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公子鷹作為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可是不能主動向他人低頭的,因為只要你低頭一次,那就可能要一輩子低人一頭了。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時候,劉星和公子鷹也算是平起平坐的合作伙伴,暫時還是會根據當前事項來決定由誰作為主導,所以公子鷹如果在這個時候主動向劉星低頭,那么之后的劉星就可以得寸進尺,開始主導任何事情。
這就是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的操作之所以能夠做到千古流傳,并且讓他的地位水漲船高,加官晉爵,就是因為他保住了自家國君的尊嚴,以及自家的主動權。
雖然在澠池之會上,秦王看似只是笑著讓趙王為了氣氛來彈瑟一曲,為雙方的會盟留下一點美好的記錄,但是誰都知道趙王如果真的這么做了,到時候趙王丟臉是小,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會認為你趙國是要成為秦國的附屬國,一切都為其馬首是瞻。
如此一來,這澠池之會就不是什么會盟了,而是秦王跑來收小弟了。
所以藺相如就立馬站出來據理力爭,以同樣的理由讓秦王來擊缶,這就算是力挽狂瀾了。
因為瑟和缶在如今已經是一種非常冷門的樂器了,但是在當時也算是最熱門的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了,基本上是在重要場合時都能夠看到的,而且還屬于那種易于上手,實在不行隨便來兩下都行的樂器,所以藺相如在這個時候如果讓秦王來彈琵琶什么的,秦王是真的可以用“我不會”來搪塞過去,由此可見藺相如也是有勇有謀,不僅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而且還能直接抓住對面的痛點,讓秦王使用是個人都會的缶。
當然了,這也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家都還挺講規矩的,一點都不搞雙標,哪怕秦王在這個時候已經占據了優勢也得老老實實的擊缶,因為這是他先提出來的要求,所以被藺相如順藤摸瓜的話也是毫無辦法,總不可能來自己打自己的臉吧。
畢竟那時候的大家就算是打戰都會是堂堂之陣,擺開了架勢之后再開打,不存在什么偷襲的情況,所以在沒有什么兵法可言的時候,就是看兩邊的兵力誰多誰少,尤其是戰車的數量多少。
所以之后的孔子為什么會說出“禮崩樂壞”這四個字,就是因為他所在的時期大家都已經沒有那么的“堂堂正正”了,這就像你在小時候只需要考簡簡單單的語文和數學,到了之后要考復雜的語文和數學,再加外語和政史地,物化生的時候,那不得懷念一下以前的好日子?
如此一來,劉星就想到了自己現在的情況,那就是如今的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對于內測時期的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而言,無異于是禮崩樂壞了,光是玩家失敗之后就會被抹殺這一條,就讓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所以在當年的澠池之會上有藺相如來力挽狂瀾,那么當時的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有沒有人能夠做點什么呢?
做了。
但是效果不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劉星就不難推測出當時的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里肯定有人站出來進行反抗,可惜效果并不怎么好,以至于到了最后這些玩家也是跑的跑,沒的沒,只留下了一片狼藉。
不過即使如此,劉星也可以看出某些玩家都還隱藏在暗中想要做點什么,而且他們也的確是擁有著做點什么的實力,只是缺乏合作罷了。
但是吧,這些人都屬于奧觀海等人的重點關注目標,所以這些人只要一出場就會引起奧觀海等人的注意,甚至是直接出手來解決這些對于自己一行人而言非常嚴肅的問題,畢竟奧觀海等人都知道這些人想要做些什么。
當然了,奧觀海等人也應該是知道在這次的武俠模組里是藏了不少的人,所以才迫不得已的打開了這個武俠模組,就是想要看看哪些人藏在了這里面,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能夠將其一網打盡,當然也可以圍三闕一,讓這些玩家自投羅網。
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在幻夢境遇到的那兩個真.內測時期的玩家有沒有遇到什么危險,不過劉星估摸著他們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因為這兩個玩家其實也都挺聰明的,知道把自己躲藏的位置放在了幻夢境,如此一來他們就可進可退,既可以從幻夢境撤退,也可以通過武俠模組來前往克蘇魯跑團游戲大廳里的其他地方,所以奧觀海等人就算是堵住了武俠模組的出口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也不知道奧觀海等人在這個時候還在做點什么,不會是在滿世界的去抓那些內測玩家吧?
希望他們能夠一切順利吧。
劉星一邊喝湯,一邊開口說道:“對了愛麗絲,你在莊園那邊有沒有發現公子鷹和其他人,也就是于雷和楊群英之間有沒有什么縫隙啊?”
聽到劉星這么問,愛麗絲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是于雷等人雖然在名義上是公子鷹的保鏢,但是他們都受命于三皇子,所以公子鷹和于雷等人的關系就有一點微妙了,這也是公子鷹為什么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直接認于雷當哥的原因了。
沒辦法,先認一個哥再說,這樣大家在面子上都能過得去。
但是吧,楊群英的出現就約等于是一個降維打擊了,因為楊群英是真的厲害啊,在如今的甜水鎮里算是無可爭議的最強者,再加上年紀已經擺在了那里,就讓公子鷹顯得有點尷尬了。
為什么呢?
那還不是因為公子鷹雖然是可以認于雷當自己的結拜大哥,但是可不能認楊群英當自己的叔啊,因為這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了,畢竟自己如果要認這個叔的話,豈不是給自己的父親——三皇子找了一個兄弟?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在很多武俠作品里,里面的角色如果要找人當自己的義父,要么是得到了自己父母的點頭,要么就是自己的父母已經沒了,否則這輩分可就亂了啊。
因此在梁婉兒來到甜水鎮之后,公子鷹也算是真正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班底,所以在平時和于雷等人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畢竟于雷等人這都已經習慣了獨來獨往,沒事也不會和于雷說點什么。
所以劉星就挺好奇這些人之間有沒有什么嫌隙,這對于劉星而言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才是地頭蛇,而公子鷹等人就是過江龍,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得讓這些“強龍不壓地頭蛇”。
不過還好的是這條過江龍也算是一個多頭龍,所以這對于劉星而言就是一件大好事了,因為只要這些人的意見不能徹底統一,那么自己就可以從中獲取一些利益。
“嗯,怎么說呢,公子鷹等人之間的關系還挺不錯的,至少從我這個下人的角度來看就沒有看出這些人之間有什么不得了的矛盾。”
愛麗絲摸著下巴說道:“但是吧,我也可以看出此時的于雷等人都是以楊群英馬首是瞻,這就有點奇怪了啊。”
還有這事?
劉星腦筋一轉,就想到了這是怎么一回事,那就是三皇子十有八九在這個時候偷偷下令,讓于雷等人在這個時候都聽命于楊群英,而不是公子鷹。
當然了,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公子鷹還是太年輕了一點,所以三皇子再怎么看重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也不可能讓他在這個關鍵時刻做出這種決定。
何況在一開始的時候,三皇子就已經說好了讓自家兒子當一個吉祥物就好,所以于雷如果壓不住公子鷹的話,那么讓更加德高望重的楊群英來管事就好了。
何況在這之前,楊群英和于雷等人就算是上下級的同事了,因為他們就都是替三皇子做事的人,而且管的都還是外事。
這對于劉星而言可是一件好事啊,因為如果真讓公子鷹來管事的話,那么劉星也得化身為一個老學究,來一句嘴上沒有胡須,那就辦事不牢啊。
對于這一句話,劉星也是深有體會了,那就是年輕時候的自己也曾經想要做點什么來證明自己,結果現在回頭來復盤的話就會發現不少的錯漏。
沒辦法,誰叫當時的劉星也是太過于年輕,做事的時候也想不到那么多啊。
“那你這兩天在莊園里的時候就幫我留意一下,看看公子鷹對此有沒有什么額外的想法,或者說是他有沒有想要做點什么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得看看公子鷹是不是真的想要做點什么,對現狀是不是有點不服氣。”
劉星笑著說道:“在現實世界里,我就覺得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那就是不怕敗家子吃喝玩樂,就怕這些敗家子想要去闖出一番名堂,因為只是吃喝玩樂的話也花不了多少錢,只要不去賭一把的話都還好說,但是這些敗家子如果想要去創業的話,十有八九是會虧一大筆錢,最重要的是你也不好說些什么,畢竟這是在創業啊,按理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啊,所以你如果不支持的話那就說不過去了。”
沒錯,此時的公子鷹在劉星看來就是想要做點什么,畢竟有一句話叫做亂世出英雄,所以他如果不想只當一個受寵的小兒子,那么在這個時候就得抓住機會做點什么,但是他不管在明面上還是實際上都沒有什么人手可用。
沒錯,現在的公子鷹在手下也沒人可用啊!
畢竟在來的時候,三皇子就有提到公子鷹是來當吉祥物的,所以于雷等人也就是來保護公子鷹,但是不會真正的聽命于公子鷹,至于劉星等人也是尊重公子鷹的身份,或者說是公子鷹背后的三皇子,所以大家在平時也是可以聽公子鷹說上那么幾句,至于要不要按照他說的做就得看看這句話有沒有理了。
所以公子鷹只要是聰明一點的話就會發現自己在這個時候這還挺尷尬的,因為自己在這個時候就相當于是進入了一個楚門的世界,大家在明面上都很照顧自己,讓自己過得也是非常舒服,但是只要仔細一想就會發現此時的自己是生活在“虛偽”之中,因為其他人都是出于某些目的才給自己一些好臉色,實際上都不怎么把自己當一回事。
這就是一出陪著自己演的戲啊!
但是吧,就算是知道了這一點,公子鷹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因為此時的自己手下是真沒有什么人可以用,而且自己也沒有辦法打破這第四面墻。
或者說這本來就沒有什么墻,只是自己還不愿意接受現實罷了。
畢竟這對于一個才只有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還是很正常的,哪怕這個年輕人已經有了不少的見識,那也想要自己來做出一番事業,因為這可是精神層面的滿足,也算是一個人最大級別的滿足了。
因此劉星都可以想象得到公子鷹在這個時候是有多么的糾結,因為在如今擺在他面前的選擇其實是有兩個,一個就是繼續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吉祥物,沒事還可以狐假虎威一番,這樣就算是到了最后也可以得到一些名譽上的好處,因為他不管怎么說也是甜水鎮里數一數二的人物,到時候如果要分好處的話肯定是少不了他的這一份。
至于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想辦法獲得真正的力量!
事到如今,公子鷹的手上雖然是沒有什么實際上的力量,但是他的那些名譽頭銜也是可以進行一定的轉化,簡而言之就是拿自己的名譽來換取力量。
這就像是水滸傳里的宋江在前期是已經攢夠了足夠多的名聲,這樣才能夠在中期的時候將這些名聲給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成為了梁山的一山之主,這就算是一個經典的“名聲變現”案例了。
而在如今的現實世界里,很多已經過氣的明星也是靠著當年的口碑在網絡上賣貨,也算是完成了名聲上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