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畫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畫刀畫奇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能大畫家 >>全能大畫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畫刀畫奇跡

第二百七十一章 畫刀畫奇跡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杏子與梨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杏子與梨 | 全能大畫家 


自閉癥的發病率大約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

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大約保守有1500萬名自閉癥患者,除了少數幸運兒之外。

絕大多數小患者終生都被隔離在正常社會之外。

科學家們對于自閉癥的成因和療法的探索,已經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世界各地都有治療自閉癥的療養院與研究所。

遺憾的是,和很多精神類疾病一樣。

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自閉癥的治療方案依舊停留在經驗療法的范疇。

醫生們只能大致根據過往的病例實驗判斷出哪種治療方案有效,哪種治療方案無效。

少數開發藥物也只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除了統計方法更科學,不會找教士來用圣水驅魔以及拿一根探針從眼角扎進去把你的前額葉攪成一團漿糊制造人工癡呆以外。

二十一世紀和幾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治療精神病的方法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竟然有研究人員認為,新版小王子能溝通患者的內心!它憑什么。”

布朗爵士妒忌極了。

他清楚的知道一旦這個猜想是真的,會是多么大的榮譽和關注度。

插畫能治療自閉癥未必是什么天方夜譚。

自閉癥最麻煩的一點就在于——患者經常有語言文字或者社會交流障礙。

他們三十歲了依然像個小嬰兒一樣恐懼外界,只會和父母等近親屬用非常簡單的單詞交流。

似是有一層無形的屏障隔開了自閉癥寶寶和外部世界的感知,也阻斷了醫生對他們的了解。

連經驗最豐富的心理醫生在設計醫案時,也需要和患者進行足夠的溝通交流。

而得了自閉癥的小患者們,可不會理解你的話,乖乖給你填什么《精神問題自我分析調查表》或者《孤獨癥兒童ABC行為定量分析表》。

圖畫這種非語言非文字的表達方式,就成為了世界公認的患者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最好橋梁。

插畫只需要很少的或干脆不需要任何口頭互動,都可以打開溝通的大門。

全世界的自閉癥干預教室,都會配備水彩筆、油畫棒和童話插畫書。

這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規則。

甚至有些相關領域心理醫生會學習一定的專業繪畫知識。

比如說著名的肯尼迪治療中心,這類超牛的醫院就直接配備了一整個專業的插畫師團隊進行藝術干預,療效非常的好。

肯尼迪治療中心在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自閉癥兒童“脫帽”(注)的魔法之地的同時,也帶來了每個療程動輒數十萬美元的治療費用。

(注:自閉癥兒童行為有很大改善,能融入正常生活。在患者家庭群體中被稱為脫帽。)

幾個療程下來輕輕松松上百萬美元就花出去了,比在梅奧、安德森這種私立醫院治癌癥還貴。

關鍵是一個無底洞。

一般金領精英家庭購買的孕婦商業保險都不敢涵蓋這么昂貴的醫療項目。除了全世界十萬分之一的富豪以外,沒有人能支付起這么昂貴的開支,所以沒有任何普世推廣的可能。

全世界的心理醫生和干預療法的專家,都在尋找更能走進所有患者內心的插畫作品。

以前世衛組織下屬的一個子項目,甚至還聯系過《油畫》雜志。

以油畫的格調,有點看不太上插畫領域。

布朗爵士的回信中還幽默的建議這種事情,對方可以去聯系一下迪士尼。

只是。

世界上有那么多畫家,為啥偏偏是這個偵探貓呢!

“缺乏藝術性”是件很好用的大帽子,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你畫的漂亮,我可以罵你藝術性不足。

你賣的貴,我可以罵你藝術性不足。

單純看你不順眼,我照樣可以罵你藝術性不足。

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真的高于藝術。

權力與靈魂。

藝術的土壤依附于權力,藝術的本質服務于靈魂。

古代這兩樣東西全都依附于教會,因此文獻記載一個小小的地區教士,就可以指著鼻子呵斥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不符合他的心意,位列文藝復興三杰的藝術大師都不敢還嘴。

到了現在社會,以布朗爵士如今的社會地位,他其實已經有了藐視權力的資格。

自己在歐洲美術年會發言的時候,奧地利國家總統和歐盟的重要高官都要一同起立鼓掌。

然而。

當他聽到有醫學團隊認為,偵探貓的畫可能能夠觸及到自閉癥兒童在層層封閉中的孤獨內心這個消息,依然有不安從布朗爵士的心底泛起。

他靠坐在椅背上深深的吸氣,緩緩的吐氣。

已經多少年了……

理事長自從執掌雜志社以來忽然第一次覺得——衡量作品美術價值的權柄,好像未必全然握在自己的手中。

古色古香的辦公室里一片靜謐。

只剩下了兩個男人粗重的呼吸聲。

“這就是博格斯教授害怕的寧可放棄辦展的機會,也不愿意與之為敵的作品的魅力吧。布朗爵士,我不知道您會不會恐懼。但在讀到這個新聞消息的時候,我真的覺得有點害怕了。”

率先開口的是赫萊菲股東。

“我沒和任何人提起,看到這本《小王子》的瞬間,我其實也有片刻遲疑。真的要和這樣的畫家為敵么?但凡擺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幅冷門畫刀畫畫作,而是傳統的正宗油畫。可能我也會失去攻擊這樣藝術品的勇氣。”

赫萊菲站起身,眼神望向窗外,慢慢的說:“我知道,當時在場的股東中,和我抱有同樣想法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人。”

布朗爵士“哼”了一聲。

“現在才后悔恐怕有點晚了吧。決定都已經做出了,半途而廢的結局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朋友,我們已經踏上了同一條戰船,哪里有后悔的余地呢?”

赫萊菲搖搖頭:“我只是不止一次的回憶那天股東會投票時的場景。”

“那天下午,我們十二個人股東集體撒了謊。這是我們在驅逐安娜董事會席位后的第一次投票,我不是個多么誠實的人,但這總不像是個好兆頭,總能讓我忍不住聯想起一幅名畫場景。”

“雅克·路易·大衛的《蘇格拉底之死》?”

布朗爵士想起女秘書艾略特的話,沒好氣的說道,“就算真是暴民驅逐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死后,距離雅典的真正衰落也還有上百年呢。別擔心,反正估計我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不不,我的朋友,不是《蘇格拉底之死》,而是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赫萊菲走到墻邊,抬頭望著金光閃閃的勛章展示柜的上方,原本掛著老伊列娜伯爵畫像的位置。

在琳瑯滿目可供挑選的名畫之海里。

布朗爵士最終選擇了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擺放在此處。

這張畫記錄了圣經故事里耶穌在門徒猶大出賣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前,和12位門徒共進了最后一次晚餐的場景。

不是什么巧合。

若是用一張畫來概括代表整個西方藝術史。

所謂的世界三大名畫中《蒙娜麗莎》實際上過于小家子氣,《宮娥》和《夜巡》的知名度則弱了幾分。

反而是達芬奇生平耗費時間精力最多的作品,米蘭教堂里的宗教壁畫《最后的晚餐》的復制品,更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

布朗爵士的這個選擇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是——

“今天我走進辦公室里的時候,看到你竟然把這幅畫擺在了自己的辦公室里,這更讓我覺得莫名心慌了。”

“你知道,我是一個相信預兆的人。算上你和伊蓮娜小姐,那次參會的投票股東正好十三個人。”

赫萊菲挺著大肚腩站在畫框面前。

他解開馬甲的扣子,從衣領處扯出一枚銀質的十字架鎖鏈放在嘴邊親吻。

“你說,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變局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呢?蘇格拉底死后雅典依然繁榮了100年。而神話故事里,背叛的門徒從拿到出賣救世主的三十枚銀幣報酬到吊死在樹下只過了三天。”

“天父在上,寬恕我不誠實的罪孽,但愿我不是猶大。”

來自大都會的首席藝術顧問十分深沉的說道。

嘀嘀嘀……

布朗爵士的手機響了,他接起電話。

“無論你有什么消息,我現在很忙,請過一會再打來電話。推遲之后的議程。”他沒好氣的對打電話的私人助理說道。

“先生,抱歉,但安東尼先生打過來的電話,可能您需要給他回個電話。”助理語氣急促的說道。

“……說下去。他聯系我有什么事情么?金融方面的事情都由克魯格銀行負責。”

理事長耐著性子說的。

安東尼是里約熱內盧有名的富商,光手里握著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集團1700萬股的股份就可以想象他到底多有錢。

屬于那種100美元掉在地上都沒時間撿的闊佬。

理所當然的,這種富豪無論對藝術品投資還是對基于藝術品基金避稅活動都很有興趣。

安東尼是油畫基金籌備階段最有投資意向的富商之一,初期投資就在九位數歐元以上。

這種人的電話,布朗爵士實在難以回絕。

“安東尼先生看到了今天早晨的新聞,他想知道,關于那本《小王子》插畫的事情……”助理緊張的聲音從電話聽筒里傳來。

“告訴安東尼不必擔心,我一會兒親自打電話過去。”

沒等秘書說完,布朗爵士煩躁的按掉了的電話。

他匆匆站起身。

現在可沒有什么閑功夫陪赫萊菲去代入什么神話故事了。

那些世界富豪們,真的不比上帝好伺候多少。

有些新聞的熱度就像秋天里干枯落葉中拉過的一絲靜電火花,會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席卷成燎原之勢。

原本《小王子》的話題之爭已經很火熱了,但也僅僅只局限于美術愛好者和文藝青年的圈層之中。

受到油畫雜志社的收購案影響,部分金融投資者也在關注這個領域的消息。

而《經濟學評論家》的新聞則直接引爆了整個媒體輿論場對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度。

不少能影響到上百萬人日常生活的大型報業,都紛紛轉載援引了這則消息。

《紐約時報》——普世性藝術療法的新希望?一則由童話書的無心插柳引發的科學探索

《泰晤士報》——圣·艾克敘佩里的百年遺澤:讓小女孩微笑的插畫,能讓千萬自閉癥家庭微笑起來么?

《費加羅報》——在即將來到了4月2日,國際自閉癥關愛日之前,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一則剛剛在英國發行的新版童話書之上。

其他諸如柏林日報、悉尼先驅晨報這類報紙,都或多或少的提了一句這本新插畫書的趣聞。

一般來說,普通的疾病很難吸引到這么高的關注度。

但自閉癥和阿爾茲海默癥兩者是個例外。

50年前最受關注的疾病是癌癥,30年前是艾滋病,近10年則轉向了神經領域。

它們往往發病率高,影響力大。

一個普通的社區居民總會有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和患自閉癥的兒童。

連癌癥都還有靶向藥呢,精神類疾病時常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卻只能進行外界的干預治療。

過去每當有一款制藥公司宣稱的關于阿爾茲海默癥的藥物進入臨床三期,臨床四期時,往往都能吸引到社會面的全面關注,公司股價狂漲。

自閉癥對家庭的折磨可不比阿爾茲海默癥少多少。

而且即將到來的4月份,除了是很多歐洲國家的復活節假期以外,4月2日同樣也是聯合國大會所選定的世界自閉癥日。

各大全球主要新聞媒體年年都會在這個時候,照例出一些篇有關“自閉癥”話題的專項報道。

電視臺往往也會推出專題特別節目。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對《小王子》插畫的研究,恰巧吸引到了各大媒體的關注。

再說,一幅帶有醫學療效的神奇插畫,這本身也是很能激起讀者好奇熱潮的新聞消息。

一時間。

連坐在倫敦金融街頂層辦公室里的奧斯本總裁,看到匯報上來的銷售統計,眼睛都瞪得像銅鈴。

這已經不是唱不唱“Countryroad”的問題了。

就算心中有了事先心理準備,總裁大叔依然人都傻掉了。

一本書非新人作品有一定熱度的圖書,首日銷量是銷售生涯銷量的最高鋒。

有些時候能第一天就能賣出全部銷量的2以上。

之后會不斷的下跌。

《小王子》就呈現出這樣的態勢,到了發售的第五天,英國本土的銷量已經跌到了5000本每天。

來自評論界的負面態度,在拉高了熱度的同時,確實也打消了一部分人的購買熱情。

對此奧斯本原本還是很樂觀的。

銷售數據已經比想象的要好的多了。

要是四月份最后能穩定在3000本每天的出貨量,一年賣個一百萬本的美夢,就可以開始愉快的做了。

可事實告訴了奧斯本——什么叫做幸福來的如此突然。

2023年3月31日,小王子開售的第六天。

可能是因為周末的原因,實體書店方面有不少增長,銷售數據重新回歸到了6300本。

而到了這周的最后一天。

4月1日,新聞界的關注開始慢慢反應到了市場銷量上,銷售數據開始再次被拉升,來到了8100冊。

《小王子》上市第一個銷售周,總銷量被定格在了46721冊這個數字。

這個數字往年是有機會能問鼎圖書銷售榜榜首的位置的。

無奈今年碰上了引起全球吃瓜群眾狗血八卦浪潮的《備胎》。它上市超過上百天,依然斬獲了75000冊周銷量。

好在《小王子》贏了第三名,那個去年把自己出的費德勒自傳擠下榜首的言情《真實》超過一萬冊,也算是雖敗猶榮的替奧斯本總裁出了一口遲來十幾個月的惡氣。

若說四萬冊的銷售成績,讓奧斯本感覺像是被輕微脈沖電流按摩器拂過那種又刺激又爽美滋滋樂不停的感覺。

那么下一周的銷售成績單……

則直接電的奧斯本大叔要高潮的翻白眼暈過去了!

四月二日,進入了全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復活節公假,也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復活節促銷季”。

和每年的黑色星期五一樣,復活節促銷季也是各大圖書商集體大批量出貨的日子。

它們都會下發各種圖書代金券,購物抵扣卷。

類似Saraiva、水石、Barnes&Noble這類實體圖書商有些時候會實行和暢銷榜連鎖的動態折扣活動。

所謂動態折扣,是指這些書店運營方在復活節假日期間的店內銷售折扣,會與圖書銷量排行榜實時綁定。

比如說《紐約時報》、《月亮報》或者Goodreads這類權威圖書統計網站榜單上的作品,前5010名購買時打九折,前103名打八五折。

前三名則直接打七折,用來刺激銷量。

這也是為什么Scholastic集團一定要提前一周上市圖書的主要原因。

在各種促銷手段的刺激下,形成了馬太效應,往往過去銷量越好的圖書,在復活節假期就賣的越爆炸。

而各大媒體對于《小王子》的宣傳,也在此刻發揮出了真正的功效。

可能《備胎》真的是回首過去一千年圖書商業市場里,繼《哈利波特》之后的人類歷史上第二個歐洲首日銷量就超過百萬冊的圖書,徹頭徹尾的怪物級選手。

不少數據分析師都曾預言,它將會持續上千天統治每周銷售榜的王座。

或許連Scholastic集團的董事會高管們最美好的夢鏡,都沒有想象過自己舊飯新炒的《小王子》能和這樣的暢銷書來扳一扳手腕。

然而奇跡這種東西,就是在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時候才會發生在身邊。

從四月二號這一天開始,“小”王子和“備胎”王子的爭奪就呈現出了絕對焦灼態勢。

星期一,《小王子》銷量13571冊。

不僅在一周之后重新反彈回了一萬冊的日均銷量大關,同時,也刷新了《小王子》英國日均銷量的最高記錄。

《備胎》則更加兇猛。

復活節假期flix再次在自己的流媒體客戶端上,為與圖書配套的專題紀錄片哈里與梅根引流。

這只僅簽約費就高達上億美元的紀錄片,全球總觀看時長累計超過了十億小時,登頂網飛歷史上最成功的紀錄片。

在流媒體和各大電視廣告的輪番轟炸下。

《備胎》的銷量以恐怖的28751冊的日成績,傲視群雄。

星期二,《小王子》的銷量繼續增長,達到了17521冊。《備胎》的銷量則為28329冊。

星期三,《小王子》的銷量達到了20036冊。

《備胎》則以23569冊的數據繼續領跑。

雙方的英國本土的日均銷量差距被縮小到了3000冊以內。

新版《小王子》成為了英國史上第五本日銷量超過兩萬冊的童話書。

從這一刻開始,所有圖書人都明白,這個復活節假期的銷量冠軍,只會在《小王子》和《備胎》兩本書之間產生。

其實大多數人都覺得,銷量冠軍已經沒有懸念了。

即使《小王子》像是吃了春藥一樣猛,而《備胎》畢竟已經上市了很久,觀眾對這個王室八卦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審美疲勞。

但是促銷三天以來就拉出了《小王子》接近三萬冊的銷量差距。

四天追三萬冊……可能嘛,很難的啦!

人們唯一的看點就在于這場復活節假期的王子之戰里,Scholastic集團的《小王子》有沒有可能再一次的將《備胎》拉下單日銷量冠軍的王座。

甚至有無聊的博彩公司為此開出了專門的盤口。

Scholastic集團也驚嘆于《小王子》取得的成績。

這么厲害的日銷量對百億市值的出版社來說也是很稀奇的場景。

董事會后知后覺的緊急又撥款了一百萬美元,開始為在各種渠道為《小王子》造勢。

各種書評文章,廣告,促銷消息開始輪番瘋狂轟炸。

主流圖書購物商城上首頁也紛紛打出橫幅推送。

市場的不可琢磨之處在于。

真正在大眾領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的不是Scholastic集團的第二筆百萬美元的專項宣傳經費。

而是在油管上一則爆火的短視頻。

(本章完)


上一章  |  全能大畫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