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畫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酒井勝子見顧為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能大畫家 >>全能大畫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三章 酒井勝子見顧為經

第五百三十三章 酒井勝子見顧為經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7日  作者:杏子與梨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杏子與梨 | 全能大畫家 

顧為經就能很好的處理出有質感的直線。

非用尺子丈量出來的法度嚴謹的大直線。

又不是油畫里那種一曲到底,處處皆圓的感覺。

太筆直的線條,就會變得僵硬。

太圓潤的東西,便有了趨炎附勢的媚氣,而非飄飄然的仙子氣,煦煦然的君子之德。

君子溫潤。

剛里有柔,柔中帶剛。

有所為,亦有有所不為。

像很多宋明兩代喜歡用雙鉤填色法刻畫玉蘭花的東方畫家一樣。

顧為經的筆峰是帶尖的。

后人不必不如古人。

他們整個繪畫過程的初期階段,也都只是一個東方文化的外圍旁觀者。

單單只說這種東西薈萃的氣質,只說筆法間的潤澤靈動。

雷阿諾只是個東方瓷器店的學徒。

東夏人看《長城》。

中國寶島臺灣的導演李安算半個例外,因為他雖然是好萊塢的外來者,卻是在美國本土接受的完整電影教育。

演員全是世界級的知名巨星演員,阿湯哥、馬特·達蒙,全都演的很好。

但似乎終究有一種文化獵奇的意味在其中。

文學、藝術和影視領域。

這種巧妙的切換兩種不同藝術脈路,嫁接在一起,開出新花的事情,便是印象派一直想要做到的目標。

西方人跑去神秘的東方大地旅游,從“質樸落后”的自然中獲得“純凈”的精神力量,然后洗滌心靈,獲得真正的平靜。

真正能在歐美市場站到高處的傳統東方導演,可能也只有吳宇森一個。

西方思維的東方畫法——

大多數西方人仍然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那種層次。

至少不是研究的非常深入的學者。

甚至。

港片,日劇、韓流,它們都曾在歐美市場掀起陣陣波瀾,這些年的亞洲大導演遠赴好萊塢的熱潮中。

這話聽上去未免太自大了,酒井小姐卻真是這么想的。

這些當然都很牛逼。

全都去掉之后。

酒井勝子覺得,顧為經要比自己做的好。

按照好萊塢的暢銷套路,往往這個過程中,還一定要整個本土情人來睡睡。

導演或許也拍得很得意。

像是某種特殊視角的藝術凝視。

如果足夠刻薄的評論,甚至可以說,依舊帶著些許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中亞、非洲“文明人的探險”的殘影。

這種感覺就像日本人看《最后的武士》、《幕府將軍》。

但在把這些已經開始上升到美術哲學和創作倫理層次的形而上學的“大師之道”的宏偉命題。

不是莫奈不夠好,而是時代的局限性是刻觀存在的。

并沒有更深層次的獲得心靈的哲學體會。

初看時甚至有些樸拙,細開時,卻有豐蘊的意味從筆墨間飄蕩而出,仿佛是聞到了輕雅的花香。

勝子覺得扣除技法,扣除種種開創性的藝術表達方式,扣除那些福柯所認為的繪畫所最重要的關于人性和藝術性之間的哲學方面的思辯。

莫奈自有莫奈的偉大。

她私下里偷偷的說一句不太恭敬的評論。

不光是西方表達東方,反過來也一樣。

如何給觀眾帶來一個非常深入的文化體驗,這是整個藝術領域里最困難的母題,即使站在行業尖端的大師,也常常被攔在門檻而不得入。

但誠實的說,莫奈只是個日本文化的粉絲。

就像他無論如何也畫不出女人長裙下擺的直線條一樣。

而文化傳統是一種文明的骨髓。

就算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酒井勝子依然覺得——顧為經不光做的比她好,其實做的要比早年的莫奈、雷諾阿、德加……比那整整一代印象派先驅們,做的都要更好。

要真正表達出兩種不同文化的精神內核,并巧加切換,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像加薯片調味劑一樣,賣弄些東方元素,是很難很難的。

畫皮易,畫骨難。

你不能指望莫奈掌握東方的語言和直接的一手文獻能力。

如今有歐美漢學家不懂漢語,完全以繪畫的方式,來理解董其昌的書法,做出了不錯的成果。

但也難免有隔靴搔癢的遺憾。

莫奈早年受到了大量浮士繪的影響,在創作的過程不斷的簡化細節,用大色塊來取代筆觸、平面化的壓縮空間,沒有過度的規律線條排布來表現動感。

但是。

整個東方上千年的筆墨精神,是不能簡簡單單的用“簡化細節”、“快速創作”、“平面空間”、“不加過度”……這種零星的破碎詞語就加以濃縮概括的。

直到很久以后。

莫奈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他意識到對于東方藝術理論的吸收,應該遠遠不止色彩和形式上的表面模仿那么簡單。

更加關鍵的是理念上的表達哲學。

日本富豪是早期一直是印象派最大的收藏家,而莫奈本人則也收藏了很多鈴木春信、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和版畫,他在創作后期寫給友人的信中,大量的討論了葛飾北齋的《牡丹與蝶》。

他年輕時認為,這樣的畫卉的曲線,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但后來,他終于明悟,原來“這是一種和歐洲藝術思維完全不同的截取主題,表達世界的藝術構成手法,這是不容置疑的。”

莫奈將自己的那幅卡美爾的和服畫斥為“垃圾”。

因為上面充滿不求甚解的“日式趣味”的生硬堆砌,他開始想將畫卉中的綠色、紫色、白色和金色的搭配融會貫通,表達出真正傳統的東方風格。

這就是晚年莫奈在創作《睡蓮》系列的時候,一直想要讓自己所做到的事情。

莫奈年近七十歲時才開始做出的嘗試。

顧為經在十七歲時的,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酒井勝子在旁邊看著顧為經在畫布上勾勒花葉,又把頭微側,看著和茉莉頭對頭的趴在樹下的小長椅上,不知道是累的躺平了,還是震懾于茉莉大姐頭的威嚴躺平了,老老實實的舔著自己身上的毛的阿旺。

感覺此時此刻。

世界上的萬般喧囂,皆歸于沉寂。

有些時候的安靜、脫俗,是浮于表面,留于外形的,比如被唐寧譏諷為寫了那篇通文上下,都在奮聲極呼“啊啊啊,我做不了官啦!”的淡泊閑居賦,最后為了求官折腰擺路塵的超級美男子潘安。

有些時候。

一個人的安靜、脫俗,對世間萬物強烈的愛,對創作中的虛偽矯飾的討厭,是可以持續一生的。

比如辭句和生命仿佛是清晨草葉上的露水一般,空靈纖弱,落魄流浪一生的農夫徘句家小林一茶。

酒井勝子簽在畫布上的那句創作靈感——“薄霧,槐樹蔭下,一個女孩在教貓讀雪萊詩”。

就是來自于小林一茶的《我春集》。

沒準由于酒井小姐本身是小畫家的原因。

亦沒準。

當女孩子第一次真正喜歡上誰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因為他的存在,而變得不同。

酒井勝子覺得身邊的很多人,包括一些藝術界看上去很有個性的前輩,他們的“清雅寧靜”只停留在腠理,在肌膚。

風一吹,俱光燈一照,就全吹掉了。

有些人的雅在“腸胃”,平常看上去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私下里的宴會里,三杯清酒、威士忌一泡,上幾蹚廁所,立刻之間,便原形畢露。

但有些作品,有些人,有些事,是寧靜入神髓的,美入膏肓的。

比如說小林一茶的詩。

比如此刻院子里,小姑娘和小貓咪頭幾乎挨著頭,趴在一起看書的場面。

又比如,并非超級美男子的小顧同學畫畫時的模樣。

酒井勝子一開始還在斟酌著畫法的技巧,后來,勝子小姐就不看畫了,她僅僅只看著人。

勝子的眼里,只有年輕人在身邊專注的畫畫的模樣。

人間喧囂。

他就站在那里。

一筆落下。

于是,春花綻放,日月悠長。

顧為經放下了畫筆,盯著爬滿畫布的玉蘭花片,從衣服兜里拿了幾只絲綢手套出來。

油畫刀因為“粗笨”,不善長于精細細節的刻畫。

相反。

金屬的油畫刀有多么笨重,人們的手指就有多么的精巧,細膩。

嚴格意義上來說,手指畫的精巧是帶有活力的天然精巧。

把繪畫比做音樂的話。

用油畫刀作畫,就像是那種非常粗獷的罕見聲色,比如《馬勒第六交響樂》里會用到的大錘子,或者條件允許的話,為了還原俄法戰爭的場面,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樂曲的某些聲音,最正統的方式,交響樂團是會拖一門12磅野戰炮來表達的。

而用手指作畫,則像是陶塤這樣最古老的樂器,幽深,綿延,百折千回,隨心所動。

但論涵蓋音階的數量,論演奏時的泛用性。

尤其是想像數學公式一樣,嚴謹的將十二平均律絲絲入扣的表達出來,肯定是不如由上萬枚零件所組成的鋼琴的。

而鋼琴,就是畫筆。

人們使用手指作畫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玩泥巴,遠遠要比畫筆發明的歷史要長的多。

手指畫的優點就在于動感的靈巧和流暢的精致。

真論寫實還原,論照相寫實主義這種領域的極端還原,肯定不是手指畫的強項。

顧為經畫《燃燒的世界》時,無法用油畫刀表達出伊蓮娜小姐像雕塑刀刻畫出來……不,更好的形容,美的像是一把刀般,漂亮到讓人覺得鋒銳的五官。

用手指畫?

顧為經現在肯定是畫不出來的。

他不知道傳奇級的手指畫技法能做到什么樣的地步,但從他和女畫家安雅的社交賬號上的交流和傳奇級的畫刀畫所能做到的事情來看。

他應該照樣也用手指畫不出來。

幸好。

類似細碎陽光,粼粼的水波,飄落的花瓣……這些內容,倒都是手指涂抹法的強項。

不過有一點,手指涂抹法和手指畫不一樣。

或者說。

手指畫是一個含義很廣的畫法,幼兒園老師教的沾著油采畫的指印畫,或者干脆是小時候隨手沾著印泥,往臥室墻上按的大手印子,在你父母血壓升高,抄起皮帶之前。

你也可以小手叉腰,驕傲的告訴他們。

諾,瞧瞧,這是小爺的手指畫,牛皮吧!

小朋友往墻上忽忽拍的大手印子,到底算不算是藝術——這事兒往往主要取決于他們的扛壓能力和他們父母的扛壓能力之間的較量。

但有一點。

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家,是不會讓這樣的東西,出現在自己的作品上的。

提香再如何喜歡在作品中塑造一些手指畫的明亮、輕快的小調子,你偷把這玩意往他的作品上糊,你看看傳說中和威尼斯地下黑社會交往甚秘的提公子,提大哥,會不會呼呼的把大嘴巴子往你臉上糊,就玩事了。

在美學語境下的手指畫,通常指手指涂抹法,一種需要反復刻苦磨煉,才能到達至境的藝術技藝。

它甚至不是冷門技藝。

盡管這門技法始終帶著些兒童繪畫的影子,但和這些年來經常會被評論家歸到奇技淫巧門類里的“畫刀畫”不一樣。

人家是正經八百的在嚴肅的正統繪畫里,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所存在的。

有些畫家不喜歡用油畫刀來制作紋理。

人們所能想象到的大多數油畫大師,達芬奇、提香、戈雅、莫奈或者提香,都是經常會用到手指來直接塑形的。

當然。

像安雅這樣,會放棄掉畫筆,純粹的用手指來作畫的先鋒藝術家,還是相當少見的,她對手指的運用能力,至少也是大師級別的。

想象一下,一個畫刀畫的初學者,能找到博格斯教授來當老師,是多么的幸福。

這大概就是,顧為經發現自己竟然能有安雅這樣的一個世界頂尖級的手指畫大師來隨時請教的幸運程度。

人們說,藝術行業,人脈為王。

人脈資源不僅能夠給你的職業發展帶來外在的機會,當然,也能給你自身技藝的發展,帶來進步的階梯。

顧為經在這段時間和安雅女士交流的過程中,分享給了對方不少關于畫刀畫的心得,同時,也把他自己對手指涂抹法的認識,加深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步。

至少,他不再是小白了。


上一章  |  全能大畫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