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 >>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山轉動的命運齒輪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2日  作者:如意鍵盤  分類: 都市 | 都市異能 | 如意鍵盤 | 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 


1979年,由于廖公對《少林寺》的樣片很不滿意,于是下令重新拍攝。

到了1980年初,依照香江導演對影視劇主題曲的重視程度。

新接任拍攝任務的張鑫炎導演,來燕京了。

他這次想見的人,就是日后為電視劇《紅樓夢》編寫全部13首配樂的作曲家王立平。

好巧不巧,王立平此刻正與王潔實、謝莉斯,坐在前往浦江的列車上。

他們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參加浦江的《新星音樂會》。

而此時,另一位香江導演正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慢悠悠的走向北大醫院。

他,就是最早的清宮三部曲《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后》電影的導演李翰祥。

早在1975年時,李翰祥導演竭盡所能,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拍攝了兩部分別講述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的電影:《傾國傾城》、《瀛臺泣血》。

巧了,文化部也是這么想的。

一方有請、一方有意,這下就好說了。

重新起草了“西太后”的五部曲系列。

1978年,生于白山黑水、長于文化長城的李翰祥,在“朋友”的牽線下開啟了一場秘密旅行。

鍍金回歸后,李翰祥推翻了之前的《慈禧傳》單本。

位于香江的資方也撤了……

憋了兩年的李翰祥,又積累了大量史料和野料。

兩部巨制上映之后,海外華語地區一片叫好。

若問其原因,復雜的一匹。

首先,電影的選材就是個問題。

接著,更要命的后面還有最要命的。

這五部曲分別就是《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同治中興》、《變法維新》和《八國聯軍》。

最后,干脆由朱家溍來擔任這部戲的歷史顧問,侯寶林為民俗顧問。

直接就將《垂簾聽政》和《紅燒圓明園》的劇本一塊完篇了。

可等李翰祥泡好茶、點上煙準備開編時,卻發現越遍越離譜。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們著實沒想到,在香江那樣的文化沙漠,竟也能有通曉歷史的能人藝士。

1980年,當李翰祥興沖沖的拿著幾個題材,交給文化部的領導時。

而李翰祥導演也逢人就說,這兩部電影沒能在紫禁城拍攝,將是他一生的遺憾。

在纏著朱家溍學習了好些時日后,不但得到了其權威的指點,還抱回了一大堆史料。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初定了《慈禧傳》的拍攝計劃。

一番絞盡腦汁后,李翰祥決定重操舊業,干脆還是拍清宮戲得了。

期間,與北影、上影、西影等內陸著名電影廠皆有接觸。

經過文化部的牽線搭橋,李翰祥走訪了多位清史專家。

老舍的《茶館》,給了導演謝添。

被告知他的這些選項,早已經被人提前收了。

但之后的一切,似乎并沒有他想的那么容易。

但早在1980年就寫好的劇本,卻一直推遲到了1982年十月才得以開機。

一波心潮澎湃后,李翰祥決定在內地拍攝一部電影。

直到1982年李翰祥與人成立了“新昆侖”影業,才與文化部續上了前緣。

沒辦法,只能去求高層相助。

更要命的是,長影廠由于經營不善,拍攝資金遲遲不能就位。

原來自己的那點歷史知識儲備,早已經被香江的兩部清宮戲消耗干凈了。

導致李導在14天內重新寫出的劇本過于強壯。

溥儀的《我的前半生》,意大利已經當《末代皇帝》買走了。

當這兩部電影進入內地的VIP放映室后,文化部的高層忍不住連聲贊嘆。

之后,見慣了風云突變的李翰祥,決定趁著文化部高興,干脆兩部戲一塊拍。

自打李翰祥與內地合作的消息傳出后,先是收到了香江有關部門的盤問刁難,再是邵氏公司的合約施壓。

直接讓李翰祥接下來的作品,成了后世無法超越的經典。

電影《周恩來》,肯定不會給他拍……

這一求,便求來了文化部的一連串投喂。

為的,就是那富貴潑天的服化道,及御賜拍攝地。

如今的朱家溍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和黃永鈺不敢坐的龍椅,不但讓旁人給坐了,他還要親自指導旁人怎么坐。

要說文化部給李翰祥準備的資源,真是前無來者、后也無來者。

號稱史詩級的三部曲,史詩在哪里?

除了全國60多家單位組成的龐大攝制組,

整個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全體為劇組開放。

凡是在鏡頭里見到的,全都是貨真價實的文物。

但僅僅只是這樣,還稱不上空前絕后。

作為殿堂級的服化道供應商,故博為這兩部電影撐足了腰桿兒。

根據影片不同的出場人物和事發地點,故博打開了不同的寶箱。

女一號劉曉慶上場時,故博抱出了慈禧生前的首飾匣子,從戴的戒指項鏈……到坐的鳳椅、凈手的玉碗……

男一號梁家輝出場時,咸豐曾經用過的墜飾、折扇……坐的肩輿、龍椅、駕崩時躺得龍床……

同治登基時的玉璽、九龍曲柄蓋、鋪的文物地毯……

咸豐是在承德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閉得眼,這場戲就去“煙波致爽殿”拍。

小同治是在太和殿登基的,這場戲就上太和殿。

反正是在哪里發生的事,就必須在哪拍。

除了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還有天壇、清東陵……

圓明園沒了怎么辦,花60多萬仿一個。

在內地文化部硬給的支持下,不但令李翰祥走上了高端局,還順道讓跟在李翰祥身后的馬未都開了眼。

也正是因為這場御賜的文物盛宴,才令馬未都踏上了求見王世襄的征途。

不過這一會,他們依然是各過各的、沒有交集。

但再仔細一瞧,好像又有點不一樣了。

由于第一梯隊的專家團里,出現了一位打輔助的江山。

所以這一會的李翰祥導演,正不偏不倚的站在一堆小護士的身后。

因為最后一位抵達病房的徐邦達,忘了關門。

這會兒的一等5床病房內,根本沒注意到自己正處于直播的狀態。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聽了幾句話,專程來慰問文化部領導的李翰祥,立刻就加入了門口的天使堆里。

可惜他來晚了一步,沒聽見朱家溍智取髹金雕龍椅的那一段。

病房里的幾位老專家,張口國寶、閉口典故。

聽得胡院和馬院,只覺得眼前是一片傳奇人物。

尤其是這位剛進門的老同志,哪怕是穿了身灰色的粗布棉襖,也遮不住一身的道骨仙風。

馬院長好奇的問道:“你們為什么都把徐教授,叫作徐半尺?”

“馬院長你有所不知,”朱家溍笑呵呵的說道:“老徐對文物字畫的鑒定功底,可不是我們能比的。”

徐邦達謙虛的擺了擺手:“啟功還是能比的。”

啟功笑著切回了話題:“半尺兄之所以有半尺的雅號,完全是因為他的眼力太過了得,通常來講一副字畫只要打開半尺,他就能斷明真假。”

“是嘛,”馬院長聽著真挺佩服的:“在我的印象里,鑒畫的好像都得拿個放大鏡一點一點的看。”

“這也分情況,”徐邦達也有這樣的時候:“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或與其他專家有分歧時,就得下力氣了。”

朱家溍表示同意:“不過老徐最叫人放心的地方是實事求是、不隨波逐流。”

其實啟功也是一樣:“這也是我們合得來的原因。”

這一會,王世襄笑了:“老徐的眼力我是真佩服呀,別說半尺了,

有一回我和他一塊去伯駒兄家串門,桌上的一卷畫我剛展開一寸,

才瞧清是一片竹葉,他張口就說是李方膺,結果我展開一看,還真是李方膺的畫。”

其實,徐邦達也有打眼的時候。

那年他年方二八,冒昧的一塌。

在未請教任何人的情況下,就斥資20兩黃金購得一當。

興沖沖的跑去向老師炫耀時,才知道自己這一當,上得有多值當。

自此,一位偏瘦的少年,便開始不分春夏的四處求學拜師。

他和他的兩位世孫同事不同,出生于祖傳的商賈之家。

由于太有錢,索性真畫假畫一塊買。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直觀的感受到,偽作的玄妙之處。

主打的就是一極端的高端局。

如此這般之后,徐半尺終于評上了宗師級的鑒定職稱。

在業內,也就浦江博物館的館長謝稚柳可以與之論劍。

北方雪花飄飄,南方寒風嘯嘯。

此時此刻,站在浦江萬體館售票窗口旁的江山,正低頭看著一份文稿。

剛瞧了一半,便驚訝的抬起了頭:“大哥,這稿子你是從哪得來的?”

江海遠眺著長長久久的買票隊形:“怎么,只許你燕京有朋友,還不許我燕京有熟人?”

江山呵呵:“你這位熟人,怕是遇上難題了吧?”

江海一驚,原還以為老三要向自己打聽幾句,沒曾想:“怎么,你難道知道這個徐邦達是何許人也?”

“還何許人也,”

江山嫌棄的瞧了眼老大:“如今您是越來越有那味了!”

“哪味呀?”

“不跟你說了,”江山低頭看了眼時間:“我得趕緊上火車站接人了。”

再過一會,王立平、王潔實和謝莉斯乘坐的列車,就要抵達浦江了。

江海:“那這篇稿子怎么說?”

“出,”江山頭也不回的揮了揮手:“必須得出稿!”

別說他已經知道后事,就是沖著黃永鈺和徐邦達的交情,他也得把這篇稿子給出嘍。

(本章完)


上一章  |  年代:從魔都譯制片廠開始目錄  |  下一章