事的位子。
于是,龐統便被任命為太尉府長史,徐庶為車騎將軍府長史,孫乾為車騎將軍府司馬,陳群為車騎將軍府從事中郎。
簡雍為太中大夫,孫邵為大鴻臚丞。
其余顧雍以下文官,皆在各大郡太守、各州布政使、刺史等位置上調整,不可一一贅述。
升賞完文官后,劉備讓人繼續宣讀武將這邊、四方將軍以下的軍職。
劉備倒也沒太貪,也是考慮到下面的武將,原本功勛、地位跟頂層的“五虎上將”差距比較大,來的也晚,所以這次空出了四鎮的位置并沒有表。
這也是為了將來對曹操后續作戰中,能有更多位置,給新立功的將領升遷,否則一步到位升太高,將來就升無可升了。
陳到、馬超、張遼、高順分別得了平東、平西、平北、平南將軍的職位。這四人中,考慮到能力的話,馬超張遼高順顯然要強一些,但他們來得晚,不如陳到元從多年。
而且陳到在跟曹操軍的徐州之戰中,也多次立功,還跟著周瑜去冀州渤海郡打過幾次勝仗,所以最終權衡的結果,就是此三人評定為同一等級。
周瑜被封為安東將軍,步騭為安南將軍。這二人中,光論功勞的話,周瑜也不該升那么快,但周瑜當初歸順時,跟馬超一樣算是“帶兵進組”,有點資本加成,所以最終也是平級。
陸議為橫海將軍,魏延為建威將軍。
其余諸偏裨將軍、中郎將、校尉,一一不可勝數。
另外,除了劉備直轄的嫡系人馬,其他聯盟諸侯的將軍號,劉備這次也一并有請封提升,畢竟劉表、劉璋、袁譚如今名義上都尊奉劉備,劉備也不能吃獨食,把官位都占了。
所以,劉表這個多年的鎮南將軍,也被劉備表為前將軍——剛才劉備冊封四方將軍時,只讓張飛和趙云占了其中左右兩個位置,把前后騰出來,就是為了安撫盟友用的。
畢竟如今的情況,跟歷史上十一年后劉備稱漢中王時,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他同盟諸侯還有存在的,必須分潤出去更多利益。
劉表都當上前將軍了,袁譚因為上表積極、專注于抱劉叔的大腿,當然也要給點認證,于是就領了后將軍。
劉璋地位比此二人更低一級,為征南將軍。這也是很合理的,因為劉璋原本在曹操那兒得到的雜號將軍號,就比劉表差很多。
劉表畢竟是朝廷直接派到荊州來的第一代諸侯,而劉璋當年只是被益州諸文武推舉接位的,朝廷當年直接冊封的,是劉璋他爹劉焉。
所以劉璋一貫以來都只是“實權重而地位低”,這次讓他依然比劉表袁譚還低一級,他也不好說什么。
最后,劉備也沒忘了景升兄家的大侄兒劉琦,還有此番跟著劉琦一起立功助戰了的黃忠、霍峻。
劉琦被劉備表了一個安西將軍的名號。
而黃忠原本在劉表手下時,就已經是中郎將,再升一步就是偏裨將軍了,再往上就是雜號將軍。
以劉備的大方,既然黃忠來助戰了,而且有功,升一級有點小家子氣,那就直接到雜號將軍,稱強弩將軍。
劉表、袁譚、劉璋這些盟友的其他心腹文武,也有個別一并被表的。但這些人都不用劉備給他們發印綬,各家諸侯自己鑄印就是了。
一番繁冗操作,延宕多年的劉備軍文武升官事宜,總算是一氣呵成,也算了卻了大家多年不得升遷名分的心病。
ps:不好意思,今天必須盤點些流水賬。積攢了很多東西沒交代,有點瑣碎。
可能還有遺漏疏忽的,大家指出來我可以改。
明天進入新的策略、內政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