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爺子,不會鉆了牛角尖,想不開吧?
王滿銀沒敢猶豫,立刻接過衣服讓大黃嗅著。
對于找人,大黃這家伙再熟悉不過。短短幾秒種后,它便朝著黑暗里跑去。
眾人拿著手電筒緊隨其后,一路進入東山峁。
穿過幾處樹林,他們來到稻田附近。周圍青蛙鳴叫聲不斷,偶爾還有貓頭鷹叫聲傳來。
自從東山峁變成樹林后,里邊棲息動物種類不斷增多。除了各種鳥類外,更多就是野兔、黃鼠和田鼠。
也因此引來不少獵食者,貓頭鷹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家伙叫聲特別滲人,膽子小一點的,晚上根本不敢進入東山峁。
等眾人過了稻田,就見兩個黑影從不遠處土石壩上站起。
順著手電亮光能夠看清楚,一個是看守魚塘的王福長,另一個正是王連順。
對方用手擋住光,驚訝開口道:“日慫的,你們咋過來了?我剛才遠遠看著手電,還以為是捉青蛙的。”
“死老頭子,大半夜你不回家,跑這么遠干啥?我想著出啥事兒,才讓滿銀他們幫忙找的。”見丈夫沒事,王連順婆姨松了口氣。
“能有啥事兒,我就想找福長聊聊天,壩上涼快。你驚動的四鄉八堡,不知道還以為出啥問題呢……”王連順忍不住出聲訓斥。
“行了,連順叔,嬸子也是擔心你。”王滿銀來了一句。
“大晚上的,都趕緊回去睡吧,別耽誤明天出工。”
一天沒分地,大家都還要出山掙工分。
頓了頓,王連順又道,“滿銀、富貴,你們倆留下,陪我和福長諞閑傳。”
知道對方心里不靜,王滿銀點頭留下來。
等其他人離開,王富貴摸了摸衣兜,挨個給人發了根煙。
四個大老爺們坐在土石壩上,一陣吞云吐霧。
這是罐子村二隊修建的第一座土石壩,雖然十年里經過了數次暴雨洪水,但是壩體依然堅固如初。
也正是從修建這座土石壩開始,罐子村的爛慫日子才逐漸好起來,成為原西縣遠近聞名的學大寨先進村。
“滿銀,你說咱們生產隊之前集體勞動掙工分,真不好嗎?”
抽幾口煙后,王連順終于開口。
他到現在還憋著一口氣,想不明白大家為什么都要分地。要說其他村子社員有這想法可以理解……二隊各家又不是吃不飽。
“記得當初修建這座土壩的時候,大家干勁兒十足,心往一處使。我和富貴瞞著趙干事,把隊里的儲備糧都拿出來了。那個時候,這么做要坐牢的……”
“還有滿銀你自己,背石頭時腳背砸腫。富貴從坡上滾下來,腰差點摔斷!為了吃飽飯,大家都拼了。”
“滿銀腦子活,讓大家去看原東縣劉家灣人的做法……回來后,幾個人坐在我家里開會,還有劉向陽和延強。當時日子過的苦,但是大家都有信心。”
“我就想著把東山峁這一百多畝的崖溝改造好,讓社員們不再餓肚子,頓頓能夠吃上玉米窩窩!”
“現在東山峁栽了一大片林子,多出百十畝好田地,還養有兩大群羊,社員們也能吃上玉米窩窩……怎么生產隊說散就散了。滿銀,到底是為啥?!”
其實早幾天劉根民來村里宣布分地時,王連順就難受的想哭,一直在心里壓著。
他真心想給村里做些事情的。
現在好像自己忙乎十年的成績,全部被否定了。
王滿銀并沒有回答,而是扭頭沖王福長道:“福長叔,我看開會時你也舉手了,心里咋想的!?”
“其實連順做的很好,大家都看在眼里……不過我就是想種自己的地,看著糧食收到自家里才放心。”王福長沒玩虛的,直接說出想法。
“連順叔,這就是大家的想法。大集體就算有千般好,也敵不過人心。同樣一起干活,有人肯下力氣,有的偷奸耍滑,到頭來一樣分糧分錢,出力多的心里肯定會不平衡的。咱們二隊這些年做的算好,也免不了這樣的事情,你和多少稀泥?還不如各憑力氣吃飯!之前大家沒在你跟前抱怨,是因為知道抱怨了沒用。”
聽了這話,王連順只能點頭。
人上一百,各樣各色。
有人老實勤快,自然就有人奸懶。生產隊有重體力活兒,自然就有輕松的。想要一碗水端平,根本不可能。
簡單來講,割一天麥子十個工分,挑半天大糞十個工分,去公社開一次會同樣十個工分……傻子都愿意知道怎么選。
平時分配任務時,王連順只能讓勤快人多做,奸懶人少干活。
為此,沒少落埋怨。
這么一想,王連順有點明白大家的想法了。
隨即,他又發愁道:“我就擔心有些人身上生懶筋,單獨能種好莊稼嗎,別餓死了。”
“這個你放心,餓肚子的時候,他們自然知道著急。你又不是爹媽,能管他們一輩子。”
之前有隊里兜底,干好干差都能混口飯。
等分了田地,大家各干各的,各顯神通。沒有依靠,那些懶人只能“勤快”起來。
“另外連順叔,咱們分地歸分地,東山峁這片樹林暫時先別分,我怕有人了眼皮子淺,會把林子毀掉種莊稼!”
這片林子也算二隊人的心血,花了十年時間才有今天的規模,毀掉太可惜。
四個人坐在壩上談了個把小時兒,直到露水下來才分各自回家。
對王滿銀的判斷,王連順向來信服。
知道分地勢在必行,他沒有繼續堅持,很快便告訴社員們割罷麥分地,讓大家提前商量好互助小組的事兒。
所謂互助小組,就是三五戶自由組合,實行小組聯產承包。按照公社的說法,地里產出雖然算各家的,但是犁地、播種、收割、交公糧時還需要一起(各地互助小組方式略有不同,本文取其中一種)。
得了準確消息,社員們收麥子時都多出幾分干勁兒。
割麥是頭等大事兒,加上算生產隊最后一次集體農活,王滿銀自然不會缺席。沒了人手,家里的炒瓜子只能暫停。不過幾天前他已經準備了上千斤五香瓜子,堅持到麥收后不成問題。
今年割麥子,王連順下了血本,每天殺一頭羊給大家改善伙食。
割麥、打場……一切似乎和往年沒啥區別。
收完麥子,正式開始分地。
二隊現在有六十五戶,所有人頭加起來三百零六口,近八百畝集體田地。算下來,每人能分兩畝半。
既然下定決心,王連順和王富貴商量后,干脆一步到位連秋地也分了。不過秋地更麻煩,各地塊種的莊稼不同,長勢有好有壞。
為了防止到時候爭吵,王連順又把社員們召集在一起開會。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采取抓鬮的方法,分好分賴只能怨自己手氣不好。
至于二隊置辦的各種農業器械,還有牲口和兩大群羊,分起來更麻煩。
經過一番爭論,大家決定牲口和羊群作價賣給社員們,農業器械則暫時留在隊里。
重點是兩臺手扶拖拉機,誰家要用的話自己買柴油。
王滿銀、王秋生、王清明三家人分在一個互助小組。分了一頭騾子、三只羊,近五十畝地。
其中王滿銀家五口人,分了十畝集體田,再加上自留地,能有十三畝多。
王秋生家有四個勞力,王清明家三個……反觀王滿銀家三個孩子還小,就他和蘭花能夠下地干活。另外兩口子日常還要忙著炒制瓜子,根本沒有太多時間招呼田地。
開會結束,他就叫住兩人商量:“秋生哥,清明叔,我這樣想的,咱們對外稱互助小組,實際一步到位,各干各的。另外隊里分的那頭騾子我不要,你們兩家商量一下看怎么辦,有人要的話到時候直接把錢給隊里……”
王滿銀之所以分得如此干脆,一方面不想占人家便宜,另一方面有自己的打算。
十畝多地除了三畝麥田外,剩余都長著秋莊稼。自己可以直接借用隊里的手扶拖拉機,最多一天時間就能忙完,無非費點柴油而已。
王滿銀多次開著手扶拖拉機辦事兒,對油耗相當清楚。12馬力輕負荷,一個小時也就兩斤柴油,花費不到三毛錢。
這點小錢,他當然沒放在心上。至于柴油票,可以讓郭主任幫忙搞定。
不過今年種葵花已經晚了,只能種上玉米。王滿銀打算等明年留幾畝春地種植葵花,這樣省事。
短短兩天時間,罐子村二隊八百畝地已經分完,地頭都栽上了界石。
不但罐子村開始分地,黃原各地同樣火熱展開著。
不過因為各生產隊情況不一樣,分地方式也顯得五花八門。
比如石圪節村依然堅持大集體,雙水村半個村實行了互助小組,下山村一步到位,直接包產到戶。
知道罐子村分地,少安早早給王滿銀打招呼,詢問是否需要肥料。
這些年,石圪節各生產隊社員們早知道了肥料的好處,種地時也不再抵制。往年大集體時,肥料直接分到各生產隊。王滿銀憑借少安的關系,每次可以為罐子村多弄幾袋肥料。
現在成立互助小組后,生產隊自然不會再操心肥料的事情,只能由各家自己張羅了。
供銷社里肥料數量就這么多,去晚估計根本買不到。
王滿銀得了信息,立刻和剩余兩家商量,隨即拉了六包尿素回來。
轉天,他就借了隊里的手扶拖拉機犁地。
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家可沒敢這么折騰。一個小時花費三毛錢柴油,半天就是一塊多……如果用牲口的話,平均兩畝地消耗一筐草料。
哪個省錢,他們算的很清楚。
分了田地,蘭花那邊也正是從縫紉門市部辭職。
這舉動,當然又引得村里人議論紛紛,覺得他們兩口子腦袋壞掉。
對很多人而言,這年頭有個正式工作非常難得,旱澇保豐收……王滿銀雖然炒瓜子掙了些錢,但不知道啥時候政策一變,說不就被拉去學習了。
王滿銀沒時間和別人解釋那么多。
吃過早飯,他便帶著一家幾口人進地忙乎。
說起來,自家三個孩子長這么大,基本沒正經干過農活,今天算第一次。
王滿銀啟動手扶拖拉機犁地,蘭花和三個孩子則跟在后邊撒肥料。一天時間,三畝多地犁一遍,耙兩邊,順便把肥料和玉米種子也撒下了。
現在地里沒墑情,玉米種下根本不會出苗。不過沒關系,就算干上十天半月也不會壞掉。
再看村里其他人家,還在用牲口慢吞吞的犁地呢。
種完玉米,王滿銀家的打井計劃也正式提上日程。
他原本想打一口壓水井,這樣比較省錢。不過一想壓水井是靠排空自然大氣壓力出水,井太深會壓不出水,太淺干旱時又容易缺水。
后來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在場畔上打個深水井得了,到時候可以借用村里抽水機用。
沒辦法,罐子村目前還沒有通電,只能用手扶拖拉機發電抽水。
說起打井的事兒,王滿銀看原著時心里一直存著疑惑。不知道東拉河沿岸幾個村子人們怎么想的,干旱的時候寧愿哭天跪地求雨,也不愿意打一口深水井。
這些村子明明緊挨著東拉河,地下水脈肯定沒問題。各村人工挖的水井深度大多在十幾米,可以一年四季供人吃水。
理論上打深水井的話,水源是能夠保障的。
偏偏所有人好像選擇性忽略了這件事情……沒有錢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卻并非主要的,更多是人們的思維沒有轉變過來。
很多人只知道一味地盲從,讓干啥干啥。
或者說村干部不考慮實際,拍拍腦袋就做決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雙水村支書田福堂。這人只站在自家院子里抽根煙的功夫,就產生一個大膽的想法:用炸藥把神仙山和廟坪山炸斷,中間攔成一個大壩,把足有五里長的哭咽河徹底改造成一條米糧川,旱澇保豐收。
為此,雙水村偷偷賣掉大隊存儲的幾萬斤高粱,籌款四五千塊,又買回幾千斤炸藥。另外還搬遷不少人家,讓無數勞力花費幾個月時間。
結果,一場洪水就讓大壩徹底變成了笑話。
如果這些錢用來打兩口井,至少可以澆灌二三百畝土地。
(本章完)
(,info,方便下次閱讀,或且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