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醒后一支煙
泰叔起了個大早,親自趕去合盛酒店陪宋家父子吃了個早餐。
按原定計劃,今上午宋廣平要去醫院查看龍叔的病歷了解龍叔病情,并同醫院同行開一個術前討論會。
用餐時,泰叔只字未提和這場手術相關的事務,只是閑聊了些他港城的過去和現在。
楊銳在一旁基本上沒插話,但在心里面卻直呼學到了。大人物首先就得心大,泰叔怎么可能不關心龍叔的手術,但這個時候要是提起了,恐怕只會給宋教授帶來壓力。
而談點港城的歷史以及現況,對小宋同學能否快速融入這個社會有著莫大的幫助。
吃過了早餐,也才七點半。
泰叔讓宋廣平先回房間休息片刻,八點鐘整,教會醫院的院長會親自來接,隨后再拍了拍楊銳的肩,說道:“讓銳仔代表我陪你去醫院吧,我去了,那邊的醫生放不開,不利于你們交流。”
七點五十,醫院的車便停到了酒店門口。
宋廣平也沒讓醫院院長等多久,不到七點五十五分,便和楊銳一道下了樓。
院長挺年輕,目測年齡不超過四十歲,人很機靈,雖然未曾謀面,但看到宋廣平楊銳二人走來隨即便判斷出這二位正是自己要接待的人。
“兩位好,您是宋教授吧?”
得到宋廣平肯定答復后,那院長又轉向了楊銳。
“您就是楊銳楊先生咯。”
楊銳微笑點頭。
還別說,這院長的普通話說的挺標準,且略帶了點京味,聽起來蠻柔和順耳。
“我姓謝,名致遠,我的專業是醫院管理,主要職責就是服務好臨床一線。”謝志遠先遞上了自己的名片,隨后為二位客人拉開了車門。
楊銳不禁瞄了眼宋廣平,巧的很,宋廣平剛好看向了楊銳,目光交錯,二人晦澀一笑。這樣的理念擱在了內地,也只能當個口號聽一聽,千萬別當真,誰當真誰倒霉。
“謝院長不是港城本地人?”
上了車,宋廣平閉目休息,楊銳則跟謝致遠聊起了家常。
“阿拉滬海寧……”謝致遠冷不叮飚了句滬海話,隨即又換回了普通話:“我父母都是滬海人,但我卻是個土生土長的港城人,楊先生以為我不是當地人,是因為我的國語說的還不錯,對嗎?”
謝致遠沒說是普通話,而用了國語一詞,這在當下可是極為少見,一下子就得到了楊銳的極大好感。
“有一說一,你的國語說的相當棒,我楊銳自嘆不如。”
謝致遠笑道:“我在父母家要跟父母講滬海話,在社區要跟阿公阿婆講白話,到了醫院要講英文,回到了自己的小家必須換成國語……我老婆是四九城人,同時也是我的國語老師。”
是個人才,改天找機會給帶去崗南村,和七叔公比拼一把,省得這個老不死的天天標榜自己精通七國語言。
車到了醫院,謝致遠率先下車,為宋廣平拉開了車門,很是恭敬地用手遮擋住了車門上沿。
宋廣平拽了句英文版的感謝。
醫院心胸外科的幾位大咖全都等在了會診室,其中還有個金發碧眼的鬼佬醫生。
用屁股也能想得明白,這幫人肯定不會服氣從內地來的土鱉專家,若不是資本的力量迫使他們等在了這邊,宋廣平恐怕連這間會診室的門都進不去。
楊銳謝致遠一左一右陪著宋廣平走進了會診室,迎面立刻射來了十多道各色目光。
有不屑。
有鄙夷。
還有憤懣。
唯獨沒有歡迎。
也是,他們可以承認自己的水平不夠,他們也能接受從外面請專家為那位尊貴的患者主刀手術,比如北美某大醫院,或是英倫三島的某位醫生,但他們實在無法理解醫院資方為什么會從落后的華國請來一位醫生。
這等行為已經跳脫了為患者服務的范疇,這是赤果果的在羞辱他們。
謝致遠不動聲色,以平靜的口吻用英語介紹了宋廣平,話音落地之后,卻是一片寂靜,連個禮節性的掌聲都沒聽到。
宋廣平也只是淡淡一笑。
既然敢來,就不怕被冷落,外科醫生說再多都沒用,只有到了手術臺上才能見得真章。
病歷資料就放在桌面上,只不過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用的全都是英文。
這是港城醫院的規矩,倒也不是故意刁難,宋廣平自然知曉,心氣平和地拿起了病歷本。
別說是英文,就算用上了俄文,也一樣難不倒他。
看過了病歷記錄,宋廣平再拿起了龍叔的x光片,心肌呈代償性增厚,基本符合診斷。
“還是看ct片吧。”一位港產大咖打開了觀片燈,順手插上了龍叔的ct片。
這位咖懷的并非好意,不必觀其表情,也不必品其口吻,只因他接下來又補充了一句:
“據我所知,你們醫院還沒上ct機吧。”
這是實情。
放眼整個省城,還沒有一家醫院能上得起這么昂貴的設備。
楊銳禁不住為宋廣平捏了把汗。
ct片,宋主任能看得懂嗎?
宋廣平倒是淡定,微微一笑后走到了觀片燈前。
“我在安德森客座交流的時候,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專門學習ct片閱片,沒想到今天在這里派上了用場。”
宋廣平凝目觀片,一邊看,一邊分析,所說每一句話都極為專業,就連心胸外科請來的本院放射專科首席醫生,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患者冠狀動脈硬化左旋降支下端內壁斑塊堵塞的診斷是明確的,待會我去看下病人,如果沒有明顯的手術禁忌癥,可安排明天上午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看過ct片,宋廣平做出了最終結論。
可話音剛落,又有人提出了異議。
“請問宋教授,為什么不考慮介入手術呢?”
介入?
宋廣平的眉宇間閃過一縷不易覺察到的不安。
其他人似乎沒注意到,但一直盯著宋廣平的楊銳卻看了個真切。
和ct一樣,介入這種新興學科在內地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省城那邊,或許有那么一家兩家醫院已經把上ct機列入了工作日程,但介入,似乎還沒多少人接觸過。
宋廣平閃過的那一縷不安,就說明他在這個學科上恐怕是應付不來。
但此刻,楊銳反而笑開了。
正所謂久病成醫,上一世的他心臟有毛病,請教過好多專家,大多數專家都向他推薦了以心臟介入方式放置支架的治療方法。一次只能有個印象,兩次稍有點理解,三次四次,七次八次,楊銳跟十多個專家交流過之后,對這種手術方式已是了解通透。
包括各個廠家生產的支架哪家有什么優點,哪家有什么缺陷。
這么點知識,擺在三十幾年后可不敢跟醫生叫板,畢竟人家是專業的,他楊銳只是個業余的。
但放在了今日……
楊銳及時湊到了宋廣平的身邊。
“宋叔,這個問題我替你回答好了。”
宋廣平不由一怔,你,行嗎?
楊銳接著悄聲道:“我也做了點功課,運氣比較好,剛巧撞上了。”
宋廣平深吸了口氣,點了點頭。
他并不相信楊銳一個外行僅是臨時做了點功課就能掌握了介入這門新興學科的臨床知識,但他相信,楊大村長是一個穩重的人,沒有把握的事情絕不會亂來。
得到了宋廣平的認同,楊銳緩緩起身。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自己。”
上一世,楊銳做過外貿,自然也學了點英文,專業英文肯定不行,但日常對話卻沒什么問題,不過,此時的他說的卻是白話。
“我有兩個身份,一個是鄭泰先生的私人代表,另一個是宋教授的個人助理,接下來,由我來回答剛才那位先生的提問,為什么不考慮介入手術。”
楊銳兩道利劍一般含帶著濃郁殺氣的眼神射向了那位提問者,使得對方不自覺地連打了數個冷顫。
“眾所周知,介入放置支架的手術方式相對簡單,對患者的創傷也較小,術后恢復周期較快,患者所需要承擔的風險較低,等等這些,都是選擇介入下放置支架的優勢。”
這并不是眾所周知……在場的醫生中不光宋廣平不知,對方也有一多半首次聽說。
但這并不妨礙眾人偽裝成此學科專家,紛紛點頭就是。
但,楊銳卻話鋒斗轉,忽然嚴厲起來。
“可是,介入學科剛剛興起,且不說臨床上尚有諸多問題等待解決,只說這手術所需要的導管支架等器材,成熟嗎?可靠嗎?能確定放置進去的支架可以把患者堵塞的冠狀動脈撐起來嗎?”
楊銳一邊說,一邊向提問者逼近。
那種無形的壓力,使得那位提問者根本不敢抬頭。
可惜,楊銳并沒打算就此放過與他。
“抬起頭來,回答我的問題!”
那提問者哪敢抬頭。
楊銳直接上手,一把托起了這貨的下巴。
“我問你,支架放置后脫落了怎么辦?導管出了問題怎么辦?手術過程中我龍叔的凝血機制發生問題的話又該怎么辦?你們可以兩手一攤,說一聲反正是買過了保險的,可你們誰替我龍叔考慮過?一旦出了問題,他老人家搭上的可是一條性命啊!”
教會醫院的咖們面面相覷,我們也沒打算采用介入手術,我們只是想刁難一下這位宋教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